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好看图片 > 兰花水墨画图片简单

兰花水墨画图片简单

发布时间:2025-08-11 11:32:46

1. 画家张晖:把兰花画美了,所有物象的美感都有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想画好兰花,难度是非常大的,需要循序渐进地积累,需要把每条线都画的非常美,非常漂亮,然后和其他的线组合起来也要非常漂亮。 就好像我们写一首诗或写一首音乐,不能光一两个音符悦耳,也不能只有一个组合好听,需要整体的完美组合,才能构成一件非常优美的作品。

这就需要我们用丰富的用笔变化,把兰花的象征性,寓意表现出来,比如那种高洁,不饰芳华,幽谷的那种冷香、空寂感,在大自然中不求别人欣赏,独赏芬芳的那种体会。

张晖作品:惠兰有香 68cmX48cm

前人讲过一生画兰,半世画竹,就是说在你的绘画生涯中,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绘画揣摩,从而感悟和解决画兰的优美节奏、韵味、飘逸、俊美。当我们用这种感悟把兰花画出来,那么画其他物象美感都没有问题了。

画兰叶起笔和收笔的要点一定要记住,起笔要空走一段,不能直接从上到下顿着画,要虚走一段,收的时候是轻收,不能甩出去,甩出去是不对的。

如果不是轻收轻顿,直接顿下来画出去,会出现一个很大的节奏变化,这样整个力量就跑到起笔的地方了,整个兰叶线条的舒展感觉就破坏了。

所以说起笔的时候要空走一段,有点像飞机起飞前滑行一段似的。空走一段,然后收笔的时候要轻轻的抬起来,有一个停顿的感觉,不要往外扫,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点。

整个画兰花的线里头,起和收它不是画面的主要的表现地方,所以这个地方是含蓄的方法,画中国画用笔的含蓄方法都是轻进轻出,所以给它的分量都很轻,起笔和收笔都要轻。

当我们画了很多笔以后,墨的节奏在变,在变浅,那怎么办呢?笔有点干了怎么办呢?分享一个齐白石大师研究出来的好方法,在笔锋的后边给水,给完水以后接着再画,你看起笔用笔还是这样的,只是墨色逐渐变淡,线条也逐渐变淡,这种墨色的节奏变化非常美,节奏感非常好。

这个是用墨里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点,画其它的水墨画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免去重复蘸墨,而且这个墨色的节奏感特别好看,前人讲用墨就是这个道理。

张晖作品:春夏秋冬235x220cm

当我们练习绘画兰花到一定程度和功夫后, 就可以去看其它中国画水墨画里的用笔用墨,自然会对它有一个初步的评价。万变不离其宗,所有中国水墨画里头,不管是什么题材,什么内容,基本的笔情、笔趣、笔意、 笔性、这些方面都是不变的,只是有高下之分,在画面里头可以充分的展现出来。

所以当我们通过对绘画兰花的训练达到很高的水平以后,我们会一览无余的发现中国水墨画蕴藏的奥妙,画中所包含的内容,所追求的内容和达到高下水平的差距是什么样的,这样我们就掌握了一个最基本的评判标准了。

2. 哪位名家画水墨画兰花最好

郑板桥,清代着名画家、书法家,他的兰花画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雅的意境而着称。郑板桥笔下的兰花,不仅仅是自然之物的描绘,更是他内心情感的抒发。他的兰花画作,常常以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兰花的优雅形态,而墨色的深浅变化,则赋予了画面层次感和生动感。郑板桥的兰花画,不仅深受当时的文人雅士喜爱,也对后世的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板桥的兰花画,常常融入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画作中,兰花不仅是高洁、清雅的象征,更是他追求自由、独立精神的体现。郑板桥的兰花画,不仅展现了兰花的美感,更传递了画家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他的画作,如同一首首无声的诗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情感。

在郑板桥的兰花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细节的精确把握和对整体意境的巧妙营造。无论是兰花的姿态,还是背景的处理,都显示了他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郑板桥的兰花画作,不仅让人欣赏到兰花之美,更让人领略到他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除了郑板桥,还有许多画家在水墨画兰花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比如,吴昌硕的兰花画作,以其粗犷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展现出一种刚毅之美;而齐白石的兰花画作,则以其简练的笔触和生动的造型,表现出了兰花的灵动之感。这些画家的兰花画作,各有千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总的来说,郑板桥的兰花画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雅的意境,成为了水墨画中的经典之作。他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兰花之美,更传递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郑板桥的兰花画作,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他的画作,不仅是艺术的珍品,更是文化的瑰宝。

3. 元郑思肖墨兰图的作品赏析

兰生深谷,不畏风雨,清雅幽香,质朴无华,被中国文人喻为孤傲、超凡脱俗的高尚品格,与梅、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兰花体态较小,单独作为画幅主体在绘画史上出现较晚。郑思肖的《墨兰图》卷,是画兰史上影响最大、最早的作品。诗人屈原对兰花极为赞美,诗曰:“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故画兰亦称写“离骚”。
《墨兰图》卷是郑思肖留下的唯一传世作品,也是反映他创作思想和艺术造诣的代表作。《墨兰图》卷画面几片兰叶,两朵兰花,构图简洁、舒展,兰花饱满,兰叶互不交叉,用笔沉稳流畅,挺拔刚劲,婉转富有变化,表现了兰叶挺拔、富有韧性、刚柔相兼之质。这是一幅非常抒情的文人写意水墨画,描绘出兰的野逸、不畏风霜,孤高自傲,无人花自馨的高尚品格。作者借笔墨抒发胸中逸气,是自我思想品格的写照。
《墨兰图》卷有题诗一首:“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作者借兰花的自叙,表达自己超凡脱俗、清高自傲的襟怀。这种以诗配画的表现手法,缘物抒情,深化了题意,也是郑思肖常用的手法。画的左下角有一隶书印“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万古”。表示他的画不轻易送人,尤其是对前来索画的元朝官员,更是“头可断,兰不可得也”。至于平民百姓,也许自愿奉送。左上角的题词则是:“芳香渺无寻处,梦隔湘江风雨,翁是闲作楚花,我亦为翁楚舞”。楚花指的是兰花,楚舞是指为兰花而舞笔弄墨。也就是说看了这幅兰花画卷,不禁要题上几个字。他曾在一幅菊花图上题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北风指元朝统治),以表示自己不屈的爱国情怀。
郑恩肖将满腔悲愤化作了一股力量转入他的绘画里,在创作时款款写出,笔端不露丝毫霸悍之气,从而尽得清逸儒雅的君子风范。《墨兰图》卷是无声的诗,平淡中蕴含着无限的情思,飘逸中流露出力量的内蕴。郑思肖在元代画坛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元代大画家倪云林在《清閟阁集》卷八《题郑所南兰》中评说:“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郑思肖的墨兰在中国绘画史上散发出千古不灭的馨香。

阅读全文

与兰花水墨画图片简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拼音图片怎么导不了 浏览:601
不公平的文字图片 浏览:765
女孩骑马唯美图片大全 浏览:916
橡皮擦处理过的图片如何恢复 浏览:473
动漫画画简单图片大全 浏览:372
动漫机场图片大全 浏览:669
男生日常梳头发型图片 浏览:770
word如何设置两个图片对齐 浏览:693
中秋简单手抄报图片四年级不用写字 浏览:555
女孩白鞋图片 浏览:939
天使图片女动漫图片大全 浏览:324
最新黑白图片男生 浏览:28
图片字体改色word 浏览:302
夏天清爽风景图片唯美高清 浏览:988
男生购物蹲着的图片 浏览:887
卡通片图片头像男生 浏览:586
女生眼睛变红图片 浏览:494
野外女生内急图片 浏览:175
简单的刮刮画图片 浏览:906
女生一只脚称体重图片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