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清古玉为何价值超过高古玉-和田玉资讯
中国的玉文化有近万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的说法。而玉在近段时间内的表现,也正在印证着这一说法
中国的玉文化有近万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的说法。而玉在近段时间内的表现,也正在印证着这一说法
今年4月,御玺拍卖之最被刷新: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清干隆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以9586万港元成交,这个数字也打破了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而 3年前,这款御玺首次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场时,就曾以4625万港元创下过当时的纪录。就在清干隆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打破世界纪录两个月之 后,干隆青玉螭龙玉玺就在台湾以4.8亿新台币拍出,再一次刷新纪录。古董收藏圈轰动了。除皇帝玉玺外,清宫玉器也不乏精彩表现:香港佳士得拍出的晚 清翠玉双龙活环耳盖炉以3000万元成交,跻身清宫玉器拍卖的三甲;北京匡时的清干隆翡翠浮雕夔龙纹双耳龙钮方鼎也以近2000万元成交。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明清玉器存世较多,所雕刻图案多为吉祥题材,深得人们喜爱,而且收藏门槛也较高古玉要低。但是近年来明清玉市场是鱼龙混杂,收藏者需要谨慎。
新疆和田玉
百年历史 明清玉热透拍场
2010年秋拍在即,业界及藏家无不期待着玉的精彩表现。据拍买行透露的一些讯息来看,许多精品都将趁秋拍一展身手。玉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如此关注,与其近段时间的表现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御玺在中国的传统意识里被认为是无上的权力。今年4月,御玺拍卖之最又一次被刷新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清干隆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以9586 万港元成交,这个数字也打破了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而3年前,它首次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场时就以4625万港元创下过纪录。历史总在改变着,仅仅维持 两个月的纪录再一次被打破。当干隆青玉螭龙玉玺在台湾以4.8亿新台币拍出时,古董收藏圈轰动了。而拍卖过千万元的御玺也是不胜枚举。今年保利春拍, 干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以5656万元夺得夜场头筹;去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干隆御笔白玉玺以6338万元成交;2003年在香港苏富比 拍出的清干隆御用组玺5件成交价为2918.24万港元。而近日有消息称,英国宝龙拍卖行将在11月拍卖清朝干隆皇帝的白玉玺,保守估价至少在500 万英镑(5258万元人民币)以上。
除御玺外,清宫玉器也不乏精彩表现:香港佳士得拍出的晚清翠玉双龙活环耳盖炉以3000万元成交, 跻身清宫玉器拍卖的三甲。北京匡时的清干隆翡翠浮雕夔龙纹双耳龙钮方鼎也以近2000万元成交。往前追溯,2006年、2007年香港佳士得连续两年 推出的两场瑰玉清雕-Alan and Simone 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专拍,无论是单件玉器的成交价,还是专场拍卖的成交额皆创历年全球玉器专场拍卖之最。2006年11月28日的首场专拍成交 额11605.2万港元,此场专拍的成功推动了清代玉器的行情大涨。次年秋拍,第二场专拍的成交额已高达19855.45万港元,一件清干隆白玉鹤鹿同 春笔筒以5408.75万港元成交。香港苏富比自2004年春拍推出玉器专场,2006春拍推出宝胜隆盛干隆珍宝暨德安堂白玉收藏专拍、 2007年春拍玉承天令干隆宫廷艺术品专拍、2008年秋拍知柔斋瑰玉珍藏专拍,同样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玉器拍卖传奇。其中2007年春拍,一件 干隆御制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壁题诗插屏以3448万元成交。
自1995年北京翰海率先推出玉器专场拍卖会,把玉器从珠宝珍玩杂 项中独立出来。但是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内地玉器拍卖创高价的拍品多数是高古玉,明清玉一直处于低谷。2000年以后逐步好转,其中2001年在巴黎举办的 东方艺术品专拍中,两件干隆玉的天价成交刺激了清代玉器的拍卖行情。2006年开始,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的众多明清玉器专拍所带来的轰动效应使得一部分明 清玉的价格高于高古玉。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国强表示,拍场上的明清玉器还是以清代宫廷玉器为主,尤以干隆时期的最为受人 推崇,因为它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再有由于新疆和田玉籽料减少而价格猛涨,一块精细雕刻过的玉器可以和清玉的价格相抗衡。他还表示,20年前,明代的玉器比 清代的贵,但是现在清代的玉器反而是明代的3-5倍,这是因为干隆皇帝对于玉器的制作事无巨细,精细繁复。但是从艺术价值来说,明代的玉器要高于清代,以 后必有升值空间。
B. 清代紫檀木,插屏瓷板画,有5斤半重高度
清代紫檀木插屏瓷板画是清代文房陈设与艺术审美的典范之作,具有较高价值。
工艺特色其以紫檀木为框架,质地坚硬、色泽深沉,边框常采用素面或浮雕(如回纹、云纹等)工艺;屏心为瓷板画,可能结合百宝嵌或金漆工艺,瓷板需经髹漆、彩绘,部分镶嵌百宝。绘工精细,色彩丰富,人物形态生动,常以山水、人物、博古图、吉祥纹样为主。
规格参考若该插屏瓷板画重5斤半(约2750克),其重量与“紫檀镶云石插屏(2887g)”接近,推测尺寸约38 - 40cm(高/长),符合清代文房陈设比例。
价值与收藏要点收藏时需验证年代(如包浆、款识),建议通过权威机构鉴定。同类藏品因工艺差异价格悬殊,若此5斤半重插屏工艺精湛、保存完好,具备较高收藏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