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鷺鷥是什麼樣子的
具有長嘴、長頸、長腳的外型,羽色有白色、褐色、灰藍色等,有些鷺科鳥類羽色有冬羽、夏羽分別。或是繁殖期會在頭、胸、背等部位出現絲狀飾羽,繁殖期過後逐漸消失。飛行時長頸會縮成S形、長腿會伸出尾後、振翅緩慢。鷺站立時頸通常呈S型。飛行時腳拖在後面,而頭靠近身體,並不像大多數鳥類那樣頸向前伸展。翅寬,喙長而直,尖端銳利。具粉(不斷分解為細粉的羽毛,該細粉用以梳啄羽毛,以吸收和除去魚油、淤泥和來自水面的污物)。
鷺亞科屬於日行性鳥類,體型大、適合生活於各種水域環境。有活動於河口濕地的大白鷺、蒼鷺;溪流環境的綠簑鷺、小白鷺;岩石海岸的岩鷺、白鷺。
② 白鷺的外形及生活習性
白鷺中型涉禽,體長52~68厘米。喙、腳較長,黑色,趾黃綠色,頸甚長,全身白色。繁殖期枕部著生兩根狹長而軟的矛狀飾羽。背和前頸亦著生長的蓑羽。生活習性:喜集群,常呈3~5隻或10餘只的小群活動於水邊淺水處。晚上在棲息地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白天則分散成小群活動。
白鷺以各種小魚、黃鱔、泥鰍、蛙、蝦、水蛭、蜻蜓幼蟲、螻蛄、蟋蟀、螞蟻、蠐螬、鞘翅目及鱗翅目幼蟲、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少量穀物等植物性食物。
白天覓食,晚上休息。常飛至離棲息地數里至數十里的水域岸邊淺水處涉水覓食,有時亦守候在一定地方等待食物和跟隨牛群活動或在附近草地上覓食,偶爾也見棲息於牛背上和啄食牛身上的寄生蟲。
(2)簡單的白露絲的圖片擴展閱讀
白鷺國內分布: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西至四川中部峨嵋、雅安、西昌、貴州、北達陝西南部、河南南部,南至雲南西雙版納、廣西、廣東、福建、海南島和台灣,偶見於甘肅蘭州、山東威海、濰坊、青島和北京。
國外分布:分布於非洲、歐洲南部和中部,往東到土耳其斯坦、小亞細亞、伊朗、中亞和日本,往南到印度、中南半島國家、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和南非開普省。
繁殖期是3~7月。在進入繁殖前1個月已成對。通常結群營巢於高大的樹上,甚至有多達200多對的白鷺和150對夜鷺同時在一棵大的黃桷樹上營巢 。
巢距地高15~20米。營巢由雌雄鳥共同進行,雌鳥留在巢邊,雄鳥外出覓找巢材,運回後交雌鳥築巢,有時亦就近強占同一樹上的喜鵲巢,將巢拆掉來營建自己的巢。巢呈淺盤狀,結構較簡陋,由枯樹枝、草莖和草葉構成,亦有在蘆葦叢中地上和灌木上營巢的。
③ 什麼是白鷺鷥
白鷺
(Egretta eulophotes)
白鷺屬鸛形目,鷺科,全世界只有幾種。大多數白鷺有白色的羽毛,到了繁殖的季節,還會長出很長的漂亮羽毛。它們的習性和其他鷺相似。
白鷺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濕的森林裡,屬涉鳥類。主要食小的魚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類動物。它們把大而不大講究的窩築在樹上、灌木叢或地面上。
比較常見的大白鷺在新舊大陸都能看到,它們的身長約90厘米,只有背上長羽毛。
牛背白鷺產於非洲、南非和西南亞,南美洲北部和美國偶爾也能看到,是一種小的白身黃足鷺,身長大約50厘米。它們喜歡棲息在地面上,愛和吃草的家畜和野生動物做伴,吃因為這些動物活動而飛起來的昆蟲。
白鷺的羽毛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古代人喜歡用它們來裝飾服飾,西主人則喜歡用它們來點綴女帽。由於它的羽毛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加上白鷺喜歡群居,因此很容易被人大量捕捉,造成數量銳減,幾乎陷入滅絕的境地。後來,幸虧人們穿戴和打扮的方式起了變化,加上採取了嚴格的保護措施。白鷺才倖免於絕種。
產於我國的黃嘴白鷺分布在吉林、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我國二級保護動物的還有岩石鷺、白琵鷺、黑臉琵鷺。
④ 白鷺的外貌
白鷺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66)
英文俗名: Little Egret
白鷺又稱鷺鷥是一種非常美麗的水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古人對它的贊美早讓其中國人心中詩情畫意的一部分。白鷺天生麗質,身體修長,它們有很細長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長,腳趾也是如此,他們全身批著潔白如雪的羽毛,猶如一位高貴的白雪公主。
鸛形目(Ciconiiformes)鷺科(Ardeidae)鳥類,尤指白鷺屬(Egretta)的種類。羽衣多為白色,繁殖季節有頎長的裝飾性婚羽。習性與其他鷺類大致相似,但有些種類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英語中egret(或aigrette)一詞亦指白鷺的羽毛,白鷺羽在東方的禮服上用作貴重的飾物,以前亦用於西方的女帽業。白鷺的羽毛價值高。白鷺成大群營巢,又無防禦能力,結果因人類的濫捕而瀕於絕滅。後來因服飾的改變,加之人們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白鷺的數量又有所增加。白鷺是涉禽,常去沼澤地,湖泊,潮濕的森林和其他濕地環境,捕食淺水中的小魚,兩棲類,爬蟲類、哺乳動物和甲殼動物。在喬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築起凌亂的大巢。
⑤ 白露絲是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是屬於二級保護動物
⑥ 白鷺的外形,誰知道
白鷺,別名白鷺鷥、白翎鷥,中型涉禽,屬於鷺科白鷺屬。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⑦ 白鷺長什麼樣
白鷺(學名:Egretta garzetta),別名小白鷺、白鷺鷥、白翎鷥,中型涉禽,屬於鷺科白鷺屬。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
描述:中等體型(60厘米)的白色鷺。與牛背鷺的區別在體型較大而纖瘦,嘴及腿黑色,趾黃色,繁殖羽純白,頸背具細長飾羽,背及胸具蓑狀羽。虹膜-黃色;臉部裸露皮膚黃綠,於繁殖期為淡粉色;嘴-黑色;腿及腳-黑色,趾黃色。
叫聲:於繁殖巢群中發出呱呱叫聲,其餘時候寂靜無聲。
分布范圍:非洲、歐洲、亞洲及大洋洲。
分布狀況:指名亞種為常見留鳥及候鳥,分布在中國南方、台灣及海南島。迷鳥有時至北京。部分鳥冬季到熱帶區越冬。
習性:喜稻田、河岸、沙灘、泥灘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進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有時飛越沿海淺水追捕獵物。夜晚飛回棲處時呈「V」字隊形。與其他水鳥一道集群營巢。
⑧ 白鷺鷥是什麼樣子
白鷺鷥介紹:
大白鷺是大中型涉禽,成鳥的夏羽全身乳白色;鳥喙黑色;頭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間著生成叢的長蓑羽,一直向後伸展,通常超過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時不超過;蓑羽羽干基部強硬,至羽端漸小,羽支纖細分散;冬羽的成鳥背無蓑羽,頭無羽冠,虹膜淡黃色。
此鷺棲息於海濱、水田、湖泊、紅樹林及其他濕地。常見與其他鷺類及鸕鶿等混在一起。大白鷺只在白天活動,步行時頸勁收縮成 S形;飛時頸亦如此,腳向後伸直,超過尾部。以甲殼類、軟體動物、水生昆蟲以及小魚、蛙、蝌蚪和蜥蜴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主要在水邊淺水處涉水覓食,也常在水域附近草地上慢慢行走,邊走邊啄食。分布於全球溫帶地區
。
⑨ 露絲的素描畫像
可以自己畫,原來小的時侯,我也跟你一樣,覺得畫的好好,會畫了覺得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