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全食的過程及發生的原因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初虧
由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日食總是在太陽圓面的西邊緣開始的。當月亮的東邊緣剛接觸到太陽圓面的瞬間(即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西邊緣相外切的時刻),稱為初虧。初虧也就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食既
從初虧開始,英國天文學家倍利最早描述了這種現象,因此又稱為倍利珠。這是由於月球表面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峰,當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時,就形成了貝利珠現象。
食甚
食既以後,日輪繼續東移,當月輪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時,就到食甚。食甚是太陽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時刻。
生光
月亮繼續往東移動,當月面的西邊緣和日面的西邊緣相內切的瞬間,稱為生光,它是日全食結束的時刻。在生光將發生之前,鑽石環、貝利珠的現象又會出現在太陽的西邊緣,但也是很快就會消失。接著在太陽西邊緣又射出一線刺眼的光芒,原來在日全食時可以看到的色球層、日珥、日冕等現象迅即隱沒在陽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陽光重新普照大地。
復圓
生光之後,月面繼續移離日面,太陽被遮蔽的部分逐漸減少,當月面的西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切的剎那,稱為復圓。這時太陽又呈現出圓盤形狀,整個日全食過程就宣告結束了。
原因(原理):
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遠的點上。即為光的直線傳播。
之所以會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存在一種神奇的對稱性。太陽的直徑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離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結果,當月亮完全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對那些完全處於月亮陰影中的人來說,太陽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擋了。太陽變成了黑色,只留下一個金色的光環,天空變成了靛青色。鳥兒此時會失去方向,或者會飛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動物則可能睡眼惺忪地出來活動。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種,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日全食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原五個階段。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全食。民間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
❷ 高清壁紙 日全食
1024x768 54k jpg
實拍日全食1024x768 56k jpg
實拍日全食1024x768 100k jpg
實拍日全食1024x768 96k jpg
實拍日全食1024x768 54k jpg
實拍日全食1024x768 54k jpg
實拍日全食1024x768 54k jpg
實拍日全食1024x768 60k jpg
實拍日全食1024x768 88k jpg
日全食.jpg1024x768 56k jpg
日全食1024x768 60k jpg
日全食1024x768 60k jpg
日全食1024x768 26k jpg
日全食-AAA.jpg1024x768 50k jpg
日全食1024x768 82k jpg
日全食.jpg1024x768 52k jpg
日全食1024x768 56k jpg
日全食1024x768 56k jpg
日全食1024x768 46k jpg
日全食1024x768 76k jpg
日全食
❸ 日全食的資料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種,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日全食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原五個階段。由於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全食。民間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
上一次發生在中國的日全食發生於2009年7月22日,而下一次將在2034年3月20日發生在西藏北部的山區,但基本是無人區。另外2035年9月2日,還有一次日全食在我國北方發生,時長1分29秒。
之所以會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存在一種神奇的對稱性。太陽的直徑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離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結果,當月亮完全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對那些完全處於月亮陰影中的人來說,太陽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擋了。
❹ 為什麼有人說這次日食是五百年難遇
那是針對中國來說的,這一次會有幾十個中國地區可以看到日全食.
日全食在全世界每2年就會有一次,只不過每一次涉及的國家地點不同.
❺ 日食的過程圖片
如圖
❻ 日食、月食是怎樣形成的示意圖是怎樣的
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太陽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蓋,產生月食。
日食、月食是光在天體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 日食。
由於月球、地球運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
觀測者處於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范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范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
❼ 請大家看一下日全食的圖片看完後請問日全食的周期,分為幾個部分
一次日全食過程包括五個時期: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這五個天文名詞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創建,二、三千年來一直保留並沿用至今。
初虧:由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日食總是在太陽圓面的西邊緣開始的。當月亮的東邊緣剛接觸到太陽圓面的瞬間(即月面的東邊緣與月面的西邊緣相外切的時刻),稱為初虧。初虧也就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食既: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運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
食甚:食既以後,月輪繼續東移,當月輪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時,就達到食甚。
生光:對日偏食來說,食甚是太陽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時刻。月亮繼續往東移動,當月面的西邊緣和日面的西邊緣相內切的瞬間,稱為生光,它是日全食結束的時刻。在生光將發生之前,鑽石環、倍利珠的現象又會出現在太陽的西邊緣,但也是很快就會消失。接著在太陽西邊緣又射出一線刺眼的光芒,原來在日全食時可以看到的色球層、日珥、日冕等現象迅即隱沒在陽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陽光重新普照大地。
復圓:生光之後,月面繼續移離日面,太陽被遮蔽的部分逐漸減少,當月面的西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切的剎那,稱為復圓。這時太陽又呈現出圓盤形狀,整個日全食過程就宣告結束了。
❽ 九幾年的時候有一次日食,是什麼時候
01、1990年01月26日 日環食 21、1999年08月11日 日全食
02、1990年07月22日 日全食 22、2000年02月05日 日偏食
03、1991年01月15日 日環食 23、2000年07月01日 日偏食
04、1991年07月11日 日全食 24、2000年07月31日 日偏食
05、1992年01月04日 日環食 25、2000年12月25日 日偏食
06、1992年06月30日 日全食 26、2001年06月21日 日全食
07、1992年12月23日 日偏食 27、2001年12月14日 日環食
08、1993年05月21日 日偏食 28、2002年06月10日 日環食
09、1993年11月13日 日偏食 29、2002年12月04日 日全食
10、1994年05月10日 日環食 30、2003年05月31日 日環食
11、1994年11月03日 日全食 31、2003年11月24日 日全食
12、1995年04月29日 日環食 32、2005年04月09日 日全食
13、1995年10月24日 日全食 33、2005年10月03日 日環食
14、1996年04月17日 日偏食 34、2006年03月29日 日全食
15、1996年10月12日 日偏食 35、2006年09月22日 日環食
16、1997年03月09日 日全食 36、2008年02月07日 日環食
17、1997年09月02日 日偏食 37、2008年08月01日 日全食
18、1998年02月26日 日全食
19、1998年08月22日 日環食
20、1999年02月16日 日環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