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几种写法
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公式an=a1 (n-1)d前n项和公式为:Sn=na1 n(n-1)d/2若公差d=1时:Sn=(a1 an)n/2若m n=p q则:存在am an=ap aq若m n=2p则:am an=2ap以上n均为正整数文字翻译第n项的值an=首项 (项数-1)×公差前n项的和Sn=首项 末项×项数(项数-1)公差/2公差d=(an-a1)÷(n-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 1数列为奇数项时,前n项的和=中间项×项数数列为偶数项,11求首尾项相加,用它的和除以2等差中项公式2an 1=an an 2其中{an}是等差数列
2. 小学生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当公比为1时,S=n*a1
若不等于一,
S=a1*(1-q^n)/(1-q)
懂了吗?
3. 常用的数列求和公式
(1)公式求和法: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②重要公式:1+2+…+n=12n(n+1);12+22+…+n2=16n(n+1)(2n+1);13+23+…+n3=(1+2+…+n)2=14n2(n+1)2;(2)裂项求和法: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和,即an=f(n+1)-f(n),然后累加抵消掉中间的许多项,这种先裂后消的求和法叫裂项求和法.用裂项法求和,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裂项,如:an=1(An+B)(An+C)=1C?B(1An+B-1An+C);1n(n+1)=1n-1n+1;(3)错位相减法:对一个由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对应项之积组成的数列的前n项和,常用错位相减法.an=bncn,其中{bn}是等差数列,{cn}是等比数列(4)倒序相加法:Sn表示从第一项依次到第n项的和,然后又将Sn表示成第n项依次反序到第一项的和,将所得两式相加,由此得到Sn的一种求和方法.(5)通项分解法(分组求和法):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an=bn±cn(6)并项求和法:把数列的某些项放在一起先求和,然后再求Sn.如:1002-992+982-972+…+22-12的和.(7)利用通项求和法:先求出数列的通项,然后进行求和
4. 1方+2方+3方+.+n方 这是什么数列
n(n+1)(2n+1)/6
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就介绍一个我觉得很好玩的做法
想象一个有圆圈构成的正三角形,
第一行1个圈,圈内的数字为1
第二行2个圈,圈内的数字都为2,
以此类推
第n行n个圈,圈内的数字都为n,
我们要求的平方和,就转化为了求这个三角形所有圈内数字的和。设这个数为r
下面将这个三角形顺时针旋转60度,得到第二个三角形
再将第二个三角形顺时针旋转60度,得到第三个三角形
然后,将这三个三角形对应的圆圈内的数字相加,
我们神奇的发现所有圈内的数字都变成了2n+1
而总共有几个圈呢,这是一个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
1+2+……+n=n(n+1)/2
于是3r=[n(n+1)/2]*(2n+1)
r=n(n+1)(2n+1)/6
谢谢采纳
5.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附图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如:2+4+6+8+10+12
=(2+12)×6÷2
=42
6. 小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小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通项公式是:an=a1+(n-1)d。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
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其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7. 数列求和公式七个方法
数列求和公式七个方法:公式法、列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分解法、分组法、倒序相加法、特殊数列求和。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是倒序相加法。而且这个方法可以类推到一般情况,只要前n项具有与两端等距离项的和相等的数列这种特征都可用这种方法求和。
8. 等差数列求和小学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