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竹子怎么画
竹子是历代文人雅士歌颂赞美的对象,尽管竹子没有牡丹那么富贵,没有兰花那么艳丽;没有月季那么纯雅,也没有茉莉那么清香。但她有她独特的亭亭之美、挺拔之美、盎然之美,这也就成为历代众多画家所青睐和追宠的原由,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雪花飘落的寒冬,它总是傲然伫立,碧绿常青,生机勃勃。
国画竹子的画法很简单,就由竹竿和叶子组成,但要画得洒脱自如,着实要下一番苦工夫。
(一)画竿的方法。
竹竿挺拔坚韧,不宜用柔软的笔,硬毫或兼毫便于表现。根据竿的粗细选择笔的大小,大笔画粗干,小笔画细枝和枝梢。国画竹子有哪些画法?一般笔顺从根向梢,由下至上,若枝竿倒悬下垂,则由上至下,握笔略侧稍逆,一节一节地画上去,发竿时笔酣墨饱,近枝叶处逐渐轻虚下来,为生枝布叶留下余地,每笔起止有明显的顿挫,象股骨、肱骨那样,两头略粗,中间较细,又如同书法中的“一”字那样,起止处稍事强调。
(二)画节的方法:国画竹子有哪些画法?国画竹子的竹节常见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八”字式,有些象“冠”字的头那样用笔连贯起来,古谱称“蜻蜓眼”或“鸟看腹”,依形取名。这种方法表示视点低于竹节,竹竿似有向内倾倒的感觉。
(三)画枝的方法:竹竿细长,线条更强调刚健秀拔,速度较快,表现出用笔的力度。
竹枝为互生状态,一般竹节并生两枝,另一节在方向相反处生枝,左右交错,旧谱有“安枝分左右,不许一边就”的说法。细竿小枝多不画节,可以简略,线条起止要有顿挫,连接处即为关节,若拘于小节便会琐屑。
⑵ 怎么样画竹子,简单的,用铅笔画,不要太复杂
用铅笔画竹子,不优美,建议你用毛笔。但用铅笔画呢!首先画竹竿,要注意线条不要太死板,要有竹子的线条美,在点节儿时,线条要粗。那画竹叶时,画一片竹叶时,叶子要细长,在古时侯啊!古人画竹叶,把它分为组,“个”“介”“分”等组。
⑶ 国画的竹子怎么画要简单一点的百度图片
1、首先准备工具,是画好竹子的第一步:毛笔选择狼毫或专用的大兰竹笔;书画墨或书画墨汁;宣纸采用生宣;还要铺上一条专用的画画的毡毯,便于保持墨色而不会吸收和沾染。
⑷ 国画竹子画法
竹子是“四君子”当中的一员,即梅兰竹菊。“四君子”是我国国画中常见的绘画题材,其中竹子以其谦逊有礼,坚韧不拔的品格寓意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历代画家喜爱画竹,通过画竹表达自己坚韧不拔的高尚品格,直至今天,竹子依旧是很多国画爱好者的必画题材。那么,国画竹子应当如何画呢?
国画竹子一般先画竹干。竹干就像是整副画作的一个主体,一个大概的结构。竹干的绘画对于对于整体画作的走向布局和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画竹干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竹干不应该被画在画面中央,如果竹竿画的较多,应当用竹叶和竹枝将其掩藏。竹竿是一节一节组成的,因此在画竹干的时候要从竹节开始。画竹节的时候落笔要干脆,竹节平直行笔。在画竹枝的时候,小枝和短枝宜用雀爪枝,大枝宜用鹿角枝。行笔要迅速,不可迟缓。
画竹叶也叫写叶,所谓的写是指在画竹叶时可以引用书法的技法。画竹叶时下笔要有力,一气呵成,不可重复,不可更改。竹叶的粗细也有讲究,竹叶不能比桃叶粗,也不能比柳叶细,而且尽量能一笔画出两种颜色。画竹叶有很多禁忌,例如禁止孤叶,禁止并立,禁止像是树杈,禁止像手指等等。
画竹时应当注意,竹叶在不同的天气下会有不同的形态和变化。例如,风竹。在画风竹时应突出竹叶的动态,竹叶会朝向着风向变化,竹叶的走势与风向相同,并且注意的走向是四面八方的,并没有固定的朝向。下雨时的竹叶朝向通常是向下,雨珠压低竹叶使其向下垂落。而且在画雨竹时用墨应用湿墨以突出雨雾的朦胧之感。晴竹竹叶多为仰叶,用笔要有气。在画雪竹的时候墨色应浓,并且多留白,以突出雪的质感。
⑸ 怎么画竹子
工具:纸笔
步骤:
1、竹子一般是学中国画的起手式,通过画竹子,了解,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
⑹ 怎样画国画竹子
(一)画竿的方法。竹竿挺拔坚韧,不宜用柔软的笔,硬毫或兼毫便于表现。根据竿的粗细选择笔的大小,大笔画粗干,小笔画细枝和枝梢。国画竹子有哪些画法?一般笔顺从根向梢,由下至上,若枝竿倒悬下垂,则由上至下,握笔略侧稍逆,一节一节地画上去,发竿时笔酣墨饱,近枝叶处逐渐轻虚下来,为生枝布叶留下余地,每笔起止有明显的顿挫,象股骨、肱骨那样,两头略粗,中间较细,又如同书法中的“一”字那样,起止处稍事强调。
(二)画节的方法:国画竹子有哪些画法?国画竹子的竹节常见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八”字式,有些象“冠”字的头那样用笔连贯起来,古谱称“蜻蜓眼”或“鸟看腹”,依形取名。这种方法表示视点低于竹节,竹竿似有向内倾倒的感觉。
(三)画枝的方法:竹竿细长,线条更强调刚健秀拔,速度较快,表现出用笔的力度。竹枝为互生状态,一般竹节并生两枝,另一节在方向相反处生枝,左右交错,旧谱有“安枝分左右,不许一边就”的说法。细竿小枝多不画节,可以简略,线条起止要有顿挫,连接处即为关节,若拘于小节便会琐屑。
竹子的画法有好多,但不宜学会。有一个简单的画法,就是用刷子画。将刷子先沾上水,两侧沾上墨,一笔画到底即可。这是徐悲鸿的发明。别看竹子的画法很简单,就由竹竿和叶子组成,但要画得洒脱自如,着实要下一番苦工夫。画竹子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一笔一笔把一节一节竹竿画出来,再添上竹叶就行了。
⑺ 竹子怎么画,图片。
中国画分为 工笔和写意工笔是勾勒外形后,在轮廓里填色罩色。写意则讲求运笔,竹叶的画法有点类似于书法中的 捺 的写法。
顿笔,按下
行笔,微微抬起画笔
收笔,注意不要结束的太急促。</ol>网络周珂令手绘,看看。对绘画有帮助。
⑻ 国画的竹子怎么画
画竹先画竿。画竿时注意中间部分的竹节较长, 上下两端的竹节较短。点节时笔墨较重,行笔如写书法,不要完全地重复,注意浓淡干湿变化。
在主要的竹竿上加分枝时,不要只加一边,以免画面重心不平衡。小枝的形态如鹊爪。而画风,雨竹时,会有相应的变化,请留心观察。
画竹的用笔如同写书法的用笔。画竹根及主干时如“楷书”笔法,稳健而力透纸背;画小枝杈时则用“草书”笔法,行笔流畅,一一气呵成。初学画竹,还是要求笔笔送到,不求速度,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追求更高要求。
一幅画面中如出现几根或几十根竹,要注意各根竹和竹节处,不要在一条水平线上。画竹竿时应有笔墨变化,通过竹竿的粗细,用墨的浓淡干湿等来营造出虚实关系和空间感。
画竹叶,前人总结了许多方法,最基本的组叶形式有“个”字,“介”字和“分”字。这些组叶形式多以字取名,如“女”字,“人”字,两个人字为“重人”,还有三笔并排下垂,一笔横提画出的为“一川”等等。也有以象形命名的,如“鱼尾”,“落雁”等。
不同的组叶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状态的竹叶特点。例如,“一川”的形式适合表现风竹,“重人”形式则适合表现晴竹,“分”字形式比较适合表现雨竹等。画一根竹子和竹叶时,可选择一两种相近的组叶形式,相互叠加,既有变化又较统一。选择的形式太多,会使画面混乱,不好收拾。
掌握了这些基本组叶形式后,在实际绘画中还要灵活运用。组叶的相叠相破,会使画中的叶子富有生命力。
画竹的顶端或枝梢称为“结顶”,可以说是亮相的地方。如何“亮相”?没有一定之规,还是要把基本组叶形式画好,以生动为原则。多到大自然中写生,多观察,多体会。
⑼ 国画竹子怎么画
应该购一些专门画竹的教材,系统的学习和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