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壤樣品的採集需要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土壤樣品的採集需要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步驟:
采樣准備:
組織准備:編寫詳細的工作方案,組建由專業技術人員、後勤保障人員、質控人員等組成的采樣組,並進行培訓學習。
資料收集:收集監測區域的交通圖、土壤圖、地質圖等相關資料,以及土壤信息、環境研究資料、法律(法規)等。
布點設計及現場勘查:根據調查目的進行初步設計,確定理論監測點位集,並通過現場勘查優化布點。
采樣器具准備:准備工具類(如鎬頭、鐵鍬等)、器材類(如GPS、樣品袋等)、文具類(如土壤樣品標簽、采樣現場記錄表等)、現場采樣定性試劑、安全防護用品及采樣用車輛等。
樣品採集:
採集土壤表層:根據監測需求,挖取0-20 cm或0-60 cm的土壤,可採用單獨樣品或混合樣品的方式。混合樣的採集方法包括單角線法、雙對角線法、棋盤式法、蛇形法等。
採集土壤剖面:對於特殊要求的監測,可選擇部分采樣點為剖面采樣,挖掘土壤剖面並逐層采樣。
採集新鮮土壤樣品:在測定土壤揮發性、半揮發性物質時,需要採集新鮮樣品,並低溫保存。
采樣記錄:
對樣品進行編號,填寫采樣記錄表和樣品標簽,記錄樣品的簡單描述、采樣點周圍情況及土地利用歷史等內容。
使用GPS衛星定位記錄樣點經緯度,拍攝數碼相片。
樣品流轉:
在采樣現場將樣品逐件與樣品標簽和采樣記錄進行核對,分類裝箱。
樣品運輸過程中防止損失、混淆或沾污,及時送至實驗室。
采樣者和實驗室樣品管理員雙方清點核實樣品,並在樣品流轉卡上簽字確認。
注意事項:
采樣點選擇:避免設在田邊、溝邊、路邊或肥堆邊;清除表層的枯枝落葉和植物根系;剔除礫石等異物;注意及時清潔采樣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采樣深度與量:每個采樣點的取土深度及采樣量應均勻一致,土壤上層與下層的比例要相同。取樣器應垂直於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采樣工具選擇:測定微量元素的樣品必須用不銹鋼取土器采樣;測定重金屬的樣品,盡量用竹鏟、竹片直接採取,或用鐵鏟、土鑽挖掘後颳去與金屬采樣器接觸的部分。
特殊樣品處理:對於污染土壤的樣品,要根據污染物的性質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採集揮發性、半揮發性有機物樣品時,要防止待測物質揮發,注意樣品滿瓶不留空隙,低溫運輸和保存。
采樣時期:根據監測目的選擇合適的采樣時期,如秋季作物收獲後或春季播種施用前採集農田土壤樣品。
采樣量:土壤樣品一般采樣量為1-3 kg,對混合樣品需反復按四分法棄取,最後留下所需的土樣量。
(註:以上圖片為土壤剖面示意圖,展示了土壤剖面的典型結構和分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