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间“门神”除钟馗外,还有谁
门神是家喻户晓的宅院保护神,也指春节贴在门上用来驱邪避鬼的神像。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在门上。一提门神,大家首先便会想到钟馗,实际上,门神有好几位,并不仅仅限于钟馗,在此为读者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几位:
春节要贴门神,我们现在贴门神的少,一般就是福字,怎么好看怎么来了!
据说最早的门神是拿桃木刻两个小偶人,到了汉朝才变成了图像,雕刻跟图像相比,图像更方便一些,可以印刷,可以画!
历史上第一个门神是神荼,旁边那个叫做郁垒,两个神仙,据说是抓鬼的,鬼都归他俩负责,后来人们觉得太单一了,就加了秦琼和敬德,后来就喜欢谁贴谁了。
Ⅱ 庙里画门神怎样画好看
画画的基本技巧是基本功要好、要有主动性、到位与拉开、合理运用、黑白灰、重视修改。
学习素描的主动性,一是指行动上的积极实践,二是指思维上的勤于探索。二者合二为一,光说不练不行,光练不想也不行。我们常说某人学习很主动、作品很有想法,就有这意思。
Ⅲ 怎样画门神画得好看
我们需要先用铅笔把门神的大体的形体描出来然后我们就可以用铅笔画出门神的头像形状然后再用笔画出门神的胡须
Ⅳ 门神怎么画
工具/原料:铅笔、橡皮、白纸、钢笔。
1、首先,用铅笔把门神的大体的形体先画出来。
Ⅳ 为何门神有如此多到底该贴哪二位呢
门神,司门守卫之神,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在古代民间信仰中,人们将门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门神,从无具体形象,到被形象化、人格化,这是神话体系完善的结果;从单一的“神荼、郁垒”到史上英雄、贤者等,这是人们对古代英雄、贤者崇拜的结果。
后来出现的门神,比如关羽、秦琼、尉迟恭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了,而是人们对他们的崇拜,将他们门神化,借过年的机会去拜他们。
Ⅵ 中国的这些门神,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寓意吗
门神在我们民间信仰里,可以说是最好记,最容易上口的神灵。必定,他们是为“千家万户”,守卫的司门之神。
作为最威武的门神,大家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想来都会看到吧!必定,在我们那来说,过年的时候,很少有不贴门神的。
一般都是,新年的前一天开贴!当然也可以认为是,这是一种,有习俗的年画。不过作为,民间最古老的信仰,严格把门的神灵。
大家喜欢贴他们,也不光是为了,驱邪避鬼、护家保平安,更重要的是传承。其实挂门神,在周朝就已经开始了,而且极为重要。
在我国来说,真正的门神,其实就是神荼和郁垒。这两位门神,不但来历古老,而且流传甚广。不亏是我们民间,最受欢迎,最让人爱戴的神。
门神的祭拜,一般也是,正月十五日。其实,大家过年贴门神,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要贴错。因为一旦贴错,就起不到,护宅保平安的效果。
那么该怎么贴呢?其实也简单,那就是两神,贴的高度要一致。而且,画中的门神,要以脸对视,才是最正宗的贴法。
神荼和郁垒都是门神,那么他们主管什么。其实说实话,就是专门管妖魔鬼怪,而且还把邪物当饭吃。
他们只所以,受到世人的敬仰,也是因为,两人能治鬼驱魔。所以,古人才把他们当做门神,贴在门上驱邪挡煞。
不过最早的时候,门神可不是画,而是真的木雕形象。可是,因为太过复杂,而且用起来不方便。古人就把挂门神,改成贴门神了~
Ⅶ 门神怎么画简单又漂亮
首先,用铅笔把门神的大体的形体先画出来。
Ⅷ 门神起源于什么时候
在我们中国,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在门上贴门神。关于门神的起源,民间有多种的传说。门神最早的关于门神的传说,是汉代应劭《门神篇》中的神荼和樊垒。故事是这样的:在远古黄帝时代,曾有兄弟二人在一座名叫度朔山的山上的一棵桃树下,捉住了一群恶鬼。这两兄弟知道这些恶鬼作恶多端,为祸人间多年,当即就用草绳捆绑起来,拿去喂老虎,这群恶鬼就这样被这两兄弟给消灭了。这两兄弟的名字叫神荼和樊垒。到后来,这件事情被黄帝知道了,于是,他便叫画匠把这两兄弟的相貌画在桃木做成的板子上,用以镇魔避邪,驱除妖鬼。
由于黄帝的倡导,在民间,每到年末岁初,都会用桃木画神荼和樊垒两位神人的图像挂在家门前。后来,也有用桃木雕成神像悬于门上的,但是雕刻桃人太麻烦了,于是就逐渐简化只用桃木板一左一右钉在门口,上面画的二神图像也渐渐由画图像到只写二人名子,到最后干脆就画些符咒,这便成为后世桃符的由来,也就是楹联(对联)的源来。
在汉代,出了另外一位门神,这是一位勇士,名叫成庆。成庆身穿短衣,手握长剑,汉代的人们经常把他画在自家的门上,用来避邪驱鬼。关于成庆的身世,说法不一,有人说他是荆轲的同乡,也有说就是荆轲的。因为他是战国时候孔武有力的杰出人士,汉人也就用他来作门神,也有保卫家户的意思。
门神到了唐朝,门神还是两个,但是完全换了两个人,他们是秦琼和尉迟恭。这两个人是唐代最着名的武将,帮助李世民打下了李唐江山,成为唐朝开国元勋,后来又成为人间的门神。他们二人成为门神,还有一段饶有兴趣的故事。
话说李世民为了创立自己的江山,杀人无数,甚至还杀害了自己的兄长。因为这事,李世民倍受良心折磨,自从他即位后,身体一直不适,宫中常常发生一些奇异的事,夜梦中也常有恶鬼纠缠,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唐太宗十分畏惧,便下令派当时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秦琼和尉迟恭,在晚上戎装守卫宫门两旁,没想到这招很凑效,夜晚睡着之后果然相安无事。太宗大喜过望,重重嘉奖二人。但是他们两人夜夜守卫,相当劳累,渐渐的有些支持不下了。
唐太宗于是命画匠绘下两人披青执鞭、怒目发威的图像,挂在宫门口的两侧。从此以后,邪恶全无,后代沿袭了下来,也就成为今天门神的一说。
也有的说唐太宗派秦琼和尉迟恭守宫门,不是因为他杀人太多而派他们为门神,而是为了防范径河龙王派来的众小鬼的骚扰。故事是这样的:径河龙王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这个算命先生本是天上的神仙,龙王本来赢不过他。但是龙王为了赢,结果触犯了天条。玉帝问罪下来,径河龙王罪该当斩,并且亲自任命魏征为执刑的监斩官。径河龙王非常着急,他知道魏征面前不好说话,但是为了活命,只好向唐太宗求情,并答应以后确保风调雨顺。太宗见径河龙王有心悔悟,当时就答应下来了。到了行刑的那个时辰,唐太宗便宣召魏征一起对奕。唐太宗的棋艺不如魏征,太宗每下一着棋都要想很久很久。而魏征呢,思维敏捷,能在很短的时门神—神荼间内把以后的几步棋都想好。
这次,太宗又举棋不定,想了好长一段时间也没有确定下来,而且把径河龙王的托付也给忘了。魏征见太宗犹豫不决,于是趁这会儿打了一个盹,他的魂灵随即升到了天上,在规定的时辰将径河龙王给斩了。径河龙王被斩之后,阴魂不散,他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日夜夜在皇宫外呼号讨命,扰得太宗一刻也不得安宁。于是,唐太宗召集众位文臣武将一起商议。众文臣议论纷纷,拿不定主意。这时站在一旁的大将秦叔宝奏道:愚臣愿与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严守宫门不使任何蛇鬼牛神进来骚扰皇上。太宗应允。
现今,贴在门上的门神,执鞭、黑脸的是尉迟恭,执锏、白脸的是秦琼。
在唐代,还有认落第秀才钟馗做门神的。钟馗不但能捉鬼,而且每次都把捉来的鬼吃了。钟馗吃鬼的故事是这样的:终南山下有一个举子,家境十分贫寒。有一次,在赴京赶考完了之后的归途中搭船遇上暴雨,百无聊赖之下,与同船另外一位旅客一起饮酒解闷。钟馗无意中看到那旅客的怀里有一个小瓶子,于是就问这瓶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旅客告诉他,瓶子里装的是一个瘟神。因为这附近的百姓作恶,应遭天谴,我是奉天旨前来这个地方散灾的。并对他说,只要用一滴瘟水滴入水中,这个地方的百姓就都会染上不治之症而死亡。钟馗是个天性仁慈的文士,听了这人的话之后,顿起恻隐之心,出其不意地把那装着瘟神的瓶子夺到手里,一口就把它吃了下去。钟馗吃了瘟神之后,霎时就七孔冒血而死亡。钟馗死了之后,成了鬼神,还多次为唐太宗捉过,于是,钟馗也就成为门神的又一来源,被人们当成门神来伺奉。
宋朝的门神,最常用的是神荼樊垒与秦琼尉迟恭两种。但是,那些非常贫穷的人家买不起门神,但是他们也不能无视门神的存在,这样就会亵渎门神。他们为图简单,就在除夕晚上用一把扫帚和一根黑炭棒顶在两扇门的后边,用以代表黑脸和白脸两个门神。
元朝的时候,除了上面的门神外,还出了一个女门神穆桂英。到了清代,张天师也被用来充当门神,他的画像一般是:上为符录,下面是张天师持剑跨虎。因为虎是百兽之王,在神荼樊垒的门神故事当中,虎是吃众小鬼的,所以用虎为站神也就有镇鬼祛邪与招神消灾的意思在里面。
门神祭祀是古代五祀之一,一般是在秋天。在台湾,门神已成了门户守护神,并设有专门的庙宇,还有特定的祭日。一般而言,庙宇、宫廷的门才绘有门神像,一般民宅和房舍,都是抽象的,仅于门旁设置插香处,每天早晚祭祀神明及祖先时,都顺便祭拜门神。门神的崇拜,主要意义在拜谢门对家守护之功,感谢门神庇佑一家人平安和兴旺。
Ⅸ 求对称的门神图 20*20cm大小最好 稍微简单好画点好临摹的 谢谢!!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3%C5%C9%F1&z=0
Ⅹ 我不会画画,可是我们老师让我们画门神,请给我几个小学生画的简单门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