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軍拿著槍在追趕裸體兒童的圖片 是黑白的 不知道是那場戰爭
你要問的圖片是不是這個?
是的話是越南戰爭,美軍不是在追趕,這幾個孩子被凝固汽油彈擊中了們只能扯掉著火的衣服奔跑,後面幾個美軍而在一邊無動於衷(越南人是挺可惡的,79年咱們打越南時有多少解放軍戰士都是被小孩陰了的,最後打的時候就什麼都不管了)。這個女孩叫潘金淑,她被越南政府當作美帝國主義罪惡的活標本而樹立起來,金淑長大後被送進醫學院學習。後來,在向越南最高當局申請獲得批准以後,她離開越南前往古巴學習。在那裡,潘金淑認識了她未來的丈夫。也是在那個時候,她決定徹底離開越南。1992年,潘金淑結婚。在他們的蜜月途中,夫婦倆到了加拿大。後來她移居美國,被聯合國任命為和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經歷講述和平的意義。
PS:唉,美帝的吸引力啊,連一個被他燒過的人都要去.........
㈡ 如何給孩子穿衣服
如何給孩子穿衣服,這些你學會了嗎?
在醫院兒科學習的時候,經常有資深的老中醫這樣教訓家長:「給孩子穿衣服你都不會嗎?」孩子的媽媽被醫生教訓得灰頭土臉的,卻敢怒不敢言,誰讓人家是專家,自己還有求於人家呢?
確實,給孩子穿衣服雖說簡單,但里頭的學問大著呢!穿多了,孩子容易傷
熱,穿少了,孩子又容易著涼,很多家長都把握不準。
在給孩子穿衣服方面,和我同住一棟樓的一個南方婦女就非常有經驗。她孩子和我兒子差不多大,她就總是給孩子穿一件貼身的小背心,就是沒有衣袖的那種坎肩。這坎肩很有特點,前面只有兩層布,後面卻是一層薄棉絮。
一起送孩子上學的幾個婦女總是開玩笑地說她是個後媽。我細一打聽才知道,她出身中醫世家,家裡幾代人都是中醫,所以她在中醫養兒、護兒方面也很有心得。
天稍一冷,孩子抵抗力差,愛著涼、感冒、發燒,做媽媽的都是加倍小心,給孩子穿得厚厚的,出門還給戴上口罩。結果孩子穿多了更容易上火,一上火就鬧嗓子,犯扁桃體炎,一看舌頭,舌尖通紅得像草莓,這是孩子心火盛的表現。
另外,孩子一熱就會出汗,這就意味著肺氣正在宣發。一出汗,毛孔就張開了。肺主皮毛,皮毛就是肺抵禦外邪的防線。這就像是帶兵打仗,內部空虛時,風寒就會乘虛而入,孩子就會流清鼻涕,甚至咳嗽、發熱。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外感風寒襲肺。所以說,孩子穿得越多,越容易感冒。
說到這兒,有的家長肯定會反問說:「那你的意思是孩子穿得少反倒好了?」當然不是。中醫認為:「兒厚衣過暖,則筋骨軟脆,不任風寒,多晚致病,衣衫當隨寒熱加減,但令心胸涼,背暖為佳。」穿多穿少還是要根據氣候的變化而定,而不是一味求多。
中醫說孩子「心常有餘」,也就是孩子的陽氣盛,生長發育較快,容易上心火。「但令暖背為佳」,其實,讓背暖不如說是讓肺暖,這就是「後媽」做這個暖
火。「但令暖背為佳」,其實,讓背暖不如說是讓肺暖,這就是「後媽」做這個暖背心的學問:坎肩前面薄是為了不讓孩子上心火、生熱症、鬧嗓子、口腔潰瘍等等。坎肩後面厚則是為了避免孩子因肺受寒而著涼感冒。
這個小背心可以給孩子穿春、秋、冬三個季節,這也是孩子最易生病的三個季節。我給這個背心起了個名字叫「瀉心暖肺衣」。這是給孩子築的第二道防線,遠比給孩子戴口罩更能保障他的健康。
說到這里,有的媽媽可能會說,現在哪裡還有人會什麼針線活?衣服都是買來的。那買來的衣服給孩子穿多少才算正好呢?其實很簡單,在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您用手摸摸孩子的後背,如果覺得孩子的後背潮濕,那就是出汗的前兆,應該減衣服了;如果感覺孩子的背不但沒出汗,還微微有點涼,這就說明他穿得太少,不足以抵擋風寒。
記得小時候,我每次上學出門前,媽媽總愛把手伸到我的背里摸一摸,看我是穿多了還是穿少了。如果媽媽感覺我背里暖呼呼的,又光又滑,她就高興地往我屁股上一拍,說聲「走吧」,就放我去上學了。
不管是穿小背心,還是加減衣服,都是為了預防孩子「背虛」,背虛也就是肺虛。孩子沒有堅強、結實的肌肉,只有這一層嬌嫩的表皮,如果連這層表皮都失去了防護的作用,那就等於把孩子暴露於惡劣的環境之下,任風雨摧殘,孩子哪能不生病?
去接孩子的時候,我經常看到孩子們從小賣店裡走出來,手裡拿著一包方便麵,捏碎了放進嘴裡干嚼;也經常有家長跟我反映說,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愛吃那些涼拌菜,對炒熟的熱菜一點都不感興趣;而現在,冰糕、冷飲一年四季都有的賣,這大多數是供給孩子們消費的。其實,這些都違背了中醫養兒、護兒的法則,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十分不利。
劉錫在《活幼便覽》一書中就提到了養子十法,裡面說到了,「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多病。忍三分寒,吃七分飽,頻揉肚臍,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五要心胸涼。」
我簡單地把它編成了一段順口溜:軟、熱、少對脾好;冷、多、硬,脾易病。干吃方便麵、燒餅這些硬的食物,孩子就像是吞下去一堆石頭,脾胃會扎得難受。而喝冷飲過多,就像給脾胃當頭澆下一盆涼水,孩子體內就會生寒。吃得太多則相當於對孩子的脾胃暴力虐待,開始還只是消化不良,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因脾胃虛、吸收不好而體弱多病。
其實,孩子的脾胃對食物是有選擇的。它喜歡喝粥,吃軟一點的食物,而且東西涼了它也不喜歡。另外,孩子吃得太多,脾胃撐得慌,它也懶得動彈了。所以孩子少吃一點,脾胃才會充分地吸收食物的營養,這才是投其所好,健脾助胃。
前面我說過,親手幫孩子做件小背心,不但能讓他少生感冒,還能幫他
其實不光是孩子的肚子,他的四肢和後背都是風寒、濕邪等侵入身體里的途徑,所以孩子的這些部位您是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的。這就是《活幼便覽》里提到的背暖、肚暖和足暖。
而孩子的心、胸、頭要涼,是因為他屬陽性體質。孩子的身體就相當於一個火爐,而心、胸和頭部就是出火筒,您把這些出火筒給堵住了,火氣郁在體內,孩子能不生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