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有幾種寫法
等差數列公式等差數列公式等差數列公式an=a1 (n-1)d前n項和公式為:Sn=na1 n(n-1)d/2若公差d=1時:Sn=(a1 an)n/2若m n=p q則:存在am an=ap aq若m n=2p則:am an=2ap以上n均為正整數文字翻譯第n項的值an=首項 (項數-1)×公差前n項的和Sn=首項 末項×項數(項數-1)公差/2公差d=(an-a1)÷(n-1)項數=(末項-首項)÷公差 1數列為奇數項時,前n項的和=中間項×項數數列為偶數項,11求首尾項相加,用它的和除以2等差中項公式2an 1=an an 2其中{an}是等差數列
2. 小學生等比數列求和公式!!!
當公比為1時,S=n*a1
若不等於一,
S=a1*(1-q^n)/(1-q)
懂了嗎?
3. 常用的數列求和公式
(1)公式求和法:①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和公式②重要公式:1+2+…+n=12n(n+1);12+22+…+n2=16n(n+1)(2n+1);13+23+…+n3=(1+2+…+n)2=14n2(n+1)2;(2)裂項求和法:將數列的通項分成兩個式子的代數和,即an=f(n+1)-f(n),然後累加抵消掉中間的許多項,這種先裂後消的求和法叫裂項求和法.用裂項法求和,需要掌握一些常見的裂項,如:an=1(An+B)(An+C)=1C?B(1An+B-1An+C);1n(n+1)=1n-1n+1;(3)錯位相減法:對一個由等差數列及等比數列對應項之積組成的數列的前n項和,常用錯位相減法.an=bncn,其中{bn}是等差數列,{cn}是等比數列(4)倒序相加法:Sn表示從第一項依次到第n項的和,然後又將Sn表示成第n項依次反序到第一項的和,將所得兩式相加,由此得到Sn的一種求和方法.(5)通項分解法(分組求和法):有一類數列,既不是等差數列,也不是等比數列,若將這類數列適當拆開,可分為幾個等差、等比或常見的數列,然後分別求和,再將其合並即可.an=bn±cn(6)並項求和法:把數列的某些項放在一起先求和,然後再求Sn.如:1002-992+982-972+…+22-12的和.(7)利用通項求和法:先求出數列的通項,然後進行求和
4. 1方+2方+3方+.+n方 這是什麼數列
n(n+1)(2n+1)/6
方法有很多種,這里就介紹一個我覺得很好玩的做法
想像一個有圓圈構成的正三角形,
第一行1個圈,圈內的數字為1
第二行2個圈,圈內的數字都為2,
以此類推
第n行n個圈,圈內的數字都為n,
我們要求的平方和,就轉化為了求這個三角形所有圈內數字的和。設這個數為r
下面將這個三角形順時針旋轉60度,得到第二個三角形
再將第二個三角形順時針旋轉60度,得到第三個三角形
然後,將這三個三角形對應的圓圈內的數字相加,
我們神奇的發現所有圈內的數字都變成了2n+1
而總共有幾個圈呢,這是一個簡單的等差數列求和
1+2+……+n=n(n+1)/2
於是3r=[n(n+1)/2]*(2n+1)
r=n(n+1)(2n+1)/6
謝謝採納
5.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求附圖
和=(首項+末項)×項數÷2
例如:2+4+6+8+10+12
=(2+12)×6÷2
=42
6. 小學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小學等差數列求和公式:通項公式是:an=a1+(n-1)d。前n項和公式為:Sn=n×a1+n(n-1)d/2或Sn=n(a1+an)/2。
等差數列是常見數列的一種,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其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而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7. 數列求和公式七個方法
數列求和公式七個方法:公式法、列項相消法、錯位相減法、分解法、分組法、倒序相加法、特殊數列求和。推導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的方法是倒序相加法。而且這個方法可以類推到一般情況,只要前n項具有與兩端等距離項的和相等的數列這種特徵都可用這種方法求和。
8. 等差數列求和小學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