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孩子經常哭鬧,積木類目的玩具怎麼選購才好
問題一: 孩子經常哭鬧
除了餓、大小便這類最熟悉的原因外,寶寶還會因為很多原因哭鬧:
●身體不舒服
有可能出現突發性疼痛:比如衣服里的線頭勾住小手小腳了、有什麼東西戳到他了;有可能身體難受:比如衣服的材質讓寶寶不舒服、比如長了尿布疹或者濕疹、比如腸絞痛。
●累了困了想睡覺
新生兒每次清醒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兩個小時內,否則有些寶寶過了睡覺的點就會脾氣很暴躁,一直哭鬧。
●撒嬌要抱抱
比如沒人關注他感覺無聊、比如本身就是高需求寶寶(可樂那會兒常常就是這樣,玩累了哭幾聲就是撒嬌暗示爸爸媽媽要抱抱了)
●環境不適
比如太過嘈雜、家庭成員出現爭吵、突然進入陌生環境。
二、新生寶寶哭鬧如何排查原因?
寶寶雖然可能沒什麼事兒也哭,但必須先檢查原因。
上面說了很多原因,媽媽們不要被嚇壞了。雖然最開始要檢查的內容比較多,一旦熟悉了,通常通過直覺就能判斷出來寶寶哪裡不舒服。最直接的就是哭聲,寶寶餓了哭、痛起來哭、生氣哭、想睡了哭聲音是不一樣的。
●餓的時候:哭聲一般短、低沉。
●生氣的時候:哭聲激烈而持續。
●疼痛或者突然難受的時候:會突然大哭,聲音特別尖銳,稍微停頓後,再稍微平靜的哀嚎。
●求抱求安撫的時候:跟餓了時候比較像。
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市32歲的女子普里希拉·鄧斯坦聲稱,她發現了一種小寶寶的「通用語言」。她識別出5個獨特的「單詞」,為了向父母傳遞特殊信息而哭時,他們便會使用這些詞。這種語言不分種族和文化背景,是寶寶在咿呀學語之前能表達的需求,括弧內是小編自認為比較形象的代替文字...各位家長們根據自家寶寶哭聲自行理解哦
●Neh(「吶」,「neinei」):餓了
●Owh(「哦」,「哎喔」):累了
●Heh(「嗨」):身體不舒服
●Eairh(「伊爾」):身體有氣向下(脹氣,想放屁)
●Eh(「伊」,「嗯-呃」):身體有氣向上(有嗝)
這種語言被稱為「鄧斯坦語言」。有意思的是,對於可樂來說,基本符合鄧斯坦語言。不過要提醒爸爸媽媽們的是:如果對上述寶寶的哭聲及時回應,那麼寶寶就會繼續使用這些吭唧聲來提示爸媽;如果不及時回應,往往會演變成習慣性的尖聲哭鬧。
除了哭聲媽媽們也可以通過身體語言來判斷,比如:
●餓的時候:砸嘴巴、啃手、往嘴巴里塞東西、哭喊
●困了累了的時候:揉眼睛、煩躁不安、握拳、打哈欠、哭喊(如果一直扯和拍打耳朵要預防耳部感染)
●過度刺丨激的時候:眼神呆滯、抓手或者身體安撫自己、腳蹬手搖
●疼痛難受的時候:閉著眼睛、腳蹬手搖、專注哭泣少小動作
最細致的觀察者就是爸爸媽媽,相信只要認真觀察,慢慢就會掌握寶寶哭聲里的信息。等TA慢慢長大,哭聲的變化更多,也能表達越來越多的需求。
三、新生寶寶一哭就抱會不會寵壞TA?
逐條檢查原因會發現,大多數的哭鬧,只要適當安撫幫助寶寶放鬆,TA就會慢慢平靜下來。但現在育兒知識泛濫,有些人覺得抱太多會寵壞寶寶,甚至有朋友跟我說:西方媽媽就是哭起來不抱、不哭才抱的。(西方媽媽躺槍)
小編是西爾斯親密育兒的擁護者,其實這么小的嬰兒,是不會寵壞他的,我們應該多抱抱TA聽從TA的需求,這樣有助於建立寶寶的安全感。所以小編的觀點是:不哭不抱自己玩,哭了馬上抱。
以可樂為例,他不哭的時候我們會陪他趴著躺著玩各種玩具(家人在場時多趴可以鍛煉寶寶的大運動能力),等到他哭了就會抱起來安撫。這樣寶寶玩起來輕松,哭起來知道爸爸媽媽會哄他會更有安全感,反而不愛哭。
上文說過的「鄧斯坦語言」也有相似的結論:如果對寶寶的哭聲及時回應,那麼寶寶就會繼續使用那些吭唧聲來提示爸媽;如果不及時回應,往往會演變成習慣性的尖聲哭鬧。
四、新生寶寶哭了怎麼安撫?
「餵奶」是最常用的方式,但媽媽們注意只在寶寶餓的時候餵奶,切忌把自己當成人肉安撫奶嘴,否則容易養成不好的作息習慣。
那要如何安慰煩躁不安或者身體不舒服的寶寶呢?
1、溫柔的搖動安撫
寶媽用溫柔、充滿愛的動作安撫寶寶。溫柔的動作可以讓哭鬧的寶寶安靜下來,甚至可以讓寶寶直接入睡。可以抱著寶寶散步、抱著寶寶輕輕地左右或上下搖晃、坐在沙發上讓寶寶趴在胸前和肩膀上、輕輕拍打寶寶後背等等這些都可以試試,每個寶寶喜歡的動作都不一樣。
但要注意不要搖太久,以免搞得自己很累,那就可以把寶寶放在搖籃里。
2、寶寶在大人的臂彎里側躺
抱著寶寶時稍微往一邊傾斜,讓他側躺讓寶寶的小肚子貼著大人的腹部,寶寶會感到舒服和和溫暖。側躺也是讓寶寶安靜及舒適的方法之一。改變寶寶躺著的姿勢,就可能讓他或她停止哭鬧,但要注意寶寶避免翻滾成俯卧姿勢,否則增加嬰兒猝死風險。
3、聲音安撫寶寶
發出帶安撫作用的聲音能讓寶寶靜下來,減少哭鬧。新鮮的聲音讓寶寶感興趣,能吸引他或她的注意力,有助於減輕先前的痛苦。你可以尋找四周有什麼合適的聲音,也可以自己發出這類聲音。以下聲音或許能幫助安撫哭鬧的寶寶:把收音機調到只有靜電噪音的台、輕聲歌唱、哼唱、播放輕柔的音樂、播放大自然的聲音等等。
4、用襁褓裹著寶寶
這個方法能很好地安撫哭鬧的寶寶,因為寶寶感覺像在媽媽的子丨宮里一樣溫暖、舒適,有一種被保護的安全感。你應該使用輕巧的小毯子,把寶寶裹緊,四肢緊貼身體,別讓它們露出來,顯得搖搖欲墜,打擾到寶寶。為避免寶寶猝死或呼吸困難,千萬不可將她或他裹得太緊,讓寶寶保持平躺的姿勢。此外,不要在裹著寶寶時讓她吸奶嘴,以免嗆到,並確保寶寶呼吸順暢。
5、給寶寶洗個溫水澡
對某些寶寶而言,溫水澡是最好的安撫方法。每天固定時間給寶寶洗溫水澡能讓寶寶放鬆,而且正確洗澡能避免寶寶很多皮膚問題。比如痱子、紅疹、熱疹等皮膚問題會讓寶寶不舒服、焦躁不安。但洗溫水澡並不能讓所有寶寶停止哭鬧,一定注意洗澡的環境合理和水溫合適
給寶寶一些東西吸吮
如果寶寶哭鬧不已,他可能想要一些東西吸吮。他可能不需要吸吮乳丨房或奶瓶,大人就可以試試安撫奶嘴。小編曾看過新生兒病房保溫箱的寶寶好多都是吸允著安撫奶嘴。也可以讓寶寶吸吮自己的大拇指,這些簡單的動作或許能安撫寶寶。
7、給寶寶做按丨摩
嬰兒撫觸、被動操、排氣操等按丨摩都能緩解寶寶緊張的心情,你輕輕觸碰他的手掌、腳底、肩膀和其它身體部分,用充滿愛的撫摸讓寶寶靜下來。你也可以只用手指肚輕輕按丨摩寶寶,幫助舒緩他緊綳的情緒。但不是所有寶寶都喜歡按丨摩,家長要細細觀察,並選擇不同時間嘗試。
8、換個環境
寶寶哭鬧不已,也許只是因為想換個環境。試著改變環境,帶寶寶到另一間房,或是在原本的房間添加一些有趣的物品,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讓他忘了先前的煩躁。如果你沒有多餘的精力做比較復雜的事,可以帶著寶寶到另一間房,或是站在窗邊,讓寶寶面向戶外。
9、嘗試發出「噓」聲讓寶寶靜下來
有時候,寶寶會被自己響亮的哭聲弄得更煩躁。你可以讓他們稍微安靜下來,安撫他們,直到完全停止流淚及哭鬧。溫柔地發出悅耳、平靜的「噓」聲,讓寶寶靜下來。記住,不是圖書館管理員讓學生們靜下來的那種嚴厲「噓」聲。
你的聲音只需稍微比寶寶響亮一些,溫柔地對他說話,發出噓聲,然後才慢慢降低音量,直到和寶寶的音量一致。
-----------------------------------------------------------------------------------------------
問題二積木類目的玩具怎麼選購才好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不愛玩兒」,其實是因為理解錯了寶寶「玩兒」的方式呢。我們先看看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怎麼「玩兒」積木:
1、0-6個月:寶寶喜歡用嘴「品嘗」積木,用手抓取積木。你看他咬一咬、嘬一嘬就能知道:「嗯,原來積木和奶嘴的味道不一樣。」通過拍打和緊緊握住積木他也在了解不同物質的屬性和觸感。
2、6-12個月:積木是寶寶成長必需的玩具。這個階段他有了新發現,例如將兩塊積木撞擊在一起就能發出聲音。在你看來他還喜歡「破壞」。例如將你剛剛搭好的積木轟地一下推到,然後再露出一個「我多棒」的微笑——這是孩子正在探索自己的能力呢。
3、12-18個月:孩子開始自己堆積木了。他可能無法造出高樓大廈,但寶寶憑對平衡力的掌控和理解,已經能將2~3塊積木疊在一起。千萬小看孩子造出的「小矮房」,更不要為了製造高樓大廈就硬逼著他再碼高一層,因為好戲還在後面呢。
4、2歲:現在,孩子的平衡能力越來越好,他已經能勝任堆起4~7塊積木了。另外,他還能將不同種類的積木按照形狀和顏色分類,即使是特殊形狀的積木,他也能分辨出出來,比如船型、汽車型、動物型等。
5、3歲:孩子能用積木打造出越來越多的東西,這個階段他可以通過自己的創造力構建出來的類似真實世界的模型,比如城堡、橋梁,還有隧道。所以,你不妨多帶他到外面看看,為他提供一些素材。
玩兒積木有這么多好處,那麼如何給孩子選積木呢?今天就開倉和大家分享一下經驗。
適合不同月齡的8大類積木
積木是特別好的親子游戲的媒介。孩子玩兒積木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在一旁陪伴。一方面是為了安全考慮,另一方面,有了父母的引導,孩子比獨自玩耍時更原意花時間專注在研究和理解物體之間的組合和構成。
陪孩子玩兒積木的時候不僅是一起進行堆疊,也可以發散思維,用更多的游戲方式進行引導。下面給大家提供幾個思路:
小寶寶可以這么玩兒:
1、形象認知和聯想
利用積木的不同造型,帶孩子認識各種形狀和顏色,例如方形、圓形、三角形,半月形……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帶孩子聯想,例如圓形的積木像不像餅干、月亮,方形的積木像不像小盒子、小凳子等等。既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還能培養孩子的表現力和想像力。
2、猜猜是什麼
孩子還小的時候,自己搭建積木的能力有限,家長可以幫助搭出一些形狀,然後讓孩子來猜是什麼。例如飛機、火車、輪船、小動物等等。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讓孩子來搭,家長來猜,或者比賽誰搭得更多、更像。這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像力很有幫助。
大寶寶可以這么玩兒:
1、過家家
孩子到了兩歲左右就會玩兒過家家的游戲了。可以引導寶寶用積木給娃娃搭建房子,或者小傢具,也可以將積木放在小碗里當飯菜假裝吃,甚至給娃娃的活動空間搭建出場景,讓游戲更加豐富有趣。
2、讀繪本、還原故事
爸爸媽媽給孩子讀完童話故事之後,可以讓孩子用積木親手搭建故事裡的情境。例如《三隻小豬》的故事,我們可以用不同材質的積木搭出不同的三件屋子,磁力片代表草房子,一拍就變形了;木質積木搭出木頭房子,一推就倒了;拼插積木可以搭出石頭房子,不容易拆掉、最結實。在拼搭的過程中,孩子要回憶起剛剛講過的故事,可以鍛煉孩子的記憶能力、邏輯能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3、培養自理能力
積木不僅僅能玩兒,而且在收拾積木的過程中還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視頻中是女兒一歲多、自己剛能穩穩走路的時候(家裡還有圍欄呢),我在指導孩子自己將玩過的積木收拾進袋子里。
其實孩子能會的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只要我們願意放手給機會,小傢伙們都能做得棒棒噠!
『貳』 越玩越聰明的8類寶寶玩具,家長們都知道有哪些
玩具的意義
如果說游戲是寶寶的天性,那麼玩具就是寶寶游戲的「工具」。寶寶在玩玩具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信息處理技能,可以提供他們未來發展的基礎,因此玩具的選擇非常重要。提供給寶寶的玩具,不僅要讓他們感覺有趣,也應該能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感知覺刺激和社會文化歷史經驗,玩具應該具有持續玩耍的價值,從而有助於寶寶思維、想像和創造性的發展。
初生嬰兒(0~6個月)
1.安全鏡子
鏡子具有幫助嬰兒發現自我的功能。打不破、沒有銳角的安全鏡子可以懸掛在嬰兒床一側或房間的牆壁上。固定在嬰兒床上的鏡子應向寶寶的方向傾斜10度左右,這樣寶寶仰面躺著的時候,視線可以與鏡子垂直。鏡子的尺寸可以大一些,能讓嬰兒看到自己的臉和身體的移動。
2.對比鮮明的黑白圖片
新生兒的視覺發育不完全,輪廓鮮明、對比強烈的黑白棋盤格、靶心圖、人臉等圖片可以為寶寶提供良好的視覺刺激。圖片的尺寸不宜太小,邊長15~20厘米左右較合適。圖片應該放置在寶寶經常注視的地方(大多數時候是最右方),距寶寶的眼睛約25~30厘米為宜。
3.可以抓握的玩具
帶柄的手搖鈴、固齒器、可擠捏出聲的玩具和重量輕的布偶等可以抓握的玩具有助於嬰兒視力和手眼協調的發展。寶寶通過拍打和抓握的動作讓玩具發聲或變樣子,從而體會到簡單的因果關系。抓握玩具應設計簡單,只需簡單的搖晃、擠捏就能產生效果。
4.鈴鐺
腕鈴、腳鈴和有把手的小鈴鐺以及各種小搖鈴在玩時能發出有趣的聲響,讓寶寶有愉悅反應並促進其聽覺發展。這些鈴鐺發出的聲音要清晰柔和,不能太大聲,以免嚇著寶寶。鈴鐺的重量要輕,打不破,也沒有活動的零件、銳利的邊緣或尖角,應能夠清洗。
5.音樂轉鈴
懸掛在嬰兒床和尿布台上的音樂轉鈴可以幫助寶寶發展追視能力、聽力,安撫寶寶的情緒。一開始,轉鈴的高度不應高於寶寶眼睛上方30厘米(隨著他們視力的增長再逐漸增加高度),轉鈴的尺寸不要大於嬰兒視力所及范圍,必須保證寶寶無法伸手夠到轉鈴,以保證安全。移動的速度以中速為好,否則嬰兒的視力無法隨之移動。
6.安撫玩具
柔軟的、重量輕、設計簡單的布娃娃和動物玩偶對小嬰兒具有安撫作用。和大寶寶玩的娃娃不同,出於安全考慮,小寶寶的娃娃頭發是應是畫的或用模型鑄成的、眼睛不能眨,五官是縫制的或者畫的,手腳不可以活動或拆卸,衣服也不能脫下來,總之是一體的,沒有可以分離的零件。娃娃的長度在20~30厘米,便於嬰兒抓握。
較大嬰兒(7~12個月)
7.小汽車
會四處爬行的寶寶會喜歡能推動的小汽車。這一階段寶寶玩的汽車玩具重量需輕一些,便於他們拿起。小汽車要沒有小窗戶,輪子較大,以免寶寶的手指被卡住,應避免小零件或者銳角,外型平整、簡單且堅固。功能不必太復雜,推動時能發出聲音更受寶寶歡迎。尺寸在15~20厘米為宜。
8.洗澡玩具
這個階段的寶寶不需要支撐就可以獨坐時,洗澡玩具能使寶寶度過快樂的洗澡時間。適合這么大的寶寶玩的洗澡玩具應該是簡單的漂浮物,船、鴨子等造型都可以,顏色明亮、擠捏能發出聲音較好。選擇洗澡玩具應注意材質安全無毒,沒有異味。
除了給0~6個月寶寶的一些特定玩具大寶寶玩不了或不愛玩,許多玩具的類型對0~3歲的寶寶都適用,只是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對該類型玩具的要求和數量有所不同。
『叄』 一歲兩歲的小孩子應該怎麼教育
還不到教育的時候,這個時期,是父母的言行舉止的引導教育為主。
『肆』 兩個月嬰兒買什麼玩具好
家長在為孩子選擇玩具時,應根據其年齡和生理發育程度來定,同時也要考慮到安全衛生。 1~2個月 初生嬰兒的眼光只能短暫地停留在一個物體上,1~2個月後才能較好的集中視線,這時可在小床上懸掛彩色玩具,如氣球或吹塑動物玩具。玩具位置應在孩子仰卧時胸部正上方、視線所及處。大的玩具可掛得高一些,距孩子約70厘米;小的玩具可略低一些,但不應低於40厘米。注意不要掛在眼睛正上方,以免嬰兒眼疲勞或引起斜眼、對眼等。玩具應選擇色彩鮮艷、結構簡單、體積較大、帶有音樂聲響的,種類不宜太多。家長還可在一旁緩慢移動玩具,訓練嬰兒目光隨之移動,還可在小兒耳邊輕輕地搖鈴,使其跟著聲音做轉頭動作。 3~4個月 此時孩子視覺、觸覺之間已建立了相互聯系,開始能用手抓玩具,如花浪棒、搖鈴等(可調整其位置),使小兒伸手可觸摸或抓握,及早訓練其手部功能。 5~6個月 這時孩子已會翻身,能自由改變身體的姿勢。成人可用彩色環、塑料小動物等玩具引導小兒改變體位(由仰卧位翻到側卧位,由側卧位翻到俯卧位),鍛煉孩子全身運動的協調性。 7~9個月 此時孩子已能坐起伸手取物或在地上爬行。爬行對小兒視野開闊與大腦發育都很有幫助。這時,應選擇簡單、有趣、耐用的玩具,如機動玩具(機動的小汽車和會動的動物模型)、娃娃等。讓孩子有興趣爬著追趕玩具,這樣既增強了體質,又能促進智力發育。 10~12個月 可以開始訓練孩子站立,發展其手部小肌肉細小靈活的動作。合適的玩具有圍欄、搖馬以及小容器、敲錘、套塔、套碗和積木等。這么大的孩子最喜歡扔東西,可選擇有啟發性並能用手抓的活動玩具,以不易摔壞的為佳,如長毛絨、橡膠、塑料制的玩具。 1~2周歲 孩子會走路了,更加活潑好動,是感覺、知覺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發展較快的時期,可以結合孩子的行走和智力的發展選擇能拖動和發聲的玩具,如邊走邊打鼓的小熊,木製拖拉的小鴨車、手推車、皮球和學步車等。 3~6周歲 這時,孩子愛結伴、好動,有較強的求知慾和模仿欲,可挑選需要自己動手操作、拼接組裝的玩具,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鍛煉動手能力。
『伍』 半歲寶寶玩什麼玩具好
大塊木頭積木,或者大的軟膠回力車,手搖鈴都可以
『陸』 女孩適合玩什麼玩具
1、迷你廚房
女孩子對做飯比較喜歡,我家的孩子就天天拿著飯盒、勺子等學做飯、炒菜,於是乎我給孩子買了一套廚房玩具,很全的,有電磁爐、鍋碗瓢盆等,孩子特別喜歡,家長應該看好孩子的需求。
『柒』 寶寶玩具要怎麼選擇
寶寶玩具選擇方法:
新生寶寶
身體特徵:感知世界
推薦玩具:剛出生的寶寶用自己獨特方式來認識周圍世界,寶寶稚嫩的手抓握各種小玩具,諸如搖鈴,床鈴。各種聲光並茂的健身架也非常適合在這個階段開始給寶寶玩耍。這個時候也要為寶寶置備一張舒適的搖椅,這椅子在接下來各階段都能繼續使用。
3-6個月寶寶
身體特徵:活潑好動
推薦玩具:此階段的寶寶更加活潑,會搖動和敲打玩具,並記住不同玩具的玩法和功能。此時可為寶寶挑選一些軟性玩具,如毛絨積木、毛絨公仔或不倒翁。戲水、玩水、浮水玩具適合在洗澡時玩耍!另外可讓寶寶閱讀一些顏色鮮艷、圖片可愛的布書!
6-9個月寶寶
身體特徵:爬來爬去
推薦玩具:寶寶的各種動作開始出現有意性,能獨立地做,自如地爬。身體的移動擴大了寶寶探索的范圍,此時可為寶寶選擇各種拖拉玩具、音樂拉繩拉鈴、錘鼓、積木等,布書依然是相當好的選擇,同時學步車也可使用了。
9-12個月寶寶
身體特徵:蹣跚學步
推薦玩具:快1歲的寶寶能牽著大人的一隻手行走,喜歡仍東西,喜歡擺弄像套塔、串珠架這樣的玩具。這時的寶寶要繼續使用學步車,還要增加一些運動類的玩具,如小球。另外,玩具琴、套疊玩具也可滿足此階段寶寶的玩耍需求。
1-2歲寶寶
身體特徵:活動自如
推薦玩具:這時寶寶的運動和感覺能力提高,多數寶寶已經學會了走路,活動能力大大加強了。此時可為寶寶置備一些玩具電話、皮球、畫板、寫字板等;稍接近2歲的寶寶,適合玩智力積木、小動物、交通工具、圖書等提高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玩具。
2-3歲寶寶
身體特徵:智力增長
推薦玩具:寶寶已經走得很穩了,熱衷於「搬家」游戲,這時的寶寶開始有興趣玩一些智力玩具。此時,拼接、拼搭類的玩具非常適合寶寶;字母、單詞、寫字板同樣適用;邏輯推理類玩具也開始讓寶寶感興趣了。總之這個階段寶寶需要一個學習的環境。
3歲及以上寶寶
身體特徵:獨立自主
推薦玩具:三歲以後寶寶已能行走自如,智力玩具依然是必需的,另外,同樣重要的是要鍛煉寶寶的體育運動能力,體育運動類的玩具如保齡球、三輪車、溜冰鞋、各種球類玩具、繩套、汽車等都適合寶寶玩耍。此時,玩具也開始顯示出性別上的區別了。
8歲及以上兒童
身體特徵:自主學習
推薦玩具:這個年齡組的兒童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自己可以閱讀理解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警告等。含有復雜說明的科學用具或裝置;含有銳利工具或部件的、或要求精確組裝的復雜的模型和工藝套具;含加熱元件的電動玩具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捌』 5歲小孩適合玩什麼玩具
一、 發展小肌肉系統,完善各種動作的協調性、准確性和靈活性的玩具:各種球類,羽毛球、乒乓球、毽子、跳繩、自行車等。二、 能夠豐富寶寶生活經驗、培養各種技巧、發展寶寶智力的玩具:玩娃娃家的各種用具,小鍋、小碗、小傢具,木工玩具;各種交通和運輸工具,大卡車、消防車、警車等;各種組裝玩具,積木,建築模型,七巧板等;各種棋類,如跳棋、五子棋等。三、 激發寶寶數學興趣和科學愛好的玩具:計算器、學習機、電腦、遙控汽車、電子積木等。四、 培養興趣、陶冶性情、發展審美能力的玩具:電子琴、鈴鼓、木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