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做下水湯才好吃,下水湯怎麼做
下水湯
材料
雞心1個,姜30公克,蔥3根,水4杯,雞肝1個,雞肫1個,雞腸1個,鹽1/2大匙,高鮮味精1小匙,香油少許,米酒少許
做法
(1)雞內臟洗凈,雞肝切片狀、雞腸切3公分左右段狀。姜、蔥洗凈後切絲備用。
(2)將所有食材用滾水汆燙一下撈起,取另一湯鍋,加入4杯水,再將汆燙過的食材放入,用大火煮開後,放入姜絲、蔥絲及所有調味料,拌勻後即可上桌食用。
(1)雞內臟洗凈,雞肝切片狀、雞腸切3公分左右段狀。姜、蔥洗凈後切絲備用。
(2)將所有食材用滾水汆燙一下撈起,取另一湯鍋,加入4杯水,再將汆燙過的食材放入,用大火煮開後,放入姜絲、蔥絲及所有調味料,拌勻後即可上桌食用。
B. 誰能告訴我羊下水湯的准確做法
羊雜碎是由羊的心、肝、肺、胃、腸等原料混合燴制的。製作羊雜碎還講究「三料」、「三湯」、「三味」。
「雜碎三料」又分主料和副料,正宗的全羊雜碎之主料(又叫三紅)是心、肝、肺,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三副料(又叫三白)是腸(生油的)、肚(生味的)、頭蹄肉(架碗充數的),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一碗羊雜碎,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雜碎三湯」有如下說法。青城百姓,居家過日子,買上一副羊的五臟,下鍋煮好,連湯帶水地熱熱吃起來,這叫吃「原湯雜碎」,味道體現在鮮美清淡上。怕雜碎有五臟異味的人家是先將洗好羊雜碎鍋里氽一下,把湯扔掉,再將雜碎蒸熟切好,重新入鍋添水放調料煮一下,盛到碗里,這叫吃「清湯雜碎」。由於是蒸熟的,味沒入湯,食者味道全從對雜碎的細嚼慢咽中得。街巷鋪點、車站、路口小攤上多是新的雜碎時時不斷地往一個大鍋里續,一鍋湯用文火常熬不換,甚至是這鍋湯經營者叫賣幾年就熬上幾年,湯稠如油,色釅如醬,過往食客買上一碗吃,這叫吃「老湯雜碎」。雜碎酥爛綿軟,醇美味存於湯,故經營者最不舍多給食客加湯。
「雜碎三味」說起來簡單,凡青城專賣羊雜碎的飯桌上都有這佐餐三味,即一盤春意蔥蘢的香菜末兒,一盤紅燦灼眼的辣椒面和一盤潔白晶瑩的食鹽。這是吃羊雜碎萬萬不能少的的三味調料。食者坐下來,或愛清香爽口的,或喜辛辣熱麻,或好咸中得味。總之,可根據自己的口味自行調兌碗中的湯。
老北京的羊雜鋪多由回民經營。起先回民在殺羊後並不吃羊下水。但發現這些被遺棄的下腳料常被附近飢民煮食,隨後一些頗有頭腦的回鋪掌桂加以開發,就成物美價廉的羊雜碎。
羊雜碎主要包括羊的五臟六腑及頭蹄,一般不用肺、脾,羊肝拌冷盤和小腸做面腸,另用。精心清洗加工後的羊雜碎也是一道名優小吃,若製做烹調技術到位,其品味不亞於牛雜割。
加工製做方法和程序與牛雜割相似。1、首先先擇健壯、肥嫩的綿羊,宰殺後立即掏出里物下水,割下頭蹄。及時清除胃、肚等中的污物,用流動的水反復清洗,洗刷干凈,以白凈,無異味為度。2、頭蹄在旺火上燎烤,刮凈皮毛,割去耳朵,用清水反復刮洗,以干凈,死角無毛為度。3、鍋中倒入清水,置入羊下水,旺火燒開,即將沸水倒出,再注入開水,改用中——小火漫煮,加足鹽,約燉煮2個半至3個小時,先撈出頭蹄及心等,再燉一會後撈出肚子。
羊雜碎吃法多種:1、兌湯吃:(1)把肉湯澄清,濾出雜質,再倒入鍋中,旺火燒沸,加入花椒粉、草果粉、生薑沫和味精,口嘗調料。(2)把羊雜碎各部位都切一點,盛入碗中,舀上湯,打上香菜和蒜苗絲,即可上席。2、把羊雜碎各部位都切一點,置入碟中,淋上油潑辣子、油潑蒜泥和陳醋,上席。3、將炒勺在旺火上升溫,過油,放入羊雜碎,急炒,再放入調味佐料,急炒,顛翻,置入碟中,上席。
羊雜碎各部位都有不同的味道,質綿,爽口,味美,男女老幼均喜歡吃。
羊雜碎,分部位切成小塊或絲,拌冷盤上席,又是一道別有風味的小菜。
另外,羊雜碎看似簡單易做,實際做起來很不簡單,除了調味外,原料處理起來也非常講究,要用新鮮的羊內臟來做,用冷凍的就差多了,但新鮮羊內臟處理起來極費事費力,單說羊肚這一項,如果沒有經驗,連泡帶洗,幹上一天也不見得能完全處理干凈。北京市面上有名的羊雜碎經營店,如李記白水羊頭、白魁老號、老月盛齋(在前門廊房二條內,不是前門大街上那個)等都是用當天屠宰的羊的內臟來做,所以味道才會正宗。現在在北京,除了一些老派的回民家庭,已經很少有家庭自己做這道菜了,問題就在於烹飪有難度,費力不討好。
C. 豬下水湯的做法
豬下水怎麼煮
原料:豬下水(包括心肺和肥腸)一副
做法:
1、先把豬下水的雜質撕掉,然後用蔥白麵粉和生鹼搓揉豬下水,再用清水清洗干凈。
2、用湯鍋將豬下水出水。
3、將出水的豬下水扣在水池裡出掉異味。
4、將豬下水切塊狀放入湯鍋清燉,加入大蔥和生薑,半熟時加入陳皮和八角.熟時再加入糊椒和雞精。
5、這樣,好吃的豬下水湯就成了。
D. 怎麼做下水湯好吃 下水湯的做法
材料:雞心1個,姜30公克,蔥3根,水4杯,雞肝1個,雞肫1個,雞腸1個,鹽1/2大匙,高鮮味精1小匙,香油少許,米酒少許
做法
(1)雞內臟洗凈,雞肝切片狀、雞腸切3公分左右段狀。姜、蔥洗凈後切絲備用。
(2)將所有食材用滾水汆燙一下撈起,取另一湯鍋,加入4杯水,再將汆燙過的食材放入,用大火煮開後,放入姜絲、蔥絲及所有調味料,拌勻後即可上桌食用。
E. 粵菜豬下水湯怎麼做
大哥大姐,那多做法 你想咋吃啊!
生滾湯1 豬下水加苟子葉,2加介菜3加麥菜4紫菜 加什麼蔬菜都可以
老火湯1豬下水加胡椒2沙仁 這2個是暖胃的
F. 「羊下水湯」的做法是什麼
暈 羊雜碎湯吧
主料:
羊肚 200克 羊肥腸(大腸) 200克 羊肉(肥瘦) 200克
輔料:
羊心 100克
調料:
大蔥 15克 姜 10克 花椒 5克 八角 10克 香菜 20克 鹽 3克 蝦油 50克 芝麻醬 100克 味精 2克 各適量
類別:
清真菜 低溫環境作業人群食譜 冬季養生調理 肢寒畏冷調理 氣血雙補調理
口味:
色白、湯鮮,雖味道濃厚,但又清爽不膩。
食用效果:
動物下水中蛋白質、維生素含量比肉高,但是含膽固醇也比肉高,往往製作時連同下水中的脂肪一同下鍋,使本菜不論是含脂肪量或膽固醇量都比較高。因此,本菜不適宜動脈硬化,高膽固醇以及中老年人常吃。
食物做法:
1.將鮮羊肚洗凈,揩掉油,放至即將開的水鍋里燙一下,撈出,放案板上颳去肚毛,洗凈備用;羊肥腸反復洗凈,用筷子穿翻地來,盤起用繩子拴住;將羊心洗凈備用。
2.將以上處理好的羊肚、腸、心一同放入開水鍋里煮一下,焯出血沫,撈出,涮凈。
3.鍋里換清水燒開,放入羊肚、腸、心及蔥段、薑片、花椒、大料、鹽,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燉二小時以上,直至軟爛,撈出,原湯備用。
4.將羊肚切成3厘米長的細條,羊肥腸切寸段,羊腰窩肉切成骨牌塊,羊心切厚片,香菜切末備用。
5.湯鍋上火,放入原湯500克,再將切好的主料放入,燒開,撇去浮沫,加味精,即可盛碗,隨香菜末、麻醬、鹵蝦油一同上桌。
G. 怎麼做下水湯好吃
下水湯的做法步驟
1. 雞內臟洗凈,雞肝切片狀、雞腸切3公分左右段狀。姜、蔥洗凈後切絲備用。
2. 將所有食材用滾水汆燙一下撈起,取另一湯鍋,加入4杯水,再將汆燙過的食材放入,用大火煮開後,放入姜絲、蔥絲及所有調味料,拌勻後即可上桌食用。
H. 回民的下水湯怎麼做
一般就指羊下水唄,腸子洗凈,包括心肝肺切適當塊,放水先焯一下,水倒掉,再放水及蔥姜蒜、花椒、大料煮爛,放點香菜,香油等調料,挺好吃的。
I. 東北下水湯的做法
東北家常燉下水湯做法:
食材:
羊下水一副,蔥、姜、鹽,小茴香,去籽草果,香葉,白芷,白寇,白鬍椒粉。
製作方法:
1、將買回來的羊下水放入流動水下清洗干凈,尤其羊肚的毛巾面,大家要加入鹽和料酒給它像洗毛巾一樣搓洗一遍,毛肚的內部也要翻出來,因為這個部位的特殊性,防止夾帶不幹凈的東西影響口感。
2、清洗干凈的羊下水冷水下鍋,加入一把小香蔥,幾塊生薑片,給它焯一下水,去一下腥味和血沫。
3、水開後再煮幾分鍾,撈出來用熱水再清洗一遍,這樣吃起來更干凈,千萬不可用冷水清洗,影響羊雜的口感。
4、下面我們來燉羊肉,這里要重點講一下其中的三味調料,分別是白芷、白寇和白鬍椒粉,白芷是去羊肉腥膻味最佳的調味料,而且可以讓羊湯更加鮮香,還可以很好的促進食慾;白寇可以讓做好的羊雜吃起來沒有腥味,且本味更突出,特別香;白鬍椒粉不僅可以幫助去腥膻味,還可以防止食用羊肉後引起的上火,這三種調味料不僅適合羊雜,還適合羊肉、羊湯、牛肉的製作哦!
5、除了以上三味調料以外,還需要加入小茴香,去籽草果,香葉,蔥段和薑片,開大火把鍋中的水煮沸。
6、水沸騰後加入焯好水的羊雜,然後直接放入食用鹽,蓋上蓋子,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燉煮2個小時,2個小時後關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