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君王穿的龍袍為何都要綉9條龍,古人的想像力真是讓人佩服
實際上,大多數的龍袍上面都綉有9條龍,這都取至於「九五至尊」這一說。
——《易·乾》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因此,皇室的建築、傢具陳設和生活容器等多用9、5兩個數字。
除了龍的個數以外,龍的位置也同樣講究。九五九五,既要體現9,還要體現5。那麼這個5是怎樣來體現的呢?
我們來看一件標準的龍袍圖案:
清代龍袍(正面)
從正面看,可以看到3條龍的全部(前襟),和兩條龍的一半(肩臂),加起來就是5條。前襟的3條龍中間上面的那一條叫正龍,下面的那兩條叫行龍。
正龍和行龍的區別
從背面看,也可以看到5條龍,情況和前面幾乎一樣,呈鏡面對稱。肩臂處的兩條龍都是正龍。如圖:
清代龍袍(背面)
那麼加起來也才8條龍啊?還有1條呢?
還有一條龍藏在裡面,如圖:
藏在底襟的龍
打開龍袍的前襟,可以看到在龍袍的底襟上方正中處,有一條正龍。正龍加起來一共又是5條,處處彰彰顯著9和5兩個數字。可見設計龍袍的這些人真是挖空心思啊。
為什麼說大部分龍袍是9條龍呢?因為這裡面還有例外。
明朝皇帝穿的龍袍龍就達到了12條之多,圖案除了傳統的正龍、行龍之外,還有團龍、坐龍、升龍、降龍等。看來明朝真是一個善於創新的朝代。
B. 君王龍袍上共綉九條龍,為何只找到八條,第九個在哪裡
君王龍袍上的第九條龍藏在衣服的衣襟里。君王在古代都象徵著九五至尊,他們穿的衣服也於尋常百姓的不同,他們穿的衣服被稱作龍袍,而他們的衣服上會綉九條龍作為他們的象徵。綉制一件龍袍是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的,而當時宮廷內的綉娘的手藝也是非常的厲害的,他們會把九條龍完全綉制在龍袍上,而當時它的袖口和胸前的龍加起來總共八條,她們會把第九條龍給綉到衣服的衣襟裡面。
君王的龍袍上共有九條龍,在衣服的外面會有八條龍,而第九條龍他們會選擇綉在衣服的裡面。
C. 古代皇帝的龍袍是什麼樣的龍袍隱藏著哪些秘密
一直以來,龍袍都是皇帝的象徵,只有皇帝才能夠穿上龍袍,在古代,龍袍那是身份的象徵。但是其實實際上,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真正擁有龍袍的朝代並不多。中國的龍袍發展史最開始的時候起源於隋唐時期,並且並不是皇帝所有的衣服都被稱之為龍袍,只有皇帝的朝服才被稱之為龍袍。
當然,除了龍袍這一種說法以外,皇帝所穿的龍袍也被稱之為黃袍,這主要是由於在古代黃色這種顏色是當時的皇室才有資格使用的顏色。
D. 清朝皇上和太子的衣服的龍有什麼不一樣有圖
朝服顏色不同,皇帝為金黃色,皇太子服為明黃色。朝服上所綉龍數也不同,皇帝綉九龍,皇太子綉五龍。皇子朝服是綉四龍的。皇太子的袞冕,用白珠九旒,紅絲組為纓,青擴充耳,犀簪導。青衣朱裳,五章在衣,四章在裳。白紗中單。瑜玉雙佩。白襪朱舃
E. 皇帝的龍袍為什麼有9條龍除了龍紋還有什麼呢
唐代大儒孔穎達在他所寫的《五經正義》中記載了龍袍上綉有九條龍的因由:
當然乾隆皇帝龍袍的下擺少不了綉著波濤翻騰的海浪以及挺立岩石的「海水江涯」水腳,這水腳寓意福山壽海。
F. 龍是中國吉祥和權力的象徵,皇帝的衣服上都綉上龍的圖案,其中的緣由是什麼
龍是百靈之長,本來也是傳說中的生物,古代君王都將自己視為真龍天子,主要是為了讓自己與龍聯系起來,體現出自己的威嚴,還有就是迷惑民眾,讓人們相信自己。
因為在古代龍是權力的象徵,皇帝就是龍的化身,皇帝的身體貴為龍體,把龍秀在衣服上為了顯示位高權重,不過古代皇帝的龍袍並不是只有龍紋,也會綉其他紋路,清朝的乾隆皇帝的龍袍就不只是龍紋,還有其他的五彩雲紋和蝙蝠紋,反正就是象徵皇帝很尊貴,權力很大。
G. 皇帝穿的龍袍上的龍是幾個爪子代表什麼含義
在以前封建社會,衣服上有龍,五個爪的龍,是皇帝穿的。四個爪的龍,是親王,地位就降一等。三個爪地位就更低。皇族裡雖然都是龍袍,看爪多少,階級從那裡分。注意看,會看到。所以文武百官的衣服叫章服。圖案代表階級,衣服的顏色代表身分,代表階級。,
中華世紀壇世紀廳有一個關於龍的雕塑.在中國古代,龍的爪是逐漸長成5個的,最初是3個,後來4個,而且是幼龍,後來慢慢長出了鬍子,到清朝的時候長成5隻爪子.這表明龍已經長到其盛世,同時也意味著封建王朝的盛世.但是與此同時,"畫蛇添足"的故事同樣適用於此,此乃"畫龍添足",龍本來不該長5隻爪,也意味著清王朝的多餘,而在此時的世界范圍內資本主義是已經發展起來的.
H. 清朝皇帝,皇子包括官員穿的衣服上綉的的圖案都是什麼
中國清朝時期,文武百官官服上綉的圖案叫做補子。文官和武官服裝上綉的補子是不一樣的,不同品級的官員服裝上綉的補子也是不一樣的。文官官服上綉的是飛禽補子,而武官官服綉的是走獸補子。下面就來具體看一下清朝皇帝、皇子以及文武官員服裝的補子情況。
六品文官官服補子綉的是鷺鷥,
六品武官官服補子綉的是彪;
七品文官官服補子綉的是鸂鶒,
七品武官官服補子綉的是犀牛;
八品文官官服補子綉的是練雀,
八品武官官服補子綉的是犀牛;
九品文官官服補子綉的是練雀,
九品武官官服補子綉的是海馬;
以上就是清朝皇帝、皇子以及文武百官官服上綉的補子的情況。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I. 清朝各式皇帝衣服上的龍紋怎麼畫
以明黃、金黃或者杏黃一類的亮黃色為主,龍袍上綉有九條龍,以龍袍實物來看,前後加起來不過八條龍,但實際上還有一條是被綉在衣襟之內,所以一般情況下是看不到的,故龍袍實際上綉有九條龍。
古代的皇帝多以真龍天子自居,所以他們穿的朝服也叫龍袍。龍炮的意思除了是皇帝穿的以外,還因為龍袍上綉有龍的圖案。清朝皇帝龍袍上綉的圖案是五爪的龍,在清朝只有皇帝和皇後才能穿綉有龍圖案的服裝,其他人穿了就是僭越,會被治罪的。
即便是清朝的太子和其他皇子也是不能穿綉有龍圖案的服裝的。有人根據清朝的一些圖片提出質疑,他們說皇子身上的衣服也有龍圖案。實際上這是誤解,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皇子衣服上的「龍」和皇帝龍袍上的龍是不一樣的。皇子服裝上綉的並不是龍,而是蟒,龍是五爪的,而蟒是四抓得。因此皇子的服裝也叫蟒袍,而不是叫龍袍。
J. 在古代皇帝和官員的服裝上綉的圖案龍和蟒的區別是什麼
1、圖案不同
龍有「五爪」,蟒有「四爪」。
2、性質不同
龍袍(lóng páo),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綉著龍形圖案。
蟒袍,又被稱為花衣,因袍上綉有蟒紋而得名。
3、外形不同
龍袍的空地一般為褚黃色,龍袍上並綉有9條龍,間以五色雲彩。領前後正龍各1條,膝部左、右、前、後和交襟處行龍各1條,袖端正龍各1條。
蟒袍款式為齊肩圓領,大襟(右衽),闊袖(帶水袖),袍長及足,袖裉下有『』擺衩子『』周身以金或銀線及彩色絨線刺綉藝術紋樣。
4、寓意不同
龍袍:帝王的禮服。皇帝專用的袍。此外,龍袍還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龍章禮服。
蟒袍:古代官員的禮服。在古代,蟒袍加身,士大夫們的最高理想,即意味著位極人臣,榮華富貴。
(10)皇上衣服綉龍圖片擴展閱讀:
在中國歷史上,至高無上的封建帝王,運用其手中的權力,對中國服飾施加的彩響是十分巨大的。史料中的許多服飾規定,都是帝王們下達的。
古代官員,特別是明清兩代,不同品級,其官服上的圖案也是不一樣的。官員等級分明如此,帝王們就更加的講究了。在多數人的印象中,皇帝的龍袍、袞服上都綉著龍。除了帝王之外,其他人不得「僭用」,即便是親王、王爺等皇室人員,在衣服上也只能綉蟒。
其實,皇帝的衣服上除了綉上龍,還有其他十一件東西,分別是:日、月、星、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加上龍,合稱「十二章」,每一章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是等級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