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感冒也分好几种,风寒型、风热型、暑热型,都有哪些不同呢
风寒型感冒会感觉自己全身发冷,风热型感冒是自己感觉全身发热,感觉浑身就像在用火烧一样,暑热型感冒的感觉是头疼恶心,四肢无力。
我的身体素质是比较差的,在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基本上都会生病,所以我觉得是常人的话,一年四季不可能身体都很好的,总有那么一些感冒发烧之类的症状出现的。感冒的时候是真的超级难受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去避免感冒,平时多多预防着点儿,现在天气逐渐变凉了,大家要多多加衣服呀。
B. 流感为何总是发生在冬季
冬季感冒的高发,我们一般认为有三个原因。首先,冬季气候寒冷,人呆在室内的时间变长,从而增加人与人接触的概率。其次,冬季的空气比较干冷,在这种条件下病毒颗粒更容易存活,传播也更容易。最后,由于经济活动的增加,人群的迁徙比之前更加频繁,比如旅行,这也加重了流感病毒的传播扩散。
流感病毒有两种传播途径:喷嚏与咳嗽时具有感染性的飞沫传播;与人或者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接触传播。 流感病毒的传播期主要集中在症状出现前的24-48小时,在人口密集处,病毒的传播可持续1-3周。 成年人一年平均患普通感冒2-4次,儿童6-8次,且高发在冬季,流行性感冒也一样。
对于流感的高发,目前学界还有另一种解释:冬季人们在室内的时间变长,从而人体维生素D水平降低,导致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下降。
接种疫苗(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在感冒之初,我们可以先自行观察病情,如果症状恶化,为了避免继发性疾病与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及时就医。
C. 4岁多儿童经常咳嗽感冒,怎样提高抵抗力
导语:4岁多儿童经常咳嗽感冒,怎样提高抵抗力?
5、精彩回答:
咳嗽不一定是感冒引起的,许多医生把咳嗽当成感冒治疗。咳嗽也许是扁桃体发炎引起,一定要找儿科医生,我的孩子有一次咳嗽、发烧,在中医院看病,是个年轻女医生,说我的孩子是肺炎,要住院,我问她住院几天,她说7天,我就想,孩子在医院输液7天,多没痛苦。我就换了一家医院,医生看了下,说孩子说扁桃体发炎,打一针就好了,我就给孩子打了,第二天孩子就好了。
D. 幼儿园教案感冒了
1
幼儿园教案感冒了:感冒了
学习目标
1、尝试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生病的感受。
2、知道感冒了要戴口罩。
3、知道感冒后恢复健康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提前画出两个“健康小天使”纸偶。
2、口罩、小朋友感冒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口罩,请幼儿说说什么时候要戴口罩,并请幼儿讨论戴口罩的原因,由此引出生病的话题。
2、请幼儿说出感冒时的感受,以及感冒了不能做的事情。
3、老师在白板的高处贴一张小朋友感冒的图片,然后在两边画台阶,并在台阶的最底层贴上健康小天使纸偶。
4、幼儿分成两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猜拳,胜出的要说出一个使身体康复的方法。
5、幼儿只要说出一个正确的方法,健康小天使就可以爬上一级楼梯,最后看谁最先到达小朋友感冒的图片。
活动评价
1、能说出感冒时的感受,知道感冒了要戴口罩。
2、能说出感冒后恢复健康的方法。
备注
活动建议:
1、老师与幼儿进行讨论时,可使用关键词,例如发烧、流鼻涕、咳嗽、头疼、嗓子疼、难受、不舒服等。
2、在区域活动时间,请幼儿到布置成医院的娃娃家玩医生看病的游戏。
2
幼儿园教案感冒了:感冒了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
2、初步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3、知道感冒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娃娃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引发兴趣,导入活动。
出示娃娃:“今天我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他是谁?”娃娃:“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唱一首歌曲(唱两句后不停的打喷嚏),我怎么了?我不能给大家表演节目了,小朋友再见!”
2、组织讨论--了解感冒的症状及原因。
问题一、娃娃怎么了?为什么会感冒?
师小结:穿衣服少了、蹬被子了、到人多的地方被传染了都容易引起感冒。
问题二:你们感冒过吗?感冒了会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鼻子不透气、流鼻涕、嗓子痛、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会发烧,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及时告诉大人。
问题三:感冒了该怎么办呢?
师小结:小朋友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赶紧去看医生,不怕打针吃药,这样感冒很快就会好了。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多喝水、不挑食、睡觉盖好被子、天冷了及时穿衣服、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多锻炼身体……五、活动延伸:与幼儿一起外出锻炼身体。
12
E. 雪台风正在形成,今年寒潮大幅超标,我们该如何过好这个冬季
大家要注意添加衣物,预防流感。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预警,今年是双拉尼娜年,因此冷空气活动异常频繁。过去大家可能预料到的暖冬,今年不太可能出现,冬天会来得很早。10月以来气温持续下降,预计今年冬季将比往年低4-5度。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预防流感。同时,冬天不能一直呆在房间里。你应该参加户外运动,出去多做体育锻炼。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你的体质,帮助我们抵抗病毒和细菌,有效预防流感。冬天我们可以经常用热水泡脚,从而达到散寒祛风的效果,有效帮助我们预防流感。也可以喝一些凉茶,也可以有效预防流感。金银花、芦根、桑叶可以放在杯子里,然后用开水冲泡。喝中草药茶可以有效帮助我们预防流感,缓解喉咙痛。冬天可以多吃一些容易生热的食物,比如羊肉、桂圆等,这样可以增强我们抵御寒冷的能力,从而帮助我们有效预防流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F. 关于流感,你需要知道哪些
关于流感,你需要知道什么是流感和如何预防及治疗。
来自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 5 月 5 日至 8 月 6日,香港共监测到 456例成人严重流感病例,包括 324例死亡,绝大部分属于甲型流感(H3)。其中65岁以上老人占多数,大部分病人有慢性病患,较易出现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19 例儿童(年龄小于 18 岁)流感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病例中大部分为H3,其中3人死亡。大部分病人没有接种本季季节性流感疫苗。
疫苗接种(图片来自网络)
疫苗依然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打过流感疫苗后不能保证百分百不得流感,但流感疫苗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还是非常可观的。同时,越多人接种疫苗,形成群体性免疫(herd immunity),让自己不会成为传染源,这样也保护了其他人。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年为以下人接种疫苗:任何妊娠阶段的孕妇;年龄为6个月至5岁的儿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卫生保健工作者。
对于人的身体来说,感冒病毒与其它微生物一起构筑了人类的免疫系统乃至健康的机体。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家们,不断地拓宽我们对流感及流感病毒的认知。在疾病面前,提高你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以及对公共卫生技术与政策的认识,方是最终极的防护。
G. 幼儿园秋冬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H. 流感流行高峰期,应该如何预防
作者:韦天彬
伴随着寒潮的来临,我国流感发病最近迎来一波发病高峰,幼儿园、学校班级里的孩子常常出现集体发病,医院儿科门诊相应地人满为患,有些医院甚至由于人员不足而限诊、停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国家疾控中心的流感监测数据,当前我国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上报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高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确诊流感的住院病例和重症病例也有所上升,我国南北省份均处在季节性流感的流行高峰期,而且可能仍会继续流行一段时间。因此,在流感季节性流行的高峰期,多了解一些有关流感病毒的医学知识,让孩子在流感高发期避免被传染流感,实在很有必要。
一、认识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根据核蛋白抗原性不同可分为甲型(A)、乙型(B)、丙型(C)流感病毒,其中以甲型流感病毒最多见,能够感染人、猪、禽类等多种宿主,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的禽流感H7N9、人流感H3N2或H1N1等流感病毒株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相对流感每年的季节性爆发(outbreak),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流感大流行(pandemic),到目前为止,历史上曾发生过6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为例,由于当年落后的医学水平,造成的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死亡人数还多,这次流感大流行直接导致一战停战。
1918年西班牙流感期间美国的紧急军事医院,图片来自网络
乙型流感病毒致病力比甲型弱,患者通常症状相对较轻。疾控部门监测的结果表明,今年冬季我国很多地区流感流行的优势病毒株为乙型流感Yamagata系,由于今年采用的流感疫苗不包括该病毒株,所以人群对这一类型病毒株缺乏免疫力,这也是今年流感活动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另外,乙型流感的临床表现跟往前典型的甲流症状不太一样,容易被误以为是普通感冒而延误诊治。
丙型流感病毒在临床上更少见,不会引起流行,致病力最低。
二、流感的临床症状
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有畏寒或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少部分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婴幼儿发生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在儿童,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较成人多见。和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自限性的特点一样,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3?7天左右缓解,但咳嗽症状和体力恢复可能还需1~2周。
很多家长往往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这往往造成对普通感冒的过度医疗和对流感治疗的延误。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要点见下表:
图表来源:《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
流感的临床治疗强调发病48小时内服用特效药奥司他韦,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治疗效应。但这也不是说发病超过48小时就不用吃药了,对于重症流感患者来说,超过48小时后服用奥司他韦对病情也是有治疗价值的。因此,宝宝有疑似流感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医生会迅速让患者服用奥司他韦。
下表是《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给出的抗流感药物推荐剂量和疗程,具体剂量请以面诊医生医嘱为准。
图表来源:《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
三、如何预防流感
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在流感流行高发期,应该怎么做好预防才能不让孩子“中招”呢?
1.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没有之一。流感病毒最利害的一点是基因分分秒秒都在重组、变异,表现为病毒体表面的抗原性变化很大。一种病毒的抗原性相当于一个人的样貌,我们往人体注射流感灭活疫苗(也就是死了的流感病毒),目的是让体内的免疫系统记住病毒的“模样”并制造武器(抗体),等下次真正有毒性的活流感病毒感染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就认得这些病毒并第一时间用抗体来杀灭病毒,从而发挥预防感染的作用。好比派出所在大街小巷张贴印有通缉犯头像的通缉令,让大家记住通缉犯的特征,以后万一真遇上了可以第一时间报案缉拿。但是,如果通缉犯在逃亡的过程中不断整容,那么要捉住他就真没那么容易了。
流感病毒就好像在逃亡中擅长川剧变脸绝活的通缉犯,正是基于流感病毒这一特性,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会对来年将要流行的优势病毒株进行预测,确定下来后疫苗生产商就会生产当年采用的流感疫苗。因此,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只管一年,每年都要打,原因就在于流感病毒“变脸”实在是太快了。
6个月以上宝宝就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一般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体内即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个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基础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更应该每年接种流感病毒疫苗。
如果有疫苗接种禁忌症无法接种流感疫苗,或者接种后尚未获得免疫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作为紧急临时预防措施。
2.做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房间要每天通风至少半小时,防止室内病毒浓度积聚。用消毒剂清洗门把手、玩具等宝宝可能接触的地方。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流感流行高发期,尽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公众场所,如地铁站、机场等。带宝宝去医院看病的时候要戴好口罩。
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做好宝宝的手卫生十分重要。教育孩子平时不要用手碰眼睛、鼻子和嘴巴,流鼻涕和打喷嚏用过的纸巾立即扔到垃圾桶;教育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用手捂住口鼻,而是应该用胳膊肘、上衣袖、或纸巾捂住口鼻;经常洗手,而不仅仅是饭前便后才洗手,洗手时间要保证20秒以上,使用消毒液更好;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
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坚持适量的运动,保持饮食全面均衡,以及舒缓过高的精神压力,这样才可以保证自身的抵抗力达到最佳状态。目前还没有什么靠谱的能直接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曾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匹多莫德最近也遭到质疑。提高自身免疫力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靠自律维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不仅是预防流感,预防所以其他感染性疾病也是如此。
4.了解孩子所在学校的疾病预防情况
学校等公共场所对流感的预防也至关重要。目前,政府疾病控制部门要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严格落实晨检和午检制度,做好学校内的环境卫生消毒。出现流感集体感染时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让确诊的患儿根据病情居家休息或住院治疗,治疗彻底完全好转后再上学,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家长有权利了解并督促自己孩子所在学校是否做好上述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只要政府、医院、学校以及家庭多方齐抓共管,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预防流感发病。即使感染了流感病毒也不要慌张,发病48小时内及时到医院就诊,流感也是可治疗和可控制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7):1296-1303.
2.中国疾控中心关于近期流感疫情相关问题的解答.中国疾控中心.2018-1-9.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介绍
韦天彬医生,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取得医学硕士学位。多年地市级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儿童保健科等岗位工作经验。熟悉小儿常见病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诊治常规,以及儿童保健、新生儿喂养指导。
擅长:小儿常见病(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湿疹、腹泻、过敏等)、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保健、新生儿护理
一对一咨询,请关注公众号“母婴家庭课堂”,点击菜单栏“微咨询”即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