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竹子怎麼畫
竹子是歷代文人雅士歌頌贊美的對象,盡管竹子沒有牡丹那麼富貴,沒有蘭花那麼艷麗;沒有月季那麼純雅,也沒有茉莉那麼清香。但她有她獨特的亭亭之美、挺拔之美、盎然之美,這也就成為歷代眾多畫家所青睞和追寵的原由,無論是烈日炎炎的酷暑,還是雪花飄落的寒冬,它總是傲然佇立,碧綠常青,生機勃勃。
國畫竹子的畫法很簡單,就由竹竿和葉子組成,但要畫得灑脫自如,著實要下一番苦工夫。
(一)畫竿的方法。
竹竿挺拔堅韌,不宜用柔軟的筆,硬毫或兼毫便於表現。根據竿的粗細選擇筆的大小,大筆畫粗干,小筆畫細枝和枝梢。國畫竹子有哪些畫法?一般筆順從根向梢,由下至上,若枝竿倒懸下垂,則由上至下,握筆略側稍逆,一節一節地畫上去,發竿時筆酣墨飽,近枝葉處逐漸輕虛下來,為生枝布葉留下餘地,每筆起止有明顯的頓挫,象股骨、肱骨那樣,兩頭略粗,中間較細,又如同書法中的「一」字那樣,起止處稍事強調。
(二)畫節的方法:國畫竹子有哪些畫法?國畫竹子的竹節常見有兩種格式,一種是「八」字式,有些象「冠」字的頭那樣用筆連貫起來,古譜稱「蜻蜓眼」或「鳥看腹」,依形取名。這種方法表示視點低於竹節,竹竿似有向內傾倒的感覺。
(三)畫枝的方法:竹竿細長,線條更強調剛健秀拔,速度較快,表現出用筆的力度。
竹枝為互生狀態,一般竹節並生兩枝,另一節在方向相反處生枝,左右交錯,舊譜有「安枝分左右,不許一邊就」的說法。細竿小枝多不畫節,可以簡略,線條起止要有頓挫,連接處即為關節,若拘於小節便會瑣屑。
⑵ 怎麼樣畫竹子,簡單的,用鉛筆畫,不要太復雜
用鉛筆畫竹子,不優美,建議你用毛筆。但用鉛筆畫呢!首先畫竹竿,要注意線條不要太死板,要有竹子的線條美,在點節兒時,線條要粗。那畫竹葉時,畫一片竹葉時,葉子要細長,在古時侯啊!古人畫竹葉,把它分為組,「個」「介」「分」等組。
⑶ 國畫的竹子怎麼畫要簡單一點的百度圖片
1、首先准備工具,是畫好竹子的第一步:毛筆選擇狼毫或專用的大蘭竹筆;書畫墨或書畫墨汁;宣紙採用生宣;還要鋪上一條專用的畫畫的氈毯,便於保持墨色而不會吸收和沾染。
⑷ 國畫竹子畫法
竹子是「四君子」當中的一員,即梅蘭竹菊。「四君子」是我國國畫中常見的繪畫題材,其中竹子以其謙遜有禮,堅韌不拔的品格寓意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歷代畫家喜愛畫竹,通過畫竹表達自己堅韌不拔的高尚品格,直至今天,竹子依舊是很多國畫愛好者的必畫題材。那麼,國畫竹子應當如何畫呢?
國畫竹子一般先畫竹干。竹干就像是整副畫作的一個主體,一個大概的結構。竹乾的繪畫對於對於整體畫作的走向布局和結構有著重要的作用,應該說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畫竹干時應該做到心中有數。竹干不應該被畫在畫面中央,如果竹竿畫的較多,應當用竹葉和竹枝將其掩藏。竹竿是一節一節組成的,因此在畫竹乾的時候要從竹節開始。畫竹節的時候落筆要乾脆,竹節平直行筆。在畫竹枝的時候,小枝和短枝宜用雀爪枝,大枝宜用鹿角枝。行筆要迅速,不可遲緩。
畫竹葉也叫寫葉,所謂的寫是指在畫竹葉時可以引用書法的技法。畫竹葉時下筆要有力,一氣呵成,不可重復,不可更改。竹葉的粗細也有講究,竹葉不能比桃葉粗,也不能比柳葉細,而且盡量能一筆畫出兩種顏色。畫竹葉有很多禁忌,例如禁止孤葉,禁止並立,禁止像是樹杈,禁止像手指等等。
畫竹時應當注意,竹葉在不同的天氣下會有不同的形態和變化。例如,風竹。在畫風竹時應突出竹葉的動態,竹葉會朝向著風向變化,竹葉的走勢與風向相同,並且注意的走向是四面八方的,並沒有固定的朝向。下雨時的竹葉朝向通常是向下,雨珠壓低竹葉使其向下垂落。而且在畫雨竹時用墨應用濕墨以突出雨霧的朦朧之感。晴竹竹葉多為仰葉,用筆要有氣。在畫雪竹的時候墨色應濃,並且多留白,以突出雪的質感。
⑸ 怎麼畫竹子
工具:紙筆
步驟:
1、竹子一般是學中國畫的起手式,通過畫竹子,了解,用筆用墨的基本方法。。
⑹ 怎樣畫國畫竹子
(一)畫竿的方法。竹竿挺拔堅韌,不宜用柔軟的筆,硬毫或兼毫便於表現。根據竿的粗細選擇筆的大小,大筆畫粗干,小筆畫細枝和枝梢。國畫竹子有哪些畫法?一般筆順從根向梢,由下至上,若枝竿倒懸下垂,則由上至下,握筆略側稍逆,一節一節地畫上去,發竿時筆酣墨飽,近枝葉處逐漸輕虛下來,為生枝布葉留下餘地,每筆起止有明顯的頓挫,象股骨、肱骨那樣,兩頭略粗,中間較細,又如同書法中的「一」字那樣,起止處稍事強調。
(二)畫節的方法:國畫竹子有哪些畫法?國畫竹子的竹節常見有兩種格式,一種是「八」字式,有些象「冠」字的頭那樣用筆連貫起來,古譜稱「蜻蜓眼」或「鳥看腹」,依形取名。這種方法表示視點低於竹節,竹竿似有向內傾倒的感覺。
(三)畫枝的方法:竹竿細長,線條更強調剛健秀拔,速度較快,表現出用筆的力度。竹枝為互生狀態,一般竹節並生兩枝,另一節在方向相反處生枝,左右交錯,舊譜有「安枝分左右,不許一邊就」的說法。細竿小枝多不畫節,可以簡略,線條起止要有頓挫,連接處即為關節,若拘於小節便會瑣屑。
竹子的畫法有好多,但不宜學會。有一個簡單的畫法,就是用刷子畫。將刷子先沾上水,兩側沾上墨,一筆畫到底即可。這是徐悲鴻的發明。別看竹子的畫法很簡單,就由竹竿和葉子組成,但要畫得灑脫自如,著實要下一番苦工夫。畫竹子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一筆一筆把一節一節竹竿畫出來,再添上竹葉就行了。
⑺ 竹子怎麼畫,圖片。
中國畫分為 工筆和寫意工筆是勾勒外形後,在輪廓里填色罩色。寫意則講求運筆,竹葉的畫法有點類似於書法中的 捺 的寫法。
頓筆,按下
行筆,微微抬起畫筆
收筆,注意不要結束的太急促。</ol>網路周珂令手繪,看看。對繪畫有幫助。
⑻ 國畫的竹子怎麼畫
畫竹先畫竿。畫竿時注意中間部分的竹節較長, 上下兩端的竹節較短。點節時筆墨較重,行筆如寫書法,不要完全地重復,注意濃淡干濕變化。
在主要的竹竿上加分枝時,不要只加一邊,以免畫面重心不平衡。小枝的形態如鵲爪。而畫風,雨竹時,會有相應的變化,請留心觀察。
畫竹的用筆如同寫書法的用筆。畫竹根及主幹時如「楷書」筆法,穩健而力透紙背;畫小枝杈時則用「草書」筆法,行筆流暢,一一氣呵成。初學畫竹,還是要求筆筆送到,不求速度,有了一定的基礎,再追求更高要求。
一幅畫面中如出現幾根或幾十根竹,要注意各根竹和竹節處,不要在一條水平線上。畫竹竿時應有筆墨變化,通過竹竿的粗細,用墨的濃淡干濕等來營造出虛實關系和空間感。
畫竹葉,前人總結了許多方法,最基本的組葉形式有「個」字,「介」字和「分」字。這些組葉形式多以字取名,如「女」字,「人」字,兩個人字為「重人」,還有三筆並排下垂,一筆橫提畫出的為「一川」等等。也有以象形命名的,如「魚尾」,「落雁」等。
不同的組葉形式,可以表現不同狀態的竹葉特點。例如,「一川」的形式適合表現風竹,「重人」形式則適合表現晴竹,「分」字形式比較適合表現雨竹等。畫一根竹子和竹葉時,可選擇一兩種相近的組葉形式,相互疊加,既有變化又較統一。選擇的形式太多,會使畫面混亂,不好收拾。
掌握了這些基本組葉形式後,在實際繪畫中還要靈活運用。組葉的相疊相破,會使畫中的葉子富有生命力。
畫竹的頂端或枝梢稱為「結頂」,可以說是亮相的地方。如何「亮相」?沒有一定之規,還是要把基本組葉形式畫好,以生動為原則。多到大自然中寫生,多觀察,多體會。
⑼ 國畫竹子怎麼畫
應該購一些專門畫竹的教材,系統的學習和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