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个月偏瘫病人怎么锻炼,怎样治疗,该怎样护理
怎样护理中风偏瘫急性期的病人?
中风偏瘫病人的急性期护理对疾病的抢救成功非常关键,特叙述如下:
⑴ 安静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中风偏瘫病人,特别是脑出血病人,要尽量减少探视和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搬动。烦躁不安的病人要选择安静避光的房间,以减少刺激;必要时加上床档防止坠地碰伤。
(2)及时吸氧:中风偏瘫病人都有脑缺氧,临床上常常采用鼻管给氧,操作时要注意病人的鼻腔是否通畅,以及鼻腔的清洁卫生。
(3)严密进行病情观察,如意识、呼吸、瞳孔和血压、脉搏、体温等。
(4)注意饮食和营养:一般发病的l~3日不应进食,因为刚发病的病人可有昏迷、呕吐等,勉强进食可能会导致食物吸入肺内造成感染,但必须有适量的静脉补液。3日以后仍不能进食者,要通过鼻饲保证营养的供应。
(5)定时变换体位,防止褥疮;保持功能体位,防止瘫痪肢体畸形。
(6)保持口腔卫生:要帮助病人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防止病从口入。
(7)大小便护理:中风病人常有排便困难,可让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适当用缓和的泻药、按摩腹部等使之定时排便。对于尿失禁的病人,可以训练其按时排尿,建立条件反射;对于尿潴留病人,若腹部热敷或针灸无效,可以保留导尿,但要尽量缩短导尿时间,并预防尿路感染。
怎样预防和护理褥疮?
中风病人常有肢体瘫痪,不能自己翻身改变体位,身体局部受到压迫,加上瘫痪肢体的皮肤营养功能下降,最容易发生褥疮。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早期可见皮肤局部出现红肿和水泡,以后变成紫红色并开始破溃,破溃初期疮面鲜红有渗出液,然后疮面加深,颜色变暗发黑。好发于胸背、臀部、髋关节、足跟和外踝等受体重压迫处。对于褥疮,预防最为重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定时为病人翻身、按摩,至少2小时1次。
(2)在褥疮的好发部位加用软垫、气圈、海绵垫等。
(3)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有大小便失禁和呕吐物时,及时擦洗干净。不可让病人直接睡在橡胶垫上。
(4)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被褥湿了要随时更换。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不可贪图方便将便盆一直放在病人身下。有感觉障碍的病人尽量不要使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5)饮食中加强营养,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增加病人皮肤的抵抗力。
(6)对于已发生的褥疮,要保持创面干燥,涂用消炎生肌的药膏,并采用物理疗法等。
总之,做好褥疮的预防工作,就是要做到勤翻身,翻身时注意检查皮肤、衣服、被单是否平整干燥;受压皮肤发红时,要用手掌揉擦,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怎样护理瘫痪的肢体?
因中风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偏瘫、或单肢瘫、以及两次发作累及双侧肢体瘫痪。病人常伴语言障碍,因球麻痹常有呛咳,或某种程度的智力下降。对病人须加强护理,应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心理护理:重视病人的思想工作。瘫痪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家属须鼓励病人乐观豁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与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配合,尽早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的发生。
(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为此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应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了防止足下垂,应使踝关节稍背屈;为防止下肢外旋,要在外侧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撑物。
(3)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等,可防肢体挛缩、畸形。
(4)预防并发症:因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压迫性溃疡—褥疮。故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床铺要干燥平整,并保持好个人卫生,可以擦浴,但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在翻身时应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要有足够入量,尤其夏天水分要充足,选择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营养。养成排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在早饭前给1杯热饮料(根据习惯可采用热开水、茶水、牛奶或咖啡等),可促使肠蠕动增加而刺激直肠的排便反射。为了促进排便,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转向左上腹,再转向左下腹,反复按摩5~10次,促进结肠内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时,可用甘油栓或中药。仍然不能排便时,应予灌肠。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应放置导尿管,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感染。
(5)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瘫痪有好转时,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脱穿衣服、洗脸、吃饭等。
怎样帮助偏瘫病人树立自信?
神志清醒、思维无障碍的偏瘫病人,常因活动能力的丧失或减退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心忡忡。这种消极心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睡眠和食欲。要帮助病人摆脱悲观情绪,医务人员、病人亲属、社会服务机构都要做大量的工作。
(1)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进行康复医疗。要将康复医疗贯彻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努力减轻残疾的程度,避免并发症。大量资料证明适时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指导等,对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纠正消极心理等具有明显作用。
(2)进行周密的生活护理,创造温暖的感情氛围。在众多人关心的环境中,患者容易摆脱孤独和寂寞,得到精神的安危和生活的帮助,弥补因残疾带来的不便,建立生活的自信。特别是中风进展阶段的患者,往往灰心丧气,此时更需要较多的生活帮助。未婚的偏瘫病人,面对婚姻和就来,不可避免地产生沮丧和自暴自弃的情绪,为此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周密的照顾,需要亲属不厌其烦的安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既正视现实,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3)随着病情的稳定或情绪的好转,要逐渐使病人理智地对待残疾,鼓励其实现自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早期投入康复医疗训练,克服废用性肌萎缩及关节挛缩和僵硬,最大限度地减低残疾的程度。组织文娱活动,提高生活乐趣,使瘫痪病人在一起相互启发,增加参与集体活动和回归社会的意识,消除自卑心理。
怎样调整偏瘫病人的被褥和衣着?
偏瘫病人最好睡带有护栏的病床,可以防止跌落,也有利于以后的康复锻炼。可以在木板床上铺厚软的褥子,有条件的可以用气垫床。大小便失禁时可以在被单下垫一块橡胶垫,被单上垫一张纸尿布,以便及时更换,保持干燥。
偏瘫病人穿的衣服应肥大柔软,穿脱方便,最好是用拉链或尼龙搭扣的,以便于更换。更换衣服时,健侧上肢先换,一侧脱下后马上穿上替换的衣服,以免着凉;更换患侧时,要保护好肩关节,防止脱臼;气温低时要提高室温,盖轻而保暖的被子,不要放置热水袋,以免病人因感觉障碍而烫伤;夏季气温高时,上身不穿睡衣更方便,盖上厚的毛巾被即可,但要注意肩部着凉。
偏瘫康复病人在家出现哪些情况要送医院?
脑血管病不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而且复发率也高。有相当一部分中风偏瘫病人发生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中风偏瘫。因此,在家康复的中风偏瘫病人就有可能再次中风偏瘫。通常第二次中风偏瘫比第一次中风偏瘫病情严重,死亡率也比第一次高得多,因此及时送医院,及时得到救治十分必要。
在家康复病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则可能再次发生中风:瘫痪肢体无力加重;偏身出现麻木,或者另一侧肢体出现麻木无力;讲话不清楚或者口吃;喝水呛咳、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眩晕发作伴呕吐;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癫痫发作。此时,必须立即送医院。
此外,中风病人有发热、咳嗽咳痰,或者腹痛腹泻,或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说明患者有其它内科方面的疾病,也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
参考资料:http://www.wz120.cn/zfhl.html
㈡ 偏瘫病人如何治疗康复
偏瘫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很多,1、传统的中医疗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熏药等,中医有“治痿独取阳明”的说法,多采取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还有头针、耳针等治疗方法。2、现代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偏瘫肢体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手功能训练和模拟训练等,可以改善肢体的肌力和解除痉挛状态。现代康复物理治疗方法有:脑电生物反馈、中低频电疗、超声波、痉挛治疗仪,还有肉毒素注射缓解肌张力增高,矫形器防止关节变形等方法。
㈢ 协助右侧瘫痪老人穿开襟衣服方法与步骤
先把右边不方便的一侧穿好,把袖子套进去,然后适当的托起上半身,把衣服扯到左侧,然后穿好就可以了。
㈣ 老人瘫痪长期护理办不下来有什么解决办法
老人家这样长期护理办理不来的就必须要送去老人院,否则你们是不能够去处理这么多的,没有专业的知识是照顾不来老人家。
㈤ 高分求救!!老人摔倒偏瘫!!5555。。
你奶奶属于脑中风,发现的比较及时,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半侧肢体慢慢就会恢复,出院后,在室内搀着你奶奶多做活动,恢复到生活能治理是不成问题的,你现在见到你奶奶后应该尽量安慰她,不要让她着急。
㈥ 跪求对偏瘫病人的护理常识
有关瘫痪护理常规六则
(一) 预防褥疮:见褥疮的预防和治疗。
(二)预防泌尿道感染:
(1)定时清洗外阴、肛门。
(2)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但不可重压;病情许可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使排空膀胱残余尿液。
(3)尿潴留时,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或密闭式膀胱潮式冲洗。
(4)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按医嘱定时做膀胱冲洗,每日更换无菌引流管及贮尿瓶。定期送验尿常规及尿培养,如有尿路感染,应及时选用有效抗菌素,并鼓励多饮水。
(三)预防肺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咯痰,每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四)预防肠胀气及便秘:鼓励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致胀气食物。便秘时给予缓泻剂或隔2~3日灌肠一次,或行针灸疗法、腹部按摩。必要时可用手指掏出粪便。
-------------------------------------------------------------------
偏瘫由于活动障碍,生活自理困难,所以需要周到耐心的护理。
功能锻炼有助康复
功能锻炼是偏瘫患者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偏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全身器官生理功能都有所减退,这不利于病体康复。但功能锻炼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完全性偏瘫阶段 可采用按摩、推拿等被动活动.帮助患者功能锻炼。动作应该由轻到重、再轻,用力不要过度。每次全身锻炼约15—30分钟。
部分功能恢复阶段 还要继续做前一阶段的各项锻炼。同时帮助患者锻炼翻身、起坐等。如站立锻炼,可以先扶床架、椅背站立,然后徒手站立;肢体简单的运动锻炼,如上肢的上举、外展、外旋、肘关节的伸屈活动、下肢的伸屈和足的伸屈活动。
基本功能恢复阶段 主要是走路,手的精细动作和语言功能恢复。▲走路锻炼先在扶持下进行,两腿轮流负重,继之踏步,逐步过渡到手扶拐杖独自行走。最后练习屈膝和提腿动作。▲手部练习包括拿碗、汤匙、筷,穿脱衣服以及编织、打算盘等精细活动。▲失语者先练习发音,然后对照汉语拼音一字一字练习。
饮食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海带、海蜇、虾皮,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和奶及奶制品。
▲有高血压患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每天5克为宜。
▲进食有困难者要鼻饲。鼻饲前应先抽到胃液后再灌注食物以防食物误入气管。长期鼻饲者应每周换胃管一次。及时清洁鼻和口腔。
使患者心情愉悦、精神愉快
应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最忌讳嫌弃和指责。要经常帮助患者翻身,以免发生褥疮。注意居室卫生,在保证患者不会着凉的前提下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通便。要保证患者有足够时间休息和睡眠。
(五) 预防跌伤、烫伤、冻伤:偏瘫伴神志不清时应加床栏,应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可超过50℃,要隔被放置,并经常更换部位;若作热敷、灸疗、理疗或拔火罐时均应注意防止烫伤;天冷时,肢体应及时加用棉套保暖。
(六)预防肢体畸形、挛缩,促进功能恢复。瘫痪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可用护足架或用枕头支撑足掌;按摩肢体每日1~2次,并作被动运动。当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鼓励患者早期开展上肢及躯干功能锻炼。离床时,给予轮椅、瘫痪车或拐杖及支架保护,练习行走,以便及早恢复下肢功能。
------------------------------------------------------------------
偏瘫昏迷期持续1~3周后即进入脑功能及瘫肢运动功能恢复期,即中医的"中经络"期。此期主要是加快脑功能及瘫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进程。治疗重症偏瘫应放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选择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及代表性的药物。如偏瘫伴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高粘滞血症及脑血管阻塞所致的头昏、头晕者以选择自血光量子疗法或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为宜。并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以下药物:如抗自由基剂:天力体保等;溶栓剂:蝮蛇抗栓酶等;抗凝抗粘剂:新抗凝、藻酸双酯钠等;脑血管扩张剂:脑通、卡兰、培他啶等;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西比灵等;抗血小板聚集剂、肠溶阿斯匹林等。总之,在目前治疗脑血管性偏瘫药物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合理选用、防止重复用药十分重要。如脑血管阻塞性偏瘫伴有眩晕者,选用西比灵后就不要再用脑益嗪、尼莫地平等。偏瘫伴高血压者,选用尼莫地平就不要再用其他钙离子拮抗剂,避免重复用药造成不良反应。在偏瘫恢复期,选用中草药主要以辨证施治为基础,并注重用破血化瘀或活血化瘀的药物。在综合性治疗偏瘫的过程中应用焦氏头针,患肢针灸和按摩运动治疗时,最好选择程序化治疗。如扎完焦氏头针后随继给予患肢针灸治疗,起针后再继续瘫肢按摩与关节的运动治疗,待病人休息片刻后家庭给予助力或指导、翻身、俯卧爬和坐、站、走的训练以及日常生活的指导训练。特别应注重异常步态与异常姿势的纠正等。通过以上规范化治疗可使综合性治疗的效力显着提高,并可解决单纯药物解决不了的重症偏瘫问题,能使患病3个月以内存活下来的重症偏瘫病人95%左右重新站起来,走出去。但上述治疗结果的实现,必须在熟练掌握焦氏头针疗法,肢体针灸技术与按摩运动技巧,并能与中、西药相互配合的基础上获得。中成药的选择和光量子血疗法,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等治疗应严格根据病人最佳适应证选择应用。
-------------------------------------------------------------------
偏瘫后遗症期的治疗选择重点应放在中草药+患肢针灸+家庭运动康复治疗与异常步态的纠正训练方面。
中草药应以临床辨证为基础,活血化瘀为本,选用桃仁四物汤,或补阳还五汤为主,亦可选用四藤汤。在以上辨证选方应用中还应注重虫类的选用。如白花蛇、水蛭、全蝎等。并注意随症加减,如瘫肢疼痛、麻木、关节挛缩拘紧者应侧重选用桂枝、牛膝、天麻、伸筋草等。以消除疼痛,减轻麻木,缓解瘫肢拘紧之症。以上中草药的应用方法,除水煎服外,其药渣乘热装入事先备好的4层纱布袋内,给予瘫肢疼痛或拘紧部位的热敷,可显着增强舒筋、止痛、除麻、扶温之功,使瘫肢疼痛、挛缩、麻木之症显着缓解或好转。同时配合针灸运动疗法更会使其疗效倍增。
在瘫肢针灸治疗期间应注重与运动疗法与纠正习惯性异常行走步态的训练紧密配合更能使瘫肢运动功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在患者瘫肢功能恢复期未有得到焦氏头针治疗者,在后遗症期再给予头针治疗亦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偏瘫伴不完全运动性失语者给予针刺运动区和加强针刺运动区下2/5(又称言语1区)的同时十中药补阳还五汤煎服+语言功能训练+异常步态的纠正训练亦可使病人取得显着好转或基本治愈。又如当小脑血管阻塞或出血性偏瘫后遗症时,患者常为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步态呈蹒跚状或快速小碎步前倾慌张步态,易向病灶侧倾倒,此时虽然已进入后遗症期,但经针刺捻转病灶对侧运动区和加强针刺病灶侧平衡区,同时选择服用消栓通络胶囊或消栓再造丸等中成药。亦可使病人达到基本治愈或显着好转。
在偏瘫后遗症期综合性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稳定血压,降低血液粘度等治疗,以防再次复发。
------------------------------------------------------------------
《偏瘫康复操》
做被动操应该注意,床铺不能太软,枕头高低适宜,帮助做操者站立,患者取仰卧位。
上肢运动
第一节 手指运动
控制患者手腕,握住四指,使患者尽量达到屈曲、伸展,舞动手指,活动关节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二节 手腕运动
使患者手腕尽量弯曲,活动手腕周围的神经、韧带和肌肉,
第三节 前臂运动
使患者前臂尽量贴近上臂,达到屈曲、伸展位,活动上臂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四节 上臂运动
是上臂屈曲、伸展,活动上臂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五节 肩部运动
患者取坐位,托住患者手部,环绕活动肩部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下肢运动 取卧位
第一节 脚趾运动
活动患者的脚趾,达到背曲,使周围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二节 足踝运动
是患者的踝关节达到充分的背曲,活动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三节 屈膝运动
屈膝屈关,活动患者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四节 抬腿运动
使下肢上抬,活动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和神经。
第五节 踢腿运动
使下肢侧踢,活动下肢的内收肌群。
第六节 小腿运动
是患者腑卧,使小腿后屈、伸展,活动小腿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经。
㈦ 做自己的康复治疗师七:偏瘫患者怎样穿脱衣服
一旦偏瘫患者能坐稳,即可对患者进行穿脱衣服的训练。其训练原则为先穿偏瘫侧肢体,后穿健侧肢体;先脱健侧肢体,后脱偏瘫侧肢体。 偏瘫患者如何单手穿脱套头衫?1.穿套头衫1.1 将套头衫背面朝上,放在双腿上,用健手将偏瘫手套进衣袖内。1.2 将健手套进另一只衣袖。1.3 低头,健手将领口拉开,并让领口套过头部。1.4 用健手将衣服拉下,并整理好。2.脱套头衫2.1 低头,用健手从颈后将衣服拉过头部。2.2 脱去健肢的衣袖。2.3 用健手脱去偏瘫侧上肢的衣袖。 偏瘫患者如何单手穿脱开襟衫?1.穿开襟衫1.1 将开襟衫里面朝上,平铺于双腿上,衣领冲前,用健手将偏瘫手放入衣袖内,并将衣袖拉至肘部。1.2 健手拉住衣领,沿偏瘫侧肩经前向后绕过头部,将衣服带至健侧。1.3 将健手穿进另一衣袖内。1.4 用健手扣好钮扣。2.脱开襟衫2.1 解开钮扣。2.2 脱下健侧的衣袖,再用健手脱下偏瘫侧上肢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