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积酸菜用什么样的白菜
记得小的时候每到霜降这个季节,我们这里就要开始准备冬天的冬菜了,家家户户都会腌上满满一大缸的酸菜,东北白菜分为两种,一种是腌酸菜的白菜,另外一种是炒着吃的不包心的大白菜,要说酸菜东北腌的是最好的,切点酸菜然后在泡点正宗的薯仔粉条子,酸菜炖粉条再喝点酸菜汤,真是嗷嗷好吃!
下面我就来告诉大家我们东北人到底是怎样来积酸菜的
我教大家的积酸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不用复杂的操作过程,只需加上两种调料,做法简单快捷,就算是放上一年也不会烂的,而且照样颜色好口感脆,可以做任何有关于酸菜的美食,关键是自己亲手做的,没有任何的添加剂,吃着也安全放心。
1.积酸菜的时候一般都是在霜降以后积,这个时候主要是为了给冬天储存过冬的食物,另外也是天气冷了积完的酸菜不容易坏,我们想吃的时候就可以从酸菜缸里面捞出来!
2.积酸菜之前得把白菜放在阳光下暴晒3-5天,去去白菜的水分,等到积酸菜的那天用菜刀把白菜的头砍掉,然后用手掰掰已经黄了和不好的叶子,别怕浪费不把那些不好的叶子扔掉的话,正缸酸菜都会烂,那样就白腌了。
3.酸菜缸要悬着大一点的,最好是选用一米左右高的,但是缸必须要干净的,一点油都不可以有,否则的话酸菜容易烂掉,这一冬天呢,积一回就得多积点,如果要是一米高的缸就要准备一米5长的塑料布,放在缸里面。
4.白菜有熟积的和生积的,熟积就是把白菜放在锅里用水烫一下在放进酸菜缸里,生积就是生的大白菜直接放进缸里,不用开水烫,但是建议大家不要熟积,熟积掌握不好很容易烂。
5.酸菜缸要放在阴凉的地方,白菜一颠一倒的放,等到缸里放满了之后就加盐,我们炒菜的盐用两袋就够了,盐放完了,在加满凉水,塑料布用结实一点的线绳把 口扎上,在白菜上面还会压上大石头,是为了防止白菜上浮。
6.还有的为了让酸菜又黄又脆,还会加上白酒和白醋,当然了你也可以不加,自己感觉怎好就怎么做,温度太高酸菜会烂,太低不酸,所以积酸菜之前,一定要选好地点,积完之后酸菜缸想换地方都换不了了。
7.接下来我们就是等了,大约一个月以后就可以吃了,前25天的酸菜是不可以吃的,吃了容易中毒,不敢保证一定会中毒,但是也不安全我们也不差这几天,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等过了一个月后吃吧!
8.还有好多的人为了吃的时候方便,在没有腌之前把所要腌的白菜都切成丝,那样也可以,切丝的酸菜会腌的比较快一些,像好多人家没有地方可以找一个小坛子,一次也腌不了几颗的家里,还是切成丝在腌会比较好一些,又快又不占地方,一定要记住,无论是手还是锅里缸里都不能沾上一点油的哦!
还有腌那种大头菜的也有的管大头菜叫(圆白菜)的大头菜也可以腌,但是口感和味道肯定是没有大白菜的好,总之自己喜欢吃什么就腌什么,但是两者千万不要一起腌这样你自己都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啦!
这就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积酸菜的方法和步骤,注意:不要只顾这放盐,一定要按照上面写的步骤和方法去操作,这样腌出来的酸菜又脆又下饭,即使放上一年也绝对不会坏的,在老家的时候妈妈就是这样腌的,腌酸菜的时候要一次性把水加够,中途不能打开加水,否则味道就变了。
腌好的酸菜是金黄色的,有股浓浓的酸味,天冷的时候,可以现吃现捞,要是等到春天的时候还没有吃完可以全部捞出,分开装放入冰箱里保鲜冷冻都可以,愿意吃酸的可以不要冲洗的次数太多,直接就可以切丝下锅,不能吃太酸的就多冲洗几遍然后在切丝下锅。
做为一名东北人永远也忘不了家乡的菜!没办法谁让我就好这一口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明白上面腌酸菜的方法,如果没看明白或者有哪个步骤不是很懂很清楚,
㈡ 酸菜鱼用什么鱼做最好吃
酸菜鱼一般以草鱼为主料,配以泡菜等食材煮制而成。这是一道源自重庆市的经典菜品,以其特有的调味和独特的烹调技法而着称。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是重庆江湖菜的开路先锋之一。下面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酸菜鱼才好吃。
酸菜鱼的材料:草鱼1尾1250克、酸菜200克、姜15克、味精1克、蒜10克、鸡蛋清2个、泡红辣椒15克、鲜汤1500克、川盐5克、混合油50克、胡椒粉3克、料酒15克、花椒1克。
酸菜鱼的做法:
1、草鱼经剖杀,去鳞、鳍、鳃和内脏洗净,用刀片下两扇鱼肉,另将鱼头劈开,鱼骨斩成
1.5厘米大小的块。
食用价值:
1、草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硒元素,不仅对血液循环有利,还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并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酸菜鱼中另外一大成分就是酸菜了,酸菜中的乳酸能开胃提神、醒酒去腻,有增强食欲、助消化的功效。同时还可以促进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酸菜不宜多吃,并且需要合理安排饮食,毕竟酸菜中含有的亚硝酸盐于人体是有害的。
㈢ 酸菜鱼的由来你知道吗
传说是酸菜鱼,源于重庆的一个渔村,渔夫将捕获的鱼卖了钱,并将剩下的小鱼和其他的农家换酸菜来吃,偶然间渔夫不小心把酸菜和鱼一块煮了,就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做法,竟然做出了一顿美味,最早是流行于90年代初期,那时候重庆大大小小的餐馆里面都有这道菜,后来逐步的由重庆的厨师把它推广到了全国的各地,于是大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