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畫速寫的正確步驟是什麼
默識強記· 畫之前,把對象的主要形態特徵的信息,經過眼睛的傳遞,迅速地收集儲存在大腦這個"電子計算機"中,這點很重要.在速寫過程中,抬頭為觀察,低頭便是憑記憶畫了.因為眼睛的功能有限,看對象時就不能畫,在畫的時候就不能看對象.任何人都不可能眼睛看著對象,同時手卻在紙上畫著,有時偶而也例外,所以必須靠多次記憶的連接去完成這一對象的造型.另外,有些瞬間即變的對象動態,一下子來不及速寫下來,畫不成又非常可惜,就只能憑靠記憶的輔助來完成,如畫運動速寫,一個動作最多停留幾秒鍾,你就只能先用兩三條大線確定動態的主要特徵,其它部位等就需要憑記憶補充了. 速寫離不開記憶,所以速寫和默寫是很難分開的,速寫中已帶有默寫的成分,所以從此意義上講,速寫實際上是畫家記憶力大小的體現.所以著手速寫時,先不要急於下筆,先多看幾眼,觀察默記,只有這樣,畫家才能掌握捕捉對象的主動權.當該做到,第一眼就把對象的形態扼要地印在腦子中,第二眼,第三眼僅僅是加深、修正和補充罷了.沒有第一眼的完整記憶,接下去會處在被動局面,因為當你再抬頭觀看時,對象的動態可能已變.當然一些緩慢和重復的動作,還可能有機會彌補,但這也不及第一眼看到的生動. 簡約取捨 洗練、概括是速寫的特性,在速寫過程中應注意不要越畫越繁、越畫越多.取捨、簡約比起如實地照抄更難,是需要動腦筋的.這對於那些始終滿懷信心地照他所見的那樣一絲不苟去畫的初學者來說,是很困難的,往往把握不住自己,經不起那些耀人眼目的細節的引誘.當然對象主體的精彩的細節,在速寫中也要有選擇地用,但影響整體的細節就不要全收進去.要把傳進眼中的信息,經過大腦過濾、歸納、選擇,去繁取簡,牢牢地把握畫面的整體性. 到底需要取捨什麼,很難用一句話講清,因為哪一幅畫都有哪一幅的"華彩".取捨歸納還由具體某一幅畫的要求而定,如畫動態時,面部五官就可省略或只點兩隻眼;而畫人物半身肖像時,就可省去衣服上瑣碎的衣紋、口袋服飾等.但同一幅畫的內容每個畫家取捨的地方也不盡然相同,允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畫家的喜惡興趣是不同的。 ·收拾整理· 一般來講,速寫是忌諱整理的,因為經過整理加工,速寫中原始的生動性就要減弱;經過塗改,速寫果斷利落的特性就要損傷;過後整理時往往沒有了當時的激情,畫出的線條往往呆板,就會減弱速寫的韻味.一般講,速寫和素描不同,它具有不完整的特性它不必面面俱到,有些"缺憾""空白"可能會給人以聯想和品味. 但也不是說速寫絕對不能整理,如果您覺得畫完後效果比您第一感覺弱,那您可以去加強它,如果有些地方瑣碎.不整,那您可以塗改支離破碎之處,讓主體更突出,如果有些地方有多餘的敗筆,那您可以去塗掉,讓畫面更舒暢,如果有的速寫添加、修改仍不可補救,而這個畫面又非常難得,畫不好遺憾,那重新整理一幅也無妨.一遍不成二遍,有時可能比原始速寫更生動,速寫味更濃.總之,加工整理是以保持畫面的整體、簡練為原則的. 速寫離不開默寫 素描和速寫訓練的目的,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使畫家在頭腦中記憶住眾多的形態信息和形態變化規律.掌握默寫功夫可以使您更快地達到這一訓練目的. 默寫這一造型方法在中國有很深厚的傳統,相傳唐代畫聖吳道子受命和李思訓畫嘉陵江回來後說:臣無粉本,並記在心.一日內將三百里江山一揮而就,南唐畫家顧閎中受李煜派遣,潛入韓熙載宅院,把他放盪的夜生活,觀察默記,畫成了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五代畫家重胤為前蜀王愛姬畫像,重胤只叫她出來觀察片刻,第二天就交出逼真的畫像來.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畫家對默寫已有很深的造詣,並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西方繪畫窮物理的科學精神體現在造型方法上是重視直觀照物寫生.到了學院派就把這一點走向程式化,以至學生脫離了模特兒就連最簡單的東西也不能畫甚至有的畫家把牛牽到畫室來寫生.沒有默寫能力,就局限了畫家自身想像力的表達.十九世紀末的法國畫家布阿勃德拉克意識到發展形象記憶力和想像力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以記憶畫為基礎的新的教學方法,他訓練學生熟記看到的形象,觀察裸體的或著衣的模特兒在森林或田野里走動,然後憑記憶畫出來.德加馬蒂斯等許多有創造性的大師都是受益於這種教學方法的。 默寫這一造型方法與照對象寫生不同,它是通過大腦信息儲存的形象積累,將片斷的局部、零散的畫面和形體,經過推敲、醞釀、分析、組合,去粗取精,然後以記憶追寫的造型手段再現物象的形態.默寫中的畫面,大都是畫家最感興趣的事物,流逝過的瞬間留在藝術家腦海中的東西,大都是事物中最精彩的東西,這些往往是畫家產生創作靈感的火花.
Ⅱ 鉛筆素描山水畫圖片
以下是潤色後的內容:
1. 以下是一些鉛筆素描山水畫的圖片示例:
2. 拓展知識:鉛筆畫是指使用鉛筆進行的繪畫創作,包括鉛筆素描和鉛筆速寫等多種形式。
3. 鉛筆畫不僅是圖形藝術的基礎,而且還涵蓋了線條描繪、繪畫基礎、明暗對比、人物和動物素描以及彩色鉛筆繪畫等多個領域。
4. 廣義上的素描指的是所有單色的繪畫形式,而狹義上的素描特指用於美術技巧學習、造型規律探索和培養專業繪畫習慣的訓練過程。
5. 美術是一種表現手法,其基礎是造型藝術。藝術造型是一種復雜的勞動,需要長時間的專業訓練才能熟練掌握。
6. 藝術造型不僅僅是塑造物體的靜態形態,更重要的是表現物體間形式關系的動態變化。
7. 素描是掌握藝術造型方法的最佳途徑,這在藝術創作實踐中得到了廣泛驗證,因此素描被譽為「造型藝術的基礎」。
8. 學習素描的第一步是學會削鉛筆,以便控制鉛筆的粗細長短,從而更好地進行素描創作。
9. 繪畫素描時,應根據鉛筆芯的型號選擇合適的鉛筆,例如2H、HB、2B等。其中,H代表鉛筆的硬度,B代表鉛筆的軟度,根據需求選擇適當的鉛筆進行創作或結合使用不同鉛筆。
10. 學習素描的第一項練習是線條控制,學會通過手部力度來展現不同粗細、曲直的線條,包括直線和弧線。
11. 接下來是形態表現的練習,可以從簡單的幾何圖形開始,培養觀察和表現物體形態的能力。
12. 隨後應練習陰影處理,了解素描中通過顏色深淺變化來表現立體感的方法,從而學習明暗調子來體現物體的三維效果。
13. 素描練習可以從繪制身邊簡單的事物開始,如土豆、簡單的風景,逐步過渡到復雜的動物形象,遵循由簡到繁的循序漸進原則。
Ⅲ 如何畫好人物速寫
臨摹開始。可以快速入門。通過臨摹,一方面可以感受速寫基本樣式,學習他人表現方法,為今後應用儲備知識;另一方面臨摹本身也可以提高造型能力,特別是手感、筆感,多臨多畫就能生成。臨摹應從規范嚴謹的作品開始,切忌油滑,以免形成不良習氣。不妨從中國畫白描作品中去吸取營養,學習白描線與形契合用線之道,體會粗細曲直的線形變化以及疏密虛實的節奏控制。臨摹一段時間後就要嘗試寫生,臨摹和寫生結合,帶著問題去臨摹,臨摹會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結構入手。 「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人物速寫要求結構和比例准確,這種准確是建立在對形體結構理解的基礎上的。因此,速寫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藝用解剖知識,了解人物的基本結構,理解人體骨骼和肌肉的生長規律及其運動規律。教學過程中,可以藉助藝用解剖書籍和人體骨骼模型進行一些藝用解剖知識傳授,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寫生和解剖對應訓練。結構的理解和運用,要貫穿速寫教學全過程。
線條為主。線條是速寫的主要表現形式。線條概括、直接,能有效避免色素、明暗干擾,抓住對象形體本質。人物速寫訓練要求學生學會運用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松緊、滑澀、疏密變化表現具體人物,使畫面產生諸多視覺美感。線條的特質與形體結構的巧妙結合,是速寫臻於生動的重要條件。速寫訓練中,要注意線與線之間的穿插關系,「結構線」要准確,特別注意關節部位的轉折扭動關系,緊貼皮膚處要畫得實一些。「衣紋線」要體現內在結構,並注意疏密對比。以線為主,並不排除線面結合的速寫表現形式,在寫生中,適當輔以明暗,有利於增加層次感和體積感,但要注意明暗不能掩蓋線條,否則容易空洞,流於表面。
快慢結合。先慢後快,快慢結合是速寫訓練應該遵循的原則。速寫貴在快速,最好一氣呵成,但初學者很難做到。速度只能在速寫實踐中逐步練就。初學速寫,如果只講速度,往往會浮於表面,難有深入。慢寫是素描和速寫的過渡環節,慢寫的作畫方式與素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慢寫的起稿更加直接,可以忽略對象的體面和光影,直接用線勾勒出形體,具有一定的速寫特性。慢寫時間相對較長,一般半小時到一小時,有推敲的過程和時間,便於研究,能解決速寫中碰到的具體問題。速寫訓練可以與慢寫訓練交替進行。
分項突破。速寫涉及內容很多,訓練中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對速寫練習中的一些難點,要安排一定時間,集中精力,分項突破。動態、比例,可以通過抓主線練習進行訓練,練習時省略細節,強調主要動態線。手的動態,可以結合結構理解進行專項訓練。平時速寫,在畫面空白處可有意進行手的特寫練習。衣服褶皺,可以先對肘關節、膝關節部分進行局部寫生,訓練對衣皺的提煉概括和表現能力,然後再進行半身和全身的衣皺練習。場景,可以通過風景速寫、靜物速寫、場景圖片臨寫、不同個體情境組合訓練等方法來提高。默寫,可以與平時寫生訓練結合,寫生後要求學生馬上默寫出寫生內容,加深理解,訓練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