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好笑少見的笑話
奇葩夫婦吵架路遇奇葩夫婦大街上停車吵架。
女的主駕駛,男的從副駕駛下來。
女的剽悍吼:「你給我滾!有種別上我的車!」
男:「滾就滾!給我兩塊坐公車啊!」
女兒六歲了,十分聰明。
一日和媽媽吵嘴,轉身叉著腰對著爺爺奶奶咆哮:「瞅瞅你倆,怎麼給你兒子找的媳婦?整天欺負我!」
⑵ 關於雷鋒的事跡及圖片。
1、積極勞動。
1958年,縣里開始治理溈水。領導考慮到雷鋒的身體情況,沒有讓他參加,他積極請戰。獲准後,雷鋒在干好分配給他的通訊工作的同時,自覺幫助別人幹活,積極地參加挑土或運土等體力勞動。
2、耍賴當兵。
1960年,當時的遼陽兵役局在遼陽地區計劃徵兵2900人,當時雷鋒第一個報了名。但是,他的只有1.54米,不夠入伍要求。他步行60里地,找到了當時負責徵兵工作的於政委,帶上行李住到了於政委的家中,這一住就是58天。最後,於政委被打動了,幫助雷鋒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3、刻苦學習。
根據雷鋒「憶苦思甜」報告中:「懂得革命道理才能當好毛主席的好戰士,我要積極學習毛主席的著作,有時連到廁所還不放過學習,部隊規定九點鍾熄燈,我就買個手電筒,在被子里學。」
(2)低頭洗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雷鋒熱愛集體,關心戰友,關心群眾。他把自己省吃儉用積存起來的錢,寄給受災群眾,送給家庭困難的戰友。節假日和休息時間,他到部隊駐地附近車站,扶老攜幼,迎送旅客。他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雷鋒精神就是指以雷鋒的無私奉獻精神為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它影響了後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
⑶ 關於雷鋒的感人小故事。
(1) 雷鋒的故事:救災
1960年夏末,報紙上發表了一條消息:遼陽地區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小災。
對遼陽,雷鋒有說不盡的深情厚誼啊!他在那兒參軍,在那兒住過,勞動過。他馬上懷念起那裡的夥伴們,那裡的鄉親們……。看了報,他急得直嘆氣。
當他在報紙上看到黨中央派飛機給災區人民送糧又送衣的時候,心裡想:「黨中央這樣關心災區人民,我這個人民戰士,此刻能為災區人民做點什麼呢?……」他想到自己還有公社退回來的那一百元錢,便連忙寫了封慰問信,頂著大雨,立刻跑到郵局,把一百元錢和信一起寄到遼陽去了。
他在日記上寫道:
「有些人說是我傻子,是不對的。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甘心願意做這樣的傻子的,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
(2)雷鋒的故事:捐錢
雷鋒以自己的行動,回答了那些不理解他的人們。
那是一個美好的日子,駐地附近的人民,歡欣鼓舞,敲鑼打鼓,慶祝城市人民公社的成立。
他心裡也非常喜悅,他想,在這個時候,自己能為公社做點什麼好事呢?想著想著,了跑到儲蓄所,把自己兩年來在工廠、部隊積下的二百元錢,全部取了出來,一陣風似地,跑到望花區和平人民公社黨委辦公室,把錢往桌上一放,說:
「我早就盼望這一天了!這是我對望花區人民公社的一點心意,收下吧!」黨委辦公室的同志,很受感動,說:「同志!我們收下你的這份心意,錢,我們不能收,你留著自己用,或寄到家裡去。」
雷鋒說:「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我的錢就是給家裡用的。」他又說:「我在苦裡生,甜里長,沒有大我,就沒有小我。黨和人民給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獻給人民和黨。這錢是黨和人民給我的,現在就讓它為人民事業發揮一點作用吧」。
雷鋒苦苦要求,公社仍然不肯收下,直到他說得哭了起來,公社的同志才答應收下一半。這件事大大地鼓舞了全體公社社員。他們說:「我們一定辦好人民公社,答謝解放軍……」
(3)低頭洗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
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5月,雷鋒作為全團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首屆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並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在大會上發言。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雷鋒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指以雷鋒的無私奉獻精神為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它影響了後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