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市中区的历史名人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乐山沙湾人。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郭沫若童年和少年时期曾就读于沙湾、乐山和成都。 欧阳予(1927—) 乐山市中区人。抗日战争时期,欧阳予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组织。欧阳予被誉为“中国核电之父”。 黄尚廉(1936—2008), 乐山市中区人。他建立了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被称为“重庆光电之父”。 庞祖云(1941—2008) 出生于乐山一个梨园世家。解放初,庞祖云进入重庆市川剧团,从事专业文艺演出。1995年起,庞祖云先后成功出演《山城棒棒军》、《老坎客栈》、《傻儿师长》等电视连续剧。 李劼人(1891—1962) 小说家,翻译家。成都人。1926年春,厂址就选定在乐山城北岷江河畔。1927年纸厂建成并开工,正式定名为“嘉乐造纸厂”,自此成为四川省第一家机制纸厂。 任宗德(1910—2007) 乐山市中区人,着名电影制片人。1947年,创办上海昆仑影业公司,任影业公司经理。昆仑影业公司先后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毛文书(1910—1988) 乐山市中区人,中国杰出的医学家。她是我国在国际学术界获得崇高荣誉的第一位眼科女专家。 胡坤升(1901—1959) 乐山市中区人,中国杰出的数学家,我国第一位变分学学者,着有《胡坤升遗着数学论文集》,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柯召等都是他的学生。 尧茂书(1950—1985) 乐山市市中区人,生前尧茂书是西南交大电教室摄影员,他是第一位漂流长江的人。 陈小艺 乐山市市中区人1987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与徐帆,江珊,胡军,何冰等成为同班同学,代表作品:《外来妹》、《军歌嘹亮》、《半路夫妻》、《想爱都难》等。 李涵虚,又名李西月(公元1806-1856) 清代道士。初名元植,字平泉,入道后更名西月,字涵虚,号长乙山人,四川乐山市中区人,在峨眉山遇吕洞宾及张三丰,得丹法秘要,于清咸丰六年(1856)成道。清咸丰年间(1851—1861)创道教内丹丹法西派。 安磐 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初为庶吉士,历吏、兵二科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的言官)。 程启充 字以道,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进士,最初做知县,后来做御史(监察官)。 徐文华 字用光,与程启充乃同科进士,任监察御史,曾巡按贵州。 彭汝实 字子充,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进士,授南京给事中。 (以上来源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