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帶頭花的京劇臉譜圖片大全簡單

帶頭花的京劇臉譜圖片大全簡單

發布時間:2022-06-16 07:07:48

❶ 京劇臉譜(圖片)加介紹,急用,謝謝

相關臉譜的介紹
紅色臉
象徵忠義、耿直、有血性,如:「三國戲」里的關羽、《斬經堂》里的吳漢。 黑臉張飛
其他:有諷刺意義,表示假好人。 關羽(紅整臉)
黑色臉
既表現性格嚴肅,不苟言笑,如「包公戲」里的包拯;又象徵威武有力、粗魯豪爽,如:「三國戲」里的張飛,「水滸戲」里的李逵,「楊排風」中的焦贊。 其他:表示陰陽中的陰,用於鬼魂。 膚色較黑或面貌醜陋。 張飛(黑十字門蝴蝶臉)
白色臉
表現奸詐多疑,如:「三國戲」里的曹操、《打嚴嵩》中的 曹操
嚴嵩。 曹操(白整臉)
藍色臉
表現性格剛直,桀驁不馴,如:《上天台》中的馬武,《連環套》里的竇爾墩。 藍色臉竇爾敦
竇爾墩(藍花三塊瓦臉)
紫色臉
表現肅穆、穩重,富有正義感,如:《二進宮》中的徐延昭,《魚腸劍》中的專諸。 其他:面色不好,醜陋。 張郃(紫三塊瓦臉)
金色臉
象徵威武庄嚴,表現神仙一類角色。如:《鬧天宮》里的如來佛、二郎神。 大鵬(金色象形臉)
綠色臉
勇猛,莽撞。 如:《白水灘》里的徐世英
其他:
綠林好漢。 黃色:一般表現性格猛烈。如《南陽天》中的廉頗。 鍾馗之臉譜
褐色和粉紅色:表現比較正直的老人。 金色:用於佛祖和神仙一類人物,如如來佛、二郎神。 銀色:用於一些比較有法力的精怪。 凈角紫色臉:紫色介於黑紅兩色之間,剛正威嚴的人物和忠義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臉。如《魚腸劍》中的專諸,《武科場》中的常遇春,《大保國》中的徐延昭,有些人物在小說或者民間口頭文學中描述為紫臉膛,因而使用紫色臉,如《惡虎村》中的濮天雕,《招賢鎮》中的費德功,《戰長沙》中的魏延。有的人物用紫色臉是為了與同台的其他角色區別,如《百壽圖》中的北斗星是相對於老生的南斗星,顯得威武,而《柴桑口》中的龐統用紫色臉膛是表示其相貌醜陋。 凈角粉紅臉:粉紅色臉一般象徵年邁的紅臉人物,如《取洛陽》中的蘇獻,《盤河戰》中的袁紹,《四傑村》中的花振芳等。 凈角綠色臉:綠色臉一般寓意為勇猛暴躁,與黑色臉有相近之用意,有些佔山為王的草寇類人物使用綠色臉。如《白水灘》中的青面虎,《慶頂珠》中的倪榮,《失子驚瘋》中的金眼豹,《響馬傳》中的程咬金等。 凈角藍色臉:藍色一般表示剛強陰險,在臉譜中紫色與綠色的寓意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性格剛強的人物,如《取洛陽》中的馬武,表示人物陰險性格的如《薛家窩》中的謝虎,《劍鋒山》中的焦振遠,《連環套》中的竇爾敦等。 凈角黃色臉:黃色臉寓意人物驍勇剽悍或凶暴殘忍,如《車輪戰》中的宇文成都,《洞庭湖》中的楊么,表示人物凶暴殘忍性格的如《魚腸劍》中的姬僚,《戰宛城》中的典韋等。 凈角金銀色臉:金銀兩色在神怪臉譜中應用較為廣泛,顯示神仙的面現金光,鬼怪的青面獠牙,如《安天會》、《無底洞》、《蟠桃會》中的楊戩(二郎神),《紅梅山》中的金錢豹,《攻潼關》中的金吒均勾金色臉,《攻潼關》中的木吒勾銀色臉。有的將官為表示英勇無敵也用金色,用來助增臉譜的威儀,如《挑滑車》中的金兀術,《四平山》的李元霸,說到神怪臉譜,這里應該強調說明,前輩著名演員都反對把神怪臉譜勾畫的稀奇古怪或陰森恐怖,不贊成把蛇蠍蜈蚣真實地畫在臉上,更反對把骷髏等陰森形狀畫在臉譜里,他們認為這不但有損於舞台美的藝術原則,也使人看了膽戰心驚,有害於舞台表演,是一種淺顯的、藝術造詣不高的作法,雖然是神怪臉譜,也應該與人面相近。 凈角瓦灰色臉和赭色臉:瓦灰色與藍色在臉譜應用中意義相近,瓦灰色臉如《蘆花河》中的烏里黑,赭色與紫色的意義相近,如《綵樓配》中的月下老人、《鐵籠山》的迷當。 《單刀會》中的周倉
凈角淡青色臉:淡青色介於藍綠色之間的用意,如《卧牛山》、《單刀會》中的周倉勾淡青色腦門, 周倉在《青石山》中用金色腦門,表示其死後成神 。 「臉譜」是指中國傳統戲劇里男演員臉部的彩色化妝。這種臉部化妝主要用於凈(花臉)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類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內行的觀眾從臉譜上就可以分辨出這個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聰明還是愚蠢,受人愛戴還是使人厭惡。 京劇那迷人的臉譜在中國戲劇無數臉部化妝中佔有特殊的地位。京劇臉譜以「象徵性」和「誇張性」著稱。它通過運用誇張和變形的圖形來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徵。眼睛,額頭和兩頰通常被畫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狀,再加上誇張的嘴和鼻子,製造出所需的臉部效果。
編輯本段歷史
臉譜的產生有悠久的歷史。臉譜起源於面具,臉譜將圖形直接畫在臉上,而面具把圖形畫在或鑄在別的東西上面後再戴在臉上,在中國的古代,祭祀活動中有巫舞和儺舞,舞者常帶面具。在四川成都以北,古蜀遺址

❷ 京劇臉譜圖片大全(帶名稱的)要快!!!~~

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關於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一門藝術,國內外都很流行,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以下為京劇臉譜圖片大全:

❸ 京劇臉譜,生旦凈末丑的具體圖片

中國戲曲中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按傳統習慣,有「生、旦、凈、丑」和「生、旦、凈、末、丑」兩種分行方法,近代以來,由於不少劇種的「末」行已逐漸歸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凈、丑」作為行當的四種基本類型。每個行當又有苦幹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統稱;「生」、「凈」、兩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時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可以按這個分類去網頁上找找.
生:男性
小生
老生
武生
旦:女性
花旦
刀馬旦
老旦
青衣
凈:花臉
末:年紀較大男性
丑:丑角
文丑
武丑
http://www.jingjuok.com/lp/new_page_1.htm

http://www.btxx.cn.net/bjopera/index.htm

❹ 京劇臉譜共有多少種

1、整臉:一種顏色為主色, 以誇張膚色,再勾畫出 眉 眼 鼻 口和細致的面部肌肉紋細。
2、三塊瓦臉: 又稱「三塊窩臉」,是在整臉的基礎上進一步誇張眉、眼、鼻的畫片, 用線條勾出兩塊眉,一塊鼻窩,所以稱「 三塊瓦臉」。其中又再分「正三塊瓦」 「尖三塊瓦」 「花三塊瓦」 「老三塊瓦」等。
3、十字門臉:由三塊瓦臉發展出來,特點是 將三色縮小為一個色條, 從月亮門一直勾到鼻頭以下,用這色條象徵人物性格。 主色條和眼窩構成一個「十」字,故名「十 字門臉」,又分「花十字門」、「老十字門」。
4、六分臉: 特點是將腦門的主色縮為一個色條,誇大眉形,白眉形佔十分之四,主色佔十分之六。「六分臉」也稱「老臉」。
5、碎花臉: 由「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輔色添勾花紋,色彩豐富,構圖多樣和線條細碎,故稱「碎花臉」。
6、歪臉:主要用來誇張幫凶打手們的五官不正, 相貌醜陋, 特點是勾法不對稱, 給人以歪斜之感。
7、僧臉:「僧臉」又名「和尚臉」。特徵是腰子眼窩 花鼻窩 花嘴岔,腦門勾一個舍利珠圓光或九個點,表示佛門受戒。
8、太監臉:專用來表現擅權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紅白兩種 ,形式近似「 整臉 」與「 三塊瓦臉 」, 只是誇張太監的特點;腦門勾個圓光,以示其閹割凈身,自詡為佛門弟子。 腦門和兩頰的胖紋,表現出養尊處優 腦滿腸肥的神態。
9、元寶臉:腦門和臉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寶,故稱「元寶臉」。分「 普通元寶臉 」、「倒元寶臉」、「花元寶臉」 三種。
10、象形臉:一般用於神話戲,構圖和色彩均從每個精靈神怪的形象特徵出發, 無固定譜式。畫法要似像非像,不可過於寫實,講究「意到筆不到」,貴在 「傳神」,讓觀眾一目瞭然,一看便知道何種神怪所化。
11、神仙臉:由「整臉」 「三塊瓦」發展而來,都用來表現神、佛的面貌 ,構圖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銀色,或在輔色中添勾金、銀色線條和塗色塊,以示神聖威嚴。
12、丑角臉:又名「三花臉」或「小花臉」,特點是在鼻樑中心抹一個白色「豆腐塊」, 用漫畫的手法表現人物的喜劇特徵。
13、小妖臉:「小妖臉」表現的是神話戲中的天將 小妖等角色。這兩種臉譜又名「隨意臉」。
英雄臉:「英雄臉」 不是指傑出人物的臉,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師和參與武打的打手的臉。

❺ 比較簡單的京劇臉譜有哪些

關羽,基本是就是一個純紅臉。
其他如竇建德、尉遲恭、周泰基本是黑白兩色的純對稱簡單圖形。

❻ 急需京劇的臉譜和圖片的介紹

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關於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京劇臉譜,是根據某種性格、性情或某種特殊類型的人物為採用某些色彩的。紅色有臉譜表示忠勇士義烈,如關羽、姜維、常遇春;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李逵等;黃色的臉譜表示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一般表示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京劇臉譜來源於生活。每個人面部器官的形狀、輪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規律,面部肌肉的紋理與人物的年齡、生理、經歷、生活的自然條件也都有密切關系,所以京劇臉譜的勾繪是以生活為依據,也是生活的概括。如生活中常說的人的臉色,曬得漆黑、嚇得煞白、臊得通紅、病得焦黃等,既是劇中人物心理活動、精神狀態的揭示和生理特徵的表現,又是確定臉譜色彩、線條、紋樣與圖案的基礎。臉譜雖然來源於生活,但又是實際生活的放大、誇張。演義小說和說唱藝術對歷史人物的誇張、形象的描寫,也是京劇臉譜的依據來源。如關羽的丹風眼、卧蠶眉,張飛的豹頭環眼,趙匡胤的面如重棗等,所有描寫,都被戲曲化妝吸取下來,在京劇舞台上的表現尤為明顯、突出。京劇臉譜在創造與發展的過程中,來源眾多,除上述者外,還有如下幾種: 1、借鑒生活中血統遺傳的原理。如張飛之子張苞,盂良之子孟強,焦贊之子焦玉,尉遲敬德之子尉遲寶林等,襲用其父臉譜,約定俗成,漸成定例。2、依據劇中人物姓名,附會色調,確定臉譜。如齊桓公因名「小白」而勾白臉,膏面虎因「青」字勾綠臉,浪里白條張順因「白」字勾白臉,黑風利、烏成黑等因「黑」字皆勾黑臉。3、以訛傳訛;一些劇中人物的臉譜來源於「訛傳」(音訛、義訛),加以附舍。如文天祥因與聞太師之「聞」同音勾紅臉。鋼屬黑色,剛與鋼同膏,因此京劇舊例,凡性格猛烈剛強之人多勾黑臉,如《草橋關》劇中的銚剛,(徐策跑城9劇中的薛剛)《慶陽圖》劇中的李剛,均因名字中有「剛」字而勾黑臉(京劇界素有「三剛不見紅」之說)。《八蠟廟》劇中的關泰,《收關勝》劇中的關勝,僅因與關羽同姓而勾紅臉。
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簡單的符號,「觀念符號」和"「表情符號」,用來表達某種特定的觀念或表情。唐代就有"塗面"的記載,孟郊在《弦歌行》里寫道:"驅攤擊鼓吹長笛,瘦鬼染面惟齒白",即表明了用染塗臉面表現鬼神的形象。宋代徐夢莘《三朝北門會編》的"清康中秩"第六卷記載了宋徽宗的兩個佞臣以"粉墨做優戲",口出市井浮言穢語,蠱惑皇上。宋代"塗面"分"潔面"和"表面"兩類,花面也很簡單。畫了個白鼻子、紅眼圈,目的"務在滑稽"。凈丑都畫臉譜,每個角色又有一個專譜。其底色多是根據說唱文學中的描繪或演員自己的想像設計的。如關羽的底色是紅的,包公的是黑的。其基本譜式是誇張的眉眼部分。明代人留發,臉譜畫在額以下,清代人留辮子,頭剃到腦門以上,臉譜也畫到了腦門以上。圖案比例也發生了變化。與明代相比,臉譜有繁有簡,底色一樣。清代中葉,地方戲興起,凈丑的臉譜每一地方差別很大,有明顯的地方特徵和民間藝術氣息,各種地方戲約有300多個劇種,大多在18世紀以後興起。地方戲的繁盛,使得劇目題材人物角色不斷增多,行當分工更細。凈行除了正凈副凈外,又加了武凈。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簡單的符號,「觀念符號」和"「表情符號」,用來表達某種特定的觀念或表情。到了戲里,這些符號就直接畫在臉上,表達更為復雜豐富的觀念和表情。唐代就有"塗面"的記載,孟郊在《弦歌行》里寫道:"驅攤擊鼓吹長笛,瘦鬼染面惟齒白",即表明了用染塗臉面表現鬼神的形象。宋代徐夢莘《三朝北門會編》的"清康中秩"第六卷記載了宋徽宗的兩個佞臣以"粉墨做優戲",口出市井浮言穢語,蠱惑皇上。因為宋代雜劇中,科諢佔了很大比例。元代雜劇盛行,在《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做場》的大幅壁畫中,明代已經是由昆劇演出的傳奇劇的天下,表演豐富,行當分工精細,凈分正凈(大面)、副凈(二面)和丑(三面)。凈丑都畫臉譜,每個角色又有一個專譜。如關羽的底色是紅的,包公的是黑的。其基本譜式是誇張的眉眼部分。明代人留發,臉譜畫在額以下,清代人留辮子,頭剃到腦門以上,臉譜也畫到了腦門以上。圖案比例也發生了變化。與明代相比,臉譜有繁有簡,底色一樣。清代中葉,地方戲興起,凈丑的臉譜每一地方差別很大,有明顯的地方特徵和民間藝術氣息,各種地方戲約有300多個劇種,大多在18世紀以後興起。地方戲的繁盛,使得劇目題材人物角色不斷增多,行當分工更細。凈行除了正凈副凈外,又加了武凈。色彩增加了藍、綠、黃、灰、橙。沒圖噠-自己看看就行了

❼ 京劇臉譜的臉譜的圖案

臉譜圖案非常豐富,大體上分為額頭圖,眉型圖,眼眶圖,鼻窩圖,嘴叉圖,嘴下圖。每個部位的圖案變化多端,有規律而無定論,如:
包拯黑額頭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潔。
孟良額頭有一紅葫蘆,示意此人愛好喝酒。
聞仲,楊戩畫有三眼,來源於古典傳說。
巨靈,煞神,金錢豹有多張臉,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楊七郎額頭有一繁體「虎」字,顯示其勇猛無敵。
趙匡胤的龍眉表示為真龍天子。
雷公臉譜中有一雷電紋。
姜維額頭畫有陰陽圖,表示神機妙算。
夏侯惇眼眶受過箭傷,故畫上紅點表示。
竇爾墩,典韋等人的臉譜上有其最擅長的兵器圖案。
王彥章頭畫蛤蟆,表示是水獸轉世。
趙公明面畫金錢,表示自己是財神爺。孫悟空(猴臉),《鬧天宮》中人物。有火眼金晴,能七十二變化。因偷仙桃、鬧天宮,玉皇大帝派天兵神將捉拿,未成。後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故事見《西遊記》第五回。孫悟空是神猴,頑皮、機智,故用猴臉。火眼金睛,眼圈用金色或黃色。額頭上有佛珠。
趙天君(黑色六分臉),《鬧天宮》中四大天王之一。道教神將。曾與眾天兵神將捉拿孫悟空。因他是財神、火神,故雙頰勾金錢紋,眉額勾火紋。印堂有神目。
溫天君(綠色碎花臉),《鬧天宮》中四大天王之一。道教神將,東岳大帝部下,泰山之北斗星君畫七星圖於額上。

❽ 求京劇臉譜大全357p大圖

中國戲曲臉譜專集。主要有《郝壽臣臉譜集》,吳曉鈴編纂,收43個劇中人物臉譜59幅,多為贗品,1962年出版;《湖南地方戲曲臉譜選集》,收湘劇、常德戲、祁陽戲、辰河戲等地方劇中臉譜568幅,1959年出版;《江西古典戲曲臉譜選集》,收輯饒河戲、青陽腔、宜黃戲、東河戲之臉譜119幅,1960年出版;《川劇臉譜選》,收輯臉譜112幅,1963年出版;《粵劇臉譜集》,收入臉譜141幅,1963年出版;《崑曲臉譜》,金紫光著文,收入侯玉山臉譜10幅,1963年出版;《劉奎官京劇臉譜集》,收入臉譜188幅,1963年出版;《京劇臉譜》,收入臉譜63幅,1963年出版。以上臉譜集,保留了多於一部劇種的臉譜資料,不算珍貴。

❾ 生旦凈末丑的京劇臉譜圖片(要分類的哦)

1.生:

生的名目最早見於宋元南戲,指劇中男主角,與元雜劇的正末相當。清以後又衍化為老生、小生、外、末4個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屬性、性格特徵和表演特點,大致可分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類。

(9)帶頭花的京劇臉譜圖片大全簡單擴展閱讀

旦行是扮演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分為青衣(正旦):端莊嫻雅的女子。花旦:天真活潑的少女或性格潑辣的少婦。

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特別是打出手。刀馬旦: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不用打出手。老旦:老年婦女。彩旦:滑稽詼諧的喜劇性人物。花衫:熔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於一爐的全才演員等稱為花衫。

❿ 京劇臉譜中生、旦、凈、末、丑的臉譜是什麼樣的,希望有圖片

1、生行簡稱「生」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生行分為老生、紅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為京劇中的重要行當之一。除去紅生和勾臉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的,行內術語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較潔凈俊美的。

閱讀全文

與帶頭花的京劇臉譜圖片大全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s圖片拖動過來如何變小 瀏覽:402
我姓海的文字圖片 瀏覽:141
妹妹頭發型圖片教程 瀏覽:556
美女抱著白貓的圖片高清 瀏覽:163
怎麼在圖片旁邊寫字 瀏覽:443
搭肩動漫圖片 瀏覽:877
把word的圖片設置成統一大小 瀏覽:543
男女黑白動漫圖片 瀏覽:317
抖音如何給視頻添加圖片 瀏覽:416
狗狗和小狗在一起可愛圖片 瀏覽:991
手繪霸氣圖片巨蟹女生 瀏覽:809
蘋果手機小尺寸的圖片怎麼做壁紙 瀏覽:53
圖片與字如何同步 瀏覽:83
好看的圖片大全男生唯美 瀏覽:538
動漫帥哥人物圖片 瀏覽:101
唯美圖片帶字大全 瀏覽:332
3d怎麼刪除背景圖片 瀏覽:500
日韓女發型圖片大全中長發 瀏覽:327
一個可愛的鹿鹿圖片 瀏覽:774
周姓氏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