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蘇有哪些小吃
江蘇十大名吃排行榜 江蘇最有名的小吃你知道哪些 首選鴨血粉絲湯
江蘇一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源地,同時也是小吃美食的聚集地之一。在中國,江蘇小吃一直廣受歡迎,而江蘇地區的各種特色小吃更是百花齊放。那麼,江蘇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本文小編為你整理了江蘇十大小吃,其中包括鴨血粉絲湯、無錫醬排骨、崑山奧灶面、泰州燙干絲、揚州炒飯、無錫小籠包、揚州三丁包子、鎮江餚肉等江蘇最有名的小吃,下面一起去看下詳細內容吧!
江蘇十大小吃
鴨血粉絲湯>>
02
醬排骨>>
03
奧灶面>>
04
燙干絲>>
05
揚州炒飯>>
06
無錫小籠包>>
07
揚州三丁包子>>
08
鎮江餚肉>>
09
千層油糕
10
黃橋燒餅
11
常州大麻糕
12
常州銀絲面>>
13
龍袍蟹黃湯包>>
01
奧灶面>>
02
醬排骨>>
03
鴨血粉絲湯>>
04
無錫小籠包>>
05
龍袍蟹黃湯包>>
06
鎮江餚肉>>
07
常州銀絲面>>
08
燙干絲>>
09
揚州炒飯>>
10
揚州三丁包子>>
11
千層油糕
12
黃橋燒餅
13
常州大麻糕
01
醬排骨>>
02
鴨血粉絲湯>>
03
奧灶面>>
04
無錫小籠包>>
05
鎮江餚肉>>
06
常州銀絲面>>
07
龍袍蟹黃湯包>>
08
燙干絲>>
09
揚州炒飯>>
10
揚州三丁包子>>
11
千層油糕
12
黃橋燒餅
13
常州大麻糕
江蘇十大名吃榜單是依據江蘇地區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的食品,根據小吃的國內知名度、國內覆蓋率、海外知名度、海外覆蓋率等情況,並參考權威機構如政府、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等評定的「中華名小吃」、「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等榮譽,再結合其他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綜合排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江蘇十大小吃
1、鴨血粉絲湯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壯志凌雲"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鴨血粉絲湯是南京的傳統名吃,江蘇十大名吃之一,屬金陵菜、金陵小吃,是金陵菜和金陵小吃中重要的代表,是久負盛名以鴨為特色的美食之一。鴨血粉絲湯由鴨血、鴨腸、鴨肝等加入鴨湯和粉絲製成,以其口味平和,鮮香爽滑的特點,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風靡於全國各地。南京自古喜食鴨饌,盛行以鴨制餚,有「金陵鴨餚甲天下」之美譽。鴨血粉絲湯為迎合各地飲食特色進行改良,在製作時,各地均有不同,不過不論是鴨湯的烹制,還是鴨血、鴨肝與鴨腸的製作,都採用的是傳統製作金陵鹽水鴨的方法,是金陵菜中重要的代表。
【 詳細>>】
2、醬排骨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壯志凌雲"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醬排骨其色澤醬紅,肉質酥爛,骨香濃郁,汁濃味鮮,咸中帶甜。製作方法:將生排骨放入鍋內煮一個開,撇去湯肉中的血沫、浮油和碎骨屑等,煮後撈出,並用清水洗干凈再放入「鍋墊內」(燒煮熟肉製品特製的竹篾筐),並將大料、桂皮等香料裝入布裝放在鍋中最下面,加水和老湯,湯水量與鍋內排骨齊平,順序加入醬油,料酒和鹽,蓋上鍋蓋用小火燒煮1.5個小時左右,改用文火燜10~20分鍾,待湯變濃時即退火出鍋攤於大盤中,放在通風處涼卻。
【 詳細>>】
3、奧灶面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壯志凌雲"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奧灶面,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江蘇省崑山市的傳統麵食小吃之一,屬於蘇菜系。到崑山游覽玉峰山,人們總要去「奧灶館」品嘗一碗「奧灶面」。奧灶面深受顧客歡迎,首先在於湯面有特色,它繼承傳統做法,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魚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鮮美異常。其次在於澆頭有考究,爆魚一律用青魚製作,鹵鴨則以「崑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故肥而不膩。,面條用精白面加工成龍須面,下鍋時緊下快撈,使之軟硬適度。奧灶面最注重「五熱一體,小料沖湯」。
【 詳細>>】
4、燙干絲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壯志凌雲"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燙干絲是江蘇揚州和泰州一帶傳統的特色美食小吃,早茶名點之一,江蘇特色美食小吃色澤素雅,軟嫩異常,鮮美雋永。泰州燙干絲又叫泰州五味干絲,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早期泰州五味干絲的配料主要有五種,餚肉、香菜、榨菜、香菇和姜絲,二是說明干絲口味獨特,後來五味干絲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泰州干絲好吃,得益於泰州豆腐乾的品質和干絲的加工工藝,干絲的原料是專用的豆腐乾切成的細絲。豆腐乾一般厚2.7厘米左右,切者要先用刀橫著削成厚薄均勻的20多層,這種橫削的功夫,泰州人稱之為「飄」。「飄」好的層層豆腐片,再斜鋪切成細絲,粗細與火柴棒相當。
【 詳細>>】
5、揚州炒飯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壯志凌雲"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是江蘇揚州經典的漢族小吃,原流傳於當地民間,相傳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即蛋炒飯。揚州的蛋炒飯,風味各異,品種繁多,有「清蛋炒飯」、「金裹銀蛋炒飯」、「蝦仁蛋炒飯」、「火腿蛋炒飯」、「三鮮蛋炒飯」、「什錦蛋炒飯」等等。揚州炒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加工講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後,顆粒分明,粒粒鬆散,軟硬有度,色彩調和,光澤飽滿,配料多樣,鮮嫩滑爽,香糯可口。
【 詳細>>】
6、無錫小籠包
無錫小籠包,當地人又稱小籠饅頭,以皮薄鹵多而譽遍滬、寧、杭一帶,是江蘇無錫地方傳統名點,已有百年歷史。它選用上等麵粉製作、選料精細、小籠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等特色。饅頭緊酵皮薄(注傳統無錫小籠饅頭做法中,饅頭皮不發酵,因此蒸熟後皮薄而不破,很有嚼勁)、餡多鹵足、鮮嫩味香,秋冬時,餡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黃油,即為著名的「蟹粉小籠」,食時鮮美可口,是江蘇特色美食小吃。
【 詳細>>】
7、揚州三丁包子
三丁包子,是一道傳統特色小吃,江蘇揚州名點,特點是麵粉的發酵方式和餡心的精工細作。發酵所用麵粉「潔白如雪」,所發面本地軟而帶韌,食不粘牙。所謂「三丁」,即以雞丁、肉丁、筍丁製成,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且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頭適中;筍丁根據季節選用鮮筍。三丁又稱三鮮,三鮮一體,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飢,以這三丁作餡,鮮、香、脆、嫩俱備,肥而不膩,在此基礎上加入參丁、蝦丁的「五丁包子」更是營養滋補。
【 詳細>>】
8、鎮江餚肉
鎮江餚肉,又名水晶餚肉,亦叫「水晶餚蹄」,是馳名中外的鎮江名菜,歷史悠久。三百多年來,鎮江水晶餚肉一直盛名不衰,馳譽南北,並有新的發展。如按照餚蹄的不同部位,可切成多種餚蹄塊:前蹄上的部分老爪肉,切成片形,狀如眼鏡,其筋纖柔軟,味美鮮香,叫「眼鏡餚」;前蹄旁邊的肉,彎如玉帶形,叫「玉帶鉤餚」;前蹄上的老爪肉,肥瘦兼有,清香柔嫩,叫「三角棱餚」;後蹄上的一塊連同一根細骨的凈瘦肉,叫做「添燈棒餚」,其肉質嫩香酥,最為食精肉者喜愛。
【 詳細>>】
9、千層油糕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壯志凌雲"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千層油糕是江蘇省揚州市著名傳統特色美食小吃,以清肥慢長起酵法,綿軟甜嫩,層次清晰。其為菱形塊,芙蓉色,半透明,糕分64層,層層糖油相間,糕面布以紅綠絲,觀之清新悅目,食之綿軟嫩甜,由福建人高乃超創於清朝光緒年間,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廚師在長期操作實踐中,吸取了「千層饅頭」的「其白如雪,揭之千層」的傳統技藝,創制出綿軟甜潤的千層油糕,為揚州傳統名點之一,與翡翠燒賣並稱為「揚州雙絕」。
10、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得名於1940年10月那場著名的戰役「黃橋決戰」,戰役打響後,黃橋鎮當地群眾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黃橋燒餅是古老的特色傳統小吃,屬江蘇菜系,流傳於江淮一帶。黃橋燒餅色澤金黃,外觀美觀,香酥可口,不油不膩,適合各地消費者的口味。2003年其榮獲「中華民族小吃」的稱號,2004年獲「江蘇食品博覽會金獎」,2005年被評為泰州市名牌產品,是江蘇特色小吃之一。
11、常州大麻糕
常州大麻糕,是江蘇省地方特色糕點,是由長樂茶社王長生師傅創制,距今已有150餘年歷史。其皮薄酥重,製作考究,注重火候,為一般麻糕所不及。此點先後在徐州、南京參加江蘇省名點小吃展銷,獲得好評,還被中國旅遊協會評定為「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等。
12、常州銀絲面
常州銀絲面是江蘇常州著名的小吃,十大名點之一,為百年老店常州味香齋面館於1912年所創制,已有百年的歷史。1985年江蘇省飲食服務公司編輯出版的《中國小吃(江蘇風味卷)》一書第93頁載明:「常州銀絲面由味香齋面館創制,又在麵粉中直接加入雞蛋清,再用細齒面刀軋製成面條。因面條潔白如銀,纖細如絲,故而得名。」
【 詳細>>】
13、龍袍蟹黃湯包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壯志凌雲"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龍袍蟹黃湯包是南京傳統美食小吃,明、清時期已經享有盛譽。其特色是皮薄如紙,吹彈即破,製作"絕"、形態"美"、吃法"奇"。龍袍蟹黃湯包的製作原料十分講究,餡為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製作工藝精妙絕倫。南京市六合區常年舉辦龍袍蟹黃湯包節,盛況空前享譽海內外。龍袍蟹黃湯包是以母螯蟹的蟹肉、蟹黃,新鮮豬肉為主料,加以雞湯、多種調味品製成餡料,再用麵皮包制而成。龍袍蟹黃湯包皮薄餡大,湯汁濃厚,味道鮮美,深受廣大美食愛好者的喜愛
② 淮安特產朱橋燴甲魚怎麼都是些湯呢
正宗朱橋甲魚,都是甲魚羹。
③ 淮安特色小吃有哪些
淮安有特色的且經濟實惠的飯店大收集 特色菜—小黃魚在水渡口電信大樓大門北邊一點,店面很小,不起眼,但很乾凈。小黃魚的口味沒說的。還喜歡吃裡面的涼拌拆骨肉。飯店:一絕兩淮地點:開發區水月城門牌樓下面,拿手菜:牛肉湯、軟兜長魚、平橋豆腐。。。。其實原來在承德路上、楚秀園北大門那兒有一家兩淮一絕,以前經常去吃,後來拆掉了。解放路也有一家,也不開了,這么好的小飯店,可惜了。清真牛羊肉湯在淮陰區農工商超市北面的一條小巷子里,自己找。牛肉湯:有三家可以值得推薦。牛肉湯是清真食品,首推老閘口一家,8過進門的時候可要捂著鼻子,那個沖人的味道,恐怕只有蒙古人習慣。3塊一碗,湯熬的雪白,裡面還有好多牛肉,值得。現在老閘口拆了,推薦的是六中門口的一家,很容易辨認。喜歡濃重口味的適合。而我,比較欣賞承德小區那裡的小華牛肉湯。湯是清的,配燒餅非常好吃。個人認為以前沒有吃過那麼膻東西的人,吃這家比較合適。
喝牛肉湯的去處:八二醫院西面小巷進去一直往裡走有一家,閘口橋北
肉夾饃、米線, 地點:附小對面
史記龍蝦,北京路上、工專對面。
龍蝦:市政府對面的引河路上有家怪味龍蝦館,干凈,味道好,環境也不錯。龍蝦12塊一斤,其他菜中,川江魚味道很好。價格也公道,我們一起5個人吃了很飽160塊錢,還包括5斤龍蝦。
鳳凰新村裡的今生緣酒店的金湖水煮龍蝦!
狗肉火鍋店北京北路過了橋幾百米就可看見,淮陰區境內。
五月花對面巷子里有一家麵店很好..好成什麼樣大家可以去嘗嘗..
餛飩:實驗小學門口的巷子,有家牛肉餛飩,撒點黑胡椒,湯清味鮮,吃的時候可以搭配對面點心鋪的薺菜鍋貼。也很好吃。
小押巷餛飩面條鋪在中醫院斜對面,歷史悠久,生豬油,吃不慣!
交通路上的九妹杠子面!
「奇貴面館」好地方,最早好象在十五分部軍分區大門對著的那條路上,富春北一點,一個修摩托的店旁邊。現在有多家分店,有一個在東大院西門口。
天龍面館,承德路
承德路與淮海東路路口往南一排溜面館,當數胖子面館,經常去吃,呵呵!
二院的北面,蘇皖邊區紀念館隔壁面館
淮安有特色的且經濟實惠的飯店大收集 (網友推薦)
環城路清浦防疫站對面林二姐麵店,手擀麵,叉燒肉,素雞,味道很好的。跟交通路旁邊的九妹是一家姐妹,味道似乎更勝一籌
辣湯:淮陰特有的東東,吃了那麼多家,個人還是覺得城南公園門口的劉記最地道
燒雞公:水渡口的誠誠,只要超過6點半去,肯定是沒有位置的~他家的涼拌粉皮也好吃,每次我都叫兩份。(因為我一個人就可以吃一份)
燒雞公一、水渡口往西淮海東路上有一家二、健康路與北京路路口往西健康西路上、市計生站院內有一家
川江魚,酸菜魚:淮海南路上有家大食堂,很醒目。注意,不是這里,這里只是作為一個地標用用,他家是巨難吃的~~~大食堂的街對面,有條小街,順這街走下去,有家老酸菜魚館。沒錯,名字就叫「老酸菜魚館」。魚新鮮,好吃,便宜。而且推薦他家的平橋豆腐哦,是我吃到過的最地道的了。裡面真的是火腿和雞湯,不像別家,用火腿腸糊弄~~~~
酸菜魚北門橋底下有兩家,工農路南路口直對面一家,生意火爆。
川味飯店在市政府南1000米左右,引河路上,蠻正宗。北京路與健康路交叉口也有一家,現在好像不行了。
大淮排擋清浦區教育局對面、淮信菜場北門口很小的店面,里里外外可以做十幾座,無論春夏秋冬,到了吃飯的時候,總是坐得滿登登的。他家的家常菜做的很地道
在清江影都附近,那個超市對面的成都川菜館的烤鴨,皮焦骨脆,20元一隻,就是有點咸,還有水煮肉片
正宗碼頭牛羊肉,在淮陰區的碼頭鎮,是有氣魄的是」一鍋牛」,一鍋燒了頭牛
炒麵淮海南路工人大廈(大食堂)對面,江淮酒家。
清河路(以前的引河路)和中經路交叉路口的"箐圓飯店"的川江魚,酸菜魚,紅燒肉,和雞湯,這幾個家常菜口味還可以,是個比較實惠的家常菜飯店!
沿著上面的飯店後面,中經路上走一段,有個紅底招牌的"周末派面館",是朋友帶我過去的,各種湯面,很不錯!我對回鍋肉面,一直親睞...請注意:她家一般只做早上,和,晚上,的面條,,中午的時候不供應.
城南清江影都旁邊的"香噴噴"的油炸 雞肉串,是我喜歡的.
再次推薦前面樓上提到的三中(光明中學)門口的眾多小吃點,自己去選吃吧.
北京新村裡的楚香園里的豆花魚不錯
還有在清河路與淮海西路的「手拉手」附近的人一定都知道
鴨血米線在縣新年華對面的.三中路路口.只有下午4點以後才營業的.不比鴨血粉絲店的差.口味很好的.喜歡吃米線粉絲的,可以去看看.....
二院南面有一家飯店"新都酒家"味道很好,還不貴
解放路加油站的巷子里有一家大上海的菜還不錯, 特別是金蠍豆腐花是很有名的一道菜,味道好極了, 價格也還不算貴,基本上算是物美價廉,但小姐的服務態度差了點
清宴園門口的 別具一格酒家, 那裡我覺得還可以
人民南路 清晏園對面 有一家湖南萊館不錯!價格又不貴
喜歡吃辣的可以去慶賀路的川菜館試試看,
還有利苑新村那裡有一個沁香園,也不錯。。。
我有時候會去,西園飯店那個十字路口的手拉手吃太安魚。。。
到洪澤"償鮮"(朱壩活魚)"吃臘"(東三街臘味)
狀元樓不錯,吃火鍋的話,水門橋那兒的「老北京」也不錯哦,嘿嘿
電信大樓旁的綠陽春 很有名的
引河路地地道道燒烤蠻有特點的,好吃~~~~~
文廟的小吃,動物園旁的小吃廣場全要搬遷過去了
前進東路和徐家湖路交叉路口有一家買辣湯的,裡面的料特正,味道也不錯,偶常在那早餐
動物園旁新民路上的一家紅紅火火燒烤店
人間第一鮮——淮安文樓蟹黃湯包:
淮安傳統名吃。楚州河下古鎮文樓,歷來是文人騷客集聚之處。湯包便是由文樓名廚在加湯肉包的基礎上改成水調控面湯包而製成的。其皮透亮明澈,其餡選用蟹黃、老母雞湯、雞丁、豬五花肉、蝦米等20種原料拌制而成,鮮美滋膩。它以其晶瑩剔透、綿軟異常、鮮氣撲鼻,而享譽中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碘、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具有補肝腎、生精血、能促進肝細胞生長之功效。據傳,道光皇帝南巡時,食後龍顏大悅,誇道:「真乃人間第一鮮呀!」更有詩贊曰:「桂花飄香菊花黃,文樓湯包人爭嘗,皮薄蟹黃餡味美,入喉頓覺周身爽。」
④ 淮安成第五個入選「世界美食之都」的中國城市,當地都有哪些好吃的美食
今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公布了新一批城市加入創意城市網路,中國城市淮安入選「世界美食之都」,這是中國繼成都、順德、澳門和揚州之後,第五個進入「世界美食之都」行列的城市。
可能很多人對淮安這個城市沒有成都、順德這么熟悉,但是淮安其實也是一個歷史文化特別悠久的城市。淮安是淮揚菜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承地,早年在中國就已經有「中國淮揚菜之鄉」、「中國食品名城」的美稱。
如果說軟兜長魚是淮安的名菜,那文樓湯包便是淮安的特色小吃。這道美食因淮安古鎮的文樓得名,濃厚的湯汁,用吸管慢慢的品嘗,最後再吃充滿湯汁的包子皮,回味無窮。
⑤ 淮安及其附近地域特色菜餚有哪些呢
引言:很多人都不了解淮安,你知道到了淮安,我們怎樣才能吃到當地的特色菜餚呢?他們當地的特色菜餚又有哪些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多人都吃過獅子頭,你會發現淮安的獅子頭也特別的出名,我們可以清蒸著吃,也可以紅燒著吃,你會發現它的吃法特別的多,而且湯汁比較可口,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長得特別像四喜丸子這樣美麗而又美味的名菜,還有平橋豆腐這些,再加上小魚鍋貼非常的美味,所以你可以飽餐一頓讓自己的胃得到一個滿足。來到美麗的淮安,我們可以吃的美食特別的多,所以你會發現這里的景色不但優美,美食也特別多,這里的人也熱情好客,所以我們在閑暇時光選擇旅遊的地方,就可以來到淮安,了解各個地方不同的特色文化,也是對我們生活的一種尊重,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比較快,所以平時的壓力也比較大,人們用旅遊的時間去幫助自己放鬆,所以也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
⑥ 淮安的軟兜長魚的色,香,味
這道菜的發源地是淮安市淮安區的車橋鎮。所以又叫車橋軟兜,正常的軟兜都是用的長魚的脊背,所以色澤是黑的,香味嘛不是語言可以簡單形容的,每道菜都有獨特的香味。這道菜里放蒜頭的,所以香味濃郁,讓人慾大增。味道嘛,當然是相當不錯的。
⑦ 淮安有什麼特產,好吃的東西
淮安好吃的有:
1、清燉獅子頭:
清燉獅子頭是江蘇省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系,該菜品口感松軟,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可紅燒,清蒸,味道鮮香可口,口感松軟,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非常美味。
2、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又名松鼠鱖魚,是江蘇省蘇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屬於蘇菜系蘇幫菜,以鱖魚為主要食材。松鼠桂魚,看起來色澤橘黃,吃起來外脆里嫩、酸甜適口。
3、大煮干絲:
煮干絲又稱雞汁煮干絲,是江蘇省淮揚地區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淮揚菜系。該菜品是一道既清爽,又有營養的佳餚,其風味之美,歷來被推為席上美饌,淮揚菜系中的看家菜。
原料主要為淮揚方干,刀工要求極為精細,多種佐料的鮮香味經過烹調,復合到豆腐乾絲里,吃起來爽口開胃,異常珍美,百食不厭。
4、平橋豆腐羹:
平橋豆腐羹是江蘇省淮安市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系。該菜品的原料是定製的鹽鹵點漿的細嫩豆腐。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駐蹕平橋林秉直家,林創此菜招待乾隆,得到乾隆稱贊,稱他為"林百萬",並譽此菜為"天下第一菜"。
5、淮安茶饊:
淮安茶饊,是淮揚菜中的一道名點,它又叫「細環餅』,是用上白精面,拉出像麻線一樣的細面絲,再一圈一圈地繞在手掌上,做成四寸多長、一寸多寬的套環,環環相連,呈梳狀、菊花形等網狀圖案,之後放入麻油鍋中泡炸而成,以此做出的茶饊質地酥脆,而且味道香美。
⑧ 淮安有什麼特產
中國八大菜系中之淮揚菜系中淮就是指淮安(因為在建國以前淮安一直是府一級的機構),淮安在以前也是商賈重鎮,淮安擁有的許多小吃、名吃因些而揚名天下。蒲菜因抗金英雄梁紅玉而出名,平橋豆腐因風流皇帝乾隆而名揚天下,胡耀邦主席到淮安時就品嘗了此菜。 一、文樓湯包 文樓湯包由淮安古鎮文樓而得名。文樓興辦之初,開清茶館,賣小點,經營漲蛋、盧肉、煮干絲等,味滿楚城。後來,由店東陳海仙的武樓酵面串湯包改製成水調面湯包,皮面筱薄,點火就著;包內餡心以肉皮、雞丁、肉塊、蟹黃、蝦米、竹筍、香料、紹興酒等十二種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溫成液體,後冷卻凝固。把冷凍後的餡心納入包內,入籠而蒸,出籠湯包中的餡心成液體,用手撮入碟內,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後,食用時以餐具點孔,用嘴吸入,湯鮮美可口,弛明京都,流傳百載。 現在每年中秋時節,當螃蟹上市,則蟹黃湯包便開始供應,文樓美名在外,顧客爭購品嘗,令文樓應不暇接,門庭若市。 二、鼓樓茶饊 淮安茶饊是淮安土特產之一,是用上白精面,拉出象麻線一樣的細面絲繞成四寸多長、一寸多寬的套環,環環相連,呈梳狀、菊花形等網壯圖案,放入麻油鍋中泡炸而成,質地酥脆,味道香美。相傳淮安茶饊於清朝晚期就生產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清代咸豐五年(1885年),鎮淮樓旁的茶饊名師岳文廣,改進了茶饊製法,生產出文明中外的鼓樓茶饊,亦稱岳家茶饊。宣統元年(1909年),參加江蘇省物品展覽會,獲得 獎勵。1930年又參加國際巴拿馬比賽會,獲得銀質獎章。在北京食品會上獲得優質獎。 茶饊製作,分開條、搓條、盤炸等幾道工序。 三、平橋豆腐 平橋豆腐因淮安平橋鎮而得名,平橋豆腐如何燴制呢? 首先,選擇鹽鹵點漿的精細豆腐放在冷水鍋里煮十分鍾左右,把黃花水煮掉。然後取出略微壓一壓,除去水份,再把它切成瓜子大小的碎片,越薄越好,浸放在水中。如八人一桌,用一斤半豆腐就夠了。 燴制時,用一斤左右的雞湯或肉湯,加三錢豬油及適量蔥、生薑,若加鯽魚腦、蟹黃等更好,煮沸之後,就將豆腐片和一兩多熟肉丁或蝦米、七錢醬油一起放進肉湯內。燒開之後用三錢豆粉勾湯,加少許味精拌勻便可上桌食用了。如能加一點麻油、胡椒粉之類,則其味就更美了。 四、淮城蒲菜 蒲菜是淮安的特產。這種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筍之味。這種菜是淮安城裡僅有的土特產,生長在淮城的勺湖、月湖,如移植到郊外或江南、兩廣,蒲葉在水中的部分如一根纖細的玉管,把這潔白肥嫩的蒲根莖,放入雞湯或肉湯內,外加佐料燴制。如跟豬肉一起燴制則更好。這種菜味鮮爽口,營養豐富,為淮安佳餚。現在進過人們不斷實踐、改進,精心烹調,已能做出清蒸蒲菜、葷燴蒲菜等數種名菜。 五、長魚宴席 淮安河塘盛產長魚,長魚又稱鱔魚。用長魚作菜擺宴席,名叫「長魚宴」。根據淮安府志記載:「淮安長魚,肉嫩性純。俗名『策桿青』」。進過淮安歷代廚師精心研製,形成了傳統名菜「長魚宴」。高明的廚師能用長魚作主菜擺宴席,每天一席,連續三天,做出一百零八樣,形式各異,味道不同,鮮而可口。傳統長魚菜譜每席八大碗、八小碗、十六碟子、四個點心。 八大碗:1、龍鳳呈祥 5、長魚魚圓 2、叉燒長魚 6、雜素魚 3、烏龍搶蛋 7、米粉魚 4、高麗長魚 8、大燒馬鞍橋 八小碗:1、燴壯元 5、鈴鐺魚 2、鍋貼長魚 6、一聲雷 3、銀絲長魚 7、龍鳳川 4、二龍搶珠 8、長魚羹 十六碟子:1、白炒長魚片 9、熗虎尾 2、軟兜長魚 10、溜長魚 3、子蓋長魚 11、桂花魚 4、長魚丁 12、長魚圓 5、長魚干 13、炸脆魚 6、月宮魚 14、長魚絲 7、長魚吐絲 15、熗班腸 8、熗胡椒魚 16、蝴蝶魚 四個點心:1、燒賣 3、銀絲炒 2、酥合子 4、長魚三翻餅 六、欽工肉圓、曹家小刀面 欽工肉圓的製作,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光滑細嫩,富有彈性,色白湯濃,味道鮮美。當地有民謠稱贊曰:「欽工肉圓撂過牆,拾起還是圓又光;掉在地上跳幾跳,吃到嘴裡嫩又香。」 欽工肉圓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配料多樣。首先要選擇好主要原料:豬後腿的精瘦肉。製作時,用冷水洗凈,切成小塊,然後用刀背或鐵棍拍打成糊狀。拍打時,要用力適當均勻,一氣呵成。然後拌以適量肥肉,粗精鹽、雞汁、蛋清、鹼粉、純豆粉、姜蔥等佐料,攪拌均勻後,再發酵4-5小時,方可下鍋,或氽湯,或油炸,皆成美味。 七、震豐圓餛飩 震豐圓飯店創建於清同治十年(1872),經營餛飩、鍋貼、糖粥等大眾菜點,經歷代廚師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口味質量,震豐圓糟米餛飩遂遠近馳名。震豐圓餛飩皮極薄,每斤面可打600多張,放在掌上可透見指紋,餡心選用精豬肉,用刀拍打成細肉糊,加入適量的水,放入十多種配料,攪拌均勻後包進皮內,下鍋煮沸,撈起後還需放入六種作料,才可食用。其特點是皮薄如竹膜,吃時不覺有皮;餡量多而細膩鮮嫩,無油膩感;再拌上香酥的糟米,餛飩自是味道絕佳。 八、朱橋燴甲魚 淮安市東南水鄉以魚米著稱,水鄉湖面灘塗廣闊,是甲魚生長繁殖的天然優良場所。朱橋鎮早在本世紀內30年代初就以燴制甲魚著稱,距今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朱橋甲魚的燴制方法:取甲魚一隻,以甲蓋青色為佳,用開水去皮、洗凈、剖腹、去內臟、入鍋湯、拆骨、切成肉塊,再下鍋油炒,拌以姜蔥、醬醋,然後取出,放入雞湯,煮沸後放入澱粉勾欠,裝碗時放入皮蛋、胡椒即好。此菜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實為筵席之珍品。此外,還可清蒸、清燉、紅燒,風味各異。
⑨ 淮安特產什麼
淮安擁有的許多小吃、名吃因些而揚名天下。蒲菜因抗金英雄梁紅玉而出名,平橋豆腐因風流皇帝乾隆而名揚天下,胡耀邦主席到淮安時就品嘗了此菜。
1、文樓湯包
文樓湯包由淮安古鎮文樓而得名。文樓興辦之初,開清茶館,賣小點,經營漲蛋、盧肉、煮干絲等,味滿楚城。後來,由店東陳海仙的武樓酵面串湯包改製成水調面湯包,皮面筱薄,點火就著;包內餡心以肉皮、雞丁、肉塊、蟹黃、蝦米、竹筍、香料、紹興酒等十二種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溫成液體,後冷卻凝固。把冷凍後的餡心納入包內,入籠而蒸,出籠湯包中的餡心成液體,用手撮入碟內,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後,食用時以餐具點孔,用嘴吸入,湯鮮美可口,弛明京都,流傳百載。
現在每年中秋時節,當螃蟹上市,則蟹黃湯包便開始供應,文樓美名在外,顧客爭購品嘗,令文樓應不暇接,門庭若市。
2、鼓樓茶饊
淮安茶饊是淮安土特產之一,是用上白精面,拉出象麻線一樣的細面絲繞成四寸多長、一寸多寬的套環,環環相連,呈梳狀、菊花形等網壯圖案,放入麻油鍋中泡炸而成,質地酥脆,味道香美。相傳淮安茶饊於清朝晚期就生產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清代咸豐五年(1885年),鎮淮樓旁的茶饊名師岳文廣,改進了茶饊製法,生產出文明中外的鼓樓茶饊,亦稱岳家茶饊。宣統元年(1909年),參加江蘇省物品展覽會,獲得 獎勵。1930年又參加國際巴拿馬比賽會,獲得銀質獎章。在北京食品會上獲得優質獎。
茶饊製作,分開條、搓條、盤炸等幾道工序。
3、平橋豆腐
平橋豆腐因淮安平橋鎮而得名,平橋豆腐如何燴制呢?
首先,選擇鹽鹵點漿的精細豆腐放在冷水鍋里煮十分鍾左右,把黃花水煮掉。然後取出略微壓一壓,除去水份,再把它切成瓜子大小的碎片,越薄越好,浸放在水中。如八人一桌,用一斤半豆腐就夠了。
燴制時,用一斤左右的雞湯或肉湯,加三錢豬油及適量蔥、生薑,若加鯽魚腦、蟹黃等更好,煮沸之後,就將豆腐片和一兩多熟肉丁或蝦米、七錢醬油一起放進肉湯內。燒開之後用三錢豆粉勾湯,加少許味精拌勻便可上桌食用了。如能加一點麻油、胡椒粉之類,則其味就更美了。
4、淮城蒲菜
蒲菜是淮安的特產。這種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筍之味。這種菜是淮安城裡僅有的土特產,生長在淮城的勺湖、月湖,如移植到郊外或江南、兩廣,蒲葉在水中的部分如一根纖細的玉管,把這潔白肥嫩的蒲根莖,放入雞湯或肉湯內,外加佐料燴制。如跟豬肉一起燴制則更好。這種菜味鮮爽口,營養豐富,為淮安佳餚。現在進過人們不斷實踐、改進,精心烹調,已能做出清蒸蒲菜、葷燴蒲菜等數種名菜。
5、長魚宴席
淮安河塘盛產長魚,長魚又稱鱔魚。用長魚作菜擺宴席,名叫「長魚宴」。根據淮安府志記載:「淮安長魚,肉嫩性純。俗名『策桿青』」。進過淮安歷代廚師精心研製,形成了傳統名菜「長魚宴」。高明的廚師能用長魚作主菜擺宴席,每天一席,連續三天,做出一百零八樣,形式各異,味道不同,鮮而可口。傳統長魚菜譜每席八大碗、八小碗、十六碟子、四個點心。
八大碗:1、龍鳳呈祥 5、長魚魚圓 2、叉燒長魚 6、雜 素 魚
3、烏龍搶蛋 7、米 粉 魚
4、高麗長魚 8、大燒馬鞍橋 八小碗:1、燴 壯 元 5、鈴鐺魚
2、鍋貼長魚 6、一聲雷
3、銀絲長魚 7、龍鳳川
4、二龍搶珠 8、長魚羹
十六碟子:1、白炒長魚片 9、熗虎尾 2、軟兜長魚 10、溜長魚
3、子蓋長魚 11、桂花魚 4、長 魚 丁 12、長魚圓 5、長 魚 干 13、炸脆魚 6、月 宮 魚 14、長魚絲
7、長魚吐絲 15、熗班腸
8、熗胡椒魚 16、蝴蝶魚 四個點心:1、燒賣 3、銀絲炒
2、酥合子 4、長魚三翻餅
6、欽工肉圓、曹家小刀面 欽工肉圓的製作,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它的特點是:光滑細嫩,富有彈性,色白湯濃,味道鮮美。當地有民謠稱贊曰:「欽工肉圓撂過牆,拾起還是圓又光;掉在地上跳幾跳,吃到嘴裡嫩又香。」 欽工肉圓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配料多樣。首先要選擇好主要原料:豬後腿的精瘦肉。製作時,用冷水洗凈,切成小塊,然後用刀背或鐵棍拍打成糊狀。拍打時,要用力適當均勻,一氣呵成。然後拌以適量肥肉,粗精鹽、雞汁、蛋清、鹼粉、純豆粉、姜蔥等佐料,攪拌均勻後,再發酵4-5小時,方可下鍋,或氽湯,或油炸,皆成美味。
7、震豐圓餛飩
震豐圓飯店創建於清同治十年(1872),經營餛飩、鍋貼、糖粥等大眾菜點,經歷代廚師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口味質量,震豐圓糟米餛飩遂遠近馳名。震豐圓餛飩皮極薄,每斤面可打600多張,放在掌上可透見指紋,餡心選用精豬肉,用刀拍打成細肉糊,加入適量的水,放入十多種配料,攪拌均勻後包進皮內,下鍋煮沸,撈起後還需放入六種作料,才可食用。其特點是皮薄如竹膜,吃時不覺有皮;餡量多而細膩鮮嫩,無油膩感;再拌上香酥的糟米,餛飩自是味道絕佳。
8、朱橋燴甲魚
淮安市東南水鄉以魚米著稱,水鄉湖面灘塗廣闊,是甲魚生長繁殖的天然優良場所。朱橋鎮早在本世紀內30年代初就以燴制甲魚著稱,距今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朱橋甲魚的燴制方法:取甲魚一隻,以甲蓋青色為佳,用開水去皮、洗凈、剖腹、去內臟、入鍋湯、拆骨、切成肉塊,再下鍋油炒,拌以姜蔥、醬醋,然後取出,放入雞湯,煮沸後放入澱粉勾欠,裝碗時放入皮蛋、胡椒即好。此菜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實為筵席之珍品。此外,還可清蒸、清燉、紅燒,風味各異。
⑩ 淮安成功申創世界美食之都,淮安有哪些特色美食
淮安,位於我國的江蘇省,被淮河貫穿,這座位於中國不南不北的位置,該城市已經成功申創世界美食之都。說起淮安可能有人會陌生,但說起四大菜系中的淮揚菜,大家肯定是耳熟能詳的。那麼淮安究竟有哪些特色美食呢?
在淮安,鱔魚俗稱為「長魚」,這里盛產鱔魚,因其肉嫩、味美,營養豐富,素有「小暑鱔魚賽人參」的民諺。在眾多淮揚菜之中,軟兜長魚一定是必點的菜。端上來之後,首先是香氣入鼻,用干黃鱔泡發之後,再搭配了彩椒,大蒜等調味,放入燜鍋中一起煮,嘗一口特別入味,鮮嫩可口別具一格。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個特色美食之外,該地的特色還有雞汁熬煮的獅子頭,揚州炒飯,盱眙龍蝦和特色螃蟹等;另外,當地的早點和小吃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如:茶饊、湯包、翡翠燒麥、豆腐卷、灌湯蒸餃、蘿卜絲酥餅、牛舌餅等。
不得不說,淮安美食城是名副其實的,如果有機會去淮安,一定要認真品嘗一下上面的幾道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