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代陶藝作品~~急 我要圖片和介紹
現代陶藝創作方法初探編輯: | 來源:中國陶瓷信息資源網 | 標簽:現代陶藝創作方法初探 | 發布時間:2007-9-10所謂陶藝,它返指陶瓷日用品陳設品的造型、釉色和裝飾等所呈現的藝術特點,也專指陶器和瓷器的藝術瓷,而現代陶藝是介於雕塑、繪畫和建築之間的一種新文化表達方式,是傳統陶瓷藝術的延伸、擴展和蛻變。所謂陶藝,它返指陶瓷日用品陳設品的造型、釉色和裝飾等所呈現的藝術特點,也專指陶器和瓷器的藝術瓷,而現代陶藝是介於雕塑、繪畫和建築之間的一種新文化表達方式,是傳統陶瓷藝術的延伸、擴展和蛻變。
在現代藝術中,陶藝已作為一個獨具品格的藝術門類,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現代陶藝以其特有的藝術語言、藝術創作過程極其價值,開辟了現代藝術的新天地。它不同於繪畫,也不同於雕塑。它從傳統中走來,但人們更多注重著它的現代品質。
陶瓷自古以來,都以日常用品的形式存在,隨著後現代主義畫家的眼光和視野日益開闊,繪畫的媒介越來越豐富,從單一的畫布和畫筆發展到多樣化材料的運用。許多藝術家神往所謂「質地」:一種物質感,光滑或粗糙,透明或稠密,所以他們在普通顏料中加入別的材料,例如泥團、鋸末或沙子等,繪畫漸漸從平面走向立體,形成了介於繪畫和雕塑之間的製品。陶土以其能塑能畫,且在與火的結合過程中體現出或絢麗、或質朴、或沉移、或張揚的多邊性格,使繪畫大師畢加索、米羅等也參與陶藝創作,米羅強調開發陶瓷材料自身的美感,使用肌理效果的對比,再加上與造型相協調的紋飾,使人感到一種朴實無華的親切感而難以忘卻。而畢加索在一些盤子上熟練地運用了化妝土、灑粉或淺浮雕等裝飾,巧妙地利用陶瓷材料的自然美與人工描繪的裝飾美對比。
20世紀50年代以後,幾乎所有的在現代美術史上有一席之地的藝術家或多或少都參與過陶藝創作,這些藝術家們的參與,給傳統陶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把現代藝術創作思維帶入了陶藝創作中,使傳統陶藝擺脫了使用功能的限制而走向純藝術創作和實用陶藝兩方面共同發展的道路。由於陶藝材料中的非理性、非規律的成分,恰恰符合了當時人們從工業化生存環境以外尋求被壓抑的情緒宣洩的需求,因此,現代陶藝得以在世界各個國家很快發展起來。
直到20世紀40年代美國皮塔•沃克斯和日本的八木一夫為首的前衛陶藝家的出現,現代陶藝才算是真正產生。1948年7月以八木一夫、山田光、葉哲夫、松井美介等人發起成立了日本現代陶藝著名團體「走泥社」。八木一夫開創了無實用性純造型陶藝的先例,展示了泥土的多樣表現力,大大開擴了陶藝創作的視野。這一系列的實踐證明,陶藝創作能使陶藝家個人情感,在泥與火中得以充分發揮,或為藝術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自身修養功底的體現。因此它具備現代藝術的一切功能,也有著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和各類風格樣式。後現代到了20世紀80年代,後現代藝術出現,藝術從「為藝術而藝術」的論調中走出來,成為普通人都能涉足的領域。陶藝又一次以金、木、水、火、土這最基本的元素組成的親切和質朴贏得了公眾的喜愛,成為大眾藝術形式而風行全世界。各國紛紛設立中小學陶藝課堂,業余陶藝組織,國際性陶藝研討會,展覽等。
中國現代陶藝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現代陶藝開始在中國土地上初步萌芽。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思想觀念迅速更新,傳統陶藝不再滿足現狀而尋求與時代同步發展,對外交流的增加使中國陶藝不僅受到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也幾乎在同時受到後現代想像的沖擊,所以中國的所謂「現代陶藝」從開始就是呈多元化狀況發展,而不是純粹的「現代主義」的陶藝。現代陶藝是具有現代藝術特徵的陶藝,即是「現代工業與科學技術導致的現代視覺的經驗,這種經驗最終支配人的審美意識而引發現代藝術形式的革命,是現代社會對人的價值的重新審定。脫離傳統宗教與文化束縛的新的人格對人性狀況的要求與反思,在藝術上的反映,就是個人主觀意志及情感的表現。
如何發展中國本土的現代陶藝,取決於如何看待傳統陶藝在現代陶藝創作中的影響。五千年的陶瓷史所體現的豐富文化積淀,是我們的豐富遺產。現代陶藝不是無源之水,它是傳統陶藝發展變化的當代新形式,是陶藝發展的顯階段產物。雖然它一部分淡化或取消了陶瓷的實用功能和價值,但在藝術表現上與傳統陶藝是相通的,即都表達了社會一種既共性又前衛性的審美追求。從陶瓷藝術的整個歷史發展和所有基本特質來看,現代陶藝是傳統陶藝的個性發展,它變化中有承續,承續中有創造和突變。值得指出的是,雖然我們看到了現代陶藝和傳統陶藝不可否定的內在連接,但不是為不否認現代陶藝在存在方式、藝術形式和整體創造觀念上與舊有陶瓷藝術的區別。現代藝術和社會思潮的推動和影響,現代派藝術大師的界入,現代生活方式變化,使陶藝具有新生新質的一面。
眾所周知,現代陶藝與傳統陶藝的主要區別是它從過去實用加審美的原則走向純粹的審美需求同情感表達,它擴充了傳統陶藝的審美范疇,把粗礪、殘缺、怪異的觀念引入陶藝,把特殊的燒成方式以及個性化的材料把握所演化出具有個人視覺符號的特點引入陶藝。在這樣的前提下,陶藝的技術不會因為實用功能的消失而減弱,反而卻是由於個性化技術的提倡而變得復雜而多樣化。即從過去單一的被廣泛審美認同下形成的普遍技術轉變為具有個人符號的個性化的技術。
現代陶藝創作的過程,包括成型、裝飾和燒成三個方面,這三方面在現代陶藝製作中都有突破性發展,主要體現在現代陶藝不拘泥於某有一朝代的傳統而對歷史傳統總結性的批判繼承和對待西方文化所表現出來的接收包容態度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創新。
在造型上,因為粘土有很強的可塑性和穩固性,容易造型,這就使陶藝的造型具有相當大的自由度和結構性。陶藝成型的主要方法有手捏、泥條盤築、板塊拼接、鏤空、拉坯、印坯等,無論採用什麼工藝方式和造型,陶藝家所追求的往往是充分表現泥性:泥條壘積的形變、泥板自然的卷塌、泥體的自然乾裂;即使是手工拉坯,也能充分表現泥的品質,一個手印、一道指紋無不記錄著人的情趣意志而又同時表現著泥本身,這些特質在其他材料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如美國陶藝家彼得·沃克思,他受當時抽象表現主義和行為畫派影響,嘗試並實踐一種完全拋棄傳統形式的制陶方式和審美,以放任、偶發、自由的形式充分體現粘土的率性表現及展現藝術家情感觀念的新風格。沃克思作品中留下的瑕疵、開裂、斑孔,一目瞭然地記錄著作品創作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正是沃克思用於表達、隱喻及記載人與水、火、土的交流和聯系的重要手段。
在裝飾上,各種自然印紋及各種機理的應用,包括顏色釉的綜合表現甚至多種材料的整合,都為現代陶藝家表達審美感受和思想觀念提供了可能。傳統的裝飾手法在現代陶藝中重新運用和解讀,它不在是用來服務於傳統陶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而是承載著陶藝家對現代藝術的認識和追求。
在燒成方面,主要體現在氧化還原氣氛的變化和使用,鹽燒、樂燒、坑燒、熏燒等新的燒成方法的使用,極大的豐富了現代陶藝的內涵和表現,如西班牙陶藝家薩諾維斯·科拉迪的作品《窯燒之夜》,把「火」的藝術演繹得惟妙惟肖,藝術家對燒成溫度和還原氣氛掌握得恰到好處,在焦灼的焰火中呈現出一種天然變幻的情趣。同時諸如煙熏、針孔、桔釉、氣泡、縮釉等在傳統陶藝中視為「次品」的現象卻在現代陶藝家手中演繹成一種嶄新的藝術語言。
現代陶藝在創作的層次上是藝術家個人的行為、經驗、情感的物化,在文化的層次上是人類的思想和態度,沒有藝術家的狂熱和虔誠,泥土不可能富有生命,沒有藝術家對陶藝實用與審美關系的超越,就不可能有陶藝超出審美范疇的諸多精神意義和思想語言。陶藝的語言是人的情感的語言,這里有真誠的獨白和宣洩,也有深刻的隱喻與啟示。
中國陶瓷的悠久歷史和偉大統一一直是中國陶瓷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陶瓷教育將中國陶瓷歷史譽為一種為人效法的典範。民間藝術以及與中國古典繪畫書法和文學息息相關的審美思想,也對中國陶瓷教育中的教育模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近些年之前,中國陶瓷藝術教育主要關心的是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尊重,對解決設計問題頗感興趣,而普遍極少關注個人的個性表達。
如今的陶藝教學應把傳統陶藝與現代陶藝相結合,在認識傳統陶藝的基礎上正確理解現代陶藝的內涵,在設計的同時,不要忘了美學的重要性。學生應養成以「創優創先」的態度來解決問題,即使「生產過程」是教學探索中重要的一環,但概念的重要性仍是首要的。作為教師的職責,就是在學生發展創意思考的過程中引導他們,而非直接告訴他們該怎麼做,事實上鼓勵學生自由思考,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無論培養任何年齡階段的陶藝人才,都要循序漸進。在教學過程中,應帶有民族精神的民族性,與時俱進的時代性,開朗達觀的趣味性,實踐創新的創造性。對於初學者,應搜集有關陶藝歷史背景,藝術發展的資料,參觀各種陶藝展覽,到附近民間鄉野考察體驗各種民間的陶瓷生產方式,學會本地手工燒制技術。民間藝人的作品呈現的是來自生活本身的藝術,不追求光滑、成熟、精練、細膩的工藝,而追求朴實、舒適和自然之美。這些感受和工藝可以在學生們往後的藝術創作中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在創作中保留些地域文化。搜集有關陶藝的材料、工具、流程、技法、流派等陶藝知識,分體驗、臨摹、創意三階段,進行陶藝創作。
目前,陶藝教
❷ 如何做漂亮簡單的陶藝
1.
陶土也是蠻誘人的,讓你有一種想試試自己能力的一盆子的陶土。將這樣的陶土取下一塊來,做成大湯圓那麼大小即可。
2.
然後,在次取出一些來,搓成面條狀態,不要很細的,要均勻。將長條繞著圓餅做緊了即可
3.
然後,就做很多的小泥團子,如圖所示,放在線條的周圍,用手指壓扁,緊靠著即可,一層一層往下做,做到碗口即可
4.
等做到碗口的時候,要稍微注意用力要有數的。
5.
然後用手指的裡面開始從碗口往碗底刮,讓裡面密實。
6.
做好了就粘在其中的一個陶碗工藝上,另一個就如儲錢罐上用木刀豎著切開一個小口。兩者相扣,如圖所示,瞧,很漂亮的陶藝品就可以了
7.
❸ 跪求:陶藝製作的步驟 5種
簡單跟你說一下
陶藝製作步驟 這里不包括紫砂壺哦 紫砂壺步驟更為繁復
通常意義上來說 陶藝包括
泥料製作:泥料開采 泥料初篩 泥料精篩 泥料研磨 泥料和水調制 泥料陳腐 抽真空(手揉或者用真空練泥機)
坯體製作:基本成型方法包括 泥條成型 泥板成型 泥片成型 雕塑成型
接下來需要 坯體乾燥、上釉、燒制
有的瓷器坯體需要經過低溫素燒才上釉
如果是要釉面彩繪則另當別論
如青花 釉里紅 都是在乾燥坯體上繪制青花或者釉里紅圖案 然後噴釉燒制
如果是五彩 古彩 粉彩 新菜 則是在已經上了透明釉或者青釉並且已經燒紙完之後的瓷器上進行繪制
如果是鬥彩 如青花斗粉古彩 或者釉里紅斗釉上五彩 則是在繪制青花或者釉里紅圖案的同時留出之後繪制釉上彩的地方 然後噴釉燒成 燒成後再用釉上彩填補在原先預留的位置上
大體上就是這些
陶瓷製作每個步驟之間還有一些其他步驟 具體你可以網路知道
❹ 一起做陶藝中那種陶藝又貴又簡單
日本風格,花瓶
❺ 陶藝的製作
主要製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條盤築、捏塑、泥塑成型、素坯彩繪等等。
拉坯成型 是利用拉坯機產生的離心運動,在旋轉過程中,對含水半固化狀態的泥料按照設計構思拉伸成型。拉坯成型在古時已經普遍使用,薄如蛋殼的黑陶,絢爛奪目的彩陶,晶瑩透徹的越窯陶瓷,都留下了拉坯成型的痕跡。現代陶藝繼承了古代陶瓷藝術的創作形式,又有了新的藝術創造,拉坯成型簡單易學,造型豐富,是現代陶藝極為普遍的成型方法。它體現了作者對泥料性質、成型技法以及對藝術形態的掌握程度,是藝術設計能力的幾種體現。;拉坯是年輕又古老的技藝,年輕是因為現代陶藝的獨立和發展,古老是因為她伴隨著人類文明史,透著原始的魅力。
泥板成型 用泥板製作陶藝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容易形成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較快。泥板成型技術要求很高。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須掌握好泥板製作,對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結合等技術問題。泥板成型在中國國內使用較多且歷史較久的的產區是江蘇宜興的紫砂器物。
泥塑成型 利用泥塑的方法進行陶藝成型,由於整個造型是實心的,所以也叫做實泥成型。泥塑成型的特點是能夠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創作痕跡,造型也不用考慮翻模對造型的影響,比較隨意,具有較強的原始藝術表現力,與雕塑有異曲同工之感。
泥條盤築,泥條法是通過泥條來構築成型的一種盤築技法。泥條可以是經手搓成,也可以通過壓泥條工具擠壓成型。搓泥條時要把握好你的可塑性,以免在盤築形狀時產生開裂。如果你想以泥條盤築法一次完成一件大作品或一件很復雜的作品,是較困難的。因為作品要有一定強度才能使你繼續盤高,而且連接部位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才能保持胚體之間的粘接。在盤築過程中,要把握好泥的干濕度,注意掌握好造型的輪廓線。以泥條盤築法創作的作品特點是古樸、流暢,富於變化。
捏塑——捏塑是用手捏成,多屬小件玩具,如唐宋兩代各種姿態的娃娃、雜技人、牛羊馬狗猴等十二辰屬相等。四川邛窯捏塑傳世甚多,形態均很生動。 河南、河北地區瓷窯捏塑小玩具也惹人喜愛, 以白釉黑釉者較多,如動物中的長脖子高頭小羊、捲毛張口坐獅,形象生動有力而不覺誇張。
素坯彩繪——用顏料在素燒的花瓶、碗、盤、罐等器物(素坯)上繪畫。
陶是土的藝術,火的藝術,其實更是人生藝術。親自動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從自己的手中誕生,帶著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個性。 現代陶藝的創作主要通過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紋飾,釉色來表達作者的意念,滿足現代人回歸自然,體現自我個性的要求,陶藝並列於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行列之中,它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豐富的表現力吸引眾多的陶藝家,藝術家,陶藝愛好者,學生以及少兒從事陶藝創作或製作。從殺泥(練泥)開始,盤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應用,一件件藝術品從自己的手中誕生出來,裝點自己美麗的生活。
❻ 誰有陶藝製作的流程(帶文字圖片)
泥杯
1 揉泥,把泥土中的空氣揉出來,泥土揉成團狀,可以使用牛頭揉泥法。也可以購買成品陶泥。我建議是後者。
2揉好泥後,把泥拍成正方體,准備搓泥條。
3揪出適當的泥,放在板上用手掌搓成細長條狀。然後按自己想的杯子形狀在板上鋪好,因為是杯子底部,所以要在擺好形狀後用手掌壓扁,這樣才能承受住向上盤時的壓力。
4 按著杯子的形狀向上盤,每盤完一層,要刷一層泥漿{這樣為了泥條與泥條之間連接起來,沒有空氣,這樣幹了的容器才不會裂開。}泥漿的製作方法是,用多一些的水把泥稀釋,程度是:像稀粥一樣。
5這時盤完3—4層的泥條,如果要想做成光滑的,這時就要開始修坯了,方法是:用木製的刀把泥杯的外壁抹平,修坯是一定要有耐心,細致的修整。
6如果想要保存手工的紋路,就不用修平,直接向上盤築就可以。連接方式同上。
7最後可以做把手,方法是做出形狀後用泥漿黏上。注意不要做的太粗大,否則容易塌裂。
這樣基本就完成了。
❼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陶藝作品有哪些
陶藝是中國的傳統古老文化。中國的英文名稱叫china,意思是陶瓷,中國是陶瓷古國,說起陶瓷,外國人就想到中國。
陶藝是一種人工形態。陶瓷形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變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燒結規律,才能促成陶藝形態的產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產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與裝飾的有機結合,通過人們敏銳的靈感和創新意識,捕捉並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韌美以及表現活力,這樣就出現了全新陶藝形態,為智慧的人所掌握、發展、創新。任何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形成完整的技巧。
目前國外陶藝發展非常快,從小學到大學都有陶藝課,而且許多家庭建成了陶藝作坊,還出現了一些個人經營的陶藝工作室,許多休閑場所也擺放陳設著陶藝家的作品,這樣即能很好地發展陶藝事業,又增近了與陶藝家的學習和交流。
隨著陶藝熱的逐步升溫,陶藝製品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親手做陶藝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之餘放鬆精神釋放自我的又一休閑方式。
中國陶藝正處於發展中,從幾年前各地陶吧的興起,逐漸讓人們了解了陶藝,陶藝正在走進家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有關的教育部門從素質教育出發,把陶藝列入了教學課程,這樣從小就可以受到藝術的熏陶,從中鍛煉了動手能力,非常好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成果。
陶藝是一種文化,一種既年輕又古老的藝術,年輕是因為現代陶藝的獨立和發展,古老是因為她伴隨著人類文明史,透著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藝術,火的藝術,其實更是人生藝術。親自動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從自己的手中誕生,帶著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個性。 現代陶藝的創作主要通過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紋飾,釉色來表達作者的意念,滿足現代人回歸自然,體現自我個性的要求,陶藝並列於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行列之中,它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豐富的表現力吸引眾多的陶藝家,藝術家,陶藝愛好者,學生以及少兒從事陶藝創作或製作。從殺泥(練泥)開始,盤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應用,一件件藝術品從自己的手中誕生出來,裝點自己美麗的生活。
拉胚的製作方法:如果你是新手就把機器調慢點,下面說正題,先把一塊泥放在機器中央(放好後開始轉機器)用大母手指按住泥的中央,慢慢按出個洞,之後用兩只手把泥按成一個筆筒狀,如果乾的話手沾點水.之後就是你隨意創作的時候了.
中國現代的藝人,可以造出直徑1.8米的大青花泥金盆,可以燒出比前人更薄的直徑更大的薄胎瓷瓶,但卻無力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的現代陶藝作品。長長100年的時光在中國陶藝史上是一塊寂寞的空白,時代在呼喚大師的出現。
當邢良坤以一匹黑馬的姿態出現在中國陶藝界前台,他便迅速聚焦了眾多的目光。前所未有的作品展示著前所未有的創造,12項專利明白無誤地告訴歷史,陶藝史上新的一頁翻開了。
台灣權威性專業雜志稱他為「天下第一陶」,海內外陶藝界認為,他的出現將改寫中國現代陶藝史,中國因他而在陶藝領域跨越日本,從而打破了當今世界陶藝大國的格局。
陶是神秘莫測的,人工努力,現代科技都無法完全揭示其中的奧秘,同樣的配方,火候結果可能卻大不一樣,當成型的土胚關進窯里,人便成了造化的助手,所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在人的目光無法觸及的高溫地域,火,泥土和某種靈性旋騰、翻滾,最後合為一體,這是人類文化中至今水月霧花的世界。
「窯變」是陶藝最根本的環節,由於火在陶藝製作中必然地間離了人與物的直接關系,陶藝家因此在燒造環節上失去了他在一般美術創作過程上那種絕對的控制力。最終的作品在偶然和必然的作用下誕生。窯變的過程是一種生命的體驗,一種期待的心情,是發現而不是尋求,技術與藝術乃至人生的關系在這里完全溶合了。
邢良坤陶藝的獨創性首先是他在「窯變」這一環節上的突破,幾千年來人們難以控制的窯火在邢良坤面前變得溫順,馴服。
陶藝界將他的作品大致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脫胎於傳統的茶
茶道碗;一類是脫胎於傳統鼎爐結構的轉心瓶,吊球等作品;一類是面具,人體,樹葉等雕塑型作品。三類作品在陶瓷工藝、造型、釉色等方面體現了作者的探索與追求。
茶道碗是邢良坤作品中數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12項專利最集中地體現在茶道碗上。
茶道碗的誕生和中國古老的茶文化緊緊相聯,尤其在茶文化傳到東瀛日本以後,日本人結合本民族文化形成了著名的茶道文化。日本傳統的陶藝大師無一不把茶道碗的製作看成是競爭技藝高下的標尺。東方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閑適情趣,觀空如色,觀色如空的禪理機趣在形體素樸、沉靜的茶道碗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種文化背景的存在使邢良坤選擇茶道碗作為自己陶藝創作的主要品類和突破口。這一選擇也使他的創作找到溝通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的契機。
某種意義上講,邢良坤茶道碗的成功主要是釉彩的成功。立體開片釉;紅天目釉;網紋系列釉;珍珠套彩釉等特殊工藝的創制是邢良坤陶藝風格的重要環節。
立體開片釉曾獲國家專利,這是前無古人的創造。所謂開片指陶瓷釉面的自然裂紋,是利用內胎與釉層兩者之間不同的膨脹系數形成「冰裂紋」似的開片。自古以來,這種冰裂紋即成為一種特殊的審美時尚而為人所重,開片的花紋、色澤是評價作品藝術品位的重要標准。但近千年來這種開片幾乎都是自然形成的,不能按人的意志設定開片的紋式,而且傳統開片無一例外是白底上顯現黑紋。邢良坤的立體開片卻打破了這一自古以來的定式:他不但成功地燒出了黑釉白紋得及其它色釉的開片,並能讓這些細微的開片變成立體的突起紋絡,猶如哈密瓜上凸起的紋絡一樣。千古不變的陶瓷釉彩裝飾工藝出現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景觀。
他的立體開片釉千姿百態,參差縱橫,如天工鬼斧,美不勝收。更為重要的是,開片紋脈走向,形狀可以根據作者的要求加以控制,或縱或橫,或倚或正,或同心放射或直來直去皆可隨心所欲,出神入化。「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古語被邢良坤改為「七分人工,三分天成。」
網紋釉是邢良坤獨創的另一系列的高溫釉彩作品。在立體開片基礎上產生的網紋釉大多顯褐色或深褐色,網紋隱約其中。單層雙層交錯的網紋,有的細如游絲,有的狀若蟒紋,飄飄渺渺,神出鬼沒。
紅天目釉陶及其生產方法是邢良坤獲得國家專利的一項。天目釉為宋代鐵黑結晶釉的通稱。歷史上的天目釉多為黑褐色,也曾燒出過黃天目釉,而紅天目釉是從邢良坤才開始出現的。
在物慾世界裡,現代人追求那種失落已久的自然情趣和天性,邢良坤的茶道碗借古開新,傳達給人們土的溫暖,仁和與至真,一個手印,一道指紋無一不記錄著創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和泥土本身的曠遠、深沉。
溫潤如玉,青白似雪,紅艷似火的釉彩上飛舞著幽峭,躍動的花紋,如水塘里的波紋漣漪,崇山中的溝壑流泉,明月下的斑駁樹影,春河上的青冰乍裂……明亮者如晴空盪雲,令人頓起悠然天外之想,暗沉者如山林夕照,彷彿是要逸出紅塵的心緒。
而以轉心瓶、吊球、葫蘆形器、香爐等為一系列的作品又顯示了邢良坤在對於中國傳統器物陶藝繼承和創新方面的精彩把握。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十層轉心瓶,鏤空的瓶體中套著十層球,在上下球部兩側各置雙耳,雙耳下吊著可以轉動的空心球。
吊球,是一種內有類似鍾擺吊掛結構的鼎爐式陶器,內部層層吊掛著一至五個球。吊球多取傳統鼎、爐樣式為基本造型,有的則類似中國青銅器中的壺。吊球內動外靜,妙不可言。
除了這些作品造型的奇妙之外,令人稱奇的是這種層層相轉的空心瓶結構是作者在制陶工藝上的又一大突破。
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邢良坤的第三類作品,估且把這些面具、人體、樹葉、動物等作品稱為雕塑型作品。也許你會感到驚訝:這樣一些幾乎風格,特點差異極大的作品難道是出於同一個人之手嗎?是的,而且這只是他在幾年陶藝創作中的一小部分作品。如果說茶道碗系列作品更多展現了邢良坤在陶藝釉彩上的突破,人們會發現其作品的造型,風格還規范在傳統文體的影響之下;如果說轉心瓶,吊球表現了邢良坤獨具的匠心和鬼才,那麼人們更多地會為作品巧妙的構思和高難度的技藝喝彩!如果僅此而已的話,邢良坤的思維和創造力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可能被掩蓋,而那正是他作為現代陶藝家最重要的一點。
現代陶藝與傳統陶藝最本質的不同在於優秀作品與一般作品的區別不完全在於技術,而在於強烈的個人品格和生命意蘊。一件好的陶藝作品必定是一件技術精湛的作品,而技術精湛的作品不一定就是好作品。這種兩難的要求正是陶藝較之其它造型藝術更為復雜,也更為艱難的地方。陶藝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將狂熱的情感,激盪的心靈通過技術完整地轉化到作品之中再傳達出來。那是一種「大匠不雕」「大象無形」的自由境界,東方文化中「天人合一」所追求的理想狀態只有陶藝創作的過程才最名副其實。
如果沒有了這一類作品,或者說邢良坤的作品整體上如果不具備這種噴薄洶涌的生命激情的話,那麼他也許只是一個離現代陶藝大師的位置有一步之遙的陶藝家。
這只叫瀑布紅的瓶狀作品上端湧出的紅色釉彩象噴流的血液,暗示著生命力的豪情和狀美,一種驚世駭俗的壯美,在追求典雅,合和的傳統陶藝史上,你能找到一件這樣驚心動魄的作品嗎?
邢良坤喜歡用粗礪的沙土創作,這也許暗示著作者在追求一種粗壯,健朗的生命形態;紅與黑像征著生命中正氣與邪惡的糾纏與搏鬥,人類命運之河在無際的曠野上奔騰、流淌,盪滌泥沙,撞擊岩石,真實的生命無所遮蔽地坦露在天地之間。千百年來優雅,靜謚的陶藝空間里響起了邢良坤一聲響亮的霹壢和呼喊!
邢良坤前期的作品中,這些造型怪誕而奇特的動物、人面臉譜的作品就體現了邢良坤奇異的想像力。
貫穿著生命和死亡這一主題的變形人體作品交織著種種復雜的文化觀念,文化傳統與藝術靈性之間的撞擊。神性與人性,理想與幻覺的聚合之間,山水、鳥獸、草木、人間的英雄與聖徒、搏殺與游戲、都定影在那裡,鬼怪與神祗、天堂與地獄同在一身,它們挾帶著窯爐里烈焰的雄雄,照亮了觀者的面龐、眼睛和胸膛,照射著人們肺腑里潛藏著的悲苦與歡喜,把辛酸燃燒起來,把歡樂燃燒起來,這是陶的歌唱!這是大自由的贊歌。
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多是些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出處的形體,那些非人非獸,亦人亦獸的作品更象是夢中出現的幻形。
這只葫蘆人形作品,以一種溫馨的幽默感讓人聯想起種種民間傳說與民間信仰,童話般善良美好的願望象是來自夢中的精靈。
作者的創作心境是輕松的,手隨心轉,如水銀瀉地般的靈感千奇百巧,隨心所欲地讓泥土賦有了靈性,有了呼吸。
人體是邢良坤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類,也是邢良坤最感到愜意和自由的創作。這些稚拙的人體造型,誇張,抽象卻又合情合理,沒有學院派的嚴謹、理性,卻散放著來自民間泥土中浪漫,天真的熱情。彷彿霍去病墓前的石馬、石獸,渾淪不雕中通體洋溢著粗朴,憨重的生命力。
誇張的臀部和乳房,極力扭轉的腰、腿,局部上刻意和偶然造成的肌理,釉彩的對比,讓我們無法把它們歸類,也許他的作品本身就無法理喻也無法按理性的邏輯來區分,造型的神秘、怪詭、獰厲、詼諧讓人們感聞到了神秘荒古的原始意象;粗獷深朴的鄉土古風,又使人想起非洲文明,瑪雅文化以及楚文化的神韻,他們象是渺杳處一聲低沉的呼喚或遠方一個意蘊模糊的手勢,體現著一種驚人的遙遠,逸散出天機與心機、物性和靈性渾融合一的穎異情調。
沒有絲毫的偽飾、做作和猶疑,任由激情和創造力在泥土中爆炸,大概只有真正的東方人,真正這塊東方的土地上才能誕生出這樣的作品。
有人從邢良坤的作品中隱約看到了畢家索等現代派大師的影子。事實上,僅有小學六年文化的邢良坤在製作這些作品之前根本不了解畢加索是何許人。但人們這種下意識的感覺似乎又從一個角度觸及到了邢良坤作品的精髓。畢加索曾在其藝術生涯中廣泛吸收了亞洲、非洲民間藝術,原始文化的素養,兼容並蓄地形成了他本人開創性的陶藝創作。但就象是貢布里希看到了畢加索陶藝上的破綻一樣,畢加索作為畫家是偉大的,而他的陶藝更多地表現了探索,吸收的過程。換句話說,邢良坤的作品畢加索是創造不出來的。但出身平民,來自民間的邢良坤天性中對於民間藝術超人的領悟力和天才的表現力,使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一種驚人的世界性,並與不同民族的文化面貌產生了暗合。也許這又是一個值得歷史學家,藝術理論學家們大大探討的一個現象。與生命相連接的創造永遠有一種神秘感。
沒有師承關系,沒有家學淵源,這些棱空出世的作品幾乎讓所有的評論家都一時語塞,陶的神秘在於變化莫測。這和人的命運又多麼相似,走進他的作品也就走進了他的人生。邢良坤的人生旅程布滿了苦難和荊棘,這些磨難恰恰成就了他今天的藝術,從社會最底層走到今天,他經歷的傳奇與曲折遠不是一本書所能容納的。我們只能寄希望有心的讀者從他的作品中有所領會,我們也希望不久的將來能有一本作品真實全面地將他的思想、他的經歷,他的藝術展現在讀者面前,我可以預言,那將不僅是一部極為精彩的傳記,也是中國社會近幾十年來社會演進,人文思潮變遷的側影,因為這一切和他的作品有著血肉難分的關連。
被歲月蝕光了的岩壁化成陶的圖案,一行行的點綴,是人生跋涉的記憶。
是平靜的海,卻保留了海的波浪,象沉睡的風,卻留下了風運行過的形狀。
瀑布紅是血的喧嘩,珍珠釉是淚的晶瑩,當這團泥土被作者賦予了溫暖,它就變成了火中燒成的詩篇。
秋風里枝頭的葉片無可挽回地飄落,它奔向生命之源的泥土和根而去,在陶藝家的眼裡,秋葉不是青春流逝的悲哀,也不是生命毀滅的沮喪,它是宇宙間生命輪回的標點,青春涅磐的輝煌。
怪獸和裸女誕生自泥土,火又給了他們魂靈,一雙手把上帝的秘密悄悄揉進了陶土,火中就爆炸出力與美的交響!
從一千年前走來,從一萬年前走來,這是一個流光溢彩,一片琳琅的色彩世界,陶土、火焰和手的世界。那些失落已久的精靈就在這夢境中幽幽飛來,它們在泥土和火焰之中微笑著涅磐!
希望採納......
❽ 陶藝的做法
陶藝是一種藝術,是用土,水以及火來製作的,人要掌握好水土糅合的流變性以及可塑性還有多種方法才能夠製作出完美的陶瓷工藝品。陶藝的歷史比較久遠,發展至今,可以分為傳統的陶藝以及現代的陶藝。那麼,陶藝製作的方法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深入來了解一下它的製作方法。
陶藝主要的製作方法分為泥塑成型,泥板成型,拉胚成型,捏塑,泥條盤築,素胚彩繪等等。
泥塑成型是利用了泥塑的方法來製作的,整一個造型是實心的,所以也可以叫做實泥成 型。這一種製作的方法能夠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以及創作的一些痕跡,這一種方法製作的作品是比較隨意的,不太會在意造型,有著很強的藝術表現力。
泥板成型的一個大特徵就是比較容易形成較大的完整表面,而且它成型的速度是比較快的,這一種方法的技術要求比較高。
想要用這一種方法去製作好陶藝,就必須要掌握好泥板製作,對於所有的泥料也要有很深入的了解,泥板如何結合也是需要你去掌握的。
拉胚成型是利用了拉胚機所產生的離心運動這一原理來製作的。在旋轉的這一個過程當中,將含水半固化狀態的泥料拉伸成為我們想要設計的形狀。
這一種方法是比較簡單易學的,而且造型比較豐富,它是現代的陶藝很普遍的一種成型方法
❾ 陶藝簡單美觀作品圖
陶藝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圖的標准來做,你可以利用陶土的特性,利用泥條盤柱或捏粘等做出一些抽象的裝置品,尤其是新手拉坯肯定是拉不好,完全仿照沒有純熟的手藝也是比較難。建議你可以找一些圖案雕刻在你自己做的陶土造型上,這樣燒出來效果也不錯哦!溫馨提示:如果造型過大,最好從底下把中間掏空。要非得弄圖片就自己從網路上搜一個自己認為做的來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