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男生的左手食指上為什麼會有一道疤
當我們右手持剪刀,針線,水果刀這些利器時,往往需要用到左手來做輔助。這時候如果因為操作失誤或者使用不當,左手就很有可能會受傷,食指又在手的最上邊,自然而然要首當其沖了。
就五個手指頭來說,大拇指因為和其他四指不並排在一起,所以用左手握東西的時候,食指就暴露在其他四指的最上邊,受傷的概率自然就要大一些。
你還記得你的傷疤怎麼來的嗎?
B. 各種傷口的處理方法
各種傷口的處理方法
各種傷口的處理方法,在生活中自己身上的傷口是令我們煩惱的,我們受傷之後難免都會留下難看的傷口,此時我們就需要及時處理,下面為大家分享各種傷口的處理方法。
情況1:燒傷、燙傷
錯誤做法:在傷口上塗抹牙膏、油、醬油、醋等。
正確做法:
燒燙傷的第一處理原則就是沖、脫、泡、蓋、送。
沖:用常溫的流動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鍾,可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如果無法沖洗傷口,可冷敷。
脫:充分泡濕後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開衣服,或暫時保留粘連部分,避免將水泡弄破
泡:冷水中浸泡15-30分鍾。如果燒燙傷面積太大,不必浸泡過久。
蓋:用干凈的濕布或紗布等覆蓋受傷部位。
送:緊急情況最後可送醫院急救治療。
(註:一般在家普通的燙傷,可選擇冷水沖洗)
情況2:扭傷
錯誤做法:揉患處後進行熱敷。
正確做法:
1、受傷後24小時內,用冷毛巾包冰塊冷敷20分鍾,鎮痛消腫(如果是踝關節扭傷,可以將小腿墊高)
2、受傷24小時後,改用熱敷促進腫脹消退。一般1-2天後,可輕揉患處,促進血液循環。
3、有條件的'還可以用彈力綳帶包紮扭傷部位,保護和固定受傷關節。
(註:扭傷後要注意是否有骨折、關節脫位,如果患處不能動彈,就應及時就醫)
情況3:擦傷或被刀割傷
錯誤做法:用手指壓住傷口後,再鬆手看看,血一直流。
正確做法:
1、用流動的清水將傷口周圍沖洗干凈,用部分直接壓迫法止血,或捏住傷口兩側止血。用干凈的紗布輕柔地壓在創口上至少5分鍾。
2、血止住後,可用含碘消毒劑如碘酒、碘伏或酒精消毒,再用消毒紗布或創可貼掩蓋,最後用紗帶包紮固定。
3、如果創口面積過大,組織破損、流血不止,或傷口過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必要時予以縫合,並注射破傷風針劑。
情況4:手、腳夾上或砸傷
錯誤做法:把傷口一層層的裹起來。
正確做法:
1、被門縫夾傷或者被重物砸傷,早期可以冷敷,晚期選用熱敷。
2、創傷內部因充血出現紫色,可能會骨折,需要盡快就醫。
情況5:撞傷、淤青
錯誤做法:簡單揉一揉就不管了。
正確做法:
1、如果皮膚上出現淤血,用涼水或者毛巾包裹冰塊,進行冷敷消腫。
2、24小時內,冷敷20分鍾,停20分鍾,重復進行2-3小時;24小時後,可以用溫水熱敷患處,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
3、如果受傷部位是胳膊或腿,將患處適當抬高也有利於消腫。
4、如果是頭部撞傷後出現惡心、嘔吐、嗜睡,沒精神或反常煩躁,需要盡快就醫。
1、擦傷:擦傷是指皮膚表面擦破皮,一般情況下傷勢比較輕微。在處理的過程中傷口處如果有臟物,可以先用清水及肥皂液洗,然後用無碘伏、雙氧水等進行消毒後包紮,若傷口比較大或止不住血,應盡快到醫院診治。
2、刺傷:刺傷是指被銳器刺入皮膚而受傷,比如說針、剪等,一般皮膚傷口小,但往往造成深部組織損傷,如果不及時處理,容易化膿、感染或破傷風等。如果出血則不要馬上按住,流血可以帶出臟的異物,減少感染的幾率。同時還需要到醫院注射破傷風疫苗。
3、割傷:割傷是被刀刃、玻璃片等割破而導致的傷口,傷口一般比較干凈,邊緣整齊,進行普通清洗即可。如果出血較多,需要用用手按壓止血,即直接壓住傷口,控制出血,一般按壓5到15分鍾即可,不再流血後即可進行包紮。
對於玻璃割傷的傷口,需要仔細觀察傷口處是否有玻璃殘渣,可以用清水多清洗幾次,如果殘渣較大自行無法取出則需要及時到醫院用專業用具取出,切不可自行拔出。
4、燒傷與燙傷:一般是由於火、水、蒸汽等導致皮膚紅腫,燙傷後需要及時用冷水進行清洗,或者用冰敷,如果燙傷面積小,清洗後塗抹相關葯物即可。如果燙傷面積較大,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引發其他不適。
傷口根據不同的類型處理方法各不相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主要是擦傷、割傷、刺傷和燙傷,在處理傷口時要根據傷口情況的嚴重性採取不同的方法。如果傷口輕微自行消毒包紮即可,如果傷口傷勢嚴重,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避免引發其他不適。
1、止血、消毒:傷口的處理方法也要根據傷口部位、深淺、大小不同分別處理,一般情況下傷口較輕,可以自行處理,先用碘酒、酒精消毒,沿著傷口的邊緣由里向外擦,注意不要把碘酒、酒精塗入傷口內。如果是皮膚表面傷口,可以先用雙氧水洗去多餘泥沙,然後再用絡合碘清潔消毒。傷口過深或者傷口超過2cm以上,需要去醫院做清創縫合。
如果傷口內有異物,要謹慎處理,大的要取出,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強取,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者增加出血。處理較大創傷傷口時必須進行詳細檢查,不能只顧傷口表面,而忽略傷口內在損傷。若傷口較深且出血,醫生會予以加壓包紮止血;若肢體離斷,應盡量將離斷肢體低溫保存,盡快送醫就診;
2、及時包紮:傷口包紮得當可以減少出血、感染,減輕痛苦;包紮要做到快、准、輕、牢;快:動作迅速敏捷;准:部位準確、嚴密;輕:動作要輕,不碰傷口;牢:包紮牢靠,松緊得當;傷口處理完以後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傷口,不能接觸生水,保持皮膚的清潔,少食辛辣、油膩性食品。如果不過敏,可以口服青黴素類消炎葯預防感染。
常見傷口的處理
1、清潔傷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對於清潔、新生肉芽創面,還可加用凡士林油紗覆蓋以減輕換葯時患者的痛苦,並減少組織液滲出、丟失。
2、血供豐富,感染機會小的傷口可用生理鹽水簡單濕潤一下,無菌輔料包紮即可。
3、對於有皮膚缺損的傷口,缺損區用鹽水反復沖洗,周圍可用碘伏常規消毒,消毒後,用鹽水紗布或凡士林紗布覆蓋,鹽水紗布有利於保持創面的新鮮,乾燥,凡士林紗布有利於創面的肉芽生長。
4、感染或污染傷口原則是引流排膿,必要時坼開縫線,擴大傷口,徹底引流,傷口內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有壞死組織的應給於清創,也可以用抗生素紗布填塞傷口內,傷口的周圍最好用碘酒兩遍酒精三遍脫碘消毒。當然感染傷口換葯要做到每天一換另外,對化膿的切口換葯時,不要嫌棄惡臭,一定要仔細擦掉切口處的膿苔,且不能因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膿苔除去後要有輕微的血絲滲出,這樣才有助於切口早日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