『壹』 乾隆年間的龍頭現大洋現在多少錢一塊
覺得不是很貴的
『貳』 有龍頭的銀元多少錢一個
清代龍洋品種繁多,最便宜的品種也要1350元左右,貴的數千上萬直至珍品百萬。
銀元俗稱「大洋」、「洋錢」或「花邊錢」。銀元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
大約在明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銀元流入中國。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鑄行「乾隆寶藏」銀幣。
道光(1821年-1850年)年間,台灣福建等地也曾仿製銀圓,稱為銀餅。光緒十六年(1890年)清廷開始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
『叄』 一塊大洋值人民幣多少錢
大洋有廣義和狹義兩稱,通常說的大洋是指狹義上的大洋,即「袁大頭」。
廣義上的大洋是清末到民國期間各種流通的「壹圓」型銀幣的統稱。基本屬性是:重量在27克左右,成色在90%左右。主要包括: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鷹洋、法屬印支坐洋、日本龍洋、英國站洋、奧匈帝國「大奶媽」、(清朝)各種龍洋、(民國)大頭、小頭、船洋、漢版等,甚至荷蘭的2.5盾、法國/比利時的5法郎等等,也就是說凡是符合這個規格的都可以認為是大洋。
狹義上的大洋即銀元,又名袁大頭。1921年民國成立後,於1914年推出《國幣條例》,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定國幣「壹圓」重七錢二分,含純銀八成九,即六錢四分八厘(23.9024808克),約等同於銀圓壹枚,又定十分之一元為一角,十分之一角為一分。國幣的壹圓被鑄成八成九銀、一成一銅的硬幣,上有袁世凱頭像,俗稱「袁大頭」,並推出以銀鑄造的輔幣,同時在全中國流通。(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亦曾頒布國幣條例,繼續使用銀本位發行貨幣。國府壹圓含純銀為23.493448克,鑄造成的銀圓比「袁大頭」略小,因為上有孫中山頭像,被稱為「孫小頭」。)
目前,在錢幣市場上,真品袁大頭銀元交易價格如下:袁大頭銀元三年,普品市場交易價600--650元左右、 袁大頭銀元八年,普品市場交易價1000左右、袁大頭銀元九年,普品市場交易價700元左右、袁大頭銀元十年,普品市場交易價650--700元左右。
圖例:袁大頭銀元三年
『肆』 一塊龍大洋值多少錢
根據民國時期人物自傳可以看出,1枚銅元在當時可以買到十幾顆糖果,或者是油條燒餅各一件。而當時一碗肉面的價格是4個銅元。按照今天的物價,1枚銅元大概都在3元左右,而1枚銀元則接近400元。
著名文學泰斗魯迅先生,當年的工資都在100-200塊大洋左右。就拿魯迅先生的買房記來說,1919年魯迅花3500大洋買了一套院子,當時法租界的一個門面房租金只要2000大洋,如此可見,1萬大洋的購買力確實「嚇死人」,畢竟那是一套院子,而不是如今的商品房。
在2020年,不管是哪個地區,一套院子的價格都不會低於100萬,而且當時魯迅先生所在的地方可是北京。那套院子據說還是個三進的大院子。如果按照如今的北京房價,擁有1萬大洋確實要「嚇死人」。
不過雖然1萬大洋很值錢,但是放在如今或許並沒有那麼值錢。頂多也就是有點收藏價值。畢竟現在的通貨貨幣是人民幣,即使你手握10大洋,也買不起魯迅先生的房子。
『伍』 雙龍銀元多少錢一塊
5w一塊。
這種銀幣正面鑄「光緒元寶」四字,滿漢文對照,兩旁飾蝙蝠紋,上有「廣東省造」四個字,下有 「庫平重壹兩」五個字。背面正中有圓狀篆書「壽」字,外圍飾二龍戲珠紋。這種銀幣鑄量很少,格外珍貴。
判斷銀元質量的方法:
當拿到一枚銀幣時, 首先看邊齒,如果邊齒沒有大的磕碰,再看正反面的底板,底板要求盡量沒有劃傷和擦傷,如果有很大面積的擦傷或者劃傷就會給人一種心裡很堵的感覺,這樣的銀幣也不在好品銀幣之列。
『陸』 現在民國時候的大洋什麼價
時下銀元逐漸成為收藏界的新寵,特別是民國時期發行的「船洋」銀元,價格迅速攀升,現已突破180元大關。 「船洋」幣民國造 「船洋」銀元是上海中央造幣廠為民國時期南京政府發行的銀本位幣的俗稱。其正面圖案是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身著漢裝的側面頭像,上方紀年「中華民國××年。」背面圖案是一艘雙桅帆船放洋圖,紀值「壹圓」兩字列在船的左右,直徑39.4毫米,重量26.697克,成色88%,含純銀23.49345克,外環直齒邊。「船洋」發行後,在市場上深受民眾歡迎,並和「袁大頭」、「開國紀念幣」一起逐漸取代了流通於市面的各式「龍洋」和外國銀元。直至1935年國民黨政府實行法幣政策,禁止銀元流通為止。 在該幣系列中,1934年(民國23年)1元幣較常見,鑄數是9874萬枚,目前市價每枚186元。其次是民國22年1元幣,總鑄數是4640萬枚,市價是260元/枚。 方圓之間說歷史 在「船洋」銀幣系列中,有一種民國21年版的銀幣有著一段戲劇性命運。「九·一八」事件之前,國民黨政府發行了民國21年銀元,幣面刻一艘雙桅帆船頂上有三隻飛鳥,在東方有一輪初升的太陽,俗稱「三鳥」。寓意「國運」、「一帆風順」、「旭日東升」。不料剛發行,正逢日本軍隊發動「九·一八」事變,當時有人把這個圖案附會為日本國正要升起,三隻鳥被說成是東三省要飛掉了,因此輿論嘩然,紛紛指責國民黨政府。政府也覺得「天上的飛鳥是外國人的徽記,凌駕於中國帆船之上」認為這樣不妥,馬上下令收回這版銀幣,以制止謠言流傳。如此小小方圓之間,竟然蘊藏著如此深刻的歷史內涵。 21年版「船洋」總鑄量為226萬枚,實際流通不足5萬枚。目前市價從年前的3000元/枚,升到現在的9000元/枚,翻了二番之多。 試鑄樣幣成珍品 除以上發行流通的三種「船洋」外,還有數種「船洋」試鑄幣流傳於世,一是美國、英國、義大利、日本、奧地利版試鑄樣幣,圖案正面為孫中山側面,上緣刊寫「中華民國18年」,背面為三桅帆船圖。這五個國家試鑄樣幣圖案基本相同,均是按照政府所擬定的標准圖設計雕刻試鑄,為數極少。所以能得到其中任何一枚,皆非常可貴,市價都在二萬元以上。二是民國25年版試樣幣,這版試鑄樣幣,沒有正式發行,它歸結為盧溝橋事變後,抗戰爆發,國民黨政府內遷,發行受阻。現發現有幾種民國25年銀元存世,一種是雙桅帆船圖,面值有1元,中元(半元)二種,另一種是古布圖,面值有1元、中元二種。以上均未正式發行,存世極少,圖書所標參考價高達3——8萬元,屬珍稀品。 「船洋」因其系貴金屬所鑄,製作數量比銅元、紙幣少得多。加上明清以後的民國時期,社會動盪,銀元主要集中在少數官宦商賈手中,又由於解放後的大量兌換,存世所剩不足一千萬枚,比現在發行的各類郵票、流通紀念幣的數量少得多。可以預見,「船洋」銀洋元必將成為收藏界的一匹蓄勢待發的黑馬,其增值爆發力將勢不可擋,潛力無限。
『柒』 大洋多少錢一個
龍頭的話,請看下面,這是店裡的出售價,個人出售或店裡收購的話,下調個20%-30%吧
造幣總廠 2800
大清銀幣 1800
新版雲南光緒7.2 2100
湖北光緒、宣統 1350 /1350
廣東光緒、宣統 1350 /1350
雲南光緒、宣統 3500/4500
四川光緒、宣統 1800/2300
日本龍洋 500
江南甲辰 1350
壬寅 1800
辛丑 1800
庚子 2500
戊戌 5200
己亥 5300
癸卯 5800
乙巳 6000
『捌』 一個大洋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
現在的一個大洋〈袁大頭〉,至少值人民幣一千多。孫中山小頭稍差一點,孫中山帆船比袁大頭價格更高些。以上僅僅是最普通的銀圓價格。從八十年代初至2020年的四十年裡,最普通的銀圓袁大頭,從30元基本上已經翻至1000元以外。
有朋友問到這個一個大洋相當於現在幾塊錢,我想說的是這個沒有一個官方說法,只能依據部分購買力進行換算,這就把知道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比如20世紀初,一個銀圓可換128-140枚銅圓,一個銀圓可買雞蛋150個,或150根油條。
我看過一本書,忘記書名,寫的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事。記得一個情節是,父子二人到城市打工,父親有病,把身上僅有的一塊銀圓拿出來買了六十斤小米,度過了一個月。若按現在小米價格,一塊大洋大約摺合人民幣三百元左右。
還要看你的大洋的珍惜程度,一個古幣的價值在於珍惜程度以及品相,所以要看實物,可以選擇去古董店看看。
『玖』 古代大洋的圖片是什麼樣一個大洋現在可以當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大洋吧,俗稱「袁大頭」或「大頭洋」,市面上最多的三個品種是民國三年、九年和十年鑄造的,其售價基本在50~60元之間。
『拾』 什麼是龍頭大洋
龍頭大洋即宣統元寶,宣統年間發行的宣統年號銀圓。
宣統登基後,開始鑄造宣統年號銀圓。在宣統年代,只有七錢二分的「宣統元寶」銀元,而沒有一兩的「宣統元寶」銀元。
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