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龙门属哪个城市
龙门古镇,是个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龙门山,海拔1067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
古镇 龙门古镇
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龙 龙门古镇
门古镇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旅游线上的国家一级景点,有320国 道与之相连,交通便捷。 东汉名士严子陵游览龙门山时称赞“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古镇因此得名。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聚居于此,已逾千年。全镇现有7000多人, 90%以上姓孙。 到龙门古镇旅游,可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民俗风情,领略孙权家族千年来龙门古镇风光(1)(20张)所形成的浓厚的孙氏文化,饱览秀美的龙门山自然风光,重温严子陵游览时的诗情画意。这里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走进古镇,看不到皖南徽商豪宅的金碧辉煌,也体会不到在拱桥下泛舟的水乡幽情。到处是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以卵石作墙垣的民宅民居,暴露原木本色的宽阔的厅堂,处处散发着山村的粗犷与清新。这里的古建筑类型是非常齐全的,不仅有民宅,还有明代的砖砌牌楼,有塔、寺,有祠堂和数十座厅堂……这些功能各异的建筑物在历经沧桑和战乱 。 龙 龙门古镇
门山崛起于东南,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此处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东汉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赞叹不已,古镇也因此得名。一路沿龙门溪而上,只见山道逶迤,山岩森列,两侧奇峰异石凸出,形似钟鼓。谷中溪水萦绕,林木苍翠,漫步期间,身心随之轻盈起来。走着,走着,渐有忽轻忽重的水声入耳,寻声而去,但见断壁陡峭,飞瀑直泻,落差百米,宛如白练当空,跌入龙潭,珠雾迷蒙,如入绝佳仙境。郁达夫在《龙门山题壁》诗中赞曰:天外银河一道斜,四山飞瀑尽鸣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许砚边泛钓搓。 “龙门”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概念。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年(1939年),孙氏已繁衍到65世。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之后,至今保存完好,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贰’ 浙江的古镇有哪些都怎么玩啊
嘉善西塘:嘉善西塘,自有一种清灵脱俗的逸致和风韵。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叁’ 龙门古镇和宏村区别
这两个景点有点相似,因为都是徽派建筑。
?
_甏甯哂写硇?,而且生活气息浓厚些气息太重。而且从风景来看,宏村的黄光山色更美,宛如水墨画
‘肆’ 杭州市有哪些古镇
1、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苏州均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 ,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2、塘栖古镇
塘栖,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是浙北重镇、江南水乡名镇、属杭州临平副城副中心。塘栖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浙S13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浙S304省道、京杭运河东西向贯穿全镇,塘康公路、拱康路、圆满路延伸段(S304省道G320国道连接线)直通杭州。
塘栖古镇位于杭州市的北部,是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重要港口。塘栖自古以来就是杭州的水上门户,在明清时期富甲一方,更是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如今的塘栖古镇,早就成为了旅游胜地。更有广济长桥、郭璞古井、干隆御碑等历史文物。
3、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位于富春江的南岸,镇内有较多的明清古建筑群,是现如今江南地区中古建筑群保存的较为完好的古镇之一。古镇内的居民大多数都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宗族聚居形态明显。
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龙门山,海拔1067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
4、河桥古镇
河桥古镇位于临安市的柳溪江畔,镇内有许多座桥,小镇也因此而闻名。镇上的建筑大都是徽派风格,老街上的许多商铺还保留着“前店后坊”的风貌。
河桥古镇距今也是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许益隆”、“积善堂”、“惠元堂”等老店都能在镇上找到。清末的老楼还伫立在街边,抗日的标语也还残留在墙上,至于文革标语,更是随处可见。
5、新市古镇
新市古镇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建制历史就达1200多年。千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建,傍桥而市,形成典型的江南风情,新市是浙北地区大运河侧的重要商端口。
自古繁华,民风质朴,人才辈出,自南朝着名道学家陆修静筑楼读书于此,自近代基督教理论国内研究学术权威、全国神学家赵紫宸先生,近代少年爱情小说家王嘉仑留下众多的人文胜迹,若流连其间,无不能领略此地的清纯与从容。竟。
‘伍’ 龙门古镇内各大堂介绍
摘要 溪畔人家
‘陆’ 龙门古镇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可以推荐下么
游客们对于杭州的记忆,每次都会只停留在对杭州西湖的无限回忆中,除了风景优美的西湖以外,有很多旅游景点期待着广大游客的探索与寻觅。因为在距离杭州50公里位置处,藏着一座低调的富阳龙门古镇。之所以会提起这座古镇,据说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孙权故里,通过了解得知,在古镇生活的人们,大部分都姓孙,真的是孙权的后裔。
这里除了拥有美丽景致以外,当地的特色小吃花样繁多,凡是来过的游客,都会老远嗅到香气扑鼻的美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里的美食,都是通过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不论是口感,还是色泽,都能激起游客的味蕾。其中包括酒酿馒头,以及古法制作的红糖,这些都会让游客感到新奇。除了自己尝鲜之外,再回去时,还会把红糖捎给家人一些。
杭州有座千年古镇:曾是东吴大帝的故里,但有游客说它像个迷宫
‘柒’ 龙门古镇的主要景点
富春古墨墨庄是比较传统的制墨,富阳古墨画出的画和写出的字和普通墨不一样,富阳古墨作的作品怎么用水冲或洗都洗不了,听老板介绍说,还防虫防烛百年不腐。传承了中国文化。
古镇溯源
东汉初年,名士严子陵游历龙门,
惊讶于此处美景,不禁叹曰:“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赞叹间,赋予了这块灵秀之地一个响亮的名字——龙门。追溯古镇千年历史,三国吴大帝孙权后裔们以勤奋、智慧,秉承着先祖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把龙门打造成为了孙氏家族的“世外桃源”。有了龙门山水的庇护,孙氏家族终发展成今天两千多户,七千多人的江南一大望族,现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为江南最大的古村落。
景点提示:跃龙桥、孝友堂、思源堂、游客中心、龙门驿。 繁嚣、热闹是老街的主题。这条长近三里,宽三米许的街市历来繁华,尤其是明嘉靖至清康乾盛世间,龙门孙氏“半列儒林,咸饶富有”,更使老街成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之地。其间店铺大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商业活动的忙碍与劳作之余的闲适相得益彰,凸现山乡古镇明清街市的独特韵味。龙门历来以农耕为本,作为唯一的商品交换场所,老街给静谧、内敛的古镇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景点提示:旧厅、承恩堂(工部)、关帝庙、石扶梯、龙门墨庄。 穿村而过龙门溪濡养着千年古镇。村民傍溪而筑,滨溪而居,民风质朴淳厚,邻里和睦可亲,世袭耕读传家遗风。古色民居沿溪堤次第胪列,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区别于其他古镇,这里溪道两岸自古没有店铺,谢绝了市 侩习气和商业的烦杂。生活在此处,清淡、安逸而单纯,与嘈杂涣离,与纷乱无缘。彳亍其间,体悟山乡古镇的特有韵味,淳朴和亲情构建的和谐氛围让人流连。
景点提示:庆锡桥、孙晓梅故居、万安桥、耕读世家、粉署留香牌楼。 以脚步来丈量厅堂的长度,百步;用时间来丈量厅堂的长度,百年。百年的历史让厅堂中的脚步,走得蹒跚。百步厅长廊独特的建筑构造依在,恢弘大气的建筑面貌依存。但沧海桑田,历史展示了它无情的一面,咸正堂的断垣残瓦,述说着古镇呵护的不易,文化遗存在现实破坏和自然侵蚀中,显得很脆弱。这给了世人一个严峻而急迫的课题,如何让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更为久长的留存?留住历史,就是留住我们自己的根。
景点提示:百步厅、咸正堂、百花厅、子孙厅。 青山环抱,溪流浅唱,村中酒香浓郁、风情宜人,村外稻花飘香、鸟语传情。区别于水乡风光,不同于园林景致,龙门自有一番别样的乡野风情,农人、农具、农田,谱写出一首浑厚、悠扬的田园牧歌。辛勤的耕耘、劳作,换来的是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使生活无虞。院落内是精致、恬静的厅堂,院落外是宽阔、粗犷的乡野,田园生活和乡野情趣两相交映,互为补益,龙门人因此细腻而不矫情,豪放而不蛮直。
景点提示:百狮厅、龙头石。 龙门之美浓缩在青山绿水间。古镇背靠龙门山,山势巍峨雄浑,树木葱郁茂盛。发源于龙门山瀑布的龙门溪,穿村而过,淙淙汩汩,汇入剡溪,潺流廿里进富春江。慈祥、苍老的太婆桥与那百年古樟见证了沧桑历程,千百年不变的是一个旋律,潺沄声伴奏着灵动的田园生活,“小桥、流水、人家”绘就的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画卷。受龙门山嘉树庇荫,得龙门溪丽水滋养,观雄山之佳色,闻秀溪之清音,龙门尽染灵气。
景点提示:太婆桥、古樟、百花广场、龙门溪。 义门牌楼上漫漶的图案,斑驳的雕饰,演绎出一个鲜活的“义”字,死板的封建族训得以贴近生活的展示,生发出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明朝嘉靖二十三年,龙门的那场大天灾中,义士孙潮倾其家产,救济灾民,他感人肺腑的义举,让朝廷、官府感佩。义门不光是一座有形的建筑,更是一座无形的丰碑,它使“乐善好施”、“积善行乐”成为镌刻在龙门人心底的操守,使“积善人家庆有余”成为孙氏家族千百年矢志不渝信奉的持家之道。
景点提示:义门牌楼、积善堂、世德堂、厚祉堂。 一泓清水,轻风拂动,泛起层层涟漪,水草、鸟禽点缀其间,更富灵性。月上枝头,倒映出的依然是那轮千年前的明月,空灵、清幽。宛若一方大砚台的池水,昭示着读书乃是家族的最大希冀所在,没有比高中状元,考取功名更能光耀门楣的了。借自然之物寓示家族信条,这是何等的刻骨铭心。掬起一捧清泉,映出的是一代代读书人,背负着家庭、个人的前程,寒窗沥血,宵夜旰食。看,砚池边,明月下,青衿书生还在踱步。
景点提示:明哲堂、山乐堂、砚池。 孙氏一门自古多豪杰,吴大帝孙权驰骋疆场、平定江南、经略台湾,成就一代霸业。上溯春秋时,写就《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至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都与龙门孙氏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厚重的家族史,凝聚成龙门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铿锵的祭文声中跪拜的是每一个晚辈,屹立的是诸如“十八评事”孙祁,工部主事孙坤,长葛县令孙濡、“七县首富”孙潮,“山西第一廉吏”孙衔,巾帼英烈孙晓梅……这般动天地,泣鬼神的铮铮志士,他们构成是龙门有血有肉的历史。
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景点提示:孙氏宗祠、明前园戏台及广场。 深长的弄巷,幽静的庭院,构成了龙门的基本单元。数百幢明清古建筑密匝匝地树立于古镇,由一条条鹅卵石铺就的巷道串联着,宛若迷宫。这或许就是孙氏家族有意而为的深不可测的意境,也把防御意识融到了寻常的生活中。一个宏大的防御设施,孙氏骨子中留存着东吴尚武的基因。而在深巷的那端,幽居之所,却是别有洞天,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在五彩缤纷地上演,柴米油盐,酸甜苦辣,让生活有滋有味。
景点提示:庆锡堂、春及堂、余荫堂。
‘捌’ 龙门古镇的地理环境
龙门古镇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旅游线上的国家一级景点,有320国 道与之相连,交通便捷。 东汉名士严子陵游览龙门山时称赞“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龙门古镇因此得名。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聚居于此,已逾千年。全镇现有7000多人, 90%以上姓孙。 到龙门古镇旅游,可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民俗风情,领略孙权家族千年来所形成的浓厚的孙氏文化,饱览秀美的龙门山自然风光,重温严子陵游览时的诗情画意。这里有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且极为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走进古镇,看不到皖南徽商豪宅的金碧辉煌,也体会不到在拱桥下泛舟的水乡幽情。到处是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以卵石作墙垣的民宅民居,暴露原木本色的宽阔的厅堂,处处散发着山村的粗犷与清新。这里的古建筑类型是非常齐全的,不仅有民宅,还有明代的砖砌牌楼,有塔、寺,有祠堂和数十座厅堂……这些功能各异的建筑物在历经沧桑和战乱之后,至今保存完好,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龙门山崛起于东南,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此处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东汉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赞叹不已,古镇也因此得名。一路沿龙门溪而上,只见山道逶迤,山岩森列,两侧奇峰异石凸出,形似钟鼓。谷中溪水萦绕,林木苍翠,漫步期间,身心随之轻盈起来。走着,走着,渐有忽轻忽重的水声入耳,寻声而去,但见断壁陡峭,飞瀑直泻,落差百米,宛如白练当空,跌入龙潭,珠雾迷蒙,如入绝佳仙境。郁达夫在《龙门山题壁》诗中赞曰:天外银河一道斜,四山飞瀑尽鸣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许砚边泛钓搓。
“龙门”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概念。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年(1939年),孙氏已繁衍到65世。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之后,至今保存完好,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地处富春江南,是“富春十景”之一,仙霞岭余脉的龙门山下,距富阳市区16公里,全镇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有2600多户7000余人口,是全市最大的自然村,其中90%以上是吴大帝孙权的后裔,沿袭至今已是第65代了。
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与古街风貌。
镇外的龙门山及主峰杏梅尖雄伟峻拔。龙门瀑布犹虚悬白练,飞珠溅玉,声如雷鸣,可与雁荡山大龙湫比美。
龙门古镇以其“古”字而闻名,一是因为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定居已有千余年,民风纯朴:二是全镇仍完整保留着江南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千余年来随着孙氏家族的繁衍昌炽,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厅屋组合院落”。历史上这里原有60多座厅堂、古建筑。历经战乱,保存较完成的尚有2座祠堂,30多座厅堂,3座砖砌牌楼和1座古塔,一座寺庙。从厅堂的建筑形式看,可分为“井”与“回”字形两种,是厅堂四周环以本房成员住宅,再筑以高墙,形成封闭式的院落。古镇内厅堂密布,巷道纵横,墙檐相连,房廊相接,走进古镇令人如坠迷宫,东西莫辨,别有一番情趣,“大雨天串门、跑遍全村不湿鞋”就是最生动的写照。
距龙门古镇1公里处,有龙门山山高林茂,群峰逶迤,山上有龙门瀑布犹虚悬白练,飞珠溅玉,声如雷鸣,山下设龙门客栈,有农家特色的餐饮。
“龙门”还是一个意蕴深厚的文化概念。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据家谱记载,从三国时孙权到民国28年(1939年),孙氏已繁衍到65世。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
龙门有一条长约400米的卵石古街。古巷里清风如水,街上的卵石温婉,两旁的店铺依稀可见古时的招牌,小店里的光线暗淡,旧式的算盘、盛着糖果的玻璃瓶、还有红红的二踢脚,都搁在高大沉重的老式木制柜台上。据说,村里的老人都喜欢在拐脚处的一块条石上话家常。
‘玖’ 杭州龙门古镇和普通江南古镇有什么不同之处
面对城市生活的喧嚣和压力,很多人选择在节假日到有山有水的古建筑旅游区放飞心灵,使自己放松。那么这样一来,古镇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之地,山水的幽静能够使人焕发生机,而古建筑物既深沉古朴,又蕴含历史文化魅力,非常值得欣赏。
除了迷人的风景外,古镇悠久的饮食文化也得以传承,比如有文太粉条,国太豆腐,江东元宝,面筋等一系列当地美食。这些美食都有各自的孙氏历史故事来源,颇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如果你来到龙门古镇游玩,在走街串巷之时,一定要记得品尝一下这些美食。杭州一千年古镇,孙姓人占90%,门票70元好评如潮。不知你对龙门古镇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足迹。
‘拾’ 富阳龙门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龙门古镇地处富春江龙门山下,离富阳约16公里。古镇四面皆山,大山头盘踞于西隅,龙门山崛起于东南,剡溪与龙门溪交汇于镇北。“此处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东汉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赞叹不已,古镇也因此得名。
龙门古镇是富阳市最大的自然村,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今日的古镇。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景点攻略
元宵灯节
龙门古镇“闹元宵”有自己不同的特色,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到正月十八落灯,在古镇的祠堂和所有的厅堂里都挂有传统特色的各种花灯和红纱灯。每座厅堂上方的正中挂着各房、各支祖宗的画像。前面供桌上放满各种果品糕点,族人都要向祖宗上香祭祖。保佑来年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此外,还有不同色彩的传统戏灯。元宵佳节历时五天热闹非常,戏灯、花灯、锣鼓、鞭炮等不绝于耳目,龙门古镇人民在一片欢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