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蛋撻圖片素材高清-如何做蛋撻
怎麼做蛋撻蛋撻怎麼做好吃方法如下:
自製蛋撻,簡單好吃准備材料:牛奶,雞蛋兩個,白糖15克,蛋撻皮工具:海氏k5烤箱,雞蛋用打蛋器攪散備用,純牛奶里倒入白砂糖攪拌均勻,再加入蛋液攪拌均勻。做好的蛋撻液過篩一遍,這樣更加細膩。蛋撻皮里倒入蛋撻液8分滿,烤箱預熱到200度,然後放入烤箱200度烤20分鍾簡單易做的蛋撻就完成啦,平時早餐吃或者配下午茶都是不錯的。
怎麼學做蛋撻?蛋撻的做法如下:
1、蜜豆蛋撻:准備好飛餅皮。淡奶油、牛奶和糖放在一起煮,讓糖化開就行了,涼後加入4個蛋_、20克低粉,輕輕和勻,過篩一遍。將蜂蜜與紅豆和勻。將2張原味飛餅皮化凍後,重疊放在一起,分割成6個均勻的小劑子,擀成和撻模差不多大小的圓形,放入模具內,中間捏薄一些。將蜜豆鋪在撻底,撻水倒入七分滿,200度下層上下火25分鍾左右,表面出現斑點即可。出爐後涼一下。
2、藍莓蛋撻:准備好所需的食材,稱好重量。淡奶油倒入容器內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再加入鮮牛奶攪拌均勻。雞蛋清黃分離,留下蛋黃,蛋黃攪拌均勻後倒入。低筋麵粉篩網過濾到碗內,充分拌均勻,然後反復過濾3次。蛋撻皮內放入洗凈的藍莓果後擺入烤盤內,攪拌好的蛋撻液逐個倒入,溫度設置180度預熱10分鍾,烤盤放入中層烤制,設定180度20分鍾便好了。
3、葡式蛋撻:把鮮奶、牛奶、練奶、砂糖用小火煮熱,熱就行了,不用沸騰,待涼後加入打散的蛋黃拌勻。千層皮用圓模壓型,蛋液加至9分滿。烤箱200度預熱5分鍾,烤25至30分鍾即成。
如何做蛋撻1、材料:A.塔皮材料:低筋麵粉270克,高筋麵粉30克,酥油45克,片狀馬琪琳(包入用,就是植物黃油)250克,水150克左右(根據面團的軟硬程度逐漸添加,不要一下子都倒進去)。B.蛋塔水材料:鮮奶油210克,牛奶165克,低筋麵粉15克,細砂糖63克,蛋黃4個,煉乳15克(可根據口味決定放還是不放。放了煉乳之後,蛋塔水的奶味會更香濃。)自製蛋撻
2、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團。水不要一下子全倒進去,要逐漸添加,並用水調節面團的軟硬程度,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鬆弛20分鍾。3、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用走棰(FrenchPin)敲打,把馬琪琳打薄一點。這樣馬琪琳就有了良好的延展性。不要把塑料膜打開,用壓面棍把馬琪琳擀薄。擀薄後的馬琪琳軟硬程度應該和面團硬度基本一致。取出馬琪琳待用。4、案板上施薄粉,將鬆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擀的時候四個角向外擀,這樣容易把形狀擀得比較均勻。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5、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6、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後將一端捏死。從捏死的這一端用手掌由上至下按壓面片。按壓到下面的一頭時,將這一頭也捏死。將面片擀長,象疊
特色美味蛋撻圖片(19張)被子那樣四折,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長。這是第一次四折。將四折好的面片開口朝外,再次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擀開成長方形,然後再次四折。這是第二次四折。四折之後,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鬆弛20分鍾。7、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開,擀成厚度為0.6CM、寬度為20CM、長度為35-40CM的面片。用壁紙刀切掉多餘的邊緣進行整型。8、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9、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i30分鍾,進行鬆弛。10、鬆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1CM左右的片。11、放在麵粉中沾一下,然後沾有麵粉的一面朝上,放在未塗油的塔模里。用兩個大拇指將其捏成塔模形狀。然後在模內塗上油後裝模。12、蛋塔水的做法:1.將鮮奶油、牛奶和煉乳、砂糖放在小鍋里,用小火加熱,邊加熱邊攪拌,至砂糖溶化時離火,略放香酥蛋撻
原料:
A、蛋撻皮材料:低筋麵粉150G、黃油20G、馬琪淋100G、水80G;
B、蛋撻液材料:鮮奶油105G、牛奶80G、低筋麵粉8克、細砂糖20克、蛋黃2個。
偶這些材料的份量做了20個。
做法:
製作蛋撻皮:
1、A材料中的粉加水混合,揉成面團,再加入黃油充分揉勻,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在案板上摔兩下,滾圓。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鬆弛15分鍾;
2、將鬆弛好的面團擀成一個中間厚邊緣較薄的圓面餅,將馬琪淋放在面餅中間,掀起面的四邊將其包住;
3、翻面,擀成一個長方形的面片,將面片左右兩邊向中間折起,調轉方向,開口向著左右手的方向;
4、同上動作重復三次,將面片較長的一面捲起來;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i30分鍾;
5、鬆弛好的面卷用刀切成厚度約1CM左右的片,放入塔模里,將其捏成塔模形狀;
製作蛋撻液:
6、將B材料中的鮮奶油、牛奶、砂糖攪拌均勻至糖溶解,然後加入蛋黃,攪拌均勻再加入低筋麵粉拌勻。
7、在捏好的撻皮里倒入蛋撻液(裝七八分滿即可、,放入230度預熱好的烤箱。上下火230度,烤箱中層,25分鍾烤。涼;然後加入蛋黃,攪拌均勻。13、最後將蛋塔水澆入模中,烤制。
2. 怎樣更快消耗雞蛋
雞蛋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價格低廉的常用食品,它的食用對象相當廣泛。可是在正常情況下,雞蛋並不是吃越多越好。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消化功能並沒有那麼好,吃雞蛋時更要多加註意食用方法。下面小編告訴大家一天吃幾個雞蛋好?
一天吃幾個雞蛋好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平衡膳食、滿足機體需要,又不致營養過剩,在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比較好。對於青年和中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每天吃2個雞蛋也比較合適;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多的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和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可吃2~3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實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由於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紅皮與白皮
有人認為紅皮雞蛋比白皮雞蛋營養價值高,這沒有科學根據。把產白、紅皮蛋的兩種雞在相同條件下喂養,營養學家對白、紅皮兩種雞蛋的營養成分進行對比後認定:紅殼蛋中蛋白質含量為12.4%,白殼蛋為13%;紅殼蛋中脂肪含量為11.2%,白殼蛋為9.9%;其他營養成分含量也相差無幾。
蛋黃與蛋白
有的人吃蛋只吃蛋白,不吃蛋黃,害怕蛋黃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會引起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有的人卻只吃蛋黃,不吃蛋白,認為蛋黃最有營養。據測定,蛋黃中蛋白質含量為1.5%,脂肪含量為33.3%;蛋白中蛋白質含量為12.3%,脂肪含量為0.2%。此外,蛋黃中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蛋黃的含鐵量竟比蛋白的高出20倍。
生吃與熟吃
有人認為,吃剛產下的新鮮生雞蛋營養最好。有人認為,生吃雞蛋有潤肺及潤喉的功效。還有些人直接將煮沸的牛奶、豆漿沖入生雞蛋中攪拌後就食用,認為生吃雞蛋易消化、營養好。
其實恰恰相反。生雞蛋或不熟的雞蛋不僅消化率比煮雞蛋低30%—50%,而且對身體有很多不利。經營養學家測定,吃3個生雞蛋所獲得的營養與吃2個熟雞蛋相當。因為生雞蛋的吸收率只有60%左右,而熟雞蛋的吸收率卻能達到90%以上。
另一方面,生雞蛋的蛋清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鹼性蛋白質抗生物素蛋白,在腸道能與食物中一種叫「生物素」的維生素緊密結合,成為一種人體無法吸收的復合物。當大量的生雞蛋清進入人體,就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的吸收利用。
如果經常吃生雞蛋,會使人因缺乏生物素而發生皮膚粘膜蒼白、乾燥和脫屑、食慾減弱、體重減輕、毛發脫落等症狀。雞蛋加熱煮熟後,這種抗生物素蛋白即被破壞,不再具有妨礙生物素吸收的作用,在顯微鏡下觀察,雞蛋外殼充滿小孔,這些小孔比致病菌要大幾十倍至幾百倍。
因此,雞蛋里隨時都可能有病原體侵入。食用被病原體感染的雞蛋,人體可能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現象。
雞蛋一定要經過加熱處理後再吃。吃荷包蛋、糖水蛋一般以蛋黃凝固成半固體為佳,既嫩又無害;炒蛋以剛凝固為好;而老人、病人,則以吃蒸蛋最易消化吸收。
毛雞蛋
毛雞蛋又叫死胎蛋,學名叫雞胚蛋。目前,在市場上出售的雞胚蛋大多是用於孵化小雞的雞蛋,是因溫度、濕度不當或感染病菌而發育停止死於蛋殼內的雞胚蛋。這種雞胚蛋中原來含有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已全部或部分發生變化,絕大部分已被胚胎利用和消耗,所剩營養成分甚微。
經測定,雞胚蛋里幾乎100%含有病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等。食用這種不新鮮的雞胚蛋不但營養價值不高,且容易發生中毒,引發痢疾、傷寒、肝炎等疾病。
有專家指出,毛雞蛋里激素的含量較高。兒童和青少年正在長身體,如果經常吃毛雞蛋,有可能會影響到青少年身體發育。
每天吃1個雞蛋的好處
健腦益智:雞蛋黃中的卵磷脂、卵黃素等,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作用。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促進大腦發育,改善記憶力。
保護肝臟: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防治動脈硬化: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工作者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他們從雞蛋、核桃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給心血管病人吃4—6湯匙。3個月後,患者的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
預防癌症: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以及硒、鋅等礦物質,這些物質都有防癌作用。
延緩衰老:雞蛋含有人體所需的幾乎全部營養物質,不少長壽老人的延年益壽經驗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個雞蛋,中國民間許多養生葯膳也都離不開雞蛋,如何首烏煮雞蛋,醋泡雞蛋等。
結語:雞蛋的好處多多,最好的方法還是要吃熟雞蛋,並不是像老人所說的生雞蛋營養價值最高。不過一般雞蛋蛋黃膽固醇偏高,有些人並不適合,那麼大家可以選擇吃蛋白,其實蛋白的營養並不比蛋黃少,而且對於女性而言吃蛋白還不容易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