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牛姓氏文字圖片大全

牛姓氏文字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2022-05-09 22:43:47

① 「牛」姓的始祖是誰「牛」姓的起源人是誰歷史上出名的「牛」姓人分別有哪些

始祖:牛父。牛姓出自子姓,是商朝開國皇帝商湯的後裔。周武王滅紂後,封商朝皇族微子於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國。微子之後有牛父,官任宋國司寇(掌管刑獄)。宋武公時,游牧民族西戎狄人屢次犯宋,牛父曾率軍敗敵於長丘。後在一次作戰中,不幸壯烈殉國。因其為國而死,後世子孫即以其字為氏,稱牛姓。他們尊牛父為牛姓的得姓始祖。
起源一:源於牛國,出自西周時期「牛醫先生」的封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文獻《靈台牛氏家譜·序》中記載:「當周盛時,文王之小子子之子遇牛醫先生,封牛國,為太常卿、協律郎。祖牛孝參定雅樂,後附帝意,銷設前代金石,以自異議,以作武舞,以象功德,至是樂成,詔行之樂,常有新樂,孝義此一志也。」這在《靈台縣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起源二: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開國帝王成湯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該支牛氏始祖為西周初期宋國君主微子啟(一說為微仲衍)。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以及《唐書·世系表》等的記載,周王朝建立以後,周公旦封商朝皇族微子啟(紂王庶兄)於宋地(今河南商丘),以奉湯王之祀,建立宋國。起源三: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牛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牛人,是西周時期所設官位,專職負責飼養國家牛畜,然後按典制貢送諸侯,保障諸侯的肉食、祭祀之用。牛人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職位上大夫。在牛人之下還設有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四人,丞四人,徒十二人,役若干,是兩周時期很重要的官職。起源四:源於改姓,出自尞姓回復為牛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隋書》及《路史》記載,隋朝時期的牛弘,其父名為尞允,曾在北魏朝廷做侍中時,被賜恢復祖姓牛氏。古代尞、寮、了三字通假,故尞氏也稱寮氏、了氏。另外,還有記載說三國時期,魏國名將牛金被司馬懿毒殺,其家人避難逃亡,因祖先名為宜僚,遂改姓尞氏。至尞允被賜復本姓後,也都隨著一起改回為牛氏。起源五:源於民間,屬於以職業技能為氏。農家與牛為伴,終日不離,有的就以牛為姓;在北方有一種說法,砸鍋牛是一家;還有一種說法,姓牛的祖先是以放牛為生,故以職業為姓氏,稱牛氏,世代相傳至今。起源六: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藏族、土家族、東鄉族、回族、朝鮮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牛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牛氏,世代相傳至今。[ 牛姓名人牛邯,狄道人,東漢名將,官護羌校尉,後擢太中大夫。
牛金,三國時南陽人,曹仁麾下部將,官至魏後將軍。
牛弘,安定人,隋朝時人,官至禮部尚書。
牛仙客,牛弘同鄉人,唐前期大臣,歷任河西節度使,工部尚書,後拜相。
牛僧儒,唐末大臣,牛李黨爭時牛黨代表人物,穆宗文宗時兩度為相,屢次遭貶,有傳奇集《玄怪錄》。
牛興祖:晉寧襄陵(今山西省襄汾)人,元代官吏。歷中書省掾、刑部主事、工部主事,後擢大都兵馬指揮使,累官至雲南行省參知政事。
牛天畀:山西省太穀人,清代將領。乾隆年間武進士,累官至貴州省提督,曾率川北官兵會剿苗民,先後屠戮上萬,後被苗民擊斃。

② 姓氏 牛 的來歷

牛姓出自子姓,是商朝開國皇帝商湯的後裔。周武王滅紂後,封商朝貴族微子於商丘(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國。微子之後有牛父,官任宋國司寇(掌管刑獄)。宋武公時,游牧民族西戎長狄人屢次犯宋,牛父曾率軍敗敵於長丘。後在一次作戰中,不幸壯烈殉國。

因其為國而死,後世子孫即以其字為氏,稱牛姓。他們尊牛父為牛姓的得姓始祖。

(2)牛姓氏文字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姓氏名望

1、牛莉

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空軍電視藝術中心女演員。2013年,憑借主演的家庭倫理劇《新女婿時代》獲得首屆「央視中國電視劇年度明星盛典」十佳演員稱號 。2015年,憑借主演的農民史詩劇《老農民》獲得第11屆中美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2、牛根生

內蒙古人。企業家、慈善家,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創始人,老牛基金會創始人、名譽會長,「全球捐股第一人」。

③ 牛在姓氏中有幾種讀法

牛在姓氏中只有一種讀法,讀作「niú」,聲母是n,韻母是iu,讀作第二聲。

牛姓出自子姓,是商朝開國皇帝商湯的後裔。周武王滅紂後,封商朝貴族微子於商丘(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國。微子之後有牛父,官任宋國司寇(掌管刑獄)。

宋武公時,游牧民族西戎長狄人屢次犯宋,牛父曾率軍敗敵於長丘。後在一次作戰中,不幸壯烈殉國。因其為國而死,後世子孫即以其字為氏,稱牛姓。他們尊牛父為牛姓的得姓始祖。

家譜字輩

在所有的家譜中,內容不管如何簡略,但字輩譜一定會有。字輩譜也稱行輩字、排行、派語、派行詩等。它是用來表明世系的用字,也是為子孫起名時定下的輩序用字。這個字一般放在三字名的中間,也有少數姓名,三字中最後一個字為輩序字。這種取名方法其他民族少有,是漢民族特有的。

字輩譜用字是非常講究的。一般是先輩人經過精心研究、共同討論,才最後確定,勒石以志。字輩譜一般都有用意,有說起。有些譜簡直就是一首詩,寓意豐富。如牛弘後裔河南濟源市西許村「牛氏家譜」(俗稱天官牛)載:從37世起,字輩譜如下:

青芝龍源,林萃田豐;

正恆懷宗,慧澤棟英。

前兩句述祖蔭,祖上擇福地而物華天寶,樹榜樣而人傑地靈。後兩句是教子孫,要健身潔心,緬懷宗訓,以大智大睿潤澤東方,成為國家的棟梁英才。

④ 姓氏「牛」

正史里關於牛氏的記載是:
周滅商後,封紂王兄微子於宋,微子有後人牛父(此時為人名),任宋國司寇,宋武公時抵禦狄人侵犯為國而死,其子孫以牛為姓。
少數民族亦有牛姓,明清時期,雲南麗江納西族有牛氏,清滿族亦有牛姓,其他各族也有牛姓。

牛姓分布
牛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河南多此姓,其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牛姓的百分之四十一,另外,山西亦多此姓,兩省牛姓約佔全國漢族牛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牛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四。
編輯本段宗族特徵
牛姓起源
於宋微子之後牛父。與其姓氏一樣,牛姓多勤苦勞作,踏實肯干之人;牛姓源於北而盛於北。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所載,明清進士牛姓及第者共有六十五名,其中南方人僅有兩名,人言江南才子山東將,其寥寥幾人足以表明牛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
牛姓詳解
牛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四。?
尋根溯源 牛姓來源有四:
1、出自子姓,是商湯的後裔。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唐書·世系表》所載,周武王封微子(紂王庶兄)於宋,以奉湯王之祀,微子之裔宋司寇牛父之後,以王父字為氏。
2、寮姓改為牛姓。據《隋書》及《路史》所載,隋代牛弘,其父寮允為北魏時侍中,賜姓牛(一說三國魏大將軍牛金之後,為避難改寮姓,至寮允賜復本姓)。
3、形成於民間。農家與牛為伴,終日不離,有的就以牛為姓。
4、他族改姓而來。明清時雲南麗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總有牛姓,為納西族;清滿洲人姓,世居沈陽,歸鑲黃旗包衣管領;今滿、藏、土家、蒙古、東鄉、回、朝鮮、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⑤ 「牛」字的演變,要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及相關解釋)

「牛」字的字形演變如下圖所示:

一、牛的釋義

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氂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氂牛可作高山峻嶺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黃牛等;水牛有溫州水牛、濱湖水牛等良種。雲南產的一種野牛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2、比喻固執、倔強,也比喻威風、神氣。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牛頓的簡稱。

二、組詞

水牛、老牛、放牛、黃牛、種牛等。

(5)牛姓氏文字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一、水牛 [ shuǐ niú ]

牛的一種,角粗大彎曲,作新月形,毛灰黑色,暑天喜歡浸在水中,吃青草等。適於水田耕作。

二、老牛 [ lǎo niú ]

1、年老的牛。

2、今亦以喻指踏實勤懇為人民服務的人。

三、放牛 [ fàng niú ]

1、把牛散放掉,住其所往。

2、牧牛。

四、黃牛 [ huáng niú ]

1、牛的一種,角短,皮毛黃褐色或黑色,也有雜色的,毛短。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

2、指仗恃力氣或利用不正當手法搶購物資以及車票、門票後高價出售而從中取利的人

五、種牛 [ zhǒng niú ]

專供繁殖的牛。

⑥ 牛的資料

牛(拉丁學名:Bovine),屬牛族,為牛亞科下的一個族。染色體數為56的野牛、60的黃牛和58染色體的大額牛,雜交有可育後代,為哺乳動物,容易發生羅伯遜易位(絲粒融合)改變染色體數降低生育率,草食性,部分種類為家畜(包含家牛、黃牛、水牛和氂牛)。體型粗壯,部分公牛頭部長有一對角。牛能幫助人類進行農業生產。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著下門牙,而且下犬齒葉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

(6)牛姓氏文字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常見種類:

1、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較廣,數量極多,與人類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5、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a)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⑦ 牛字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魏碑體 分別怎麼寫的

詳見附圖。

「魏碑體」是「楷書」的一種。

拓展資料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准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先民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書,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准—正楷。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資料參考網路-漢字

⑧ 牛的粗體字怎麼寫

牛(拼音:niú)是漢語常用字[1],此字最早見於商代[2],其古字形像突出一對牛角的牛頭。本義即牛科動物牛。牛有吃苦耐勞的本性,故引申為頑強、有耐力,又指人的脾氣固執、不肯輕易馴服,這是取牛的脾氣執拗之意。牛又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牛也是姓氏之一。
牛用作左偏旁時寫作牜。用牛作意符的字多與牛相關,如:犢、氂、牟。有的泛指牲畜,如:牧、牢、犒。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3])
中文名

漢語拼音
niú
注音字母
ㄋㄧㄡˊ
平水韻部
下平十一尤[4]
四角碼
25000
快速
導航
詳細釋義古籍釋義字形書法韻書集成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2](新附1摘自《新金文編》[5])
象形字。「牛」字的造字原理是用局部代表整體:只要描繪出特徵最鮮明的牛角,不畫全身也能看懂這是牛。新附1出自商代的「牛簋」,是非常寫實的牛頭:彎角、橫耳、圓眼、寬鼻孔、大肋巴。典型的牛的特點。商代甲骨文(圖1、2)為了書寫方便,把牛頭從輪廓化變為實化了,而且也瘦化了。但依然看得出牛頭的形象來。此後,周代金文(圖3)、秦篆(圖5)一脈相承,都相沿這樣的形體發展下來。但從漢代隸書(圖7)起,「牛」便只下一隻角,寬的嘴巴也變成長尖的「尾巴」了。[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niú
名詞
偶蹄類哺乳動物。參看「偶蹄目牛科動物」義項。
cattle
《詩經·小雅·無羊》:「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
梁斌《紅旗譜》一:「他走到集上賣了耕田的牛,把錢給朱老明送去。」
水牛;氂牛;對牛彈琴
比喻受驅使的人。
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參看「牛宿」。
《漢書·律歷志下》:「斗二十六。牛八。」
蘇軾《赤壁賦》:「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氣沖牛斗
展開全部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二上】【牛部】語求切(niú)
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①。象角頭三、封尾之形。凡牛之屬皆從牛。
【注釋】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①牛件也件事理也:王筠《說文解字句讀》:「二句支離,蓋後增也。」[9]
說文解字注
事也,理也。
註:事也者,謂能事其事也。牛任耕。理也者,謂其文理可分析也。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卻,道大窾,牛、事、理三字同在古音第一部,此與羊,祥也;馬,怒也;武也,一例。自淺人不知此義,乃改之雲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與吳字下妄增之曰姓也,亦郡也。同一紕繆。
像角頭三、封尾之形也。
註:角頭三者,謂上三岐者象兩角與頭為三也。牛角與頭而三,馬足與尾而五。封者,謂中畫象封也。封者,肩甲墳起之處。字亦作犎。尾者,謂直畫下垂像㞑也。羊、豕、馬、象皆像其四足。牛略之者,可思而得也。語求切。古音讀如疑。[10]
廣韻
語求切,平尤疑 ‖牛聲之部(niú)
牛,大牲也。《丗本》曰:「黃帝臣胲作服牛。」《史記》曰:「紂倒曳九牛。」又姓,出隴西,本自殷周封微子於宋,其裔司𡨥牛父帥師敗狄長丘,死之,子孫以王父字為氏。《風俗通》雲:「漢有牛崇為隴西主簿,馬文淵為太守,羊喜為功曹,涼部雲:三牲備具。」語求切。一。[11]
康熙字典
【巳集下】【牛部】 牛·康熙筆畫:4·部外筆畫:0
《唐韻》語求切。《集韻》魚尤切。《韻會》疑尤切,並𪙊平聲。《說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玉篇》:黃帝服牛乗馬。《易·無妄》:或系之牛。
又《說卦》:坤為子母牛。《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又樹化牛。《玄中記》:千年樹精,化為靑牛。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
又官名。《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又牽牛,宿名。《爾雅·釋天》:星紀,斗牽牛也。註: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又天牛,蟲名。一曰天水牛。《爾雅·釋蟲》:蠰齧桑注似天牛。
又紫金牛,葯名。見《本草綱目》。
又姓。《廣韻》:微子裔,司𡨥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風俗通》:漢有牛崇。
又人名。《史記·虞舜紀》:瞽瞍父曰橋牛。
又葉音疑。《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葉下哉。哉讀將黎反。
考證:「天牛,蟲名。《爾雅·釋蟲》壤齧桑註:『似天牛。』」謹照原文壤改蠰。「又葉音奚。《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葉下哉。哉讀將黎反。』」謹按牛與奚不同母,牛字不得葉音奚。謹照字母葉音奚改葉音疑。[12]
《說文解字》書影
2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說文解字》書影[13]
《說文解字注》書影[14]
《康熙字典》書影[15]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筆順動畫演示
【筆順】①ノ(撇)②一(橫)③一(橫)④丨(豎)
【寫法】撇筆在左上格,撇尖抵橫中線。兩橫上短下長,長橫從橫中線下側起筆,收筆於橫中線。長豎起筆高,收筆低,順豎中線下行。[17]

⑨ 每個姓氏都有它專屬的句子,姓氏牛的句子是什麼

我姓牛,卻不能留在你身旁。

我姓牛,卻不是你心頭的那顆紐扣。

我姓牛,卻不能成為你的執拗。

我姓牛,卻對你從不忸怩。

========

原創,勿怪。

閱讀全文

與牛姓氏文字圖片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pk圖片上的文字 瀏覽:172
小小老鼠高清圖片 瀏覽:309
割手腕圖片大全帶多血 瀏覽:939
櫃體背面如何美化圖片 瀏覽:693
短發大卷發型圖片女 瀏覽:904
蒙古族簡單頭飾圖片馬尾 瀏覽:338
背影女生真實圖片 瀏覽:170
怎麼把手機中圖片中的東西摳出來 瀏覽:593
男生前爬發型圖片 瀏覽:635
圖片動漫男生霸氣冷酷情侶頭像 瀏覽:583
李寧衣服圖片大全 瀏覽:594
怎麼導出剪映收藏的圖片 瀏覽:485
簡單的指令圖片大全 瀏覽:56
能夠連起來的小文字圖片 瀏覽:42
現代小清新女孩圖片 瀏覽:234
石斑魚圖片大全大圖 瀏覽:325
平果發型圖片 瀏覽:611
兒童簡單鉛筆畫人物畫圖片 瀏覽:790
頭像圖片男生藍色 瀏覽:771
word文字裡面如何插入圖片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