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兒童最簡單臉譜的畫法圖片
兒童最簡單臉譜的畫法如下:
1、用橢圓形畫出臉譜的輪廓,接著在臉譜上畫出好看的花紋裝飾兩個橢圓形的眼睛。
2、眼睛周圍用弧線畫出臉譜上的裝飾,用波浪線畫出他的鬍子,接著用半圓形畫出鬍子下面的嘴部。用彎曲的折線和圓點畫出眉毛上的裝飾。
3、下面給畫好的眼睛和鬍子部分塗上黑色。在對眼睛塗色時,注意留出眼睛上的高光,讓眼睛看起來更加炯炯有神。
4、臉譜中間塗上紅色,漂亮的臉譜簡筆畫就畫好了。
② 戲曲的臉譜分幾種代表什麼
臉譜根據描繪著色方式,分為:揉,勾,抹,破四種基本類型。
揉臉:凝重威武,整色為主,加重五官紋理加以實現。是十分古老的臉譜形式。
勾臉:色彩絢麗,圖案豐富,復雜美麗,五彩繽紛,有的還貼金敷銀,華麗無比。
抹臉:淺色為多,以為塗粉於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詐壞人之性。
破臉:不對稱臉,左右不一,形容面貌醜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據臉譜的圖案排列,又把臉譜分為以下四種:
整臉:最原始的臉譜形式,利用雙眉把臉分為額和面兩個部分的臉譜。
三塊瓦臉:在整臉的基礎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為左右的臉譜。
花三塊瓦臉:把三塊瓦臉的分界邊緣藝術化,加上各式圖案的臉譜。
碎臉:三塊瓦臉的變種,其分界邊緣花形極大,破壞了原有的輪廓。
(2)豫劇臉譜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臉譜的起源:
臉譜來源於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築物,商品的包裝,各種瓷器上以及人們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風格迥異的臉譜形象。
這遠遠超出了舞台應用的范圍,足見臉譜藝術在人們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說明臉譜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許多國際友人、國內的有識之士出於對中國戲曲臉譜的好奇與喜愛,都在探索臉譜的奧秘。
大家看到的臉譜大致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工藝美術性臉譜。這類臉譜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思維想像,在石膏材質的臉形上,用繪畫,編織,刺綉等手法製作出形態各異,色彩圖案變化多樣的臉譜製品,這類臉譜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另一類是舞台實用臉譜。這類臉譜是根據劇情和劇中人物的需要,演員用誇張的手法在臉上勾畫出不同顏色,不同圖案和紋樣的臉譜。
關於舞台臉譜的起源有幾種說法,一種是源於中國南北朝北齊,興盛於唐代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物,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勇猛善戰,貌若婦人,每次出戰,均戴兇猛假面,屢屢得勝。
人們為了歌頌蘭陵王創造了男子獨舞,也帶面具。戲曲演員在舞台上勾畫臉譜是用來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點,相貌特徵,身份地位,實現豐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臉譜是人們頭腦中理念與觀感的諧和統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臉譜
③ 臉譜怎麼畫圖片簡單
畫簡單臉譜教程:
1、首先准備紅、桔、綠、四色彩筆和一張紙。先用黑色在紙上畫一個橢圓,表示臉型,在臉的兩側畫兩只耳朵。
中國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藝術門類,在國內外流行的范圍相當廣泛,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
臉譜來源於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築物,商品的包裝,各種瓷器上以及人們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風格迥異的臉譜形象。這遠遠超出了舞台應用的范圍,足見臉譜藝術在人們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說明臉譜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許多國際友人、國內的有識之士出於對中國戲曲臉譜的好奇與喜愛,都在探索臉譜的奧秘。
④ 河南戲的臉譜有什麼特點 臉譜介紹
1、往昔,河南戲曲臉譜比較簡單,只有紅、白、黑三色。交流中受崑曲、弋陽腔、秦腔、京劇的影響,從而日益豐富多彩。但在一些稀有劇種和僻野山鄉的演出團體中,其勾繪、著色輪廓仍比較粗廣,明顯具有河南人豪邁、直露的特色。
2、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舞台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不同行當的臉譜,情況不一。「生」、「旦」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麵」、「潔面」。而「凈行」與「醜行」面部繪畫比較復雜,特別是凈,都是重施油彩的,圖案復雜,因此稱花臉。戲曲中的臉譜,主要指凈的面部繪畫。而「丑」,因其扮演戲劇角色,故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⑤ 最簡單的戲曲臉譜怎麼畫
首先在畫板的中間畫出一個橢圓形,為京劇臉譜的輪廓。
最後畫出臉譜的裝飾,例如示圖中畫出來帽子。
⑥ 豫劇秦英和京劇秦英臉譜區別
豫劇秦英和京劇秦英臉譜區別在於臉譜顏色的搭配和表情不同,詳情如下:
京劇秦英臉譜,是一種具有漢族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式,就像唱歌、奏樂都要按照樂譜一樣,所以稱為「臉譜」。關於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的非常喜愛的一門藝術,國內外都很流行,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漢族傳統文化的標識之一。
豫劇秦英臉譜是我國地方戲中很有特色的一個劇種臉譜。豫劇迷遍布全國各地,特別在河南、山西、陝西等省,人們一聽到自己熟悉的曲子,便會立即附合在這高亢婉轉、節奏鮮明的曲調中。那種投入、陶醉、得意的神情,不管在哪種場合,都毫無顧忌地溢於言表。
豫劇」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劇種。京劇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⑦ 豫劇的臉譜與京劇的臉譜有什麼不同
豫劇的臉譜和京劇的臉譜差距是比較大的,京劇臉譜因為對於每個人物形象都會有一個大概的方式,是需要按照唱歌一樣有一個樂譜來進行化妝。京劇臉譜整個臉上是有一個主色的,用來誇張皮膚,在勾勒出眉眼口鼻等一些細致的肌肉紋理之後,而臉譜上的通用顏色也有一些區別,像紅色的話主要代表著正面人物角色,黑色一般是正直剛正不阿的人物形象,白色代表的是陰險狡詐的形象,每一種顏色的形象都是不同人物性格的,同時臉譜圖案也是非常豐富的。可是豫劇的臉譜就比較簡單,主要分為紅黑白三種顏色,用勾繪,著色輪廓為主。
最後中國傳統文化的臉譜文化,博大而精深,對於臉譜色彩的運用也是非常成熟的,這是不同於其他國家任何戲劇的一種表現方式,有著獨特的迷人魅力。
⑧ 豫劇的花臉的顏色各代表什麼人
豫劇的角色行當,按一般的說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臉。
四生是大紅臉(又叫紅凈、戲生)、二紅臉(又叫馬上紅臉)、小生、邊生(又叫二補紅臉);
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
四花臉是黑頭(副凈)、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
正因為是男八女四的行當,把四生四花臉叫做外八角,以男角為主的戲叫做「外八角戲」。
傳統戲曲臉譜的顏色是以一種顏色象徵某個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這種顏色稱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的直覺表現手段。藝術家用紅、藍、白、黑、金、紫、銀等顏色,以誇張的手法,突出劇中的人物形象。表現在形、神、意三個方面,寓意褒貶,愛憎分明。表現出人物的忠、奸、善、惡等。
中國傳統戲曲臉譜的各種顏色分別代表的意義為:
紅色:代表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黃飛虎、關羽。
藍色:代表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
黑色:代表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綠色:代表頑強、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虯。
黃色:代表梟勇、兇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代表剛正、穩練、沉著的人物。
金色、銀色:代表各種神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