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至寧元寶的特徵
至寧元寶
錢面:錢文「至寧元寶」四字旋讀,製作精好,字口深峻,文字遒勁,書法之美都值得稱道。折五錢形制大小,文字風格近似「崇寧通寶」。
錢背:光背。
背景:「至寧元寶」是金衛紹王元顏永濟至寧年(公元1213年)鑄,有小平、折五兩種。因衛紹王改元至寧不到一年,故鑄幣量少,極罕見,世存僅有一枚折五銅錢,唯銅色紅紫有異。<古玩收藏指南>稱為稀世珍品。
Ⅱ 至寧元寶值多少錢
香港跨國藝術品交易_至寧元寶_ 近年來成交記錄如下:
至寧元寶-----------成交價:RMB1,610,000---成交日期:2011-11-27
至寧元寶-----------成交價:RMB1,120,000---成交日期:2011-12-20
至寧元寶錢幣---------成交價:RMB1,250,000---成交日期:2011-01-21
至寧元寶-----------成交價:RMB1,720,000---成交日期:2011-12-20
至寧元寶-----------成交價:RMB1,110,000---成交日期:2011-11-27
至寧元寶-----------成交價:RMB1,620,000---成交日期:2011-12-20
至寧元寶-----------成交價:RMB1,870,000---成交日期:2011-11-27
至寧元寶-----------成交價:RMB1,230,000---成交日期:2012-01-11
至寧元寶-----------成交價:RMB1,130,000---成交日期:2012-01-11
至寧元寶-----------成交價:RMB1,330,000---成交日期:2012-01-11
至寧元寶折三背午:至正錢種類較多,一改元錢粗陋不堪的特徵,均較精整,存量適中,精美者直可追宋金。
Ⅲ 現在這種錢幣值多少錢
古幣50珍,橋足半釿布,三孔布,博山刀,大泉五千,
4咸通玄寶:唐錢。咸通十一年(870)桂陽監錢官王彤所鑄,尋即廢止,存世極罕。
15開平通寶、元寶:梁錢。開平是五代梁朱溫年號(907-911),存世僅通寶、元寶大銅錢各一枚,對其真偽錢幣界看法不同。另有開平元寶鉛質小錢,系南漢劉隱奉梁正朔而鑄。
16天成元寶:五代後唐錢。天成年間(926-930)鑄。
17永平元寶:前蜀錢。永平年間(911-915)鑄,存世極罕。
18天德重寶:閩錢。天德年間鑄,有銅、鐵兩種,當百使用,背穿上「殷」字,以紀國號。
19天策府寶:楚錢。馬殷受梁封天策上將軍,建天策府,於乾化元年(911)鑄天策府寶,有銅、鐵兩種。據《十國紀年》載,當時城中行用鐵錢,城外使用銅錢。其所指城中城外可能是指境內境外。銅錢又有背龍及鎏金等品。
20乾封泉寶
1廣政通寶:後蜀錢。孟昶廣政年間(938-965)鑄,有銅、鐵、鉛三種平錢。
22大蜀通寶:後蜀錢。錢文形制與廣政通寶接近。存世極罕。
23保大元寶(背天):南唐錢。李璟保大年間(943-957)鑄,背上「天」字,形制厚重,存世極少。
24 永通泉貨:南唐錢。顯德五年(958),李璟鑄永通泉貨大錢,以一當十,錢文有篆、隸兩種,篆書者較薄小,為後期的減重錢。
25大齊通寶:南唐錢。此錢真品僅發現二枚,因其文字形制與大唐通寶接近,所以定為南唐開國者徐知誥升元元年(937)建國號大齊時所鑄。一說為南唐後期鑄大唐通寶時所鑄。
26建炎元寶: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鑄。「建炎元寶」鑄造量極少,錢文篆書,隸書成對,同時期高宗尚鑄造有「建炎通寶」,「建炎重寶」,皆罕見,為古錢大珍。
27至寧元寶:P金代衛紹王至寧元年(公元1213)鑄造。存世僅有一枚折五型銅錢孤品,書體與北宋崇寧小平楷書相似。珍罕無定價。
28大宋通寶(當拾)
31大朝通寶:蒙古汗國在改稱元以前稱大朝時(公元1227年)鑄。錢文楷書,直讀,光背無文。有銀質、銅質兩種,均為小平錢, 存世極少,銅質更罕見。屬中國古泉五十名珍。
32乾亨通寶:五代十國時期南漢 劉龔政權乾亨元年(公元917)鑄造。一般製作不精,文字內多流銅,極少見。另有「乾亨重寶」銅錢。
33天顯通寶:天顯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遼太宗天顯年間鑄,據內蒙出土:徑2.38厘米,重2.7克。文字自然,頗具遼錢風韻,隸書體旋讀,傳世甚罕。太宗天顯年間(947-950年)鑄,僅發現1枚孤品,該錢已流入日本。
34中統元寶: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年間(公元1260-1264年)鑄行。錢文楷、篆二體,直或旋讀。背可見星紋,平錢。
35永安一十、五百、一千:,五代十國時期盤踞幽州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所鑄造,永安一十有銅鐵兩種銅錢存世量極少,價格極高,,永安五百有銅鐵兩種,銅錢存世僅孤品,古錢之大珍。鐵錢存世也已屈指可數,價格頗高。此外「永安五百」面文形制獨特,按照右左上下順序讀,永安一千有銅鐵兩種,銅錢存世量極少,價格極高,為古錢珍品。鐵錢存世量也已不多,能得善價。
36應歷通寶:遼國穆宗皇帝應歷年間鑄造(公元951~969),錢文粗糙,制式為小平,現存世僅有數枚。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遼代應歷通寶,直徑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37大元國寶
39保寧通寶:遼代遼景宗耶律賢保寧年間(969-978)的鑄幣,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存世量極少,版式有大字、小字、寬緣、細緣、狹穿、廣穿、背月紋等區別。其錢文右旋讀,書體隸兼八分,渾厚樸拙,古意盎然,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可謂影響了整個遼一代錢風。根據相關資料、圖譜及所見所聞,保寧通寶平錢的統計存量大約在數十枚之內,是遼錢中的稀見品之一。
40至正之寶:元朝順帝至正年間(公元1341-1368)鑄造.均為大錢,用以代表交鈔與紙幣並行。錢體厚重,製作精良。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幾型。面文「至正之寶」為端麗楷書,直讀。背穿上「古」系記江西吉安道監制;穿右「權鈔」二字可作權當銀鈔解。穿右為幣值銀重,所見有「伍分」、「壹錢」、「壹錢伍分」、「貳錢伍分」及「伍錢」五種。「伍錢」即值銀鈔半兩、銅錢五百文,為「權鈔錢」之最大者;徑達8厘米,重120克左右,系有史以來出現之最大行用方孔圓錢。以銅錢權鈔行使,又稱「至正權鈔」。錢文書體特別俊秀流暢,與「至正通寶」一類書法相同。這類銅錢均比較罕見,價格極高。
41聖宋通寶:直徑2.4厘米,穿0.65厘米,厚0.1厘米。錢幣完整,未見拼接、挖補、改刻的痕跡,應當是一枚真品古錢。「聖宋通寶」行書旋讀,字體與行書聖宋元寶相同,只是「元」作「通」。背右下角現一斜月,左側邊郭有一個直徑0.1厘米的圓形深孔,形態較規則,似乎是用作定位用。
宋徽宗趙佶於崇寧二年(1103年)鑄聖宋通寶,行、篆二體,以一當五,崇寧三年(1104年)乃止。聖宋通寶錢行世只有8個月,世間所見甚少。
42貞觀寶錢(西夏文):西夏崇慶貞觀年間(公元1101~1113年)鑄造,形制為小平錢,直徑2.5CM。錢形較大存世僅有一枚,極其珍貴。
43天啟通寶:背面
44靖康通寶:「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北宋 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方。因此,「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
45天國通寶:天國背通寶當十是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後第一批試鑄的通用錢幣,因不久即改鑄太平天國聖寶錢而屬臨時過渡性的錢幣,因此鑄額有限而十分罕見.
46應運元寶:"應運元寶"銅錢,系北宋淳化年間李順起義所鑄起義軍錢,
47皇統元寶:金代錢幣,皇統年間(1141-1149年)鑄造,製作極為精美。存世不多枚皇統元寶篆書孤品。
48應感通寶:北宋時,李順於994年發動農民起義,攻克成都,建元應運。曾鑄應運元寶。李順死後,部下又鑄應感通寶,存世皆罕。
49崇慶元寶、通寶:崇慶元寶為金衛紹王崇慶年間(公元1212年)所鑄,由青銅鑄造。有元寶、通寶兩種。元寶為篆書當五大錢(即折五,直徑為3.5厘米);通寶有小平、折二兩種,錢文仿瘦金體所制。崇慶元寶傳世極少,有書籍稱其為「孤品」,實際上據了解全國保存有五六枚真品。
崇慶元寶史志不載。唯遼中出土一枚孤品,大如折五,形制與文字近似泰和重寶。「崇慶元寶」四字作玉筋篆,旋讀,光背無文。錢體銅色青白,製作精整,文字秀美,仿崇寧錢制,然仔細推敲仍不免匠氣。近代京滬諸多泉家皆審為贗品,而錢幣學家鄭家相以為當屬金泉。
50元德重寶:西夏崇宗皇帝元德年間(公元1119-1127)鑄造。版式為折二型錢。錢文楷書,直徑一般為2.7厘米。今存世僅有兩三枚,珍罕無定價。崇宗皇帝朝另鑄造有「元德通寶」錢。
古泉五十名珍圖冊
Ⅳ 這是真的嗎價值多少至寧元寶,光背
真的!五六千吧
Ⅳ 至寧元寶
您的問題,有一塊至寧元寶的古錢,銹色淺浮,文字呆板,是典型的現代的仿古工藝品;國內藝術品市場上比較常見;市場上一般喊價在30元左右;市場上常見不法商人,拿著這樣的,冒充老的錢幣珍品,高價銷售,千萬要注意;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Ⅵ 至寧元寶的簡介
簡介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金代衛紹王完顏永濟,至寧元年(公元1213)鑄造。存世僅有一枚折五型銅錢孤品,書體與北宋崇寧小平楷書相似。珍罕無定價。
相關介紹
至寧元寶原有小平、折五各一品;小平已經泉家審定為偽作。折五錢形制大小及文字風格與崇寧通寶雷同,文字遒勁,製作精好,唯銅色紅紫有異。前泉家多人疑為崇寧通寶改刻,古錢學家鄭家相氏以為決非贗品,並以崇慶元寶折五錢與之相互印證。然若崇慶錢終成贗品,則巨寧錢勢難立足。
Ⅶ 至寧通寶多少錢
據史料記載,金代 衛紹王至寧年鑄,至寧元寶、至寧通寶,鑄期不足半年(1213年五月--九月)。至寧錢幣剩世絕罕,所見者大都為仿品,如是真品,估計價格不會少於百萬。
(注 本人沒見過真品)
Ⅷ 至寧元寶老師幫看一下假的嗎
至寧元寶
銹跡是特意做的,土也是新土,
至寧元寶是稀世珍寶,真品不足幾枚,圖片上的無論是型制還是文字都是一眼仿品,沒有收藏價值。
Ⅸ 最值錢的古代銅錢圖片
銅錢名稱:咸豐重寶寶鞏當五十母錢
銅錢價值:2150000人民幣
咸豐重寶寶鞏當五十母錢:跡清晰深俊,銅材優良,呈金黃色,錢文精美,沒-絲一毫拖泥帶水, 比同版流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
咸豐重寶的直徑為36. 9mm,緣厚為2. 4m,內穿為6. 3mm,重為14. 9g。咸豐重寶的鑄造材料主要是黃銅,也曾出現過鐵錢等其它材質的錢幣。
寶鞏局是清代甘肅省的鑄錢局。康熙六年開,不久停。雍正五年遷到蘭州改名寶鞏局,七年又停。咸豐五年重設,至同治三年廢止,因此,除乾隆、嘉慶外,歷朝「鞏」字錢均少,南昌康熙寶鞏更少。
其鑄幣面值有小平、當二、當五、當十、當五十、當五百、當千數種。銅質分紅銅和黃銅兩種。錢文有宋體、楷體,書法求異,特別是滿文「鞏」字多有變化。形成寶鞏局咸豐錢文書法獨特的風格。
(9)至寧元寶圖片及價格擴展閱讀:
四類高價值銅幣:
1、銀幣大十珍價格,這類幣種的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很高,其中2013年時奉天光緒癸卯一兩,一級,可達200萬元以上;民國十八年孫中山西服像嘉禾壹元一級。
民國二十一年孫像金本位幣壹元一級和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一級的銅錢價格也可達170萬元左右。
2、銀幣小十珍價格,小十珍的市場價格低於大十珍,價格一般都在幾十萬元上下,據2013年的銅錢價格市場行情顯示,新疆造光緒銀元七錢二分一級,價格在50萬元左右。
光緒十四年貴州官爐造黔寶一元一級、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七錢二分一級和四川光緒楷書缶寶七錢二分一級價格都在40萬元上下,2014年銀幣小十珍的價格又有部分上漲。
3、銅元大十珍價格,這類銅錢價格表在市場行情中比較穩定,據2013年數據顯示,吉林光緒通寶辛丑二十個一級和江南甲辰光緒元寶二十文一級,市場銅錢價格在30萬元左右;廣西造光緒元寶十文一級和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五文一級的銅錢價格在25萬左右。
4、銅元小十珍價格,由於銅元小十珍價格一般在10萬元左右,成為很多投資者熱議的幣種。數據顯示,淮字大清銅幣二十文一級和粵字大清銅幣二十文一級的銅錢價格都在10萬元上下。
其次大中華民國雲南銅元一仙一級和安徽方孔光緒元寶十文一級銅錢價格都在8萬元上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五文二級和大清銅幣中圓孔雙花二文二級的銅錢價格在5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