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寫微信哀悼
首先把微信背景設置成哀悼背景,以示尊重逝者。其他的文字安正常的悼文寫即可,配照片最好要莊重的,黑白的。表情切記少用,只用蠟燭即可。
㈡ 沉痛悼念 千古 敬輓怎麼寫
沉痛悼念,千古敬輓寫法如下:
1、布局。我們在書寫輓聯的時候首先要先考慮輓聯的條幅要與花圈相匹配,長寬、高低要恰到好處。
2、稱謂。稱謂就是確定親友成員和逝者之間關系的名稱。你要弄清贈送輓聯的人與逝者之間是什麼關系,是親戚還是朋友?這一點必須要搞清楚。
3、書寫。書寫的文字內容要與條幅相吻合,字少,顯的冷落;字多,又無處落筆。所以在書寫前要整體考慮完成後條幅的效果。
4、內容。輓聯的內容要精練,要概括出逝者平生的業績及貢獻精髓。當然了,文字內容要符合送輓聯人的職業身份。
5、粘貼。輓聯寫好後要在花圈上對其粘貼,粘貼時一般上聯在左,下聯在右。一般靠左的一側為「尊」或為「上」,靠右的一側為「小」或者為「下」。
6、署名。輓聯的署名一般寫在左側輓聯的下方,比如:「弟子敬輓」、「學生敬輓」等或者另一起條幅也可。
1、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遺愛千秋,含笑九泉,天人同悲。
2、永垂千古,功業長存,孝慰忠魂,舉世同悲,流芳千古。
3、浩氣長存,千古長存,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4、恩澤四海,功高九天,花凝淚痕,水放悲聲。
5、教誨永記,風范永存,常懷典範,寄託哀思。
6、秋日鶴唳,夜月鵑啼,壽終正寢,鶴駕西歸。
7、壽高德望,子肖孫賢,千秋忠烈,百世流芳。
8、流芳千古,光啟後人,情懷舊雨,淚灑凄涼。
㈢ 悼念經典語句
1、親人離世了,千萬不要悲傷和痛苦,在天堂,他在默默的看著你,希望你快樂,為了讓他開心振作起來。
2、想跟你說:朋友是會默默在身邊支持你的,如果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就回頭看看,你會發現還有我從始至終都在陪伴著你。快樂起來吧!
3、盡人事!聽天命!萬事終究有始有終!隨緣。
4、生老病死是最尋常不過的事,人死不能復生,活著都人就應該好好活著,不然老人也不會安息。
5、親的親人了,相信我,我一定負起責任讓你幸福的,一定讓你感受到家的溫暖。
6、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7、昨日晚上很難受,一向在噩夢和揪心中煎熬!早上兒子一齊來就問我,晚上為什麼哭了?我告訴孩子做了惡夢。
8、去的已經去了,但他一定不希望我們活著的人過得痛苦。他一定希望我們在表達了適度的悲哀之後,應該照樣會好好地活著。他會在另一個世界為我們祝福的。
9、死去的人安息了,活著的人要鼓起勇氣重新面對生活,我會在你身邊陪著你,支持你的!節哀順變!
10、你要堅強下去,離去的人,希望活著的人,不要因為他的離去而悲傷,請你繼承的替他分擔他不會在享受的以後每一分每一秒。
11、生老病死本來就是應該的啊,所有人都會經歷死亡,所以不要太傷心的,他/她也不希望看到你這樣的。
12、驚悉慈母去世,深表哀悼,請兄節哀。好在前些時候去看過老母親,並寫了懷念於媽媽一文。我因已訂十三日去海南,若能趕回,定去向偉大的老媽媽告別,請兄代軍嫂送花圈。
13、人總有天走會走,如果他走的開心,那他也沒什麼放心不下的了。
14、沒有你我一度不知道路要如何繼續,但是我知道你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我,反以我擦乾眼淚,重拾信心,讓你能夠在天國一樣看到用心向上的我。同樣祝你一路好走。
15、忙完手頭的事情,我去電信,本以為有專門的唁電模式,但已經被普通的電報所代替,感知天地之動容,追憶生離死別之悲痛,我致電:至交似手足,靈堂如生母,噩耗傳大漠,沉痛染戈壁!正因字數有限,就草草收尾。
16、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要節哀順變!保重身體。
17、為了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一定要堅強的走下去。
18、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等。誰又能逃脫呢?生活就是這樣,還是需要繼續,朋友,想哭,就痛快的去哭,把苦悶釋放出來。
19、走了的人他們只是去了另外個世界。他們依然在看著你。
20、她老人家是解脫了,去享福了,人死不能復生,奶奶在天之靈肯定不希望兒孫如此傷心的。
㈣ 1悼念如何寫悼詞
悼詞是對死者體現哀掉的話或文章。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悼詞指向死者體現追悼、緬懷與敬意的一切形式的哀悼性文章,狹義的悼詞專指在追悼大會上對死者體現敬意與悲傷的宣讀式的專用哀掉的文體 悼詞是指向死者體現追悼、緬懷與敬意的哀悼性文章。 今天的悼詞是從古代的誄辭、悼詞、弔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來的。
誄辭 作為我國追悼文體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種專門表揚死者好事的宣讀性的追悼文體。誄辭的東西主要是王公、貴族、士醫生並以頌贊死者好事為主。
悼詞 文體是誄辭的旁支。而悼詞的東西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壽終者」,同時以抒產生者追悼之情為主。
弔文 指憑吊性的文章,「吊」有慰問之意。弔文內容較誄辭、悼詞廣泛,也較其龐雜。可以說弔文是我國古代群眾性的追悼文體。它不一定是贊美好事的文字,如漢代司馬相如的《吊秦二世賦》。弔文也可以對具體的事物而言,成為一種詠懷性的文體,如《吊戰場》之類。
祭文 是古時祭奠天地鬼神和死者時所誦讀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疇較廣,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屬於追悼文體的領域。
今天我們所說的悼詞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品,它反應出新時代的新轉變,無論在形式和還是在內容上,同古代的誄辭、悼詞、弔文、祭文均有實質性的差別。
悼詞寫作應留意的事項
悼詞經常是對死者一生的「蓋棺定論」,所以要全面、真實地評價死者的一生,不誇大、不縮小、不掩飾、不歪曲,要客觀總結、全面評價。這也是對死者家屬的最大慰藉。
悼詞的主要特點是它的緬懷性和激勵性,所以要控制好悼詞的情感基調,不可太傷心、太消極,要語言質朴、情感真摯,既緬懷死者,也使生者得到激勵,繼續死者遺願,繼續搏鬥。
(1)明確寫悼詞的目的是主要介紹死者的生平事跡,贊美死者生前在革命或建設中的勞績果,讓人們從中學習死者好的思想作風,繼續死者的遺志。但是這種贊美是嚴厲的,不誇大,不掩飾,要憑據事實,作出剛正的評價。
(2)要化悲傷為力量。有的死者生前為黨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們的美德會時時觸動人們的心靈,悼詞應勉勵生者節哀奮進。
(3)語言要簡單、嚴厲、歸納綜合性強。
悼詞的基本式樣和寫作
通常來講悼詞沒有穩定的式樣,但宣讀體悼詞形式卻相對穩定,這里主要介紹一下宣讀體悼詞的式樣寫法。 宣讀體悼詞主要由三局部組成。
(一)標題 標題的組成方法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直接由文種名稱包袱標題。如《悼詞》。 另一種由死者姓名和文種名配合組成。如《在宋慶齡同志追悼會上的悼詞》。
(二)正文 悼詞的正文通常由開頭、中段、結尾三局部組成。
1.開頭 以悲痛的心情說明召開或加入這次追悼會的目的,盡可能全面而正確地說明死者的職務、職稱和稱呼,以示尊崇,要留意這些稱呼之間的先後排列順序。 接著扼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時何原因與世長辭,以及所享年齡等。
2.中段 承接開頭、緬懷死者。這是悼詞的主體局部。該局部主要由兩方面組成。一是介紹死者的生平事跡,即對死者的籍貫、學歷以及生平業績進行集中介紹,應突出死者對人民、對社會的進獻。二是對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風、品質、修養等作出綜合的評價,介紹其對他人和社會孕育產生的積極影響。如鼓動、激勵了青年人,為後人樹立了模範等。該局部的介紹可先歸納綜合地說,再具體介紹;也可先具體地介紹,再歸納綜合地總結。
3.結尾 主要寫明生者對死者的哀悼及如何向死者學習、繼續其未竟的事業、化悲傷為力量,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更大的進獻等內容。最後要寫上「永垂不朽」、「精神長存」或「歇息吧 」之類的話。 悼詞的結尾要積極向上,不該該是消極的。所以最後的結尾盡量不用「歇息吧」這句話。由於「歇息吧」是西方天主教為死者舉行儀式時用的一句話,這裡面含有人生在世是痛苦的,只有死後才華幸福的消極思想。
(三)題名 悼詞一般在開頭就已介紹了加入追悼會的職員情況,所以悼詞的最後題名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
悼詞的特徵
(一)總結死者生平業績,肯定其一生的進獻 現代性悼詞是一種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現實性的文體,人們以此既寄託悲傷又通過死者的業績激勵後來者。
(二)悼詞的內容是積極向上的 情感基調是奮發健康的。並不是要一味宣洩情緒,布滿傷心的情調,讓人感觸煩悶壓抑。
(三)體現形式和體現手法的多樣性 悼詞既可以寫成記敘文或議論文,又可以寫成優秀的散文作品;既能以敘事為主,也能以議論為主,還可以抒懷為主。同時既有供宣讀的形式,又有書面形式。 歸納綜合來講,富裕肯定死者對社會的進獻,真誠表達生者對死者的哀悼和敬意,以質朴無華的語言和多種多樣的形式體現化悲傷為力量的積極內容。
㈤ 發微信里的圖片和文字怎麼冊悼
長按點刪除
㈥ 全國哀悼發動態配什麼文字和圖片好
灰色背景的圖片。
可以帶上蠟燭。
就像現在支付寶首頁的圖片。
祝好運!
㈦ 沉痛悼念一路走好短句有什麼
1、就讓我們化悲痛為力量,化哀思為堅持,繼承遺志,踏著他的足跡繼續前行,告慰他在天之靈。
2、讓我們在xxx生前喜歡的鋼琴曲中送別冬日出生的xxx,讓他重回到白雪飄飄的季節,回到朦朧潔白世界裡,讓他的身軀遠離塵世的喧囂,讓他的靈魂得到安息。
3、清明時節,如若沒有雨的陪襯,自是少了那份理所應當的凄涼與清冷。聽,那淅淅瀝瀝惱人的雨聲,把整個世界,都織進了無邊無盡的迷
濛和惆悵之中。這個季節的雨,應是屬於思念的雨。被冬凍結了一季的心,便隨雨敲窗欞的節奏,輕拂沾染一身的塵埃,走進歲月悠長的小巷,讓一些孤獨的思念,在文字里綻開芬芳的花蕾。
4、雨,紛紛揚揚,還在不停地飄過夜的窗檯。不知道,在這樣的雨夜,又將有多少的生命,帶著美好或遺憾,會在某一終點戛然而止。而我,不也正是奔赴在這條生命終結的路上嗎?我,不也正是在朝著有您的天堂,漸漸靠近嗎
5、忘卻,往深處想還真是一種美德,與其日日為舊人放一雙筷子,哀痛得不能自拔,還不如與逝者相忘於生活。
6、如果有來生,我不再淘氣,不再讓你們擔心;可是人生沒有如果!丟失的羊,永遠都回不來了…伸手卻夠不到親人的雙手,你們的牽掛我的追悔…
7、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
8、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㈧ 花圈上的輓聯怎麼寫
通常輓聯貼在花圈上,上聯在右邊,下聯在左邊。輓聯有上下句融會貫通的意思,所以順序千萬不能弄錯。
比如花圈上面的輓聯上句都是寫一些表達對某某人的悼念,然後寫上逝者的名字。輓聯下句就寫某某人與逝者生前的關系,然後寫上贈送花圈者的名字。這兩個上下句不要寫錯順序,或者貼錯順序。以免被別人讀起來造成誤會。
寫輓聯的一些小貼士:
1、稱謂,稱謂指的是贈送花圈的人與逝者的關系。所以稱謂就可以按照親屬關系、朋友、同事、師生關系等等即可。
2、寫署名的時候,一種是個人署名,一種是集體署名。個人署名可以寫長子某某某敬輓。集體署名可以寫單位名即可。
3、輓聯的書寫採取白底黑字的形式,字體工整統一就行了。注意下聯在書寫的時候要比上聯低一兩個字,切記!
具體事例如圖
靈堂門聯示範:
1、父亡選用:
難忘手澤,永憶天倫
繼承遺志,克頌先芬
2、母亡選用:
難忘淑德,永記慈恩
春暉未報,秋雨添愁
3、靈堂通用:
音容已杳,德澤猶存
精神不死,風范永存
靈魂駕鶴去,正氣乘風來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節亮風萬古存
㈨ 照片說明文字怎麼寫
這是轉的!
新聞圖片,文字說明大有學問!
編者按:在校報攝影部交稿夾里,常常看到「X日在X地發生XX事」的文字說明,編輯不知道它的深層意義及背景,很難採用,攝影部曾採取強致手段要求寫150字的文字說明,結果落實情況不是很好。
攝影部記者要重視新聞攝影文字說明,首先要認識到自己不只是攝影愛好者,更是一名記者,要兼有采訪和拍照的任務,要寫出符合新聞規律、生動形象、回味無窮的文字說明。那麼要如何寫作呢?
文字說明必須加深新聞圖片的意義
文字說明要圍繞圖片展開,不能離圖萬里,同時,又要圖文並茂,忌諱就圖論圖。要做到這一點,從文字上說,有三個方面:
1、對圖片內容的延伸。也就是彌補形象語言的不足。如兩人談話的圖片,談什麼,就要用文字補充介紹。又如,一張打電話的圖片,如果不用文字交待其新聞意義,就不成其為新聞圖片。再如典型人物的事跡和簡歷非文字代替不可。
2、對圖片內容的強調。也就是用帶有感情色彩的文字重復形象語言,使圖片更具沖擊力。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駐南使館,我3位新聞工作者犧牲,在反映悼念活動的照片中,《湖北日報》照片「燭光悼念」的文字說明中運用「自發」、「隆重」等形容詞,提升了同仇敵愾的氣氛,使照片增色不少。
3、對圖片內容的評論,闡述圖片的意義。一是現實意義,如《湖北日報》「種田還得講科學」文字說明中,有這樣幾句:「同樣的地,由於種子的科技含量不一樣,產量竟相差200公斤,收入也相差200多元,由此可見種田還得講科學。」這就是對圖片反映的現象的評論,也表明編輯發這張圖片的目的。二是展望式評論,如有一張題為「木偶戲表演」的照片描述孩子們看演出時的興奮表情,文字說明為:「他們那一雙雙眼睛簡直是奇跡,是他們代表了巴黎,他們才是巴黎的象徵和希望。」把圖片上的形象意義和未來用文字聯系在一起,升華了照片主題。
說明文字與圖片相比,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具體表現在:
1、事件過程,也就是新聞中的「五個W」,這是圖片畫面無法描述必須用文字表達的。但與文字新聞不同的是,圖片說明必須簡煉,突出與圖片相關的內容,用白描手法簡要勾勒,舍棄繁雜的主題和無關的枝節。
2、背景說明,是使圖片立起來的關鍵,有新聞意義的背景,可使圖片在相同主題中脫穎而出,背景還可強化圖片的故事性、對比性,使其豐滿起來。
3、意義闡述,用來深化畫面,升華主題,使圖片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得到充分體現,圖片也可由平面走向立體,賦予更深的含義,由此也更具感召力。
4、畫面交待,也就是指代畫面和解釋畫面。指代畫面,即平常的方位提示。解釋畫面,是對畫面上的某些讀者不了解的物體進行說明,如新產品、新工藝的特性,也用於對黑白圖片的顏色說明等,總之,是在不違背新聞事實的前提下,讓讀者更好地欣賞圖片。
貴在畫龍點睛,力避畫蛇添足
圖片說明文字較短,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准確地表述,是一門藝術。圖片說明寫得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寫得不好便是畫蛇添足。寫好圖片說明要做到:
1、深入采訪,這是攝影記者的基本功。現在有些攝影記者很注重畫面藝術,講取景、講用光,這無疑是對的,但是只會用鏡頭講話,不會用筆頭講話的攝影記者,不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攝影記者。只有深入采訪,盡量佔用材料,才能在提煉主題、選擇角度等方面游刃有餘。
2、求短求實。這是寫作的基本要求。要寫好一二百字的說明,不很容易,要求突出主要事實,語言簡潔明快,內在邏輯嚴密,文法通順達意,敘述生動有趣。突出主要事實,要做到圍繞照片所反映的事實進行闡述,對與照片無關的事實予以舍棄,對照片已經體現的事實略而不寫,著筆於能豐富照片內容的事實而大書之。
3、語言簡潔明快,就是要求照片文字說明簡練,多用短句,少用定語、狀語、補語過多的句子,不用生造的詞句,盡量不用需要在文內注釋的縮略詞語,如交通建設上「四縱四橫」項目等。只要圖文及義就可,不必敘述跨度太大。
4、照片文字雖短,但必須邏輯嚴密,文法通暢。目前,在照片說明中邏輯方面的錯誤有:前後自相矛盾,文圖內容不符,主體中途轉換,造成照片說明不通,影響效果。照片說明的文法必須通暢,才能使人讀得下去。現今媒體上常見的錯誤有:缺少主、謂、賓語,錯打標點符號,用詞誇張失當等。
5、圖片說明要生動有趣,要使畫面跳躍起來,活起來。杜絕圖片說明中的八股模式,盡量少用或不用「圖為」、「體現了」、「表示」、「這是」之類的蒼白詞語。《湖北日報》上有一幅李鐵映考察我省的照片,說明很有特色,其中有這樣一段:「李鐵映親切地說:『只你一個人,夠累的。你不要拍我。看,祖國的山河多壯麗,真漂亮啊!應把大好河山拍個夠!來,給我———』於是,他接過電視台記者肩上的攝像機,拍攝起來……」這段圖片說明,就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它與畫面相互輝映,令人為之動情。
總之,寫好圖片說明,做到畫龍點睛,比文字報道要求還高,因為要在百餘字內達到文脈清晰、文字優美、准確和意思完整等要求,的確是不容易的。正如一位外國新聞工作者所說,圖片說明在某種程度上,是我們每天寫的最重要的文章。雖然難,但每個攝影記者必須時刻為之努力,才能使新聞圖片在報紙版面上具備應有的感召力和沖擊力! 來源:《新聞前哨》
㈩ 悼念 橫幅 怎麼寫
摘要 2.難忘淑德,永記慈恩。春暉未報,秋雨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