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一至三十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月相变化规律:
1、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称为新月或朔,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因为被挡住了光线。
2、农历初三、初四,称为新峨眉月,月面朝西 ,太阳落山时出现在西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晚上九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3、农历初七、初八,称为上弦月,月面朝西,太阳落山时出现在正午太阳的位置,晚上十二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4、农历十一、十二,月相变成凸月,月面朝西,太阳落山时出现东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凌晨三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5、农历十五、十六,称为满月或望,月面呈圆形,太阳落山时从东边地平线升起,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6、农历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晚上九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西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太空上。
7、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称为下弦月,月面朝东,晚上零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 升起,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地面的正上方。
8、农历二十七、二十八,称为残娥眉月,月面朝东,凌晨三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太阳升 起时消失在东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太空上。
四种主要的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1)月球图片真实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月相的意义
(1)潮汐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潮汐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像军事、旅游、远洋航海、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科学实验及沿岸各种生产活动都要受到潮汐的影响。
(2)照明
因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也是人们夜间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在边远荒芜的地区。
(3)宗教
和某些宗教活动有关系,特别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有斋月一说。
(4)寓意
中国自古就有花好月圆的讲究,月有阴晴圆缺,而满月往往代表着圆满、顺利和吉祥的意味。
⑵ 月球飞船残骸坐标
月球飞船残骸的坐标位于南纬8°59'25.13'',东经15°28'20.60'。以下是相关图片:
中国嫦娥二号拍摄到的月球“神秘基地和史前遗迹”的照片。这些数据均来自互联网公开资料,本网站无法验证其真实性。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发布了嫦娥二号数据展示,其中包含了关于美国发现的月球飞船残骸的证据,这表明该残骸确实存在。
据嫦娥二号工程内部人士透露,通过对卫星拍摄的月球高清影像进行分析,发现月球上确实存在外星人基地和远古飞船的残骸。这些照片是由嫦娥2号拍摄的,可以证实之前网上关于美苏发现的月球飞船残骸的传说是有根据的。
⑶ 月球是什么样子要图片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着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即撞击坑,这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形。月球上直径大于1000米的撞击坑多达33000多个。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撞击坑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撞击坑,深达8788米。除了撞击坑,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3)月球图片真实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称,月球内部可能蕴含“白金宝藏”——埋藏着铂、钯等贵重金属。研究人员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撰文指出,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检测到这些金属,但他们认为,在月球火山岩样本中检测到的硫与其内部存在的硫化铁相关,而硫化铁是储存铂和钯等贵金属的好地方。
解释月球形成的一种主流假设认为,45亿年前,一颗大小与火星相当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因此科学家认为,月球和地球的组成成分相似。如果这一假设正确,月球火山岩中贵金属的含量应与地球相当,但测量结果却远低于预期,这让科学家们困惑不已。
为厘清这个谜题,最新研究负责人、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的詹姆斯·布伦领导的团队首先在实验室里重现了月球内部的极端压力和极端温度,以观察有多少硫化铁形成。
结果发现,在月球内部形成的大多数贵重金属都附着于硫化铁矿床上,这意味着它们不能被岩浆带到月球表面,同时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月球岩石样本中发现的贵金属数量如此之少。
⑷ 月相变化顺序(附图)从初一到三十
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新月如图所示,在位置1,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新月,也叫做“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也就是图中的位置3,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图中的位置5,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也就是图中的位置7,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新月,开始新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