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舞龍剪紙圖片大全簡單

舞龍剪紙圖片大全簡單

發布時間:2022-06-15 13:30:38

A. 有哪些簡單到爆的剪紙燈籠做法

每到節日,各種實用的燈籠就成了孩子們喜歡的寶貝,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們親手製作一款別致的小燈籠才更有意義,相信不少人小時候都會玩過燈籠。在傳統佳節中秋節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童年回憶。當你拿著一個小小的燈籠,和鄰居小夥伴們一起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著。在以前小時候的燈籠都沒有現代那樣有那麼多精巧的東西。大部分都是用紙質的,加上一些可愛精美的圖案。這樣傳統的燈籠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臨近中秋佳節,可以陪同自己的小朋友或者社會,重溫一下小時候的童年回憶做一個紙燈籠。

B. 元宵節促銷活動剪紙用什麼圖案

你可以剪一些舞龍,耍獅子,跑旱船,踩高蹺之類的剪紙藝術品。因為這些是傳統春節民間慶祝活動的必備節目。

C. 龍的剪紙,簡單的

目測這是最簡單的了。。

D. 求簡單的剪紙而且美觀的,並附有具體步驟……

一折折法
1、將一張紙對折一次;
2、在背面靠折紙畫出半邊紋樣;
3、前後打開便得到左右對稱的完整圖形。
二折剪紙
折法一:
1、將正方形約對角折一次; 2、再對角折一次; 3、畫上圖形,注意折線兩邊處理好連接部位。
折法二:
將一張色紙上下左右各對折一次,剪出每圖樣叫二折剪紙。在紙上畫半個圖樣,剪好展開後有兩個相同的完整圖樣。如作品青蛙、鵝等。
三折剪紙
三折折法:
將一張方形色紙上下對折,在底邊取中心點0,以0為固定點,把折紙均勻分成3份折疊在一起(見步驟圖),然後在折好的紙上畫半個圖樣,剪好後展開就有三個完整的圖樣。如下作品:
折法一:
折法二:
將一張方形色紙上下對折,在底邊取中心點0,以0為固定點,按60度角分成3份折疊一起(見步驟圖),然後在折好的紙上畫半個圖樣,剪好後展開就有三個完整的圖樣。如作品:花、魚、人等。
折法一:
創意自由的不對稱剪紙
不對稱剪紙又稱平剪法,製作自由,不受局限,很適宜進行各類題材的剪紙創作。
製作方法:先在紙的背面起稿,然後剪刻。熟練了就可以直接在紙的正面剪刻。
提示:
1、剪、刻刀要鋒利,製作時才會剪(刻)得又快又准。
2先從簡單有趣的造型剪起
3、要注意造型之間不散斷。如用刀刻可先刻細部,再完成外輪廓。如用剪刀要先剪出外輪廓,再剪細部。
4、要注意點、線、面組合所產生的美感。

E. 剪紙圖案大全及方法

但是發展到現在能夠會剪紙這門藝術人已經很少了,為了能夠將我們中國明間瑰寶繼續流傳下去,在這里教一些簡單的剪紙教程。我們在生活中還在經常使用剪紙,就是喜字。在結婚時候人們都會貼上很多喜字,來表示喜慶的氣氛。結婚時候喜字剪紙基本上都是在喜糖鋪子里購買的,很少有人是自己剪出來。其實喜字剪紙非常簡單,只需簡單步驟就可以剪出雙喜。首先我們需要准備是長方形的紅紙,一把剪刀,還有一支筆簡單三種工具就可以。什麼筆都可以,但是你想要效果最好,那麼最好是使用紅色筆。我們將紅紙對折四次,但是打開方向必須是在右手邊,然後在上面畫出不同大小的長方形,右邊的上畫出三個長方形,需要注意的事項是第一個長方形要比其他的寬一點。這樣剪出的效果更好。在第四個長方形必須是劃在左邊,他的寬度是最大的,接在在右邊繼續畫出兩個長方形,最後一個較小的長方形在左邊。

F. 舞龍是用什麼做成的

舞龍材料有:鐵皮(或塑料片)、鐵線、木板、竹或木棍 (用藤棍甩動效果更佳)、粗棉繩等材料製作而成的。
舞龍道具包含龍珠、龍頭、龍身( 包括骨架及龍衣 )、龍尾暨龍旗、鑼、鼓、鈸等。
扎龍的工作必須分別設計、選購材質、結扎、糊面、油漆、裝飾再加以組合。

龍的製作

1、龍珠的製作
1)將寬一公分鐵皮(或塑料片)長為75.36公分,圈成一個直徑廿四公分的鐵圈。
2)在鐵圈選一直徑兩端打孔,用粗鐵絲穿過,並在兩端加二公分長小管。
3)將穿過鐵圈的粗鐵絲向下彎成一直徑為三十公分的半圓圈,剩餘部份固定於長105公分的竹(木)棍上,並在竹(木)棍上油漆。
4)用寬一公分、厚約 0.一公分的竹蔑四或六條,分別穿過粗鐵絲,交叉扎在鐵圈上;成一個個竹圈,圈與國距離要相等,使成為一個球型。 將紅布剪成弧狀若干塊,用樹脂黏貼於龍珠骨架上,使成為一個紅色圓球。
5)在龍珠兩旁掛上綵帶(可設計多樣化),即告完成。 亦可結合現代球型塑料來製作,更為快速方便。

2、龍頭的製作
1)用長三十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每塊中間鑿一直徑約三公分大小的圓孔(其中一塊不要穿透);
2)另取長八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四塊木板釘成一長方形,再將長105公分、三公分直徑之竹或木棍 (用藤棍甩動效果更佳)穿過底下木板,用樹脂及鐵絲、鐵釘固定(務必扎緊,因為龍頭活動量大,易松脫)。
用厚0.五公分塑料網,長三十公分、寬94.2公分圍繞在矩形木板四周,並予固定(可用鐵絲密密扎緊)。
3)用寬0.五公分的竹蔑一支,穿過塑料網彎成圓筒前方中央處結扎,隆起高度約為二十公分為龍額,竹蔑後端斜向後方,用細鐵絲及樹脂固定於塑料網彎成圓筒中央後方處結扎;另取兩支竹蔑,扎在前述竹蔑的兩旁,並用細竹蔑細鐵絲橫紮成頭部,再用塑料網覆蓋。
4)龍角(如圖)可用粗鐵絲,交叉扎在龍頭上;龍鼻用細鐵絲隆扎高為十公分,並在兩側各留一長鐵絲,以為上卷之龍須。
5)用鐵絲或塑料網紮成龍耳狀,計兩片、扎在龍頭兩側,並上漆(視金龍、青龍、火龍而上色),並用金銀漆裝飾圖案。
6)在龍頭骨架上糊上白布並上漆(視金龍、青龍、火龍而上色),並用金銀漆裝飾圖案,嘴裡漆成紅色水紋狀,龍角和龍頭為不同顏色。
7)用直徑五公分小塑料圓球對剖,漆成黑色為龍的眼(亦可用手電筒),白布剪成眶比眼大些),用紅布剪成眉,鼻孔用黑色布剪成。
8)用厚一公分瓦楞紙剪龍齒(尖齒上下四支、門齒上下兩排、漆成白色,如圖)及長三十五公分、寬十二公分瓦楞紙剪成舌形(漆成紅色),分別置於龍嘴。
9)用長五0公分紅色塑料繩若干條,對折系在一鐵絲上,再用鐵刷,刷開
成為細絲以為龍須,最後綁在龍的下顎上。 最後用透明噴漆全部噴灑一次。

3、龍身的製作
1)用長三十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每塊中間鑿一直徑約三公分大小的圓孔(其中一塊不要穿透),另取長八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四塊木板釘成一長方形,再將長105公分、三公分直徑之竹或木棍(用藤棍、甩動效果更佳),穿過底下木板,用樹脂及鐵絲、鐵釘固定(務必扎緊,因為龍身轉折躍動大,易松脫),共十二支( 多餘則備用 )。
2)用厚0.五公分塑料網,長三十公分、寬94.2公分圍繞在矩形木板四周,並予固定(可用鐵絲密密扎緊)。將此塑料圓筒兩端用膠布包紮,以免凸出部份劃破龍衣。
3)扎竹(藤)圈直徑為三十公分,共八十個(多餘則備用)。
4)竹圈與竹圈相距三十公分(每節六個)用尼龍繩四條打結相連,扎在塑料圈上,並予以固定。
5)准備兩條粗棉繩各長為三十公尺,分別穿過龍身支架上下端內部,並以固定,以為龍筋。

4、龍衣的製作
1)用寬一公尺、長二十二公尺之自布,在布寬的兩邊各縫起一公分,並在兩邊每隔三十公分處,縫上一布帶(長約十五公分),做為固定龍衣之用。
2)用紅布(絨)剪成三角形,縫成龍的脊背。
3)在龍衣上繪龍鱗(或刻龍鱗橡皮章、沾油墨壓印)及肚紋(每隔五公分繪寬一公分紅線。
4)龍衣上亦可縫圓型亮片,以增加光澤,在陽光下閃爍亮麗。

5、龍尾的製作
1)用長三十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每塊中間鑿一直徑約三公分大小的圓孔(其中一塊不要穿透),另取長八公分、寬九公分、厚一公分的木板兩塊,四塊木板釘成一長方形,再將長105公分、三公分直徑之竹或木棍(用藤棍甩動效果更佳),穿過底下木板,用樹脂及鐵絲、鐵釘固定(務必扎緊,因為龍尾活動量大,易松脫 )。
2)用厚0.五公分塑料網,長三十公分、寬94.2公分圍繞在矩形木板四周,並予固定(可用鐵絲密密扎緊)。
3)用寬0.八公分之竹蔑一支,紮成直徑二十三公分之圓圈一個,並結扎在木板中央靠邊部份,另取相同竹蔑長150公分,延著前述圓紮成尾狀,並固定於木板中央靠邊部份。
4)用長短不一的細竹蔑八支,扎連在尾上,再用大小不同的竹(或塑料網)圈十四個,依次紮好,使成尾型,用樹脂及細鐵絲確實固定,尾端捲起於右邊。
5)用鐵絲(或塑料網)紮成三角形龍脊並貼紅布。龍尾糊上白布並上漆,再畫鱗片(繪時愈靠龍尾龍鱗要愈小),即告完成。

G. 春節剪紙:如何簡單,快速的剪出一串紅燈籠

准備一張紅紙,因為要過年了,大紅色的燈籠更喜慶,更能凸顯年的味道,還需要一把剪刀。

把准備好的紅紙按著第一步放的方向向上對折一次。

把紙順時針旋轉90度,因為能讓人一目瞭然看明白,我在紅紙的上面畫出要剪的燈籠的輪廓。(熟練了就不用畫了哦)

接下來用剪刀按著化好的線條剪出紅燈籠的輪廓,剪出燈穗。

然後把燈籠打開,攤平,這是一串燈籠最簡單的剪法。

為了使燈籠更好看、更自然些,把上一步剪好的燈籠對折回來,用剪刀在每個燈籠的上面和下面各剪出一個小長方形的細條。(像這樣也可以剪別的形狀,還可以剪出各種自己想要的花紋)

最後把燈籠重新打開,寫上新春祝福語。

H. 簡單對稱燈籠剪紙教程圖

把彩色紙對折,靠著閉口處剪出燈籠的一半,想想靠著開口剪會剪什麼結果?呵呵,就是左右兩邊斷開的燈籠了。

接著把燈籠中間的半圓形上下對折,我們看到燈籠折成了1/4圓,這樣剪一條曲線,幾條折線,燈籠罩口的裝飾花紋就剪出來了。

同樣,折成1/4圓還可以剪出燈籠中間的裝飾花紋,花紋的線條要流暢、富有變化、粗細均勻,還有最重要的是不能把剪紙剪斷哦~~

把剪紙打開,一個可愛的燈籠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I. 我國的傳統文化(舞龍、剪紙、對聯、秧歌)的介紹

一、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舊稱「過年」,子時過後,在院壩設香案,擺供果,焚香燭,家家朝天叩拜,放鞭炮,以示辭舊迎新(舊稱「出天行」)。送財神的人送來「財神圖」或「木柴」、「金銀水」、賀年帖,主人要給吉利錢。早晨起床,人們穿戴一新,小輩給長輩叩頭拜年,長輩給晚輩封贈吉利話,並給小孩「壓歲錢」。早餐吃湯圓,上午由家長帶領兒孫去祖墳前燒紙祭拜,放鞭炮,掛「墳飄」。是日,一般不串門,親友相遇,互道「恭喜發財」。初二開始,親友相互往來送禮賀年。建國後,政府規定春節放假,開展慰問烈軍屬活動。機關幹部、職工舉行「團拜」賀年。民間除不祭天敬神,不送財神外,其餘多沿舊俗。

二、 元宵

農歷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過大年)。
豐都城鄉歷來有「鬧元宵」的習俗。是日晚,有踩高蹺、劃綵船、唱車燈、玩龍獅等活動項目。城鄉鬧元宵最熱門的是燒火龍,鑼鼓火炮,震耳欲聾,人潮似海,鬧到深夜才送龍(燒龍)入海。農村有用稻草扎船和紙錢一並燒化送年,以示春節結束。

三、 清明

舊時,一般都在清明節到祖墳前掛墳飄(掛青),燒紙放炮。有些還攜帶酒餚,邀同族子弟去先人墓前飲酒「踏青」,講述先人業績。有些合族聚一處做清明會,集體祭祖,共進一餐。建國後,城鄉人民仍有在清明節祭掃祖墳的習俗。機關、學校組織幹部、學生去烈士墓前植樹,敬獻花圈,並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四、 端午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家家門上懸菖蒲艾蒿,中午吃粽子,喝雄黃酒,且放硫磺煙驅逐蛇蟲螞蟻。長江岸邊人民還在江上劃龍船。建國後,曾在舊縣城和高家鎮興辦過龍舟競渡長江的游泳比賽活動。

五、 中秋

農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大都吃糍粑。傳說「中秋不打粑,婆娘兒女不歸家」。入夜,家家聚於院壩中,或飲酒,或吃月餅賞月。舊時,一些年輕人常於中秋之夜去別人菜地里「摸秋」。將摸來象枕頭一樣的南瓜(或冬瓜),送給想生兒子的人家(叫「送頭」),祝其早生貴子。建國後,不少人家仍在中秋節歡聚一堂,白天吃糍粑,晚上吃月餅。「摸秋」、「送頭」等習俗已基本絕跡。

六、 除夕除夕

(農歷臘月三十日)前,人們制新衣襪,殺年豬,辦年貨,貼門畫、對聯,徹底打掃房內外清潔。三十天中午,全家團聚吃一頓豐盛的年飯。入夜,家人圍爐坐至深夜(叫「守歲」),喝清茶、吃瓜子,總結舊歲話新年。
舊時,臘月二十三日祭灶。吃飯前家家戶戶要在堂屋家神前擺酒飯、燒紙錢,先請祖先過年,之後,一家再圍桌吃年飯,深夜敬四官財神。其俗今多廢。

閱讀全文

與舞龍剪紙圖片大全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生衣服搭配圖片大全 瀏覽:978
招聘圖片可愛 瀏覽:118
跑車磨托車價格與圖片 瀏覽:992
女生懶人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610
男生五張圖片 瀏覽:688
力量漢字圖片高清圖片 瀏覽:940
放假了我幫媽媽洗衣服圖片 瀏覽:964
word文檔無法全面顯示圖片 瀏覽:108
可愛又簡單的簡筆畫小姑娘圖片 瀏覽:678
漂亮的衣服架圖片 瀏覽:889
白色的舞蹈襪子女孩圖片 瀏覽:933
軍人證件照男生圖片 瀏覽:327
自律漂亮的女孩圖片 瀏覽:100
女孩子的小腿肚子圖片 瀏覽:174
六年級小女孩乳頭圖片 瀏覽:141
怎麼快速縮小圖片 瀏覽:311
圖片上的章如何摳 瀏覽:857
word壓縮圖片原理 瀏覽:375
word設置圖片格式無法點擊 瀏覽:322
肖戰花襯衣照片高清圖片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