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腊子口战役的介绍
1935年9 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腊子口地区,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抄的战术,经过浴血奋战,一举攻破了鲁大昌部和邓秀廷部据险扼守的天险腊子口天险,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聂荣臻元帅曾对此评论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② 腊子口牺牲了多少人(腊子口)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腊子口牺牲了多少人,腊子口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腊子口战役遗址位于迭部县东北...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腊子口牺牲了多少人,腊子口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腊子口战役遗址位于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乡,西距迭部县城105公里,北距岷县72公里。
2、腊子口是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
3、整个隘口长约30米,宽仅8米,两边是百丈悬崖陡壁,周围是崇山峻岭,抬头只见一线青天。
4、水流湍急的腊子河由北向南穿越隘口,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有 “天险门户”之称。
③ 腊子口战役简介 腊子口战役介绍
1、1935年9月13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从甘肃省俄界地区出发,继续长征北上。16日,先头部队红4团在前进中击溃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第6团的阻截,当日下午逼近甘肃省南部要隘腊子口。腊子口素称“天险”,口子宽约30米,两边绝壁峭立,中间是腊子沟,沟上有座木桥,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路。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在桥头和山崖上筑有碉堡,以1个营扼守隘口,1个营配置在隘口后边的三角形谷地,师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可随时增援。红4团决定,以第6连从正面强攻,夺取木桥;第1、第2连迂回到隘口守军侧后,两面夹击,夺占隘口。入夜,攻击开始。团政治委员杨成武指挥第6连在密集火力掩护下,向桥头猛冲,国民党军居高临下,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固守桥头堡,第6连几次猛攻均未奏效。
2、17日凌晨,第6连又由15名战士组成3个突击小组轮番向桥头突击。此时团长黄开湘率领的第1、第2连,从守军左侧攀上峭壁悬崖,迂回到隘口守军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守军腹背受击,一部被歼,其余溃逃。拂晓,红4团占领腊子口,为红军陕甘支队北上打开了通路。
④ 红军长征中的“腊子口”在哪里
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更是因红军长征突破敌军尾追堵截的最后一道天险而永载史册。
⑤ 腊子口战役的简介
腊子口在迭部县东北,是迭部通往汉族地区的门户和重要交通孔道。腊子口系藏语之转音,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实如其名,腊子口周围群山耸列,峡口如刀劈斧削,腊子口河从峡口奔涌而出,两崖林密道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天险腊子口”是举世闻名的腊子口战役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