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泰山圖片
圖片到網路中查
天下名山都有壯麗的日出景觀,而唯泰山日出最負盛名,個中原因,頗耐尋味。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由於泰山日出特別壯美;之所以如此,又取決於其特殊天文、地理和氣候條件。但除此之外,是否還有更深層、更根本的文化基因呢?
一般認為,在古代游牧時期,就已產生天體崇拜。由於太陽對作物生長和氣象變化影響重大,因而太陽崇拜到農耕時期便獲普遍發展。大汶口文化曾出土以山承日的陶器符號,從而表明了太陽崇拜和高山崇拜的融合。《春秋是類謀》有"泰山失金雞"的傳說,鄭玄注稱其為"岳之精"。金雞又稱金烏、金鴉,均為太陽象徵。那麼,太陽崇拜為何又特與泰山崇拜相結合呢?
首先在於泰山特殊的地理方位,即處於中國的東方。所謂"以其處東北,居寅丑之間,萬物終始之地,陰陽交泰之所"(《文獻通考》);"東方主天地之生氣,以方位別五嶽,是為天之東柱"(《岳史·形勝考》詩注)。而東方又恰是太陽升起的方位,主陽。故《說文》釋"東"為"從日在木中",《晉書·五行志》稱"說日木,東方也"。東,就是太陽在樹木間冉冉升起。泰山為東岳,自然與太陽關系更為密切,故有" 泰山金雞"之說。作為泰山主神之一的泰山大帝,就源於始祖神化了的太陽神"金虹氏"、"太昊氏"。另一位主神碧霞元君(俗稱老奶奶),與"玄女"有淵源關系,也與太陽崇拜有瓜葛。正因泰山將東方崇拜與太陽崇拜相結合,所以泰山大帝又稱"青帝"。東方於色主青,青為生命色,泰山神又是東方神、生命神。而體現這兩種崇拜最充分、最生動的景觀,自然是泰山日出。
其次在於泰山臨近東海,以及由此帶來的大海崇拜。雖然泰山距海岸線尚有不小距離,在泰山上也根本看不到大海,但較之其他名山,它畢竟距海最近。因此,古人每聯稱"海岱"。蘇轍有"聊欲觀海岱"的詩句,葉份有"海岱爭崇深"的跋文。在人們的經驗中,太陽又是大海中升起,所以有"金烏海底初飛來"(韓愈)、"只等金鴉浴海?quot;(楊萬里)之類的詩句。正因泰山臨近東海,加之泰山雲海頗似東海波濤,因之人們即使明知泰山難見大海,還是樂於沉醉於"觀海"幻象。故而山中有"登岱觀海"題刻,有"青帝宅宮,表海於東"的碑贊。人們寧願將雲海想像為海水,將泰山日出虛擬為東海日升。請聽詩人的縱情謳歌:"夜呼日出觀海東,再為斯世升鴻蒙"(段輔),"日出東海幾千里,茫茫不辨雲與水"(於慎行)。站在泰山頂上,看東海日出,該是何等壯觀啊
B. 關於泰山的資料和簡介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
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2)泰山的圖片及文字擴展閱讀:
按形態和成因可將其發育的侵蝕地貌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1)侵蝕構造中山:集中分布在泰山主峰玉皇頂周圍以及老平台、黃石崖和黃崖山一帶,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左右,組成山體的岩性主要是變質岩和花崗岩。
是區域內地勢最高、抬升幅度最大、侵蝕切割最強的山地。這里峰高谷深,地形陡峻,切割的最大深度達500—800米,谷坡陡,跌水多,重力崩塌作用顯著,崩塌後形成的絕壁陡崖和倒石堆隨處可見。
(2)侵蝕構造低山:分布在傲徠峰、中天門及尖頂山一帶,海拔高度在700—100米之間,相對高度在200米以上,組成山體的岩性主要是變質岩和花崗岩及閃長岩。侵蝕切割強度較主峰一帶稍弱。但地形仍然十分陡峻,深溝峽谷、尖頂山頭、鋸齒狀山脊、絕壁陡峰,舉目可見。
(3)溶蝕侵蝕構造低山:多分布在主峰東北的雞冠山至青山一帶,海拔高度一般為500—700米,相對高度在200米以上,山體主要由變質岩和古生代寒武紀的石灰岩組成。侵蝕切割強度中等。
山脈綿延,如頂部覆蓋有厚層石灰岩,常形成四壁陡峭頂部平緩的「方山」或「桌狀山」,當地稱為「尚」,諸如張夏和尚山一帶的山頭,有時由於石灰岩的溶蝕作用,可形成洞穴和「透明山」一類的溶蝕地貌。
(4)溶蝕侵蝕丘陵:多分布在泰山北部邊緣的寒武紀石灰岩地區,海拔高度在300—500米之間。相對高差小於200米。侵蝕切割程度比較微弱,地形低矮平緩,溝谷不發育,形成一種圓頂脊緩的「豬背山」,溶溝和溶洞等現象比較常見。
(5)錫蝕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南低山的邊緣,大河至虎山及黃前一線,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基岩多為變質岩及花崗岩,侵蝕強度十分微弱,以剝蝕風化作用為主,多形成孤丘緩嶺。
泰山常規的是四條線:
1.第一條:最經典的紅門路徒步中線,其實是中線登封御道。
岱廟—紅門—岱頂這條古老的傳統線路。
2.第二條是坐汽車上山的環山公路線,也可以徒步爬山。
天外村(天地廣場)—環山路—竹林寺—黃溪河水庫—中天門—南天門—玉皇頂
3.第三條是從西北側山口進,也就是是桃花源入口,為環山公路,也可徒步爬山。
桃花峪入口—環山公路—彩石溪—赤磷魚保護區—桃花源索道—南天門—玉皇頂
4.第四條是東北側山口方向,一般說是天燭峰,也就是後山。
C. 泰山的圖片
網路有好多哦,搜索一下關鍵字"泰山"就會有關泰山所有的圖片..學會利用網路.就可以讓你大飽眼福了.
D. 泰山的圖片帶簡介
中文名稱:泰山
英文名稱:MountTai
泰山又稱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等。名稱之多,實為全國名山之冠。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五經通義》雲:「宗,長也,言為群岳之長」。泰山突兀的立於華北大平原邊上的齊魯古國,同衡山、恆山、華山、嵩山合稱五嶽,因地處東部,故稱東岳。泰山地處山東中部,泰山南麓,北依省會濟南,南臨「聖城」曲阜,東連「齊都」淄博,西濱黃河(北緯36°15'3",東經117°6'0")。泰山形成於太古代,因受來自西南和東北兩方面的擠壓力,褶皺隆起;經深度變質而形成中國最古老的地層——泰山群;後因地殼變動,被多組斷裂分割,形成塊狀山體。現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繼續增高。它東臨波瀾壯闊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凌駕於齊魯大地,幾千年來一直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泰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其古建築主要為明清的風格,將建築、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是東方文明偉大而莊重的象徵。幾千年來,泰山成為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隨著帝王封禪,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五嶽之長」的稱號。佛道兩家,文人名人紛至沓來,給泰山與泰安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道教稱第二小洞天,名其岳神為天齊王。泰山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嶽之首」,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縮影,而今又成為世界珍貴遺產。泰山風景名勝以泰山主峰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從祭地經帝王駐地的泰城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長達十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一條軸線。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使泰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氣勢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與萬里長城媲美。從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到「泰山壓頂不彎腰」,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都在不斷加深著我們對泰山的嚮往。登臨泰山,猶如攀登長城一樣,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夢想。泰山雄峙於山東中部,泰安城北,人稱「五嶽之首」。東岳泰山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E. 泰山簡介20字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
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
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5)泰山的圖片及文字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
泰山是山東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脈,地層為華北地台典型基底和蓋層結構區,南部上升幅度大,蓋層被風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雜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層,其絕對年齡25億年左右,是中國最古老的地層之一。
北部上升幅度小,蓋層保存著典型的華北地台上發育的古生代地層。泰山地貌分為沖洪積台地、剝蝕堆積丘陵、構造剝蝕低山和侵蝕構造中低山四大類型,在空間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層巒疊峰、凌空高聳的巍峨之勢,形成多種地形群體組合的地貌景觀。
F. 泰山是什麼樣的
泰山,古稱東岳,又名岱山、岱嶽、岱宗、泰岳、為五嶽之首。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東西長約二百公里,南北寬約五十公里。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城區北,它東望黃海,西襟黃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濟南,以拔地通天之勢雄峙於中國東方,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可視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華夏歷史文化的縮影。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是融自然與文化遺產為一體的世界名山。
泰山的風景名勝區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歷經幾千年的保護與建設,已成為中國山嶽風景的代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泰山拔起於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松柏,更顯其庄嚴巍峨蔥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雲霧則使它憑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它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松絕奇、桃園精舍靈岩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
G. 描寫泰山風景的句子
1、在泰山山腳下向上望,只見它連綿起伏,氣勢雄偉。泰山樹木長得鬱郁蔥蔥。雪白的雲朵圍繞著山頂,像是給泰山戴上了雪白的絲巾。
2、在天街上往下望,爬山的人們就像一隻只小螞蟻。我終於看到泰山的所有的景色,白雲就在我的腳下,泰山真美啊!我彷彿自己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女飛舞於白雲之間,真是令人引起無限遐想,心曠神怡!
3、泰山那繼而天空的雲朵,赤紫交輝,瞬息萬變,有的象萬馬賓士,有的象神牛角斗,有的象鳳凰展翅,有的象孔雀開屏但見滿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雲霞霧靄相映,嵐光寶氣閃爍。浮扁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起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像一個飄盪著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
4、泰山的山真雄偉,站在山巔,一覽眾山小;泰山的峰真險峻,俯視山谷,令你心驚膽寒;泰山的山谷真幽靜,身居其中,令人疲勞盡消,無限神往。泰山的景真多,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
5、今日之泰山,正以其雄偉壯麗、庄嚴偉岸的豐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卓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展示著文明古國的風采。
6在最近兩個的山峰之間,一棵泰山松威嚴地站立著,在透著寒意的山嵐中間一動不動.大山默默地聳立著,甚至聽不到鳥叫,這個時候的泰山屬於靜謐,屬於安詳。
7、東方的啟明星靜靜地掛在那裡,遠處的觀日峰彷彿泰山探出的點金指,和那造型美觀的的八角亭組成了一副絕佳的構圖。
8、、泰山日出泰山日出天色略顯昏暗,放眼望去,寂寥晨星下面是一片靜止的山勢般起伏的雲海,在茫茫的夜色下,象極了遠處同樣黑魆魆的山峰。
9、泰山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十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松絕奇、桃園精舍、靈岩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人文景觀,其布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三重空間。
10、在泰山頂上看黃河金帶更是一道奇觀。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
11、古樸典雅的古代建築一個接一個,隨時進入你的眼簾。從岱宗坊向上便是王母池、紅日、萬仙樓,再向上是中天門、玉皇頂等名勝古跡,數不勝數。愛好書法的文人看到歷代騷人墨客留下的佳句,更是留戀不舍。
12、石梯兩邊的鬱郁蒼蒼的樹木就像一個個穿著軍裝的戰士守衛著泰山。走到了沒有梯子的地方,我仰頭一看上面寫著南天門三個大字。我們又走了一段路終於到了玉頂峰,一塊巨石上寫著五嶽獨尊四個大字真有帝王風范。
13、天已泛出白色,恍若有淡紅的朝霞徐徐升起,像滴在淡藍色布匹上的紅顏料,由濃漸淡,溫潤的暈散開來,像毛筆濃墨重彩的粗粗勾勒,又細膩柔美似仙女飄浮的輕紗水袖,漫灑在層層雲海之上,瑰麗而隨意地向天空射出萬丈紅光,染紅了我們爬過的座座山嶺,奇雄華美,天下獨絕。
14、絲絲縷縷的光線透過樹縫,地面上有無數光斑在搖曳,周圍綠意盎然。晶瑩的汗珠在青絲間悄然滑落,沉重的腳步終於邁過了最後一級石階,南天門三個大字在眼前印刻,已經偏過幾十度角的太陽微笑地望著勝利的我。
15、盤旋曲折的山路像一架雲梯展現在面前,特別是十八盤直下,幾乎是90度。上面的人像站在頭上,下面的人踩在腳下,路旁有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散發出醉人的芳香。
H. 泰山上有許多的字難以識別,這些字到底表達了什麼意思
泰山這座山,在中國的歷史上擁有著極高的地位,幾乎歷代帝王都會在泰山封禪,泰山的雄偉,泰山的巍峨,作為五嶽之長,被人們稱作天下第一山的泰山,泰山吸引了國內外的遊客前來遊玩。在泰山有很多石頭上都會留有一些人寫下的一些詩句和文字。
泰山上還有很多古人之前留下的題字,這些題字讓人感受到了無盡的高傲,比如說,昂首天外、目空一切之類的,讓人警醒,人心怎能如此狂妄!言行舉止要有一定的約束,它們的存在也是在警示我們要少做妄言,要腳踏實地的做事。我們的祖先在泰山留下了許多的題字文字,意在教育後人,讓後人得以傳承我們中華民族良好的傳統。
I. 泰山這張照片上的字
在跨虹橋北、登山盤道再次升起處。石坊雙柱單門,額書「迎天」二字。此坊始建年代不詳,清代已倒塌,2000年根據歷史資料在原址重建。
J. 描寫泰山景色的句子
1、在泰山山腳下向上望,只見它連綿起伏,氣勢雄偉。泰山樹木長得鬱郁蔥蔥。雪白的雲朵圍繞著山頂,像是給泰山戴上了雪白的絲巾。
2、在天街上往下望,爬山的人們就像一隻只小螞蟻。我終於看到泰山的所有的景色,白雲就在我的腳下,泰山真美啊!我彷彿自己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女飛舞於白雲之間,真是令人引起無限遐想,心曠神怡!
3、泰山那繼而天空的雲朵,赤紫交輝,瞬息萬變,有的象萬馬賓士,有的象神牛角斗,有的象鳳凰展翅,有的象孔雀開屏但見滿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一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雲霞霧靄相映,嵐光寶氣閃爍。浮扁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起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像一個飄盪著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
4、泰山的山真雄偉,站在山巔,一覽眾山小;泰山的峰真險峻,俯視山谷,令你心驚膽寒;泰山的山谷真幽靜,身居其中,令人疲勞盡消,無限神往。泰山的景真多,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
5、今日之泰山,正以其雄偉壯麗、庄嚴偉岸的豐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卓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展示著文明古國的風采。
6在最近兩個的山峰之間,一棵泰山松威嚴地站立著,在透著寒意的山嵐中間一動不動.大山默默地聳立著,甚至聽不到鳥叫,這個時候的泰山屬於靜謐,屬於安詳。
7、東方的啟明星靜靜地掛在那裡,遠處的觀日峰彷彿泰山探出的點金指,和那造型美觀的的八角亭組成了一副絕佳的構圖。
8、、泰山日出泰山日出天色略顯昏暗,放眼望去,寂寥晨星下面是一片靜止的山勢般起伏的雲海,在茫茫的夜色下,象極了遠處同樣黑魆魆的山峰。
9、泰山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十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松絕奇、桃園精舍、靈岩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人文景觀,其布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三重空間。
10、在泰山頂上看黃河金帶更是一道奇觀。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一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
11、古樸典雅的古代建築一個接一個,隨時進入你的眼簾。從岱宗坊向上便是王母池、紅日、萬仙樓,再向上是中天門、玉皇頂等名勝古跡,數不勝數。愛好書法的文人看到歷代騷人墨客留下的佳句,更是留戀不舍。
12、石梯兩邊的鬱郁蒼蒼的樹木就像一個個穿著軍裝的戰士守衛著泰山。走到了沒有梯子的地方,我仰頭一看上面寫著南天門三個大字。我們又走了一段路終於到了玉頂峰,一塊巨石上寫著五嶽獨尊四個大字真有帝王風范。
13、天已泛出白色,恍若有淡紅的朝霞徐徐升起,像滴在淡藍色布匹上的紅顏料,由濃漸淡,溫潤的暈散開來,像毛筆濃墨重彩的粗粗勾勒,又細膩柔美似仙女飄浮的輕紗水袖,漫灑在層層雲海之上,瑰麗而隨意地向天空射出萬丈紅光,染紅了我們爬過的座座山嶺,奇雄華美,天下獨絕。
14、絲絲縷縷的光線透過樹縫,地面上有無數光斑在搖曳,周圍綠意盎然。晶瑩的汗珠在青絲間悄然滑落,沉重的腳步終於邁過了最後一級石階,南天門三個大字在眼前印刻,已經偏過幾十度角的太陽微笑地望著勝利的我。
15、盤旋曲折的山路像一架雲梯展現在面前,特別是十八盤直下,幾乎是90度。上面的人像站在頭上,下面的人踩在腳下,路旁有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散發出醉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