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個月偏癱病人怎麼鍛煉,怎樣治療,該怎樣護理
怎樣護理中風偏癱急性期的病人?
中風偏癱病人的急性期護理對疾病的搶救成功非常關鍵,特敘述如下:
⑴ 安靜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動:中風偏癱病人,特別是腦出血病人,要盡量減少探視和避免不必要的檢查、搬動。煩躁不安的病人要選擇安靜避光的房間,以減少刺激;必要時加上床檔防止墜地碰傷。
(2)及時吸氧:中風偏癱病人都有腦缺氧,臨床上常常採用鼻管給氧,操作時要注意病人的鼻腔是否通暢,以及鼻腔的清潔衛生。
(3)嚴密進行病情觀察,如意識、呼吸、瞳孔和血壓、脈搏、體溫等。
(4)注意飲食和營養:一般發病的l~3日不應進食,因為剛發病的病人可有昏迷、嘔吐等,勉強進食可能會導致食物吸入肺內造成感染,但必須有適量的靜脈補液。3日以後仍不能進食者,要通過鼻飼保證營養的供應。
(5)定時變換體位,防止褥瘡;保持功能體位,防止癱瘓肢體畸形。
(6)保持口腔衛生:要幫助病人早晚刷牙,飯後漱口,防止病從口入。
(7)大小便護理:中風病人常有排便困難,可讓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適當用緩和的瀉葯、按摩腹部等使之定時排便。對於尿失禁的病人,可以訓練其按時排尿,建立條件反射;對於尿瀦留病人,若腹部熱敷或針灸無效,可以保留導尿,但要盡量縮短導尿時間,並預防尿路感染。
怎樣預防和護理褥瘡?
中風病人常有肢體癱瘓,不能自己翻身改變體位,身體局部受到壓迫,加上癱瘓肢體的皮膚營養功能下降,最容易發生褥瘡。褥瘡又叫壓迫性潰瘍,早期可見皮膚局部出現紅腫和水泡,以後變成紫紅色並開始破潰,破潰初期瘡面鮮紅有滲出液,然後瘡面加深,顏色變暗發黑。好發於胸背、臀部、髖關節、足跟和外踝等受體重壓迫處。對於褥瘡,預防最為重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定時為病人翻身、按摩,至少2小時1次。
(2)在褥瘡的好發部位加用軟墊、氣圈、海綿墊等。
(3)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有大小便失禁和嘔吐物時,及時擦洗干凈。不可讓病人直接睡在橡膠墊上。
(4)保持床鋪清潔乾燥,被褥濕了要隨時更換。對於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不可貪圖方便將便盆一直放在病人身下。有感覺障礙的病人盡量不要使用熱水袋,防止燙傷。
(5)飲食中加強營養,保證蛋白質的供應,增加病人皮膚的抵抗力。
(6)對於已發生的褥瘡,要保持創面乾燥,塗用消炎生肌的葯膏,並採用物理療法等。
總之,做好褥瘡的預防工作,就是要做到勤翻身,翻身時注意檢查皮膚、衣服、被單是否平整乾燥;受壓皮膚發紅時,要用手掌揉擦,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怎樣護理癱瘓的肢體?
因中風引起的癱瘓,大多數是偏癱、或單肢癱、以及兩次發作累及雙側肢體癱瘓。病人常伴語言障礙,因球麻痹常有嗆咳,或某種程度的智力下降。對病人須加強護理,應做好以下幾點:
(1)做好心理護理:重視病人的思想工作。癱瘓給病人帶來了沉重的思想負擔,家屬須鼓勵病人樂觀豁達,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能與醫護人員和家庭成員配合,盡早進行癱瘓肢體功能鍛煉,防止關節畸形和肌肉萎縮的發生。
(2)保持肢體功能位置:癱瘓肢體的手指關節應伸展、稍屈曲,為此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塊海綿團;肘關節應微屈,上肢肩關節稍外展,避免關節內收,伸髖、伸膝關節;為了防止足下垂,應使踝關節稍背屈;為防止下肢外旋,要在外側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撐物。
(3)加強癱瘓肢體的活動:包括肢體按摩、被動活動及坐起、站立、步行鍛煉等,可防肢體攣縮、畸形。
(4)預防並發症:因癱瘓肢體的運動和感覺障礙,局部血管神經營養差,若壓迫時間較長,容易發生壓迫性潰瘍—褥瘡。故應注意變換體位,通常每2小時翻1次身,對被壓紅的部位輕輕按摩,也可用紅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環。床鋪要乾燥平整,並保持好個人衛生,可以擦浴,但應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應用熱水袋或洗浴時水溫要適當,防止皮膚燙傷。在翻身時應適當叩擊背部,鼓勵咳痰,以防墜積性肺炎。要有足夠入量,尤其夏天水分要充足,選擇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證足夠營養。養成排便習慣,防止大便秘結。在早飯前給1杯熱飲料(根據習慣可採用熱開水、茶水、牛奶或咖啡等),可促使腸蠕動增加而刺激直腸的排便反射。為了促進排便,還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轉向左上腹,再轉向左下腹,反復按摩5~10次,促進結腸內上端內容物往下蠕動,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時,可用甘油栓或中葯。仍然不能排便時,應予灌腸。有尿瀦留或尿失禁者,應放置導尿管,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預防泌尿系感染。
(5)生活自理能力和職業能力的訓練:癱瘓有好轉時,患者要積極主動地鍛煉日常生活技能;醫護人員和家屬要給予正確的指導和熱情的幫助,鼓勵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脫穿衣服、洗臉、吃飯等。
怎樣幫助偏癱病人樹立自信?
神志清醒、思維無障礙的偏癱病人,常因活動能力的喪失或減退而悲觀失望、喪失信心、情緒低落、憂心忡忡。這種消極心理不利於病人的治療、睡眠和食慾。要幫助病人擺脫悲觀情緒,醫務人員、病人親屬、社會服務機構都要做大量的工作。
(1)積極治療原發病,盡早進行康復醫療。要將康復醫療貫徹於疾病治療的全過程,努力減輕殘疾的程度,避免並發症。大量資料證明適時採用運動療法、作業療法、心理指導等,對於改善肢體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糾正消極心理等具有明顯作用。
(2)進行周密的生活護理,創造溫暖的感情氛圍。在眾多人關心的環境中,患者容易擺脫孤獨和寂寞,得到精神的安危和生活的幫助,彌補因殘疾帶來的不便,建立生活的自信。特別是中風進展階段的患者,往往灰心喪氣,此時更需要較多的生活幫助。未婚的偏癱病人,面對婚姻和就來,不可避免地產生沮喪和自暴自棄的情緒,為此需要醫護人員的同情和周密的照顧,需要親屬不厭其煩的安慰。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既正視現實,又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3)隨著病情的穩定或情緒的好轉,要逐漸使病人理智地對待殘疾,鼓勵其實現自我,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早期投入康復醫療訓練,克服廢用性肌萎縮及關節攣縮和僵硬,最大限度地減低殘疾的程度。組織文娛活動,提高生活樂趣,使癱瘓病人在一起相互啟發,增加參與集體活動和回歸社會的意識,消除自卑心理。
怎樣調整偏癱病人的被褥和衣著?
偏癱病人最好睡帶有護欄的病床,可以防止跌落,也有利於以後的康復鍛煉。可以在木板床上鋪厚軟的褥子,有條件的可以用氣墊床。大小便失禁時可以在被單下墊一塊橡膠墊,被單上墊一張紙尿布,以便及時更換,保持乾燥。
偏癱病人穿的衣服應肥大柔軟,穿脫方便,最好是用拉鏈或尼龍搭扣的,以便於更換。更換衣服時,健側上肢先換,一側脫下後馬上穿上替換的衣服,以免著涼;更換患側時,要保護好肩關節,防止脫臼;氣溫低時要提高室溫,蓋輕而保暖的被子,不要放置熱水袋,以免病人因感覺障礙而燙傷;夏季氣溫高時,上身不穿睡衣更方便,蓋上厚的毛巾被即可,但要注意肩部著涼。
偏癱康復病人在家出現哪些情況要送醫院?
腦血管病不僅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高,而且復發率也高。有相當一部分中風偏癱病人發生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中風偏癱。因此,在家康復的中風偏癱病人就有可能再次中風偏癱。通常第二次中風偏癱比第一次中風偏癱病情嚴重,死亡率也比第一次高得多,因此及時送醫院,及時得到救治十分必要。
在家康復病人如果出現下列情況,則可能再次發生中風:癱瘓肢體無力加重;偏身出現麻木,或者另一側肢體出現麻木無力;講話不清楚或者口吃;喝水嗆咳、吞咽困難;走路不穩,眩暈發作伴嘔吐;出現劇烈頭痛嘔吐,甚至昏迷、癲癇發作。此時,必須立即送醫院。
此外,中風病人有發熱、咳嗽咳痰,或者腹痛腹瀉,或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等症狀,說明患者有其它內科方面的疾病,也應立即送醫院檢查治療。
參考資料:http://www.wz120.cn/zfhl.html
㈡ 偏癱病人如何治療康復
偏癱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很多,1、傳統的中醫療法,如針灸、推拿、中葯熏葯等,中醫有「治痿獨取陽明」的說法,多採取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腧穴進行針刺和艾灸,還有頭針、耳針等治療方法。2、現代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偏癱肢體訓練、平衡功能訓練、步態訓練、手功能訓練和模擬訓練等,可以改善肢體的肌力和解除痙攣狀態。現代康復物理治療方法有:腦電生物反饋、中低頻電療、超聲波、痙攣治療儀,還有肉毒素注射緩解肌張力增高,矯形器防止關節變形等方法。
㈢ 協助右側癱瘓老人穿開襟衣服方法與步驟
先把右邊不方便的一側穿好,把袖子套進去,然後適當的托起上半身,把衣服扯到左側,然後穿好就可以了。
㈣ 老人癱瘓長期護理辦不下來有什麼解決辦法
老人家這樣長期護理辦理不來的就必須要送去老人院,否則你們是不能夠去處理這么多的,沒有專業的知識是照顧不來老人家。
㈤ 高分求救!!老人摔倒偏癱!!5555。。
你奶奶屬於腦中風,發現的比較及時,在醫院接受治療後半側肢體慢慢就會恢復,出院後,在室內攙著你奶奶多做活動,恢復到生活能治理是不成問題的,你現在見到你奶奶後應該盡量安慰她,不要讓她著急。
㈥ 跪求對偏癱病人的護理常識
有關癱瘓護理常規六則
(一) 預防褥瘡:見褥瘡的預防和治療。
(二)預防泌尿道感染:
(1)定時清洗外陰、肛門。
(2)排尿困難者,定時按摩膀胱,但不可重壓;病情許可時協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使排空膀胱殘余尿液。
(3)尿瀦留時,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導尿,必要時留置導尿管,或密閉式膀胱潮式沖洗。
(4)長期留置導尿管者,按醫囑定時做膀胱沖洗,每日更換無菌引流管及貯尿瓶。定期送驗尿常規及尿培養,如有尿路感染,應及時選用有效抗菌素,並鼓勵多飲水。
(三)預防肺炎: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咯痰,每2~3小時翻身拍背一次。
(四)預防腸脹氣及便秘:鼓勵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致脹氣食物。便秘時給予緩瀉劑或隔2~3日灌腸一次,或行針灸療法、腹部按摩。必要時可用手指掏出糞便。
-------------------------------------------------------------------
偏癱由於活動障礙,生活自理困難,所以需要周到耐心的護理。
功能鍛煉有助康復
功能鍛煉是偏癱患者家庭護理的重要環節,偏癱患者由於長期卧床不能活動,全身器官生理功能都有所減退,這不利於病體康復。但功能鍛煉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完全性偏癱階段 可採用按摩、推拿等被動活動.幫助患者功能鍛煉。動作應該由輕到重、再輕,用力不要過度。每次全身鍛煉約15—30分鍾。
部分功能恢復階段 還要繼續做前一階段的各項鍛煉。同時幫助患者鍛煉翻身、起坐等。如站立鍛煉,可以先扶床架、椅背站立,然後徒手站立;肢體簡單的運動鍛煉,如上肢的上舉、外展、外旋、肘關節的伸屈活動、下肢的伸屈和足的伸屈活動。
基本功能恢復階段 主要是走路,手的精細動作和語言功能恢復。▲走路鍛煉先在扶持下進行,兩腿輪流負重,繼之踏步,逐步過渡到手扶拐杖獨自行走。最後練習屈膝和提腿動作。▲手部練習包括拿碗、湯匙、筷,穿脫衣服以及編織、打算盤等精細活動。▲失語者先練習發音,然後對照漢語拼音一字一字練習。
飲食
▲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海帶、海蜇、蝦皮,適當進食魚肉、雞肉、蛋和奶及奶製品。
▲有高血壓患者要控制食鹽的攝入,一般每天5克為宜。
▲進食有困難者要鼻飼。鼻飼前應先抽到胃液後再灌注食物以防食物誤入氣管。長期鼻飼者應每周換胃管一次。及時清潔鼻和口腔。
使患者心情愉悅、精神愉快
應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最忌諱嫌棄和指責。要經常幫助患者翻身,以免發生褥瘡。注意居室衛生,在保證患者不會著涼的前提下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通便。要保證患者有足夠時間休息和睡眠。
(五) 預防跌傷、燙傷、凍傷:偏癱伴神志不清時應加床欄,應用熱水袋時,水溫不可超過50℃,要隔被放置,並經常更換部位;若作熱敷、灸療、理療或拔火罐時均應注意防止燙傷;天冷時,肢體應及時加用棉套保暖。
(六)預防肢體畸形、攣縮,促進功能恢復。癱瘓肢體應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可用護足架或用枕頭支撐足掌;按摩肢體每日1~2次,並作被動運動。當運動功能開始恢復時,應鼓勵患者早期開展上肢及軀干功能鍛煉。離床時,給予輪椅、癱瘓車或拐杖及支架保護,練習行走,以便及早恢復下肢功能。
------------------------------------------------------------------
偏癱昏迷期持續1~3周後即進入腦功能及癱肢運動功能恢復期,即中醫的"中經絡"期。此期主要是加快腦功能及癱肢運動功能的恢復進程。治療重症偏癱應放在綜合性治療的基礎上,選擇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及代表性的葯物。如偏癱伴有冠狀動脈供血不足,高粘滯血症及腦血管阻塞所致的頭昏、頭暈者以選擇自血光量子療法或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內照射療法為宜。並根據不同病情選擇以下葯物:如抗自由基劑:天力體保等;溶栓劑:蝮蛇抗栓酶等;抗凝抗粘劑:新抗凝、藻酸雙酯鈉等;腦血管擴張劑:腦通、卡蘭、培他啶等;鈣通道阻滯劑:尼莫地平、西比靈等;抗血小板聚集劑、腸溶阿斯匹林等。總之,在目前治療腦血管性偏癱葯物日益增多的情況下,合理選用、防止重復用葯十分重要。如腦血管阻塞性偏癱伴有眩暈者,選用西比靈後就不要再用腦益嗪、尼莫地平等。偏癱伴高血壓者,選用尼莫地平就不要再用其他鈣離子拮抗劑,避免重復用葯造成不良反應。在偏癱恢復期,選用中草葯主要以辨證施治為基礎,並注重用破血化瘀或活血化瘀的葯物。在綜合性治療偏癱的過程中應用焦氏頭針,患肢針灸和按摩運動治療時,最好選擇程序化治療。如扎完焦氏頭針後隨繼給予患肢針灸治療,起針後再繼續癱肢按摩與關節的運動治療,待病人休息片刻後家庭給予助力或指導、翻身、俯卧爬和坐、站、走的訓練以及日常生活的指導訓練。特別應注重異常步態與異常姿勢的糾正等。通過以上規范化治療可使綜合性治療的效力顯著提高,並可解決單純葯物解決不了的重症偏癱問題,能使患病3個月以內存活下來的重症偏癱病人95%左右重新站起來,走出去。但上述治療結果的實現,必須在熟練掌握焦氏頭針療法,肢體針灸技術與按摩運動技巧,並能與中、西葯相互配合的基礎上獲得。中成葯的選擇和光量子血療法,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內照射等治療應嚴格根據病人最佳適應證選擇應用。
-------------------------------------------------------------------
偏癱後遺症期的治療選擇重點應放在中草葯+患肢針灸+家庭運動康復治療與異常步態的糾正訓練方面。
中草葯應以臨床辨證為基礎,活血化瘀為本,選用桃仁四物湯,或補陽還五湯為主,亦可選用四藤湯。在以上辨證選方應用中還應注重蟲類的選用。如白花蛇、水蛭、全蠍等。並注意隨症加減,如癱肢疼痛、麻木、關節攣縮拘緊者應側重選用桂枝、牛膝、天麻、伸筋草等。以消除疼痛,減輕麻木,緩解癱肢拘緊之症。以上中草葯的應用方法,除水煎服外,其葯渣乘熱裝入事先備好的4層紗布袋內,給予癱肢疼痛或拘緊部位的熱敷,可顯著增強舒筋、止痛、除麻、扶溫之功,使癱肢疼痛、攣縮、麻木之症顯著緩解或好轉。同時配合針灸運動療法更會使其療效倍增。
在癱肢針灸治療期間應注重與運動療法與糾正習慣性異常行走步態的訓練緊密配合更能使癱肢運動功能取得更好的療效。在患者癱肢功能恢復期未有得到焦氏頭針治療者,在後遺症期再給予頭針治療亦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如偏癱伴不完全運動性失語者給予針刺運動區和加強針刺運動區下2/5(又稱言語1區)的同時十中葯補陽還五湯煎服+語言功能訓練+異常步態的糾正訓練亦可使病人取得顯著好轉或基本治癒。又如當小腦血管阻塞或出血性偏癱後遺症時,患者常為共濟失調性輕偏癱,步態呈蹣跚狀或快速小碎步前傾慌張步態,易向病灶側傾倒,此時雖然已進入後遺症期,但經針刺捻轉病灶對側運動區和加強針刺病灶側平衡區,同時選擇服用消栓通絡膠囊或消栓再造丸等中成葯。亦可使病人達到基本治癒或顯著好轉。
在偏癱後遺症期綜合性治療的同時還應注意穩定血壓,降低血液粘度等治療,以防再次復發。
------------------------------------------------------------------
《偏癱康復操》
做被動操應該注意,床鋪不能太軟,枕頭高低適宜,幫助做操者站立,患者取仰卧位。
上肢運動
第一節 手指運動
控制患者手腕,握住四指,使患者盡量達到屈曲、伸展,舞動手指,活動關節的肌肉、韌帶和神經。
第二節 手腕運動
使患者手腕盡量彎曲,活動手腕周圍的神經、韌帶和肌肉,
第三節 前臂運動
使患者前臂盡量貼近上臂,達到屈曲、伸展位,活動上臂的肌肉、韌帶和神經。
第四節 上臂運動
是上臂屈曲、伸展,活動上臂的肌肉、韌帶和神經。
第五節 肩部運動
患者取坐位,托住患者手部,環繞活動肩部周圍的肌肉、韌帶和神經。
下肢運動 取卧位
第一節 腳趾運動
活動患者的腳趾,達到背曲,使周圍肌肉、韌帶和神經。
第二節 足踝運動
是患者的踝關節達到充分的背曲,活動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和神經。
第三節 屈膝運動
屈膝屈關,活動患者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和神經。
第四節 抬腿運動
使下肢上抬,活動髖關節周圍肌肉、韌帶和神經。
第五節 踢腿運動
使下肢側踢,活動下肢的內收肌群。
第六節 小腿運動
是患者腑卧,使小腿後屈、伸展,活動小腿周圍的肌肉、韌帶和神經。
㈦ 做自己的康復治療師七:偏癱患者怎樣穿脫衣服
一旦偏癱患者能坐穩,即可對患者進行穿脫衣服的訓練。其訓練原則為先穿偏癱側肢體,後穿健側肢體;先脫健側肢體,後脫偏癱側肢體。 偏癱患者如何單手穿脫套頭衫?1.穿套頭衫1.1 將套頭衫背面朝上,放在雙腿上,用健手將偏癱手套進衣袖內。1.2 將健手套進另一隻衣袖。1.3 低頭,健手將領口拉開,並讓領口套過頭部。1.4 用健手將衣服拉下,並整理好。2.脫套頭衫2.1 低頭,用健手從頸後將衣服拉過頭部。2.2 脫去健肢的衣袖。2.3 用健手脫去偏癱側上肢的衣袖。 偏癱患者如何單手穿脫開襟衫?1.穿開襟衫1.1 將開襟衫裡面朝上,平鋪於雙腿上,衣領沖前,用健手將偏癱手放入衣袖內,並將衣袖拉至肘部。1.2 健手拉住衣領,沿偏癱側肩經前向後繞過頭部,將衣服帶至健側。1.3 將健手穿進另一衣袖內。1.4 用健手扣好鈕扣。2.脫開襟衫2.1 解開鈕扣。2.2 脫下健側的衣袖,再用健手脫下偏癱側上肢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