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楷書書法作品圖片
楷書書法作品圖片如下:
1、《琴賦》
余少好音聲,長而玩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於音聲也。是故復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
㈡ 中國書法字體分類及圖片欣賞
中國書法字體按傳統分類可以分為五個大類。
行書 (Semi-cursive Script)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正是由於這樣,啟功的書法才達到既有深厚傳統,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書法界評論他的作品:「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它淵雅而具古韻,饒有書卷氣息;它雋永而兼灑脫,使觀者覺得很有餘味。因為這是從學問中來,從詩境中來的結果。」
書法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藝術的一個表徵、一個縮影,它從某方面表現了中華文化,是文化最基礎的部分,文化正是以讀書寫字為起始的。近年來更是倡導「從小寫好字,長大做好人」。可見書法藝術文化對每一個國人的影響。
㈢ 書法作品(圖片)及作品簡介
關於<蘭亭集序>http://www.thwbw.com/ReadNews.asp?NewsID=756
(歷代中國書法作品及賞析)http://221.232.129.83/jpkc2007/mxgl/Course/news/2007651015302606.html
㈣ 書法字體有哪些圖片
分類方法不同:
1、按書寫工具分:硬筆書法、軟比書法
2、按字體分:甲骨文、小篆、大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行楷、行草
3、按書法家分:歐體、顏體、趙體、柳體、瘦金體……
首先顏筋柳骨都是楷書
王羲之是行書代表
行書有行楷行草之分
牽絲是行書的特點,就是字字之間有很細很細的筆墨連接,和楷書相比楷書中幾個凸顯齊整的地方行書都予以了代替,點畫以露鋒入紙,以歟側代替平整,以簡省的筆畫代替繁復的點畫,以圓轉代替方折
我們說歐體指的是歐陽詢不是歐陽修
柳體是柳公權不是柳永
顏體是方正茂密橫輕豎重雄強圓厚氣勢磅礴庄嚴雄渾的
草書是很連綿的
書法的種類,大體可以分為正、草、隸、篆、行等形體。
正書:也叫「楷書」、「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於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盂附)等。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未,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大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隸、楷之間的過渡。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始於漢未。
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是漢字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不過,作為書法藝術,都保存下來了,並各自形成眾多的流派,出現了不少獨擅名家,擁有豐富多彩的藝術珍品。
㈤ 書法有幾種字體圖片
書法可以不斷培養人的觀察能力。我們知道學書之人,必須要經歷臨帖之路,因為只有不斷地臨帖,不斷地去體會帖中的含義,這樣才能很隨意創作出很好的作品。在臨帖中我們要照著古人的字帖模仿著寫,而且還要和人家寫的一樣,還能讓我們可以很認真細致地去研究書法字到底該怎麼結體擺放?該怎麼把章法可以很好的布局,從中更能體會到墨法的濃淡虛實、運筆的氣息變化、觀察能力的不斷提高。
二、學書法可以不斷磨練人的意志。曾有一句贊美學書法人的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因為這樣的一句讓很多書法家都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堅持不斷臨帖及寫字。而且還有很多洗硯墨池與退筆成冢的典故,讓一些書法家可以在寫字帖的時候能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同時我們要明白能堅持天天臨帖的人,他必定有著頑強堅韌的意志力來支撐著他!
三、學書法可以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書法是漢字的一種書寫藝術美,每幅作品都會極具美感,而且能表現出肥而能秀、瘦而能腴、形體神韻變化無窮作品效果。比如我們在臨寫《曹全碑》的時候,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這本帖中字體所能表現的精美遒逸的感覺,點畫會表現出生機活潑的美,線條更是會有圓潤簡潔及秀美絕倫,結體勻稱含蓄及風姿綽約的結構,而且用筆效果更是有那種筆柔中帶著很剛勁的筆力與那種率意舒展的用筆。當然也是這種經常這種分析字帖的方法,經常揣摩字帖的精神,讓人的鑒賞能力及審美能力在不斷提高。
四、學書法可以改變人的氣質。經常練習書法的人都必須要調心養氣,完全靜下心來去練。這種情況不論是在讀帖、臨帖、創作中,基本上都會我們首先考慮的問題,而且還會選用那種比較安靜的環境中學學習書法。我們還要明白學習書法必須要有那種耐住寂寞,每天都要選擇臨池研墨及保持那種淡泊的心態。也要明白可能是你這種讓自己的靈魂可以在浮躁的社會中安靜兩三個小時,還能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長時間下來你會發現你臉上會有必生靜氣。此外,我們在臨帖的時候也要注意一點,要學會感悟帖中的人生哲理及美文,這樣可以讓你達到滋養及凈化靈魂的效果;那麼我們在臨帖中也要明白,你在那種優美的詩句、意境中可以不斷幻入妙境來盡情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正是因為這種常常學會與詩詞來共融,與書法來相伴,久而久之你的容顏氣質會發生很大地變化。
五、書法交流亦可擴大社交面。現在每個寫字之人都會經常參加一些書法之間的交流、筆會、展覽等重要的活動。在這些的活動中,你會見到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及軍人、機關幹部、退休老同志等一些人。他們和你有共同愛好,而且還會有那種酒朋詩侶及文客書友一起寫書法,一起共品墨香。也正是因為和各層人士交流,讓你可以能夠拓展自己的眼理發,有更豐富的閱歷。甚至會讓你有一兩個知己來相伴,這樣一想是不是很開心及興奮!
㈥ 書法圖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㈦ 王羲之寫的狂草書法圖片大全
王羲之有草書,但並不狂,圖片太多,你可按這些綱目去網路圖片自行搜索: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蘭亭序虞世南本》(蘭亭八柱第一)卷,唐,虞世南摹,紙本,行書,縱24.8cm,橫57.7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蘭亭序褚遂良本》(蘭亭八柱第二) 卷,唐,褚遂良摹,紙本,行書,縱24cm,橫88.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蘭亭序馮承素摹本》(蘭亭八柱第三、神龍本) 卷,唐,馮承素摹,紙本,行書,縱24.5cm,橫69.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定武蘭亭序吳炳舊藏本》墨拓縱26.0厘米橫66.0 厘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高島菊次郎氏寄贈)
《定武蘭亭序宋拓故宮藏本》 (宋拓定武柯九思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小楷黃庭經》(摹刻本墨拓)
《小楷樂毅論》(越州石氏本墨拓)
《頻有哀禍帖》(摹本),紙本。縱26.9厘米 日本東京前田育德會藏
《孔侍中帖》(摹本),紙本。縱26.9厘米 日本東京前田育德會藏
《姨母帖》(摹本)行書,紙本,遼寧省博物館藏
《初月帖》(摹本)紙本,遼寧省博物館藏。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摹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快雪時晴帖》(摹本),紙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喪亂得示二謝帖》(摹本)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
《七月都下帖》(摹本)紙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作品(
《上虞帖》(唐代摹本),硬黃紙本 ,草書,縱23.5厘米 黃26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行穰帖》(摹本),硬黃紙本 ,24.4×8.9cm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雨後帖》(摹本),紙本 25.7×14.9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遠宦帖》(摹本)紙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切帖》(摹本)紙本 章草 縱25.6厘米,橫21.5厘米 天津博物館藏
《袁生帖》(摹本)紙本 日本藤井有鄰館藏
《干嘔帖》(摹本)紙本縱14.1厘米,橫26.4厘米 天津博物院藏
《游目帖》(摹本)又名《蜀都帖》紙本 ,草書 原為日本廣島安達萬所藏
《長風帖》(摹本)紙本 草書 縱27.5厘米 橫40.9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大道帖》(摹本),紙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妹至帖》(摹本) 縱25.3厘米 橫5.3厘米 日本私人藏
《大報帖》(摹本) 25.7×10.1厘米 日本私人藏
王羲之《其書帖》 原為羅振玉藏
《旃罽胡桃帖》(敦煌石室臨本) 紙本。草書。縱25.2厘米,橫20.6厘米。英國大英圖書館藏
《瞻近龍保帖》(唐人臨本)紙本,草書。縱25厘米 橫37·5厘米。英國大英圖書館藏
《漢時帖》前二行為唐人寫本,後段為元趙孟頫補書。
《十七帖》墨拓
《唐懷仁集聖教序》墨拓
《唐集興福寺半截碑》墨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