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咸平元寶多少錢一枚
宋代的古錢幣是中國錢幣歷史上數量最多,最復雜的。但同時宋代是我國古代經濟文化的巔峰,宋代的古錢幣則如實地記錄了這個歷史時期的各個方面,因此宋代的許多古錢幣非常值得收藏。 咸平元寶是北宋時期的一種古錢幣,非常稀有,其市場收藏價值也不斷提高。 那麼,咸平元寶值多少錢一枚? 現在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咸平元寶是哪個朝代 咸平元寶值多少錢一枚
咸平元寶是哪個朝代
咸平元寶鑄於咸平後期,鑄期短,鑄量少,版別亦少,常見唯小平一型,錢文楷書旋讀光背。有銅鐵錢。另有安南仿鑄晦暗薄小錢。此外,咸平元寶還有較罕見的背星版。
咸平元寶作為一枚古錢幣,它的存世量比其他的古錢幣要少得多,這是它的價格居高的最重要原因,畢竟,供給和需求才是市場最根本的規律。除此之外, 咸平元寶 的發行也比較特殊,它是北宋時期鑄造的非年號錢,錢幣上的篆書和楷書刻字非常具有標識性,因此大大提升了它在古錢幣市場的熱度。咸平元寶 雖然也有版本之差,但是它無論是普通版本還是高價版本,價格在市場上都是不低的,因此是很好的一款投資品。
咸平元寶值多少錢一枚
在對咸平元寶的價格進行了解之後發現,這種古錢幣分為普通的和一些特殊的產品,其中普通的產品價格每枚五元左右;合背類的古錢幣,價格為400元左右;背四齣文的古錢幣價格為200元左右;鐵質的市場價格為300元左右;闊緣(折五)的市場價格為1000元左右。此外這類古錢幣中最值錢的是折十,它的價值大約為5萬元。
以上就是對咸平元寶的一個詳細介紹,想必大家對於咸平元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古錢幣收藏不可盲目收藏,必須要詳細了解古錢幣背後的歷史,比如咸平元寶,我們在了解了咸平元寶的一些知識之後,對於咸平元寶有一定的價值判斷,才好判斷自己要不要去收購咸平元寶。
2. 光緒元寶圖片及價格
主要始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這一時期各地造幣均有光緒元寶字樣。總廠造幣在正面左右分列「戶部」二字,各地均在正面上緣或左右分列省名及地名,以示區別。這一時期各廠局各盡所能,自行設計,出現了一大批具有各地特點的龍圖、花式,是銅元品種最多、 圖案最豐富、版式最繁雜的時期
【銅元收藏鑒別】
近代銅元的發行流通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餘年時間,但其數量之浩繁、種類之龐雜、版別之眾多,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據估算,僅從1900年到1917年,全國各省鑄造的當十文銅元就有320億枚之巨。而僅清末銅元背面的蟠龍圖案版別就超過400種。如今銅元已成為錢幣收藏的一大重要門類。但如何從數量如此巨大、種類如此繁多的銅元堆中挑選出較有收藏價值的品種,確實令大多數初涉銅元收藏的錢幣收藏愛好者大感為難。現簡要介紹幾種最為簡單易學的挑選方法,希望能對初集銅元的泉友們有所助益。
看鑄造幣材
鑄造銅元的材質當然是銅,各種銅元中以紅銅元最為多見,黃銅元少見。有些省份為降低成本多得利潤,大鑄含銅成色較低的黃銅元,如「大清銅幣」中心寧字二十文、奉天光緒銅元等黃銅質居多,紅銅元反而少見。此外,民間私鑄的銅元也多為黃銅質。鑄造整齊精美、色澤潤白如銀的白銅幣以及鉛質銅元則多屬於樣幣性質,難得一見。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不少白銅幣偽品,一般採用在普通銅元表面鍍鎳的方法偽造,但不甚光潔,砂眼氣泡較多,邊緣無齒,幣身較薄,不具樣幣特徵,不難辨識。
看面值大小
銅元面值有很多,其中以當十文銅元最為常見,而當一文、二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面值銅元都值得留意。「光緒元寶」四川當三十文銅元,因面值不符合民間習慣,旋鑄旋廢,存世僅有十餘枚,非常罕見。「大清銅幣」宣統二十文、「光緒元寶」廣東五文、江南甲辰「光緒元寶」二十文、河南省造民國雙旗五百文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如民國四川鑄造的「四川銅幣」當二十、當五十、當百者卻屬常見品種。
看鑄幣工藝
銅元一般採用機器鑄造,故稱「機制銅元」。但有些地方因買不起機器因陋就簡鑄幣或民間土法私鑄,產生了不是機制的銅元。如採用傳統翻砂法鑄造的「砂版銅元」,人力手搖機械鑄造的半機械幣以及手工打制銅元等。這些非機器鑄造的銅元,多是過渡時期的產物,鑄造數量不多,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另外,銅元一般中間無孔,因此發現中間有孔,特別是方孔的銅元值得格外留意。其中以「光緒元寶」安徽方孔十文銅元最為罕見,估計存世量不會超過10枚,被譽為「一級大珍」。
看是否錯版
銅元常見錯版形態有:1.英文錯誤,主要有字母寫錯、單詞拼錯等。如將「A」寫成「A」、單詞「PROVINCE」(省)錯拼為「PROVINEC」等。2.滿文錯誤。如四川官局造「光緒元寶」銅元,上緣紀地「四川官局造」,中心滿文卻為「寶福」(福建鑄錢局)。3.正背面圖案錯配。如「光緒元寶」背錯配大清龍圖,「光緒元寶」湖北造背錯配廣東飛龍圖,「大清銅幣」宣統乙酉年造背錯配「光緒年造」字樣等。4.陰文圖案。銅元幣面文字大多為凸出陽文,也有極少數會有單面陰文圖案出現,這是製造過程中產生的錯誤。5.合背、合面銅元。錯版銅元值得關注。
看是否有齒邊
一般情況下,銅元側面是沒有任何紋飾的光邊,軋有齒邊的銅元絕大多數屬於樣幣性質值得收藏。但「光緒元寶」江蘇十文和民國十五年的四川嘉禾銅元中也常見齒邊普通品存在,這屬例外。
看品相
品相被稱為是「收藏品的生命」。品相的好壞,不僅影響到收藏品價格的差異,而且還關繫到藏品是否容易變現的問題。銅元的品相對銅元收藏意義尤為重大。機制銅元無論是對表面的光潔度,乃至邊絲的好壞都有嚴格的要求,任何缺陷都會影響藏品的價格。圖案文字清晰、無磨損,表面平整光潔,邊緣無明顯撞擊痕跡等,基本可算得上好品相。品相好的銅元值得收藏,即使是普通品種,收藏價值也較高。
3. 古代一個金元寶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這個比的方法有很多種,五個金元寶可以買一大院子的房子(500平米)一個金元寶可以買三十頭牛,三個金元寶買一串珍珠(現在二百元就可以買到)一個金元寶可以買一萬斤米,十個金元寶也買不到一塊玻璃,(古代叫硫璃,皇帝才有)
4. 古代的一個銀元寶是現在的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價值多少人民幣,是個有意思的問題,還曾經真有歷史學家推算過,根據古籍里記載的貨幣購買力,摺合人民幣,比較固定的一個演算法是和當時的米價相衡量。因為大米價格關繫到百姓生死存亡,所以地方官員很重視,朝廷也很重視,都是定期記載的,比如《宋史食貨志》「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的記載,都是根據原始記錄記載下來的,所以拿大米價格來換算,比較准確。
宋朝,因為戰爭的關系所以比較動盪,大約30文錢才能購買一斗米,而宋朝變成兩千文一兩銀子,也就是說,在宋朝,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四石左右的大米,所以那個時候一兩銀子大約價值在1200元左右。而明朝一兩銀子可以買到的米就更少了,只有兩石,一石相當於九十五公斤,所以在明朝一兩銀子大約價值600塊錢。到了清朝的時候,由於市場的普遍開放,所以白銀也大量貶值,那個時候的銀子一兩就只能當成200塊錢來花了。
唐朝,物質豐富,尤其以貞觀年間為最,大米很便宜,五文錢就可以買一斗,而一千文就是一兩銀子,可買兩百斗米,則唐朝的一兩銀子=2000元人民幣。
明朝,史料記載,一兩銀子可買中等大米二石,一石約為九十五公斤,所以明朝的一兩銀子=600元人民幣左右。
清朝已經盛行貨幣,在乾隆年間,一兩銀子只能買米八十斤,光緒年間更慘,只能買到三十八斤大米,也就是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一百五十元左右。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古代,銀子作為最主要的流通貨幣,在每個朝代的價值是不一樣的,而現在的銀價在每克3.5元左右,一兩銀子也就大約170塊錢。
清朝最大的貪官和珅,他的財富就富可敵國,有現銀100萬兩,銀元寶五萬多個,大銀元寶五百多個,折算下來是65萬兩銀子,按照當時的購買力計算相當於現在人民幣一億多。以前看電視劇不覺得和珅有多少錢,現在看看和尚是真的有錢,因為在那個年代一個縣令一年下來才100兩銀子,摺合人民幣也就兩萬塊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台「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5. 中國古錢幣價格表
皇宋通寶背面光背價格是3元
崇寧通寶和元寶價格是8元左右
元豐通寶元寶有篆書的
價格都是3元
宋元通寶5元
乾元通寶10元
嘉定
嘉泰
15元
嘉佑3元
建炎小的8元
大點的15元左右
淳熙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12000元
孝宗淳熙元年鑄,元寶錢文為真,篆二體,銅錢小平徑2.3---2.5CM,折二徑2.7--2.8CM,背有星、月紋,記地,淳熙七年起記年,自七至十六。又有各種大小鐵錢,以鐵母者少見。通寶只見鐵錢,有篆書小平徑,2.4CM,背月。折二徑2.75--2.8CM,背文自春十至春十六,同十五至十六,以鐵錢小平為少見。
淳熙元寶楷書小平背星月
10元
淳熙元寶楷書小平背「十六」
10元
淳熙元寶楷書小平背「十」
10元
淳熙元寶楷書小平鐵母
8000元
淳熙元寶篆書小平鐵母背巨月
15000元
淳熙元寶篆、楷書折二光背
20元
淳熙元寶楷、篆書折二背星月
16元
淳熙元寶楷書折二背「正」
700元
淳熙元寶楷書折二背「柒」
10元
淳熙元寶楷書折二背「捌」
10元
淳熙元寶楷書折二背「十二」
10元
淳熙元寶楷書折二背「泉」
25元
淳熙元寶篆書折二背「泉」
240元
淳熙元寶楷書折二鐵母背「同」
8000元
淳熙元寶篆書折二鐵母背「利」
8000元
紹熙元寶楷書小平背「元」
5元
光宗紹熙元年鑄,元寶銅錢面文真收;旋讀、小平徑2.3---2.4CM,折二徑2.8--3CM,背記年元至五,鐵錢有真,篆二體,小平徑2.5CM,折二徑3CM,以鐵母痛篆書春為罕見。.
紹熙元寶楷書小平背「二」、「四」
10元
紹熙元寶楷書折二背「元」、「三」
2.50元
紹熙元寶楷書折二背「五」
2.50元
紹熙元寶篆書折二鐵母背「春三」
10000元
紹熙元寶篆書折二鐵母背「定三」
15000元
紹熙元寶真書折二鐵母背「四七」盈星
1.2萬
紹熙元寶真書折十背「四」
40000元
紹熙元寶真書折十背「四」
40000元
紹興元寶楷書小平官鑄光背
1800元
高宗紹興年間鑄。有銅、鐵兩種。元寶錢文真、篆兩體,旋讀光背,小平徑2.4CM,折二徑2.75CM背有星月紋,折三徑3厘米以上。通寶只見折三徑3CM,以瘦金體者為珍品,紹興年號長達32年之久,故傳世多,然小平少。..
紹興元寶篆書小平官鑄
1800元
紹興元寶楷、篆書折二星月
8元
紹興元寶楷、篆書折三光背
8元
紹興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00元
紹興通寶楷書小平鐵母
5000元
紹興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10元
紹興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15元
紹興通寶楷書折五旋讀
45000元
紹興通寶楷書折十旋讀
60000元
6. 國家真實光緒元寶價格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經歷時代的變遷,光緒元寶逐漸成為了收藏者愛不釋手的產品。那麼,一枚光緒元寶價格是多少,我們來看看光緒元寶圖片及價格吧。
光緒元寶價值分析:
獲悉,光緒元寶市場價格持續上升中,收藏投資隊伍在不斷壯大。高價的光緒元寶在拍賣會上發展驚人,普通的收藏愛好者想要收藏這枚紀念幣是有路可循的。光緒元寶的種類繁多,不同的在市場上的價格不同,使得價格差距比較大。
光緒元寶值多少錢
據了解,光緒元寶整體行情走勢,多種呈現上漲趨勢。光緒元寶一共有十九個造幣廠導致在市場上的價格不同。其中北洋造的光緒元寶在市場上的收藏價格是三百五十萬元人民幣左右,屬於天價的收藏。
2018年光緒元寶圖片及價格表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價格:4368000元,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價格:3680000元,光緒元寶廣東省造庫平重一兩價格:3450000元,光緒丁未年造大清金幣一兩銅幣價格:2090000元。
7. 最值錢的古代銅錢圖片
銅錢名稱:咸豐重寶寶鞏當五十母錢
銅錢價值:2150000人民幣
咸豐重寶寶鞏當五十母錢:跡清晰深俊,銅材優良,呈金黃色,錢文精美,沒-絲一毫拖泥帶水, 比同版流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
咸豐重寶的直徑為36. 9mm,緣厚為2. 4m,內穿為6. 3mm,重為14. 9g。咸豐重寶的鑄造材料主要是黃銅,也曾出現過鐵錢等其它材質的錢幣。
寶鞏局是清代甘肅省的鑄錢局。康熙六年開,不久停。雍正五年遷到蘭州改名寶鞏局,七年又停。咸豐五年重設,至同治三年廢止,因此,除乾隆、嘉慶外,歷朝「鞏」字錢均少,南昌康熙寶鞏更少。
其鑄幣面值有小平、當二、當五、當十、當五十、當五百、當千數種。銅質分紅銅和黃銅兩種。錢文有宋體、楷體,書法求異,特別是滿文「鞏」字多有變化。形成寶鞏局咸豐錢文書法獨特的風格。
(7)古代的元寶圖片及價格表擴展閱讀:
四類高價值銅幣:
1、銀幣大十珍價格,這類幣種的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很高,其中2013年時奉天光緒癸卯一兩,一級,可達200萬元以上;民國十八年孫中山西服像嘉禾壹元一級。
民國二十一年孫像金本位幣壹元一級和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一級的銅錢價格也可達170萬元左右。
2、銀幣小十珍價格,小十珍的市場價格低於大十珍,價格一般都在幾十萬元上下,據2013年的銅錢價格市場行情顯示,新疆造光緒銀元七錢二分一級,價格在50萬元左右。
光緒十四年貴州官爐造黔寶一元一級、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七錢二分一級和四川光緒楷書缶寶七錢二分一級價格都在40萬元上下,2014年銀幣小十珍的價格又有部分上漲。
3、銅元大十珍價格,這類銅錢價格表在市場行情中比較穩定,據2013年數據顯示,吉林光緒通寶辛丑二十個一級和江南甲辰光緒元寶二十文一級,市場銅錢價格在30萬元左右;廣西造光緒元寶十文一級和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五文一級的銅錢價格在25萬左右。
4、銅元小十珍價格,由於銅元小十珍價格一般在10萬元左右,成為很多投資者熱議的幣種。數據顯示,淮字大清銅幣二十文一級和粵字大清銅幣二十文一級的銅錢價格都在10萬元上下。
其次大中華民國雲南銅元一仙一級和安徽方孔光緒元寶十文一級銅錢價格都在8萬元上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五文二級和大清銅幣中圓孔雙花二文二級的銅錢價格在5萬元左右。
8. 古代元寶有那幾種
1.錢面:珠圈內滿漢文「光緒元寶」,圈外上環(北洋造),下環「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各一園點星。
錢背:中心為蟠龍圖,上下環英文,左側有阿拉伯數字29,左右各一園點心。
背景:清朝末年,朝野上下發生了銀元單位之爭,幣制未統一。北洋機器局更名北洋造幣局,鑄行較早脫離「兩單位」的銀幣後,又於光緒二十五年始,鑄行面值庫平紀重的「光緒元寶」,在這類幣的背面左側阿拉伯數字表示該幣為光緒X年版,常見有25、26、29、33、34等數種,流通全國。華書 九級 160元
2.錢面:珠圈內滿漢文「光緒元寶」,圈外上環(北洋造),下環「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各一園點星。
錢背:中心為蟠龍圖,外環英文,左側有阿拉伯數字34,左右下側各一園點心。
背景:清朝末年,朝野上下發生了銀元單位之爭,幣制未統一。北洋機器局更名北洋造幣局,鑄行較早脫離「兩單位」的銀幣後,又於光緒二十五年始,鑄行面值庫平庫平紀重的「光緒元寶」,在這類幣的背面左側阿拉伯數字表示該幣為光緒X年版,常見有25、26、29、33、34等數種,流通全國。
華書 九級 125元
3.錢面:珠圈內滿漢文「光緒元寶」,圈外上環(北洋造),下環「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各一園點星。
錢背:中心為蟠龍圖,外環英文,左側有阿拉伯數字29,左右下側各一園點心。
背景:清朝末年,朝野上下發生了銀元單位之爭,幣制未統一。北洋機器局更名北洋造幣局,鑄行較早脫離「兩單位」的銀幣後,又於光緒二十五年始,鑄行面值庫平庫平紀重的「光緒元寶」,在這類幣的背面左側阿拉伯數字表示該幣為光緒X年版,常見有25、26、29、33、34等數種,流通全國。本幣比上幣精緻。華書 九級 160元
4.錢面:珠圈內漢文「光緒元寶」。 圈外上環滿文四字,下環「庫平壹兩」,左右分別為「北」、「洋」一字。字上一星點。
錢背:中心蟠龍圖,上下環英文,右為阿拉伯數字33,左右下側各一 園點星。
背景: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北洋銀元局試鑄清政府制定「銀幣分量成色章程」法 定銀元為庫平壹兩後,鑄行「庫平壹兩」 「光緒元寶」。該幣不為市人接受,隨即停鑄。直至宣統二年又頒「幣制則例」,規定以元為單位,重七錢二分,不標重量。今實物所見,重量不盡一致,一般在本世紀內35。1—37。6克之間。華書 二級 150000元
5.錢面:珠圈內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圈外上環「北洋造」,下環「庫平一錢四分四厘」,左右各一五瓣花星,大字缶寶。
錢背:珠圈內蟠龍圖案,圈外上下環英文,左右各一點星。
背景:清末北洋機局更名北洋銀元局,鑄行較早脫離「兩單位」的銀幣,從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開始,又鑄造面值庫平紀重的光緒元寶。在該類幣背面左側阿拉伯數字表示該幣為光緒某年版。常見有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九 、三十三 、三十四等數種,流通全國。有七錢二分 、三錢六分 、一錢四分四厘 、七分二厘等四種。華書 六級 1200元。
9. 古時的金元寶是什麼樣子
「元寶」這種形狀在明以前是沒有的。先秦有馬蹄形金錠,西漢時有麟趾金,均與元寶差別很大;唐代銀錠多為長立方體,宋代則為束腰板形。
唐宋銀錠造型簡單,堆放時能充分佔用空間。而明清元寶那種馬蹄不像馬蹄、船隻不像船隻的怪狀幾乎無法予以合理的解釋。現在人們的比較牽強的說法是:古人習慣將錢系於腰間,將元寶豎起來用布條系於腰上便於攜帶。
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始於元代。不過,早在唐初開元通寶行世時,民間就有取其碩大、貴重之意,旋讀為「開通元寶」的。而元代呼金銀錢為「元寶」,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黃金叫作:金元寶,銀錠叫作銀元寶,既有政治含義,也是對金銀貨幣約定俗成的通稱。
在中國貨幣史上,白銀的發現和使用都遲於黃金,專家認為,這是銀礦常與銅、鉛等化合,冶煉分解技術難以掌握的緣故。因此,白銀作為幣材是漢武帝以後的事,作為稱量貨幣熔鑄成各種形狀以便支付,始於唐宋。
元人認識白銀,早在成吉思汗時代,當時蒙古與地中海岸的土耳其斯坦等貿易關系密切,商隊往來也十分頻繁,交易中使用通行的花刺子模銀幣;入主中原後即提高了白銀的貨幣職能。
雖然元初時朝廷曾明令禁止民間流通和買賣金銀,但百姓之間的借貸、日常交易甚至勞務報酬的支付等等以銀計價,已成家常便飯。銀錢的重要性體現在政府確立紙幣制度後,是以白銀為本錢來保證紙幣發行的。
10. 古錢幣圖片及價格表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38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源局28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蘇局200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雲局10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型 背寶鞏局350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源局「當十」35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泉局「當十」68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鞏局「當十」350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雲局「八」15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雕母70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部頒各局樣錢7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新十」8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阿無蘇局「當五」5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泉局「當十」1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部頒各局樣錢120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背寶伊局「當四」200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三 背寶鞏局「當五」800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古錢幣價格6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星1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月15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鐵母30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廣穿7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普品2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興國年間(676--983年)鑄,宋年號錢由此始,有銅鐵兩種,徑2.4厘米,重3.4克左右。錢文隸,真二體,背有星、月紋,以鐵母,廣穿錢為稀有。
太平通寶錄書小平背星2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背月15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合背3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鐵母35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600元
太平通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光背0.50元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鑄,有銅,鐵兩種,太宗親書真,行,草,三體錢文,開御書錢之先河,亦草書入錢文之始。旋讀光背,徑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縮小淳化為稀有。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背星8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鐵母6000元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縮水150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光背0.50元太宗至道年間(995-997)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行、草三體書為太宗親書。徑2.4厘米。重3.8克左右,傳世以合背錢為稀有。
至道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鑄,有銅鐵,輪廓精整,另見有各式寬緣厚肉之大型錢。錢文真書,旋讀光背,徑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無珍惜錢。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背四齣25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闊緣厚肉180元
咸平元寶隸書折二闊緣厚肉500元
咸平元寶隸書折五闊緣厚肉1000元
咸平元寶真書折十大樣光背45000元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鑄。有銅、鐵兩種,鐵氏只見折三。徑2.5厘米,重4克,鐵錢徑3.5厘米,以鐵錢折三少見。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鐵質光背50元
景德元寶真書折二鐵質光背1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書,旋讀。小平有大、小樣版別數種,徑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紋。傳世以背星月紋為少見。鐵錢折三稀有。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18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月古錢幣價格25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合背3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闊緣厚肉5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范銅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母10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闊緣厚肉1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光背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十光背45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巨星200元
天禧通寶隸書小平縮緣小字2元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鑄,有銅、鐵兩種,小平徑2.5厘米、重3.8克,折二徑2.8厘米,重4.7克,鐵錢亦有折二。其時斗米十錢。天禧以銅、鐵折二及合背為稀有。
天禧通寶真書小平光背0.5元
天禧通寶真書折二光背20000元
慶歷重寶真書小平旋讀光背300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二直讀光背7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二直讀光背15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五鐵范銅3000元
慶歷重寶真書折五鐵母古錢幣價格10000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光背250元仁宗至和年間(1054--1055)年鑄,元寶錢文為真,行、篆三體,旋讀,通寶錢為真,篆二體,直讀,重寶為折二,折三,錢文真書,小平徑2.4厘米,重3.8克,折二徑3厘米,重8.8克,折三徑3.4厘米,重10克上下。傳世元寶,通寶易尋,重寶錢為泉界所珍愛,尤以背文虢,坊者更足珍貴。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左挑350元
至和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
至和元寶篆書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寶真書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隸通250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隸寶3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二光背17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五鐵母光背古錢幣價格5000元
至和重寶真書折五背「坊」40000元
嘉佑元寶真書折五背「號」30000元仁宗嘉佑元年(1056)鑄,錢文真篆二體,旋讀光背,徑2.5厘米,重3.8克,為小平對錢,傳有鐵錢,然未見存世。
嘉佑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英守治平年間(1064-1067)鑄,錢文真、篆二體,有直讀,旋讀兩種,徑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見折二以上大錢。偶有背四齣傳世,實為稀品
治平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1元
治平通寶篆書小平光背1元
熙寧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30元
熙寧元寶篆書小平背「衡」250元
熙寧元寶真書小平背「衡」180元
熙寧元寶篆書折二光背0.5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二光背1元
熙寧重寶行書折二連飛點10元
熙寧重寶篆書折二長冠「寶」15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三光背20000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光背0.3元神宗元豐元年(1078)鑄,有銅、鐵、兩種,錢文分篆、隸、行三體,小平徑2.5厘米,重5克。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3.2厘米,版別可達百種,為宋錢中最多一種,隸書體、背穿上仰、俯月為貴。集隸書體元豐錢時須注意豐字頭,另有一種日本曲字頭元豐,最易魚目混珠。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光背古錢幣價格0.3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背月200元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背月200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背星1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小字光背10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大字1000元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大字4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背星古錢幣價格5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背月4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二長字1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長字1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范銅15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母28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范銅15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母2800元
元豐重寶篆書折十光背40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文「政」80元古錢幣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文「政」85元
政和通寶篆、隸書小平光背1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大字5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大字55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銳禾40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文政背「陝」古錢幣價格10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楷「通」25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小樣文「政」7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銀質大字600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鐵母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