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楚怀王为什么那么轻易就相信张仪割地的“诺言”
楚怀王为什么那么轻易就相信张仪割地的“诺言”?秦国强大的国力,可以容许秦昭襄王无耻,违背诺言。但是楚国不行,楚国在被张仪欺骗以后,本来就已经得罪了其余的山东诸国,后来因为自己太子杀人的原因,又得罪了秦国。可以这么说,此时的楚国已经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此时,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可以和秦国和好的机会,楚怀王自然是想要把握住的。
三、秦昭襄王年轻,应该没有这么无耻
秦昭襄王扣押楚怀王的时候,乃是秦昭襄王八年,也就是说,当时的秦昭襄王也就二十几岁,放在现在,也就是大学刚刚毕业没几年的年纪。年纪轻是有好处的,这会让人放松对你的警惕。
楚怀王也是如此。他认为秦昭襄王还比较年轻,阅历也不够,应该不会如此无耻才对。然而事实证明,有些人在某一方面是有天赋的。而秦昭襄王无疑就是把无耻玩得很溜的人。
结束语楚怀王一再被秦国欺骗,其实本质就是楚国太弱,秦国太强。否则,楚怀王直接不理这个盟约就是了。
2. 为一己之私割地的石敬瑭,是导致北宋腹背受敌的原因吗
史学界不少学者都认为,缺少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先天不足,如同一个天生的哮喘病人,被人掐住咽喉,最终难免因呼吸困难而毙命。那么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又为何对北宋乃至后世整个中原地区影响深远?说起来话就长了。
幽云十六州的来龙去脉:割让之痛
幽云十六州,也称燕云十六州,幽指北京,云指大同。从地理位置上看,幽云十六州主要分布在当今的京津冀及山西北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说白了,就是汉人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由于地势险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上图为传说中的耶律阿保机画像
阿保机死后,其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继续对外扩张,不久便得了一个“大便宜”。后唐大将石敬瑭受到李氏皇族的猜忌,搞起了内讧。石敬瑭为图自保,也为夺权,主动向契丹求援,并许诺称臣割地。
在耶律德光的帮助下,石敬瑭建立了后晋,尊称辽国皇帝为“父皇帝”,而自己则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幽云十六州也作为“承诺”割给了契丹族。这一割就是430年,直到明朝朱元璋派明将徐达、常遇春北伐才收复此地。
3. 《南京条约》具体内容是什么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1、割香港岛给英国。(丧失领土主权)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丧失贸易主权)
3、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2100万元的成分是: 600万赔偿鸦片,300万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英军军费。(大量白银外流)
4、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丧失关税主权)
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丧失贸易主权)
(3)割地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有:
1、《南京条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与作为附约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产生重大历史影响。
2、从社会性质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4、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5、依据革命史观,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阶级斗争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也发生变化,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4. 尼布楚条约到底有没有割地
有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历史上签订的第一份条约。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政府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罗斯。(面积在43.15万平方公里)。
条约签订后的法律意义;这个条约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
1689年8月22日,清、俄两国在尼布楚开始会谈。清朝使团重要成员有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等,俄罗斯使团由御前大臣戈洛文、伊拉托木斯克总督符拉索夫率领。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仍属于中国领土,但同时清政府同意把大片土地割让给俄罗斯。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签订这个条约的中国政府是清朝廷,但使用的国名是中国。比如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lim gurun i enringge hūwangdi)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就是说,他是中国皇帝钦差,行使中国主权。《尼布楚条约》对疆界划分与两国人民归属的称谓,使用的是“中国”与“中国人”来称呼。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根据此条约,俄国全部占领黑龙江流域的阴谋破产,但与大清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此条约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但没有确定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因为外兴安岭在乌第河源处分成南北两脉,南脉在河南入海,北脉沿北海上行在白令海入海。清朝所提的是乌第河以北、北主脉往南的地方属于争议地区,回去禀报后再议。
1693年,俄国派使节赴北京觐见要求通商,由于其使节行三拜九叩礼,康熙皇帝非常高兴,特准俄国在北京建“俄馆”,每三年可以派200人商队入京逗留80天,其他国家不得享受此待遇。
1858年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取代此条约,确立了俄国和中国的现代疆界。
这个条约的签订,是中方做了无原则退让的产物,索额图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富庶地区拱手送给了俄国,造成了重大国土损失。再者,该条约还明确将北诺斯山与南支之间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广袤疆域,定为待议地区,其面积不小于300万平方公里,甚至更大。但是世界政治格局巨变,时至至今,不仅从未再议,而且也永远无法再议。所以,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一部失地条约。
这个条约以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条约形式,从法律上确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其享有充分的主权。(而非古代粗浅的势力范围划分,是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保护的领土主权)
中华历史上第一次以近代主权国家“中国”的身份站上国际舞台。
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
尼布楚条约为什么割地呢?原因有两点:
一、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清政府刚刚完成了对国内三藩的平定工作,军队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疲惫的,国家的实力因为三藩之乱的影响也有所下降,这个时候清政府西部的准噶尔发生了叛乱,清政府不想与沙俄在北方边境的问题上长期的纠缠不休,希望能够尽快的解决与沙俄之间的领土争议问题,从而可以腾出手来去征讨准噶尔叛乱,而沙俄看到了清政府这一点,于是将其作为了有利于自己的谈判砝码。清政府为了尽快的解决与沙俄的领土争议,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割让了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
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凡事谈判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在谈判过程中影响谈判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谈判的背景,谈判的代表的能力等等,进行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的谈判的时候,清政府派出的全权代表是索额图,由于索额图的谈判技巧以及能力问题,导致了谈判的第一、第二、第三方案都没有能够实现,最终获得了割地换和平的后果。
中俄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它阻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现在,中方一般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对于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俄方一般认为这个条约对俄国不利,属于不平等条约。
尼布楚条约性质也存在着负面的评价,这个条约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不利于中国,因为中国让出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因此这个条约是一个对中国非常不利的条约,从此开启了清政府割让土地的先河。其实以当时清的国力,本应能够将沙俄侵略者逐出国门,但是最终却牺牲了一部分领土(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尼布楚条约性质应该是属于一个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虽然中国战胜了,但是从双方在尼布楚条约的规定来说,尼布楚条约是一个让俄国获得了实惠的条约。
5. "地"字笔顺笔画顺序
"地"字笔顺笔画顺序共6划,横、竖、提、横折钩、竖、竖弯钩。
6. 割地时九龙司与香港岛的最大区别是什么,请详细一点
历史沿革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7. 割地的条约有哪些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
《北京条约》:开天津、割九龙。
《马关条约》:台湾、澎湖列岛
《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
8. 地字怎么组词
地字多做名词组词,根据不同的意思组词如下:
1、本义,名词:远古的简单墓穴。
组词: 坟地、 墓地 、祖地、告地、做地等。
2、名词:人类居住的星球上生物栖息的广大疆野。
组词:地板、地基、地面、地表、地产、地力、地带、地域、地道、地洞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 李白《静夜思》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8)割地文字图片扩展阅读: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字形采用“土”作边旁,“也是声旁。
组词解释:
1、地板
拼音:dì bǎn
意思:即房屋地面或楼面的表面层。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
例句:赵树理 《地板》:“农会主席给他解释了一会,区干部也给他解释一会,都说粮食是劳动力换的,不是地板换的。”
2、地基
拼音:dì jī
意思: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例句:赵树理 《三里湾》五:“至于开渠用私人的地基问题,也正是今天晚上要谈的问题。”
3、地面
拼音:dì miàn
意思:多指建筑物内部和周围地表的铺筑层,也指楼层表面的铺筑层(楼面)。在通俗意义上,大地的表面积为底面,与天空相对。
例句: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 元茂屯 的自卫队留下十二棵大枪,保护地面,其余都归 马连长 带走。”
4、地带
拼音:dì dài
意思:是具有独特的天然边界的区域,是具有某种性质或范围的一片地方。
例句:峻青 《不尽巨涛滚滚来》:“不仅只是民兵,而且所有在战争地带的人民,全都卷入了这个轰轰烈烈的运动当中。”
5、地域
拼音:dì yù
意思: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一般有区域性,人文性和系统性三个特征。
例句: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敝寓地域之水电权,似已收回,现在每月须吃海潮灌在水中的自来水一回,做菜无须再加盐料。”
9. 这张图反映了什么历史内容,简要概括。50-100字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清光绪26年),英国、美国、法兰西、德意志、俄罗斯、日本、奥匈帝国、意大利等国派遣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而进入中国所引发的战争。慈禧6月21日对11国宣战,义和团和清军围攻围困使馆区,导致这场侵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 淫 抢 劫,无数村镇沦为废墟,清宫无数文物珍宝被洗掳一空。
10. 什么是电路中的割地pcb板上的
一般在电源类或者信号类的线路板上使用的比较多(比如示波器,信号源,开关电源)
意思就是一般把数字侧的地和模拟侧的地分开,不让它们纠缠到一起。(是真的把PCB板割掉)
引用一张图片给您看
http://wenku..com/link?url=_z6EK669EF6rf_57cgGWsnn_
另外附上原文文库中的地址,如有疑问请追问
希望可以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