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底里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图片(简单的)
海底有很多非常漂亮的图片呀,还得从网络上搜就行了,用关键词海底图片景色之类的词来搜索,能看到有各种各样的鱼的照片,然后海里面的水早上湖以及各种微生物水母海豚什么都可以的呀,都很漂亮的呀。这种图片不是随便搜都能搜出很多人吗?如果你搜出来的不满意的话,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浏览器或者不同的软件来搜,都能搜出各种不同的图片来,或者用不同的关键词去搜,我个人觉得海底最漂亮的应该是珊瑚吧,那种颜色非常鲜艳的,还有各式各样的热带鱼串,在珊瑚中间的那种图片应该是非常漂亮的,色彩非常丰富而且很纯净。看着就觉得很养眼很舒服,而且让人很放松的感觉,这种图片应该是非常适合你的要求的吧。话说今天我答题答了78个了,没有一个优势好评也是很忧伤啊,也不知道网络知道到底是要求什么样的,打底才算优质,答题,回答的字数多也不行,回答的字数少也不行,到底要什么样的又没有一个标准的人非常的恼火,所以在这儿多说一点,我就把次数说的非常的多,看看到底能不能给我一个优质答题。如果这个答题都还不能通过的话,我真的是要放弃了,这是什么标准啊,也不跟我们说一个标准,就这样忽悠人,真是太气愤了。
❷ 海洋植物的种类有哪些
认识海洋植物
海洋植物是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海洋植物属于初级生产者,门类甚多,从低等的无真细胞核藻类(即原核细胞的蓝藻门和原绿藻门),到具有真细胞核(即真核细胞)的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及至高等的种子植物等13门,共1万多种。
海草
海洋植物的形态复杂,个体大小有2~3微米的单细胞金藻,也有长达60多米的多细胞巨型褐藻;有简单的群体、丝状体,也有具有维管束和胚胎等体态构造复杂的乔木。海洋里的植物都称为海草,有的海草很小,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十倍、几百倍才能看见。它们由单细胞或一串细胞构成,长着不同颜色的枝叶,并靠着枝叶在水中漂浮。单细胞海草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很快,一天能增加许多倍。虽然,它们不断地被各种鱼虾吞食,但数量仍然很庞大。
大的海草有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长,它们柔软的身体紧贴海底,被波浪冲击得前后摇摆,但却不易被折断。海草的经济价值很高,像中国浅海中的海带、紫菜和石花菜,都是很好的食品,有的还可以提炼碘、溴、氯化钾等工业原料和医药原料。
海草是海洋动物的食物。有些海洋动物是食草的,另外一些是靠吃食草动物来维持生命的,所以,海洋中的动物多是靠海草来养活的。
海草像陆上的植物一样,没有阳光就不能生存。海洋绿色植物在它的生命过程中,从海水中吸收养料,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糖、淀粉等),以满足海洋植物生活的需求。光合作用必须有阳光,但阳光只能透入海水表层,这使得海草仅能生活在浅海或大洋的表层,大的海草只能生活在海边及水深几十米以内的海底。
海草像陆上的植物一样,没有阳光就不能生存
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海洋藻类都是简单的光合营养的有机体,其形态构造、生活样式和演化过程均较复杂。它们介于光合细菌和高等植物——维管束植物之间,在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海洋种子植物的种类不多,都属于被子植物,没有裸子植物,通常分为红树植物和海草两类。它们和栖居的多种生物,组成沿岸生物群落。
海洋植物还包括一类藻菌共生体——海洋地衣。它们的种类不多,见于潮汐带,尤其是潮上带;其中大西洋沿岸多于太平洋沿岸。传统上隶属于海洋植物的海洋细菌和海洋真菌,已随细菌和真菌的单独成界而分离出来。
藻类植物
藻类是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低等自养型植物,植物体为单细胞、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3种。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区别,整个植物就是一个简单的叶状体。藻体的各个部分都有制造有机物的功能,因此藻类也叫叶状体植物。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是人类的一大自然财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类有100多种。
海藻生长在低潮线以下的浅海区域——海洋与陆地交接的地方,这里海浪的冲击力比较缓和,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加上阳光充足,所以无论是红藻或褐藻,虽然颜色不同,都含有叶绿素,可以利用日光进行光合作用,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释放出来的氧气,更是动物们呼吸所不可缺少的;海洋世界之所以如此缤纷热闹,海藻的功劳实不可没。
海藻因其外形、颜色、姿态而有不同的种类,经常被人用来料理烹调的有:紫菜、群带菜(海带芽)、海带、红毛苔等。目前已知的海藻种类约为2300种,藻类大小形状差异甚大,最小的如单细胞的单胞藻,长度仅5~25毫米,也有长达300米的昆布,可以绕房子好几圈。有些为群体、管状、丝状或薄膜状。涨潮时,海藻随着海水的水流漂动,一簇簇的好像一片海洋森林,也是鱼、虾、贝类的托儿所。退潮时,海藻则无精打采地瘫在岩石表面上,显出一副可怜相,原来它们竟是如此可爱的海中植物。
海藻大小形状差异甚大
海藻没有根、茎、叶等组织
海藻虽然和一般植物类似,但事实上,它们没有植物的基本构造,没有根、茎、叶等组织,海藻的根只有固着作用,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固着部分长出的茎状结构称为叶柄,这些叶柄都要靠海水浮力来支撑,所以依藻类的生态习性,藻类必须有稳固的基底才能附着。
科学家根据海藻所吸收太阳光谱中的某种色系来为它们命名。生长在浅海的绿藻会吸收红色光谱,绿藻的种类有石发、石莼、水棉等。红藻能吸收蓝光,红藻有紫菜、石花菜、鸡冠菜等。褐藻则界于红、绿藻之间,最常见的是海带及裙带菜。海藻除了当食物外,还能制造氧气,大气中50%的氧气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这和人类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有的海藻尽管颜色不同,但都含有叶绿素
藻类和一般的高等植物一样,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初级生产者的角色,是鱼、虾等的食物来源。人类也视其为重要营养成分。消暑圣品洋菜果冻,就是以海藻的提炼物“洋菜”为冻胶做成的。小孩热衷的各式海苔均以海藻为原料,日式寿司那黑黑的外皮更是非海苔制作不可。近年诸多保健补血食品、肥料、制药甚至提炼工业用的石油,也都以海藻为诉求,这么大的需求量会不会让原料枯竭呢?
虽然海藻的天敌多,但其生命力却相当强,因为死后的海藻成体仍可长出新芽取代死去的个体,或从孢子中发芽成长,让生命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加上近年实验出来的人工养殖方式,海藻应是无虞匮乏。
如果你知道这些海味的营养价值,你会更珍惜这些海底植物。根据“台湾海产常用食品之营养成分表”,紫菜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蛋白质含量很高,比鸡肉、鸡蛋、猪肉还高;含铁量也高,高于鸡肝、猪肝、牛肝8倍多;而且含钙量高于乳类7倍多。
海带营养成分和紫菜有一定差异,可防癌,这与它含有大量的硒有关。
裙带菜虽然整条质地柔软,却只有嫩叶部分被采摘之后晒干出售。通常市场看到的裙带菜,表面一层灰状,叶身茶褐色,煮熟后则是绿色。它的功用和紫菜、海带相同。
海洋种子植物
海洋种子植物是海洋中能开花结果的高等植物。它们的种类不多,只有红树植物和海草两类,一般不包括盐沼植物。
红树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海滩上特有的木本植物。它们常常形成高矮不同的乔木或灌木丛林,形成红树林。风浪比较平静、污泥淤积比较深厚且有潮水淹没的浅海海湾和河口附近,最适宜红树植物的生长。
红树
红树植物长期生长在特殊生境中,在形态构造上有着一系列特征:①有抵抗风浪和适应松软且缺氧泥滩的特殊根系,如支柱根、板状根、榄状根、出水呼吸根和气生根等;在皮层中有丰富的通气组织,外围有较厚的木栓层。②有胎萌现象。幼苗在母体果实中萌发,胚体伸长呈棒状,成熟降落后漂浮于水面,有的扎入泥滩定居。③叶片角质层加厚,气孔下陷,并局限于叶片下面部位;有贮水组织,叶脉尖端扩大成为贮水的管胞;栅栏组织细胞间有长形的石细胞或韧皮状机械细胞,叶内几无细胞间隙;上、下皮层外部有含单宁的细胞层,下表皮密生茸毛,上表层具盐腺系统能泌盐,以适应盐生生境的生理干旱。④树皮富含单宁,高者可达20%~30%,以增强抗拒海水侵蚀的能力。
世界上属于红树植物的科、属、种数,迄今统计数据不完全一致。这是由于对红树林沼泽边缘以及潮汐偶然到达的河流两岸所生长的一些植物,是否归属红树植物有着不同的看法。根据美国C.J.道斯1981年的统计,全世界已知的红树植物共有18科23属80种,分别隶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最大分布中心在东南亚,种数达65种,美洲东、西两岸和西非洲海岸的种数都很少,分别为11种、9种和9种。
红树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海滩上特有的木本植物
中国目前已知的红树植物有16科19属30种,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和福建四省(区)。海南岛种类较多,有15科28种,向北逐渐减少,福建只有6科7种,到福建福鼎则只有1种。福建以北,气候条件不适于红树的生长。中国的红树植物中以红树科的木榄、红树、角果木和秋茄等属为主。目前中国最高大的红树植物为红树科的海莲和海桑科的海桑,高达15米;分布最南的为海南岛三亚的红树;最北的为台湾淡水和福建福鼎的秋茄;分布最广的是灌木桐花树(又名蜡烛果)等。
海草是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域沿岸浅水中的单子叶植物,常在沿岸潮下带浅水中形成海草场。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其生物生产力在热带海洋中是最高的。
海草为适应生活环境,在形态构造上也有一些相应的特征:①有发育良好的根状茎(水平方向的茎),使各个个体在附着基上交织生长以巩固植体,进而形成海草场。②叶片柔软,呈带状或切面构造为圆柱状,以便在海水流动时保持直立;叶片内部有规则排列的气腔,以便于漂浮和进行气体交换。③花着生于叶丛的基部,雄蕊(花药)和雌蕊(花柱和柱头)高出花瓣以上;花粉一般为念珠形且粘结成链状,以借海水的流动受粉。
海草在世界上分布广泛
海草属于沼生目,现知12属49种,隶属于两科:①眼子菜科,花粉粒呈伸长形。包括大叶藻属、虾形藻属、异叶藻属、二药藻属、海神草属、针叶藻属、全楔草属、根枝草属。②水鳖科,花粉粒呈圆球形。包括海菖蒲属、海黾草属、喜盐草属。
大叶海草
海草在世界上分布广泛,有7属产于热带,5属见于温带;3/4的种类产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一些种类产于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太平洋岸;欧洲大西洋沿岸仅1属,地中海有2属。中国沿海现知有8属海草,其中海菖浦、海黾草、喜盐草、海神草、二药藻和针叶藻等6属是暖水性的,产于广东和广西沿海;虾形藻和大叶藻属是温水性的,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和山东沿海,其中日本大叶藻南伸到中国福建和香港沿海。
海草类在某些沿岸海域形成广大的海草场,由于这一带腐殖质多,浮游生物也随之增多,因此成为幼虾稚鱼优良的繁生场所,亦利于某些海鸟的栖息。北欧的大叶藻场曾经由于真菌病害大量死亡,从而影响了海鸟的生存,引起科学界的重视并组织力量抢救。大叶藻和虾形藻等的干草是良好的保温材料和隔噪音材料,可用于建筑业。
海底森林
海底森林就是世界稀有的树种红树林,这种生长在海底的红树林高低参差不齐,最高的可达5米。它们落潮时从滩地露出,涨潮时被海水吞没,只有高一些的,微露梢头,随波摇晃,各种各样的鸟儿就在树梢歇脚,白鹭、苍鹭、黑尾鸥都是这里的常客。斑鸠还长年在较高的树上筑巢安家。海底森林的树木共有5科6种。它们的根部特别发达,盘根错节,绕来缠去,千姿百态,很有观赏价值。在有680千米海岸线的福建漳州沿海,红树林资源异常丰富。漳州市云霄县漳江出海口就有千亩红树林。
红树林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水中的森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森林植被。它们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于滩涂之中。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面上撑起一片绿伞。潮水退去,则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红树林
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南美洲东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岛、非洲西海岸是西半球红树林生长的主要地带。在东方,以印尼的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西海岸为中心分布区。沿孟加拉湾——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至非洲东部沿海,都是红树林生长的地方。澳大利亚沿岸的红树林分布也较广。印尼——菲律宾——中印半岛至我国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沿海也都有分布。由于黑潮暖流的影响,红树林海岸一直分布至日本九洲。
红树林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
中国的红树林海岸以海南省发育最好,种类多,面积广。红树植物有10余种,有灌木也有乔木。因其树皮及木材呈红褐色,因而称为红树、红树林。红树的叶子不是红色,而是绿色。枝繁叶茂的红树林在海岸形成的是一道绿色屏障。红树林发育在潮滩上。这里很少有其他植物立足,唯有红树林抗风防浪,形成独特的红树林海岸。
红树能从沼泽性盐渍土中吸取水分及养料
红树具有高渗透压的生理特征。由于渗透压高,红树能从沼泽性盐渍土中吸取水分及养料,这是红树植物能在潮滩盐土中扎根生长的重要条件。红树的根系分为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一棵红树的支柱根有30余条。这些支柱根像支撑物体最稳定的三脚架结构一样,从不同方向支撑着主干,使得红树经得起风吹浪打。这样的红树林,对保护海岸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1960年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的特大风暴,沿岸被毁坏的红树有几千棵,但是连根拔掉的很少。
红树植物的呼吸根,顾名思义,即起到呼吸作用。在沼泽化环境中,土壤中的空气极为缺乏。红树植物为了适应这种缺氧环境,呼吸根极为发达。呼吸根有棒状也有膝曲状的。有的纤细,其直径仅有0.5厘米,有的粗壮,直径达10~20厘米。红树植物板状根是由呼吸根发展而来。板状根对红树植物的呼吸及支撑都有利。红树植物根系的特异功能,使得它在涨潮被水淹没时也能生长。红树植物以如此复杂而又严密的结构与其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红树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在母树上萌芽,幼苗成熟后,由于重力作用使幼苗离开母树下落,插入泥土中,这种“胎生”现象在植物界是很少见的。更使人们惊奇的是,幼苗落入泥中,几小时后就在淤泥中扎根生长。有时从母树落下的幼苗平卧于土上,也能长出根,扎入土中。当幼苗落至水中时,它们随海流飘泊。有时在海水中漂泊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也未能找到它生长所需的土壤。然而,一旦遇到条件适宜的土壤就立即扎根生长。红树革质的叶子能反光,叶面的气孔下陷,有绒毛,在高温下能减少蒸发,因此具有耐旱的生态特征。它叶片上的排盐腺可排除海水中的盐分。除了胎萌以外,红树植物还具有无性繁殖即萌蘖能力。在它们被砍伐后,很快在基茎上又萌发出新的植株。
繁茂的红褐绿藻
在水质肥沃的海洋沿岸,退潮以后常见到一些叶片很大的植物覆盖在岸边的礁石上,它们连在一起就像一张张巨大的地毯;而涨潮以后,这些植物又伸展开来,悬浮在海水之中,随波拂动,很像田野里茂密的青纱帐。这些植物就是海藻,它和随波逐流的单细胞藻相反,是固定在海底生活的多细胞藻类,所以也叫做定生藻类。
褐藻
定生藻的种类很多,在生长茂密的地方往往呈现出五颜六色。有的像春风吹绿的江南,呈现一片翠绿;有的像金秋染就的霜叶,红似二月之花;有的像玻璃海棠,呈现一片褐色。这绿色的就叫绿藻,它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其细胞里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红色的是红藻,细胞里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D;褐色的就叫褐藻,细胞里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C,所呈现的颜色都是由两种叶绿素相混后而形成的。
个体长得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定生藻要算褐藻了。漂如彩绸的海带、形似马尾的马尾藻、长达50米的巨藻等都是褐藻。据记载,哥伦布当年在大西洋破浪航行时,忽见前方有一片风平浪静的区域,以为到了大陆了,便欣喜若狂,趋近一看,原来是一片海藻,船员们胆战心惊地奋战了几个昼夜才走出这片藻海。这就是马尾藻,那个海区从此被命名为马尾藻海。
拿起一棵海带就会看到它的底部有一段像树根一样的部分,这段像根的部分叫做固着器。它的作用就像轮船的锚一样,能将海藻体牢牢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海带还有一条像植物茎一样的主干部分,它的两侧是宽大的叶片。主干部分可以把叶片支撑起来,使它朝上浮起,有利于接受阳光,但它的强度还不足以将叶片托出水面。海带的叶片很宽,有利于它接受更多的阳光。
大型褐藻
表面上看来,定生藻也像陆地上的植物一样,有根有茎有叶,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陆生植物,根扎在土壤之中,吸收水分和养料,经过茎部把养料运送到各个枝叶之上;而海藻还没有形成这种特殊的管道用来输送水和养料,可以说它的全身都是“嘴”,靠整个叶片从水里吸收营养。树木花草的叶子都有反正面,两面的颜色和作用却不大一样,但海藻的叶片却没有反正面,整个藻体包括茎和固着器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有些大型褐藻,为了使叶片向上伸展开来,以便更好地接受阳光,往往有很多气囊长在叶片的两侧或茎上,气囊里充满了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其作用也像气球一样,使叶片比重减轻,永远悬浮在蓝色的海水之中,随波漂荡。
褐藻的生活史有两个阶段,人们往往叫它世代交替。平时我们所见到的叶片称为孢子体,因为它上面生长着无数被称做孢子囊的小囊,小囊里面装满生殖细胞,叫做孢子。到了生殖期,孢子囊破裂,大量带着鞭毛能活动的游动孢子一涌而出,纷纷游向海底,慢慢长成小的配子体。这种配子体有雌有雄,雄配子体产生出能活动的精子,游到雌配子体产生的不能流动的卵子处,二者结合而成为合子,这合子就会慢慢发育成一株新的海藻。
褐藻有1500多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只有1%的种类生活于淡水中;红藻有4100多种,有95%的种类生活在海洋里,如紫菜、红皮藻等;也许是急于向陆上发展的缘故,6000~7000种绿藻中只有15%的成员还留恋着大海,如浒苔、礁膜、石莼等,其余都跑到淡水里去了,难怪它成为陆生植物的祖先。我国海域有红藻463种、褐藻165种、绿藻207种,共835种,占世界总数的1/8。红藻要求的光照强度不是很高,所以它能栖身于水深250米的地方,褐藻在50米以下就不见踪影了,所以在大型褐藻遮挡的阴影里,常会发现有红藻。红藻在热带海域分布最广,由于它能分泌碳酸钙,所以对珊瑚礁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海带
不少海藻是美味食品,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食用历史。人们都知道常吃海带就不会得粗脖子病(即甲状腺肿大),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碘(其含碘量比海水的含量高10万倍)。除碘外,海藻中还含有很多其他营养成分,既可供食用又是重要工业原料,用途相当广泛,所以,我国沿海开展了大规模的海藻人工养殖,目前我国养殖海带的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海藻中还含有大量的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美国实行钾盐禁运,迫使美国科学家从巨藻中提取氯化钾,用以生产肥料和火药。在大战期间仅加利福尼亚一个州就从海里收获巨藻150万吨。现在人们还从海藻中提取藻朊,用来制造医药品、黏合剂、稳定剂、乳化剂、化妆品、补牙剂、肥皂等。
这些种类繁多的大型藻类,既是海洋里有机物的生产者、食物链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海洋资源。
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又称萨加索(葡语葡萄果的意思)海,是大西洋中一个没有岸的海,大致在北纬20~35度、西经35~70度之间,覆盖大约500~600万平方千米的水域。马尾藻海围绕着百慕大群岛,与大陆毫无瓜葛,所以它名虽为“海”,但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只能说是大西洋中一个特殊的水域。
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是一个“洋中之海”,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的海,因此也没有明确的海岸划分界线。
马尾藻海上大量漂浮的植物马尾藻属于褐藻门、马尾藻科,是最大型的藻类,是唯一能在开阔水域上自主生长的藻类。这种植物并不生长在海岸岩石及附近地区,而是以大“木筏”的形式漂浮在大洋中,直接在海水中摄取养分,并通过分裂成片、再继续以独立生长的方式蔓延开来。据调查,这一海域中共有8种马尾藻,其中有2种数量占绝对优势。以马尾藻为主,以及几十种以海藻为宿主的水生生物又形成了独特的马尾藻生物群落。马尾藻海的海水盐度和温度比较高,原因是远离大陆而且多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下,少雨而蒸发强;水温偏高则是因为暖海流的影响,着名的湾流经马尾藻海北部向东推进,北赤道暖流则经马尾藻海南部向西部流去;上述海流的运动又使得马尾藻海水流缓慢地做顺时针方向转动。
碧海蓝天——最清澈的海
马尾藻海最明显的特征是透明度高,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清澈的海。马尾藻海远离江河河口,浮游生物很少,海水碧青湛蓝,透明度深达66.5米,个别海区可达72米。一般来说,热带海域的海水透明度较高,达50米,而马尾藻海的透明度达66米,世界上再也没有一处海洋有如此之高的透明度。所谓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厘米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至看不见的深度。
马尾藻海上的漂浮植物——马尾藻
马尾藻海在某些海区,透明度达到72米。每当晴天,把照相底片放在1000余米的深处,底片仍能感光。这是所有其他海区望尘莫及的。马尾藻还是一个十分奇特的海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北纬23~35度,西经40~75度)正是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沿着高压中心的边缘经行的顺时针大洋环流形成了它的“海岸”,西、北纬墨西哥湾暖流,东为加那利寒流,南为北赤道暖流,中间围成了一个面积达64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4500米以上的海区。
渔类
马尾藻海中生活着许多独特的鱼类,如飞鱼、旗鱼、马林鱼、马尾藻鱼等。它们大多以海藻为宿主,善于伪装、变色,打扮得同海藻相似。最奇特的要算马尾藻鱼了。它的色泽同马尾藻一样,眼睛也能变色,遇到“敌人”,能吞下大量海水,把身躯鼓得大大的,使“敌人”不敢轻易碰它。
海航迷雾
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经过这片海域时,船队发现前方视野中出现大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他们惊喜地认为陆地近在咫尺了,可是当船队驶近时,才发现“绿色”原来是水中茂密生长的马尾藻。1492年8月3日早晨,哥伦布率领的一支船队,就在那里被马尾藻包围了。他们在马尾藻海上航行了整整三个星期,才摆脱危险。
马尾藻海被誉为“海洋的坟地”
自古以来,误入这片“绿色海洋”的船只几乎无一能“完璧归赵”,在帆船时代,不知有多少船只,因为误入这片奇特的海域而被马尾藻死死缠住,船上的人因淡水和食品用尽而无一生还,于是人们把这片海域称为“海洋的坟地。”
马尾藻海盐分偏高、海水温暖、浮游生物众多
在航海家们眼中,马尾藻海是海上荒漠和船只坟墓。在这片空旷而死寂的海域,几乎捕捞不到任何可以食用的鱼类,海龟和偶尔出现的鲸鱼似乎是唯一的生命,此外就是那些单细胞的水藻。在众口流传的故事中,马尾藻海被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陷阱,经过的船只会被带有魔力的海藻捕获,陷在海藻群中不得而出,最终只剩下水手的累累白骨和船只的残骸。而百慕大三角作为这一海域上最着名的神秘地带,则将这些传说的恐怖神奇推向了极致。
在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马尾藻海“诡异的宁静”和船只莫名被困的原因被找出来了。原来,这块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的椭圆形海域正处于4个大洋流的包围中心。在西面的湾流、北面的北大西洋暖流、东面的加纳利寒流和南面的北赤道暖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马尾藻海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流动,这就是这里异乎寻常“平静”的原因。正是这种原因,才会使古老的依赖风和洋流助动的船只在这片海域踟蹰不前。由此,马尾藻海盐分偏高、海水温暖、浮游生物众多的问题,也都纷纷迎刃而解。虽然马尾藻海中的海藻被证实了并非是阻挡船只前进并吞噬海员的魔藻,但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光晕却并未因此而消失。
无岸之海
世界上的海大多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都与大陆或其他陆地毗连。然而,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却是一个“洋中之海”,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的海,因此也没有明确的海岸划分界线。
马尾藻海的海面上布满了绿色的无根水草——马尾藻,仿佛一派草原风光。在海风和洋流的带动下,漂浮着的马尾藻犹如一条巨大的橄榄色地毯,一直向远处伸展。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一个终年无风区。在蒸汽机发明以前,船只只得凭风而行。那个时候,如果有船只贸然闯入这片海区,就会因缺乏航行动力而被活活困死。所以自古以来,马尾藻海被看做是一个可怕的“魔海”。
蔚为壮观的海上草原
在大西洋上航行了多日的哥伦布探险队,1492年9月16日这天,忽然望见前面有一片大“草原”。要寻找的陆地就在眼前了,哥伦布欣喜地命令船队加速前航。然而,驶近“
❸ 海底世界茂盛的水草可以干嘛用
提供氧和食物,美化,另外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污垢
❹ 请问水草高手这几张图片的草是水草吗,可以种在鱼缸里面吗。有什么主意事项。
你这些应该不是水草吧!
水草
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水生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大型水生植物为除小型藻类以外所有水生植物类群。河塘中飘荡的水草犹如一幅美丽绝伦的油画。水草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同时,也是许多动物,如蜗牛、水鸭等的食物。人们将水草养在鱼缸里面可以增加鱼缸水的含氧量,让鱼可以得到更多的氧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水草
外文名称
Fimbristylis milliacea (L.) Vahl
门类
被子植物门
纲类
单子叶植物纲
科类
莎草科
主要分布
国内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越南、泰国、老挝分类
目录
1简介
2分类
3用途养殖
4水草营养过多时会出现的症状
5水草营养缺乏时会出现的症状
6怎么修剪和维护水草
7其它相关
展开
1简介
1.1种类简介
1.2基本定义
1.3基本解释
1.4详细解释
1.5功能
1.6主要分布
2分类
2.1基本介绍
2.2常见种类
3用途养殖
3.1养殖与观赏
3.2底沙选择和施肥
3.3照明光线与时间
3.4共存鱼种及喂食
3.5光照
3.6水温
3.7底质
3.8观赏
4水草营养过多时会出现的症状
5水草营养缺乏时会出现的症状
6怎么修剪和维护水草
7其它相关
7.1诗社
7.2歌曲
1简介编辑本段
1.1种类简介
中文学名:水草
二名法:Fimbristylis milliacea (L.) Vah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纲: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目:莎草目(Cyperales)
科:莎草科(Cyperaceae)
属: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种:水草
1.2基本定义
词目:水草
拼音:shuǐ cǎo
词义:
[1]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
水草
水生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大型水生植物为除小型藻类以外所有水生植物类群。
1.3基本解释
1. [water grass]∶几种禾草或禾草状植物中的一种,繁盛生长在潮湿或完全水声地方的。
2. [waterweed]∶任何漂浮水面或沉底的水生植物。
1.4详细解释
1. 亦作“ 水屮 ”。1.水和草。
《吴子·治兵》:“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魏书·崔浩传》:“若无水草,何以畜牧?又 汉 人为居,终不于无水草之地筑城郭、立郡县也。”陈毅《昆仑山颂》诗:“漠漠荒野人迹少,间有水草便人行。”
2. 指有水源和草的地方。
水草(5张)
《史记·李将军列传》:“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汉书·赵充国传》:“勤劳而至,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逐水屮,入山林。”《宋书·鲜卑吐谷浑传》:“自 洮水 西南,极白兰,数千里中,逐水草,庐帐居,以肉酪为粮。” 明王铎《送袁环中(袁可立子)郎中奉使宁远饷军序》:“设伏兵疑使,彼不敢逐水草西窥,朔方庶几边境少事矣。”
3. 某些水生植物的通称。
《礼记·祭统》[1]:“水草之菹,陆产之醢。”郑玄注:“水草之菹,芹茆之属。”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太原郡 东有 崖山 ……今山上多生水草。” 明李时珍[2]《本草纲目·草八·水藻》:“藻,乃水草之有文者。”鲁迅《呐喊·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1.5功能
河塘中飘荡的水草犹如一幅美丽绝伦的油画。水草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同时,也是许多动物,如蜗牛、水鸭等的食物。人们将水草养在鱼缸里面可以增加鱼缸水的含氧量,让鱼可以得到更多的氧气。
水草(5张)
1.6主要分布
国内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
国外分布:朝鲜、日本、越南、泰国、老挝分类
编辑本段
2分类编辑本段
2.1基本介绍
水生植物在分类群上由多个植物门类组成,包括非维管束植物,如大型藻类和苔藓类植物;低级维管束植物,如蕨类和蕨类同源植物; 以及最高级的维管束植物━━种子植物。主要是维管束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占绝大多数,典型的水生植物多为被子植物中的单个叶纲植物。
水生植物有挺水、浮叶、湿生和沉水等生活型。挺水植物指根生底质中、茎直立、 光合作用组织气生的植物生活型。 主要为单子叶植物。浮叶植物为茎叶浮水、根固着或自由漂浮的植物生活型。沉水植物指在大部分生活周期中植株沉水生活、根生底质中的植物生活型。 主要为单子叶植物。
可以说湿生植物是偶然或不经常的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是根茎水生的水生植物;根生浮叶植物是一面叶气生的水生植物;只有沉水植物是完全的水生植物。
2.2常见种类
苦草:俗称面条草、龙须草、扁担草,是水生草本植物。具匍匐茎,叶基生,叶片狭长如带状,叶片长度随水位深浅而有差别,叶片碧绿半透明状,婷婷玉立于水中。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喜弱碱性水质,不喜高温,耐寒,喜光。
卷叶龙须草:叶形也似带,但是旋转式向上生长,由基部顶部,非常整齐地似波浪形直立于水中,非常别致美观。要求较多的光照,也不喜高温,适宜温度24℃。
皇冠草:叶柄粗壮,叶片宽长又多,株高60厘米以上,是华丽的大型水草。原产于巴西,与陆生巴西木相似,宜在大型水族箱中栽种。适宜在弱酸性、中性水中生长,喜温、喜光,水温要24℃以上,26—28℃最宜。
细叶皇冠: 是一种小型的沼泽植物,原产于巴西。披针叶形叶长10-15厘米、宽1厘米,几乎没有叶柄,全高约20厘米,2-3个螺旋状的花约1.5厘米大,有六个雌蕊。叶绿色且坚挺,主叶脉清晰,两侧的叶脉不太明显。靠分芽繁殖,会在母株的的繁殖茎上长出子株。喜强光。20-25℃最宜。
阿根廷皇冠草:原产于巴西、圭亚那、阿根廷。叶片呈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10-15厘米,能开出4厘米大小的花朵,约有24个花蕊,果实0.3厘米大。要求较多的阳光。水温22-28℃为宜。
迷你皇冠:原产于巴西。披针叶形长5-15厘米、宽0.5-1厘米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体形小巧使它成为可以随意布置于水族箱里的水草。作为前景草更是优良。不能植于粗砂环境中。需随时补充铁肥。以匍匐茎繁殖。水温22-27℃为宜。
袖珍皇冠:巴西、乌拉圭、阿根廷出产的小型水路两栖植物。披针叶形长3-5厘米、宽0.5-1厘米。叶柄2-3厘米、根部常为红色,花1.5厘米、有9个雌蕊,果实为0.13厘米。水中叶茎短约长7-12厘米宽0.5-0.8厘米。光照条件为50W/100L水。需补充铁肥。利用子株分芽繁殖。水温18-28℃为宜。
波浪皇冠:原产于巴西南部。生长于水流缓慢而且水温较低的水域。水中叶为披针形,长25-35厘米、宽2-3厘米,边缘为波浪型所以称为波浪草。有椭圆形的气生叶,长15厘米、宽9厘米,花朵约2厘米。利用根状茎上长出的侧芽繁殖。水温22-30℃为宜。
花皇冠:原产于北美洲南部、西印度。属于较常见的品种。叶子不能存活得久。幼年期的叶片窄、尖而且没有叶柄。成熟期的叶片呈心形长20-30厘米、宽3-4厘米有黄色叶脉。当可漂浮野长成的时候,这些水下叶就会消失。不耐大量光照,每天要少于12小时。为维持其水中叶的生长需定期修剪其叶片。侧芽繁殖。适宜弱酸性水,20-26℃水温。
长叶皇冠:产于中美洲以及巴西南部。是一种很长的大型观赏水草。披针叶或者椭圆叶,长15-25厘米、宽3-10厘米,两端很尖。花的大小约1.5厘米,果实0.2厘米。需软水以及粗置砂土环境,需要大型的、高型的水族箱或者沼泽水族箱种植。水温22-28℃为宜。
大叶皇冠:原产于圭亚那、巴西西部到阿根廷。箭形或是心形、椭圆形叶片,长20-30厘米。叶柄有刺,花朵3厘米大。需宽大的水族箱、强光照射、肥沃的基石以及弱酸性水质。利用花梗上的芽繁殖。繁殖比较困难。适宜弱酸性水,20-27℃水温。
小海帆:原产于南美洲的北部、亚马逊河流域。有着从深绿色到茶褐色的心形叶片,叶尖为尖形,由叶柄水平的支撑着。叶片可以长达15-20厘米,宽5-10厘米,主叶脉有5-7条。只要适应了环境以后,在明亮的光照条件下可以生长的极为良好。可以在水面看到它的花朵。和皇冠草一样分子株繁殖。水温22-28℃为宜。
红蛋:一种适应力极强的水草,原产于巴西南部。高度可达40-50厘米。为成熟的叶片略带红色,长30-40厘米、宽4-5厘米,叶脉明显,边缘有皱褶。强光下的观赏效果极好,但是强光下需要加强肥料的供应。水中无法开花。可以利用叶柄分出的子株或者根部发出的新芽来繁殖。水温22-28℃为宜。
象耳:北美洲中南部以及墨西哥出产的水草。适应力极强,比较适合单独种植于大型水族箱。钝头心形叶形,长20-25厘米、宽10-15厘米。有长柄的漂浮叶生长,但只需减掉就可维持水中叶的生长。可在水面开出白色的花朵,在人工授粉以后可结果。靠茎生侧芽繁殖。水温22-28℃为宜。
虎耳:原产于北美,又名水瓜子菜。叶片椭圆形,叶长 30 毫米,强光照射时,茎顶上的叶片呈红至茶色的变化。喜较强光线及较低水温。水族箱适宜水温为 16~24℃。
水车前草:又名水白菜,叶片沉水性,基生,叶片淡绿色,薄而透明。花开在水面上,生长在池塘、小湖和缓流水沟中,我国华东和广东、广西均有分布。
水榕:根茎横向伸展,向上方长出绿叶。对水质适应范围极广,耐活易种,但在水温超过 30℃的软水中,叶片萎缩成小型,生长较慢。适宜温度为 5~20℃。多用于偏碱性鱼类的水族箱造景。
佗草:是日文意为水边的草,陀草-顾名思义就是一坨草,但是其内容没那么简单。陀草一般可分为3大类: 1.水草类--都是用水草转的陆上叶 或者直接陆上叶做的。观赏水上叶和水下叶。缸内可养鱼螺之类的生物。 2.野采类--在河边,溪边,湖泊等岸边采的喜水植物,拿回来经过处理做成的草。3.盆景类. 苔藓和花卉的结合制成的盆景,这样做的人不是很多。
编辑本段
3用途养殖编辑本段
3.1养殖与观赏
水草形状优美,色彩多样,婀娜多姿,栽入水族箱中,再配以河沙、陈木等装饰,看起来美观、大方,成为现在水族箱中的最佳装饰品和欣赏品之一。据绿野水族超市的夏银豹介绍,养殖水草也要花费些精力。
3.2底沙选择和施肥
种植水草的底沙应该选用天然的中性、弱酸性的河沙,切勿选用碱性的普通沙子,以免阻碍水草的正常生长与成活。水草养殖过程中还要适时补充些对鱼对水草有益的专用营养液,以促进水草的生长和缸中良好的生态平衡。
3.3照明光线与时间
水草造景缸的照明条件不应该是自然光,应选用模拟的太阳光线,适合植物生长的照明灯管(市场售价一般为20元~100元左右/根,一米的缸一般需要3根灯管)。刚种植好水草后,光照不宜太长,以防止藻类的大量滋生。种植一周后就可以正常光照了,时间为每天6小时~8小时。
3.4共存鱼种及喂食
大型鱼,如鹦鹉、罗汉等,会拱草、吃草,破坏缸中的布景效果,因此在水草布景的水族箱里应尽量避免养殖这些大型鱼,最好养殖一些颜色漂亮的小型鱼。为避免污染水质,保持少量多次的喂食原则,以达到鱼草共存,相互呼应的观赏效果。
3.5光照
光照是养好水草的首要条件。在水族箱中阳光从四面射到水草上。这样,水族箱中的光线强度要比天然水域中下层光线的强度强。同时,不同的水草对光线的强弱和照射时间也有不同要求。需要强光才能生活生长良好的。如牛顿草、红蝴蝶恋花,大叶草、珍珠草、红菊花草等,这类水草在白天日照不足的情况下,夜间要用日光灯延长光照时间。弱光下就能生长良好的,如网草,兰花草,夕阳辣椒草、绿菊花草等,这类水草不能放在阳光下直射,应使用遮盖物为其遮荫。界于二者之间的水草,像狐尾草,欧洲皇冠草等,他们只要接受早晚阳光照射即可。
3.6水温
不同产地的水草对水温要求也不相同。热带型水草对水温要求较高。比如铁皇冠的适合水温是20至28度,黄菊花草的适合温度是24至28度,海带草的适合温度是22至28度。温带型水草要求相对较低,像水蕴草适宜水温为14至22度,虎耳草16度至24度,小慈姑在4度以上的水温可以安全过冬。所以总的来说水温在20至24度较为适宜。对于热带水草,在过冬时水温约不可低于15度。因此,在北方冬季水族箱内应有加热棒或恒温器来保持水温。但保温装置不可太靠近水草,以免水温过高而引起水草死亡。有条件的可使用扬水器,使水族箱的水处循环状态。以利于热量分配,对水草的生长也有好处。
3.7底质
珊瑚砂、粗砂、碎石砂、白云石等材料都是很好的底质。这些砂料之间空隙较大,利于水草的根系生长,不会浑水,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一般底质的选用绝不可用泥沙,困为泥沙之间空隙过小,供氧不足,不利于根系生长,容易引起烂根;同时又很容易使水变浑,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底质在铺放之前,要用清水严格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还应浸入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最后经彻底清洗才可使用。
3.8观赏
栽种水草要有层次,可以多种配合混种,同时应考虑到不同水草对光照、水温、水质等的不同要求。在布局方面应力求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水草与山石,沉木的位置也要力求左右平衡,保持画面和谐,植株高长,枝叶茂盛的水草应栽于山石后,作为背景,如皇冠草,海浪草,万年青等。一些茎较短小的水草,应栽于石缝中,作为中景,如水榕,网草,西瓜草等。一些有匍匐茎的水草适宜作前景,如珍珠草,香菇草等。水草种植密度不太大,应留有一定间距,做到画面协调,景物组合完美。
4水草营养过多时会出现的症状编辑本段
水草营养缺乏时会呈现的症状小编在前文已经有所提及了,但是过多也是会容易引起问题的哦!这里小编就来告诉你当水草营养过多水草会出现哪些症状,千万要照顾好水草哦,营养要适当才行。
氮------叶色浓绿,叶片大而柔软,少花,徒长。
磷-----易引起锌及铜缺乏症状,易引起铁缺乏症状,下部叶出现红斑。
钾-----易造成钙及镁缺乏症状 2、叶尖焦枯。
钙-----土壤易成中性或碱性,引起微量元素不足(铁,锰,锌) ,叶肉颜色变淡,叶尖红色斑点或条纹斑出现。
镁-----叶尖萎凋,叶片组织色泽叶尖处淡色,叶基部色泽正常。
硫-----盐害,叶缘焦枯。
铁-----易引起缺锰症。
硼-----先叶尖,叶缘黄化后,全叶黄化,并落叶,由成熟叶开始产生病症
锌-----叶尖及叶缘色泽较淡随后坏疽。叶尖有水浸状小点。
锰-----异常性落叶。
铜-----叶肉组织色泽较淡呈条纹状。
5水草营养缺乏时会出现的症状编辑本段
喜欢养水草缸的朋友们对于水草的营养一定多少有些了解,对于水草来说,营养过多或缺乏都有可能引起水草的不良症状,小编就来告诉你当水草出现营养缺乏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氮------生长势差,全柱黄化,叶片呈淡绿 。老叶变黄,干枯及脱落。
磷------下部叶片后期出现红色斑点或紫色斑点,并坏疽。叶片暗绿色。
钾------老叶生斑点(白色或黄色),斑点后期呈现坏疽。
钙------新叶叶缘波浪状,新叶叶缘变红黄。
镁------老叶黄化,初期由叶肉细胞变黄,叶缘仍保持绿色 ,严重时黄化部位转坏疽,落叶。
硫------新叶呈淡黄色,叶型不变,全柱变黄。
铁------幼叶黄化,老叶绿色,叶片淡黄,不出现坏疽或坏死。
硼------新叶枯萎并陆续生长新芽又枯萎 ;节间缩短,叶柄表皮有横裂纹;表皮龟裂呈横纹 ;维管束曲摺或横断裂。
锌------小叶,嵌纹或脉缘,根生长不良,叶片黄化,坏疽。
锰------叶片黄化,淡绿或灰白条纹,幼叶黄化,严重时有坏疽现象。
铜------叶片尖端凋萎,叶片弯曲呈杯状。
钼------老叶色泽变淡,黄化、全株色泽变黄,落叶。
6怎么修剪和维护水草编辑本段
在水族箱中种植一些水草,在用一些假石、假山造景,这样就可以提高整个水族箱的欣赏价值。然而在种植水草之后,并不可以不管。及时的维护、修剪水草成为养殖者的工作。当然,在修剪维护之前还得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咯。
水草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水草形状、大小都不一样。有些水草有茎,有些水草是丛生的,有些水草为球茎水草,在修剪不同品种水草的时候,所要注意的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在维护、修剪之前当然还要先准备要用的工具。锋利的水草剪是不能缺少的,当然在水族或者是花鸟市场也很容易买到这样的工具。
修剪有茎水草时,在第一次修建时要于底床上面高约5公分处修剪,第二次就需在8-10公分处修剪,将其老朽腐烂的叶子都可以修剪掉;修剪丛生水草,将那些腐烂老化的叶子修剪掉,而不能将叶子做修剪,因为叶子被剪掉后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对水草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修剪球茎水草,可将新长出的浮水叶从接近根部处修剪掉。
在修剪的时候一定要将页面的切口且整齐完整。所以不能使用那些已经钝的剪刀,因为如果水草叶面切口不完整会,那在种植后会造成切口细胞坏死腐烂,从而影响水草生长。
7其它相关编辑本段
7.1诗社
水草诗社
水草诗社成立于2008年6月,总部设在风景如画的山东烟台,其宗旨在于,成全文字,成全文人,让中国的文学爱好者,都有一个可以展现才华的大舞台。水草自成立后,迅速吸引了一大批作家、教授、记者、编辑、大学生的目光,他们纷纷融合到水草的团体中来,结成了一支具有同一文学信仰的、新生代写作力量。迄今为止,水草已拥有会员3000余人,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从事着各项文学创作和研究工作。诗社以现代文学发展为主体,同时兼顾古典和非主流,主办了“中国水草诗社官方论坛”,即水草文人活动基地;还主办了纯文学报纸《中国水草诗报》。培养和推荐优秀文人是水草诗社的目标之一。
水草推崇“全开放写作主义”,奉行“清新自然”的水草精神,力求进入全自由、全开放的写作状态。它还追求语言生命与人的生命之间的相互和谐,以缔造文字符号的终极之美。水草主张包容所有非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学主义,支持文学的多极化,它赞同超越美学理论将文学划分为通俗文学、严肃文学以及纯文学三类型。此三类文学诉诸了原型意义、现实意义和审美意义。三种意义相互交融,形成了水草的特色主义,然后从诸多主义中汹涌出符合时代的主流,即诗意之流 。
水草诗社官方论坛现代区以现代诗歌为主,同时又设有微型诗、精美散文、小说天下以及现代文学讲坛5个小板块。古典文学区分为诗词世界,古风歌行以及对联天地3个小板块。时尚非主流作品区由读书沙龙、 水草歌词、水草茶社以及疯狂打油4个小板块构成。
水草诗社创办的《中国水草诗报》每单月7号出版,全彩四色157g铜版纸印刷,每期8版,荣华大方,全国发行。
7.2歌曲
水草
汤旭 岛歌[2]
演唱:汤旭 专辑:《岛歌》
这一刻 坠落在梦里
寻找着 那片神秘的水域
回不去 我不是我自己
像一株水草 摆动着身体
阳光 醒来
阳光 盘旋不去
阳光 阳光 挂在我的发梢
他跟着我摆动着身体
阳光 醒来
阳光 盘旋不去
阳光 阳光 挂在我的发梢
他跟着我摆动着身体
阳光 哭泣
阳光 离了岸的鱼
阳光 阳光 满身淡淡的阳光
他跟着我 摆动着身体
做一株水草
摆动着身体
❺ 海底世界里有哪些植物
1、海带
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是一种可食用海藻。
2、裙带菜
裙带菜在欧美一些国家经常被称为“海中的蔬菜”。的确如此,在大海中随波漂动的海藻确实能使人联想起陆地上的蔬菜。
3、紫菜
紫菜,其分布范围涵盖了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紫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4、海萝
海萝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沿海,具有清热、消食、除湿等功效。
5、鹧鸪菜
鹧鸪菜,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均有分布,食用后具备驱虫杀虫、健脾化痰消积、安神等作用。
❻ 水草是不是只有在淡水中才有在海底有没有水草
看水有多深了,植物进行光和作用才可以生长,如果水过深,没有阳光,当然水草就没有了。也许,那种非自养型的植物可以在深海生存,但貌似不叫水草了吧。
❼ 海底世界怎么画
工具:画纸、画笔。
1、先在底部画上生活在海底的动植物,有长在石头上的海草、珊瑚等,还可以画一些贝壳、海星,如下图所示。
操作注意事项:注意笔画的流畅度,保持画面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