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比較有佛性和禪意的句子或是文案
1) 彼岸花,開彼岸。花開不見葉,見葉不開花。花葉不相見,生生相錯。
2) 月滿簾,淚滿面,難掩喻的相思,伴著心痛無聲的蔓延
3) 怎見浮生不若夢,縹緲孤影照驚鴻
4) 回首天涯,闌珊燈火,都化作清晨微雨飛過
5) 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6) 別後音杳魂夢茫,未悔相識,縱天各一方。
7) 輪回業障,執手曲已涼。亂苔一夢,死又何妨。
8) 執手陌上眠,從此天涯眷;天上人間,碧落黃泉。
9) 彩雲偏 嘆彼時年少輕幻夢痕淺 含笑顏 縱花開易老誰也不記年
10) 茶煙裊裊江南雨 停眸對君唱心曲 三載別離 相逢人終有期
帶有禪意的唯美句子
1) 數不盡繁華千種,望不穿情所歸依。千絲萬縷,百轉柔腸,萬里江山塵飛揚,笑語霓裳盡奢華。
2) 情難舍,心難留,花朝月夜,轉眼便成指間沙。不如生生世世,兩兩相忘,且歸去,看青山隱隱,流水迢迢,望斷天涯。
3) 暗香浮動、繁花落盡。花落之後,未必是安寧。
4) 且視天下如塵芥 攜手天涯笑天家
5) 情之所鍾 生死可棄
6) 一樣花開一千年,獨看滄海化桑田 一笑望穿一千年,幾回知君到人間
7)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8)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9)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10) 參不透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
11) 寵辱不驚看庭院花開花落,去留無意忘天空雲卷雲舒
12) 傾盡泠水接天月,鏡花如幻空意遙……
13)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14) 本自超脫人世間,冷眼自觀紅塵邊,為君甘沉湎。
⑵ 讓人心靜的禪意語錄
1、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處世淡然有德品,修的就是一顆心。只要誠懇為貴,通達為懷,謙遜待人,以德為重,那麼你的人生,定能站得高,望的遠,行的穩。
2、落紅深處有冷暖,世事滄桑也尋常。人在世間走,本是一場空,何必處處計較,步步不讓。話多了傷人,計較多了傷神。不如心懷坦盪,且詩且酒且瘋狂,且行且笑且吟唱。
3、世界原本就不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當你發現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時,請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4、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的四樣東西:沒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但是必須擁有四樣東西: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裡的善良,融進血液的骨氣,刻在生命力的堅強。
5、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放手的。時日漸遠,當你回望,你會發現,你曾經以為不可以放手的東西,只是生命里的一塊跳板,令你成長。
⑶ 禪畫的禪畫本質
禪,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是對個人生命和心靈的關注,對真實人生的追求。禪,其實就是提倡心靈的完全自由,不為形束,不受物拘。禪的證悟,完全是一種超時空的心靈感受。禪是絕諸對待的,沒有你意識停留的地方,是現量的,而非比量的。禪就是超越,既超越偉大,又超越渺小,所以禪是一種無分別的境界。禪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哲學,是一種智慧。
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禪只可以心傳心。因為一旦定義了它,說它是什麼,其實就已經說它不是什麼了。禪沒有是與不是,高與低,好與壞。禪的體驗,非知識、非理論,是超越知識思維、超越歷史事實,而注重實證的。 所謂禪中有畫,是因為禪的特質而定的,「千百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的話就是證明。這里的「心」,蘊含了形上本體的意義,即慧能說的「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能含萬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禪把全部理論都建築在「心」的基礎上。盡管南北禪宗對「心」的理解有很大的差異,但其核心內容都是「修心觀境」。禪宗不直接談美,它不是通過直接的感官刺激去感受藝術之美,而是通過自己的「內心」體驗去領悟。禪不同於達摩之處,在於把解脫由「外在於心「引向了內心,圍繞自心的漸悟展開,是建立在「明心見性、識心自度、不假修習、頓悟成佛」的修行觀的基礎之上的。禪所追求的, 既不是排除任何思慮的心注一境或觀心看凈,也不是斷絕心念的「與道冥符」,而是念念不住、念念相續的無著無縛,任心自運的「當下之心」。「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當下之心「由「心源」呈現為 「心畫」,正所謂禪中有畫。
⑷ 《精編趙孟頫行書集字對聯:勵志修身·書齋雅室
《精編趙孟頫行書集字對聯:勵志修身·書齋雅室·禪意 》
作者:黃志安
出版社:廣西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8月
⑸ 看什麼書可修心養性
推薦幾本鄙人認為比較好的書籍:
1、人生自律書(珍藏版),嚴己福,浙江文藝出版社,2007-9-1
本書主要介紹了眾人相處要低調,個人獨處要自修;交往要謹慎,朋友要選擇;越是感覺良好,趙要謹慎言行等內容。
2、生命的暗示無處不在,張麗鈞,九州出版社,2007-8-1
本書精選了作者歷年來的佳作與部分尚未公開發表的新作,每一篇文章都意味綿長,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故事,溫暖睿智的議論,讓讀者在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中體悟人生的種種滋味。生活如同一本讀不盡的書,個中滋味滲透其中,每一次生命的暗示,都是對我們人生最好的指引。
3、蓮心禪韻,(印)奧修 著 謙達那 譯,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2-1
透過禪宗的一些小故事,奧修淋漓盡致地把禪的內涵很清楚地呈現出來。禪宗一直都是我們生活最佳的啟示者,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輕盈,更超脫,更不嚴肅,更值得玩味,禪宗對人類的貢獻的確有其不可磨滅的功跡。尤其當這些故事經由奧修加以解釋,我們就更能夠抓到它的要點,也更可以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上。
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生活的藝術家,這本書可以豐富你的生命;如果你想要使人生過得更愜意,這本書是你的好夥伴;如果你想要飛上天空,沖向彼岸,這本書可以成為你的提醒,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你只是想要淺嘗小酌,那麼就隨意翻開這些小故事,舒舒服服地啜飲文中的智慧珠璣。
獻上奧修大師的這一朵花,希望你能夠聞到它的芬芳,希望它的芬芳能夠穿透你的每一個細胞,使你的存在發生蛻變。
4、你心中也有一朵蓮花,一泓,北京出版社,2007-9-10
本書是指上禪院系列之一,收集了富有佛教禪意的各類小故事,讓讀者在閱讀中,嘗試著參禪悟道。不必遠遁山林,你也可以擁有平靜寧和的心境。觀此書,一如信步禪院,可解惑、可消愁、可忘憂……就於書齋卧榻,作一回打坐的佛子、化緣的僧人吧。
5、道德經心釋(上下冊),(印)奧修 著 謙達那 譯,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8-1
唯有當一個人能夠愛他自己,他才能夠愛別人。喰有當一個有東西可以分享,他才能夠跟別人分享他的感覺。了解是本性真正的開化,一個具有了解的人就好像鏡子一樣。鏡子並沒有攜帶任何東西,鏡子一直都生活在即刻,不論什麼東西來到它的前面,它就反映。除了變是不變的之外,其他每一件事都在變。
在存在裡面,「變」是唯一永恆的因素,所以你怎麼能夠依賴過去?如果你依賴過去,你將永遠都會錯過現面。生命需要不同的兩極,以及這兩極之間的平衡。愚蠢能夠令人恢復新鮮,它能夠清潔你的眼睛,給你清晰的看法,而且會再度帶給你小孩的天真,讓你身體里充滿了自發性,那麼你就不會固定在一個模式里,你是流動的。
6、我的關中我的原,陳忠實 著 肖關鴻 曹維勁,學林出版社,2007-8-1
本書是著名作家陳忠實的最新散文集。全書以作者生活的白鹿原乃至關中地區的自然、人文風貌為主題,以「真實的生命體驗」為主線,展現了白鹿原乃至關中地區的獨特風貌,洋溢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和人文情懷,令讀者身臨其境,心領其情,自然地走進原下、走進關中。
全書配以生動形象的圖片百餘幅,在給讀者帶來美好、驚喜的閱讀體驗的同時,有助於進一步解讀名著《白鹿原》的心理與文字密碼,領略作者在創作中實現的生活體驗、藝術體驗與生命體驗三者的完美統一。全書共分三秦人物、關中辨證、原下歲時、國人情感和文學的力量等五部分。
7、未能忘情於詩酒,梁實秋,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9-1
梁實秋先生的散文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各異,構思精巧,文筆精巧、語言幽默、內蘊深厚、風格恬淡,充分顯示了梁實秋先生的文學功底及豐富的人生閱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創作風格。
《未能忘情於詩酒》為梁實秋散文集之一,全書分為六輯,內容包括《黑貓公主》、《南遊雜感》、《雅舍》、《紐約的舊書鋪》等。
(5)修心禪意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魯迅作品: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潮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華蓋集續編補編》(雜文集)
《墳》(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雜文集)1928,北新
《三閑集》(雜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青光書局
《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青光書局
《魯迅雜感選集》瞿秋白編選,1933,青光書局
《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同文書局
《拾零集》1934,合眾書店
《准風月談》(雜文集)1934,興中書局
《集外集》楊霽雲編,魯迅校訂,1935,群眾圖書公司
《門外文談》(論文)1935,天馬
《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文生
《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聯華書局
《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三閑書屋
《夜記》(雜文集,後編入《且介亭雜文末編)1937,文生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且介亭雜文附集》(雜文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古籍序跋集》
《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三閑書屋
《魯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補編》
《漢文學史綱要》(文學史)1941,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全集補遺》唐韜編,1946,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
《魯迅選集》1952,開明
《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唐韜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補遺》吳元坎輯,1952、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魯迅選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文學史)1958,三聯
《魯迅選集》(上下冊)1959,人文
《魯迅書簡》(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報社
《魯迅詩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魯迅書信集》(上下卷,收《兩地書》以外書信1381封)1976,人文
《魯迅佚文集》1976,解放軍報社
《魯迅書簡》(致曹靖華)1976,上海人民
《魯迅手稿全集》(書信8冊,日記6冊)1978一1980,文物
《魯迅致許廣平書簡》1980,河北人民
《魯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魯迅全集卷一(墳 熱風 吶喊 )
魯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故事新編)
魯迅全集卷三(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而已集)
魯迅全集卷四(三閑集 二心集南腔北調集)
魯迅全集卷五(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花邊文學)
魯迅全集卷六(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
魯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魯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遺補編)
⑹ 有禪意的好句子
1.縱然是七海連天也會乾涸枯竭。縱然是雲荒萬里也會分崩離析。這世間的種種生離死別,來了又去猶如潮汐。
2.緣來緣去不過夢一場,夢醒了無痕。
3.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4.上下五千年大夢無邊,夢回大唐可看見遺留的詩篇…縱橫九萬里大愛無言,一曲長歌可聽見撥動的和弦…
5.卻是無聲遣流年,英雄空冢凋去多少紅顏。往昔憶盡無新篇,故園難再留眷戀。
6.世已桑田,心未滄海
7.開到荼蘼花事了,塵緣盡,知多少……
8.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樹一菩提 一土一如來 一方一凈土 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凈
9.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10.不思量,自難忘。
11.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12.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13.古琴可定我意,古箏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紅塵,古箏看淡紅塵。
14.古箏悅耳,古琴悅心。古箏如花旦,古琴則是青衣。
15.乾德二年秋,南唐昭惠皇後病逝,後主李煜悲痛欲絕,以至於哀苦骨利,杖而後起,睹物思人。常於上苑默坐飲泣,吟詩以挽之,其詞窮哀至慟,悲戚痛鳴,左右皆為之泣下。
16.古琴乃天籟,崑曲乃人籟,塤乃地籟也。
17.山中已經花發,你可是那山居雅客?
18.流雲千丈堪醉卧,是誰月下獨酌。浮生誰能一笑過,明滅樓台上燈火。
19.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20.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性命。
21.自為紅綃帳里,公子情深;始信黃土壟中,女兒命薄。
22.大肚能容,容世間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23.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24.我們擁有音樂神童,卻不識角徵宮商。我們能建起高樓大廈,卻容不下一塊公德牌坊。我們穿著西服革履,卻沒了自己的衣裳
25.煙雨遙,人在紅塵飄~飄來飄去,歸宿誰知道~
26.今夕何夕,吾君可好.......
27.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28.韓嫣,漢武帝時人,字王孫。都說他善騎射習兵書,他卻不曾出征。都說他驕奢,他卻以金丸射獵。都說他以色媚主,他卻不曾亂政。都說他聰慧,他卻在寵極之時與後妃糾纏不清,令太後震怒,命其自刎。
29.清歡共,紫陌紅塵相逢;望蒼穹,掠眼繁華誰懂。
30.誰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盡長歌。
31.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32.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33.服章之美稱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34.世事輪回,因緣際會,一切皆有定數。
35.歲月依舊滄桑,但先祖與我們同在......
36.長安樓里,我數細雨,煮紅塵一樽以念卿。
37.看斷垣遍野,枯骨千年……
38.如今已無那年意,歲歲難應留
39.去滓成器 一即精好 學道之人 去心垢染 行即清凈矣
40.凈心守志 可會至道 譬如磨鏡 垢去明存 斷欲無求 當得宿命
41.佛曰:紅塵十丈卻困眾生芸芸,仁心雖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則冰融,冰融則火滅。故此佛曰不可說。
42.千萬里風雲呼嘯,看淡了拍案驚濤。
43.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44.諸法無我,一切眾生都是隨緣而起的幻象。
45.釋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如何無我無相,無欲無求。
46.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為離於愛者。
47.此去經年,悲歡離合變,轉瞬滄海桑田。
48.人在荊棘中,不動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動不傷。
49.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
50.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和合,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⑺ 讓人心靜的禪意語錄有哪些
1、沒有參不透的玄機,只是早晚而已,沒有猜不到的謎底,只有悟不出的道理。經歷了,想通了,徹悟了,輕鬆了。
2、人,生活的是一個過程,修行的是一種心性。要以一種獨一無二的姿態,活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精彩。
3、當你忘了自己的過去,滿意自己的現在,漠視自己的未來,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處。
4、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5、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改變將來,從現在開始。改變現在,就是改變未來。
6、懺悔心、謙卑心很重要,不過對自己的愛心更重要。
7、擁用一顆感恩的心就會知足,有時活的很難很苦,但和生命比較,一切都變得很渺小,微不足道,活著才是最美好。
⑻ 修心的佛家用語
禪宗: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四十二章經》,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
⑼ 修心養性的網名有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6
⑽ 修心佛教成語
茶禪一味
概念
茶的寓意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裡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閑適,暗合禪意的放下,故謂之茶禪一味。
茶禪一味
「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詳、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眾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中國人與以茶為能事,清晨人坊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