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儿园的绘画中,最常见哪几种绘画
我自己觉得,最常见的就是水彩笔画和蜡笔画了
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多都是使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作画的,我小时候也是,经常拿着蜡笔直接画,然后上色,因为我觉得先用铅笔画太麻烦了
㈡ 幼儿园手工制作图片
您是要图片吗?以前教过小朋友美术,去图书店买一本书,里面会有很多好玩又简单的制作,大部分是用彩色卡纸,也可以去手工网站看看,参考一下,实在是太多了。
㈢ 哪些大师的美术作品可以让幼儿园孩子欣赏
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制度都在为社会制造以旧换新的零件,却始终难以塑造出独立健康的人格。那种以为自己家孩子会背诵些诗词歌赋,就在饭局中显摆的家长,其所做作为,不过似乎认为艺术能把自己家孩子改造成比隔壁孩子更好的零件,成为社会大机器上的一颗合格的螺丝钉。“教育”,仅仅被理解为一种训练,以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权力和财富的技能训练,所以在许多人的脑子里,艺术“教育”关乎“输赢”。前日微信里,看一艺术家晒自家孩子涂鸦之作,问为何不去学素描水墨,艺术家回复说,什么年龄干什么事,你让一个小孩画水墨他也不懂也不爱,他就应该随便画,玩得快乐就好。我要为这位艺术家点赞,他懂得了大多数家长没弄明白的简单问题:艺术不重要,快乐健康才重要。一、学前儿童美术学习特征
学前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体上经过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等几个主要阶段,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正处在前运算时期,在美术活动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符号功能的掌握:儿童用象征性符号来代表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他们通过感觉动作获得经验,并开始形成表象符号和运用语言符号。
2.自我中心:儿童常常把自己见到的看作是别人见到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觉。
3.行动受知觉支配:儿童会被周围环境中某些有趣的、引人注目的特征所吸引,从而注意局部,忽视整体,对能引起他强烈感受和他感兴趣的事物,会留下相当稳定而持久的印象。
儿童的艺术才能随年龄的增长会产生系统性的变化,几乎所有儿童都有相似的发展历程。那么这种变化是自然产生的吗?教育的作用是什么?从三四岁儿童最初的绘画分析,那些充满自然情感的象征性图式,自由夸大、变形,总是为了传达某些偶然的意向。应当说,这个阶段的儿童受外界影响较少,自然成熟的成分更多些。随着儿童逐渐成熟,他的知觉与技巧有所发展,绘画目标从简单传达到希望表现一个观念,这与他的智慧发展、人格形成和社会交往有更密切的联系。这时,通过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学习。艺术欣赏教育在此将起到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根据对5~7岁儿童的美术作品所作的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这个年龄的儿童存在着欣赏作品的某些潜力。他们能够较长时间地注视作品,并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在观察作品的内容方面,儿童对作品主题具有一定的知觉敏锐性。他们主要凭借直觉感知,对局部的物象观察得比较仔细,能够描述某些细节,对非具象的图画往往从具象的角度加以猜测。对作品的形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潜在的爱好,一般来说,他们容易接受色彩鲜艳、形状逼真的图画,对色彩对比、形状轮廓、疏密关系、构图、比例等美的要素有所关注,并能作出某些简单的判断。在艺术思维方面,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作品的体验与认知,依赖于知觉运作和已有经验的直接推理。他们对美的要素的各个层面的理解尚存在一定的困难,缺乏整体性的分析判断能力。由此,我们假设大班儿童是有可能接受美术欣赏教育的。
为儿童选择艺术欣赏作品必须遵循高度艺术性与儿童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原则上要用名人名作,或者是为社会公认的、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同时,又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使之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
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本课程以中国画、西洋画、民间艺术、雕塑与建筑四个领域为主,选择接近儿童日常生活的题材,用名人名作向儿童作系列介绍。其中,中国画以现代名家作品为主,作品的内容则以动物、风景、儿童生活题材为中心,使之与儿童生活方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有的名家喜欢画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品,这恰恰与幼儿经验相吻合,齐白石画的昆虫、小虾;吴作人画的熊猫等均深受幼儿的喜爱。西洋画以色彩鲜艳、不断流动变化的现代派作品为主,以其新鲜与多变的特点吸引儿童的好奇心和注意,如凡 高的《星空》、马蒂斯的《舞蹈》、蒙德利安的《红黄蓝构图》等非具象的、无定形的作品,符合幼儿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追求,容易为孩子所接受。民间艺术作品因其原发性、恒常的主题、功利的色彩极易为儿童所接受;同时,儿童艺术与民间艺术在对生命的自然追求和艺术表达的纯朴稚拙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因而适宜于儿童欣赏。至于手工艺术品,由于它具有立体性、可操作性,很适合幼儿欣赏。
㈣ 幼儿园绘画班的小朋友画的图画,怎样收藏有什么好的建议。
拍照后做个电子相册,这个经济适用。如果想好好保存,又能让家长看到成果,最好做个册子,里面写上教师的话,如果是立体的就拍成照片入册。
㈤ 幼儿园创意美术粘贴各种各样的小桥的图片
没有相关问题的图片 你可以去中国幼儿教育网看看
㈥ 幼儿园小班美术画画教案有哪些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画乌龟。
2.通过动手画,回忆生活中或电视中看到过乌龟的样子,让孩子讲个关于乌龟的故事,使得孩子能得到感知觉-记忆-思维的发展。
【活动准备】白纸、铅笔、“忍者神龟”的小木偶
【活动过程】
一、拿出“忍者神龟”的小木偶(导入活动)
我:认识这个小木偶吗?
凯凯:不认识?
我:你再仔细看看,这个小木偶长的什么样子啊?
凯凯:有点,。。。。。。像乌龟哦,
我:对了,凯凯真聪明!
二、指出“忍者神龟”的小木偶(引出主题)
我:那么凯凯,有见过乌龟吗?
凯凯:有见过的,在海南经常有看到的。电视里也有见过的。
我:你记得乌龟的样子吗?
凯凯:恩,记得一点点。。。(停顿、思考)。。。好像是绿色的,贝壳很硬,脖子。。。
脖子。。。
我:脖子,怎么样的?是不是伸缩的啊!(引导性)
凯凯:对的。还一动一动的哦。
我:那我们一起画一个乌龟吧。看阿姨画的和凯凯画的哪里不一样,好吗?
凯凯:好的。(跑进房间拿画笔)
三、画画(体验过程,分享过程)
凯凯:阿姨,我画好了。(画了四个小圆圈,一个稍微大点的圆圈。)
我:那凯凯能给阿姨讲讲,凯凯画的乌龟有什么特别的呢?
凯凯:这是乌龟妈妈,身边是它的宝宝。它的宝宝饿了,要吃“奶”。
我:(笑着)原来凯凯画了个伟大的乌龟妈妈啊!
四、小结(分享经验)
我:凯凯看看阿姨画的,(指着画)这是乌龟的头部、坚硬的贝壳、还有小脚。
这个啊,是乌龟爸爸,现在啊,要找凯凯画的乌龟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啦!
凯凯:哈哈。。。
分析:
(1)3-4岁幼儿最容易掌握的颜色中,就包括绿色,这很容易的使孩子从颜色视觉上得到认识;然后用很直观性的图案来表达情感,如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幼儿记忆中的内容种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4岁幼儿的记忆处于记忆中的再认阶段,在脑海中会有粗略的印象,也即是以形象记忆为主。
(3)思维是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为中心来考虑问题,用简单的图案讲述一个不简单的故事。
㈦ 幼儿园美术课画人物老师要画范图吗
当然要画范图,简单的告诉小朋友如何画:眼,鼻,嘴,耳,发型,四肢,身体,衣服等等。适当地做做范画,孩子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作画步骤。幼儿还不会自己创新因为你画了他们都不会,所以要。
㈧ 幼儿园快乐奔跑梦想飞扬绘画图片怎么画
宝宝对于快乐的定义是什么,是嘴里咬着棒棒糖,还是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这个可以问问宝宝,按照他的意愿来画画是最好的了,快乐奔跑,是挺具象的,得到宝宝的回答以后就好画了。 梦想飞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一整副画体现出来的,喜欢画画的宝宝可以用画笔带着翅膀画出来梦想飞扬,用一个具象的事物代替,当然也可以不...画出来,积极向上的就已经可以表现主题了。
㈨ 幼儿园小班美术画些什么
可以教他们画一些简单的只用蜡笔和勾线笔画的那种把毕竟幼儿园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