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种子萌发的过程是什么
种子萌发过程一般可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三个阶段:
1、吸胀
经风干或干燥处理的种子含水量一般在10%以下,种子内各种组织均呈皱缩状,细胞内含物具有较强的粘滞性。当种子吸水后水分进入种子,细胞内已缩小的液泡体积增大,细胞也随之胀大。
2、萌动
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在充分吸胀后,细胞内充满了水分,此时酶的活动加强,将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简单物质供胚吸收,促使胚细胞迅速分裂伸长,当胚的体积增大到一定大小,一般胚根首先突破种皮,生产上称为“露白”,这就是萌动。
3、发芽
种子萌动后,胚的生长速度急剧加快,胚的体积迅速增大,待胚根、胚芽均突破种皮并长到一定长度时,即可认为种子已发芽。至此,种子完成了萌发的全过程。
Ⅱ 绿豆种子发芽过程,带图片
发芽过程如下:
1、第一天,将小绿豆浸入脸盆,水量以完全淹没绿豆为宜。
Ⅲ 植物发芽的全过程(详细)
植物发芽的全过程包括种子吸胀、水合与酶的活化、细胞分裂和增大、胚突破种皮、长成幼苗五个过程。
1、吸胀
吸胀是种子浸于水中或落到潮湿的土壤中,其内的亲水性物质便吸引水分子,使种子体积迅速增大(有时可增大1倍以上)。吸胀开始时吸水较快,以后逐渐减慢。
种子吸胀时会有很大的力量,甚至可以把玻璃瓶撑碎。吸胀的结果使种皮变软或破裂,种皮对气体等的通透性增加,萌发开始。
2、水合与酶的活化
吸胀基本结束后,种子细胞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发生水合,原生质从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各种酶开始活化,呼吸和代谢作用急剧增强。
3、细胞分裂和增大
细胞分裂和增大时吸水量又迅速增加,胚开始生长,种子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开始大量消耗。
4、胚突破种皮
胚突破种皮时胚生长后体积增大,突破种皮而外露。大多数种子先出胚根,接着长出胚芽。
5、长成幼苗
胚芽长出根、茎、叶,形成幼苗。有的种子的下胚轴不伸长,子叶留在土中,只由上胚轴和胚芽长出土面生成幼苗,这类幼苗称为子叶留土幼苗,如豌豆、蚕豆等。有些植物如棉花、油菜、瓜类、菜豆等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伸长,把子叶顶出土面,形成子叶出土幼苗。
(3)记录种子萌发过程图片和文字扩展阅读
解决植物种子不易发芽的方法
1、晒种
浸种前一周选晴天将种子晒6-8小时,然后将晒好的种子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晾凉,以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也可杀死部分附着在种子壳上的病菌。
切忌在水泥地上晒种,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种子失水过多、脱壳,另外一方面可能会导致种子烫伤。
2、选种
要求用清水选种,把浮在表层的秕谷捞出,捞出后单独浸种催芽保存备用,选用饱满的种子,以培育出整齐健壮秧苗。
3、提倡活水浸种
浸种时间不宜过长,最好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即白天浸种、夜晚捞出摊开,浸种时最好将种子放入流动清水中先浸8小时或者在水缸中浸种(间隔8小时换水一次)。具体浸种时间视气温水温而定,以种子吸足水分为准。
Ⅳ 谁能给我种子萌发过程的介绍以及图片
种子萌发过程的文字介绍由于字数太多贴不上来,你还是自己进这个网页看看吧,很详尽的 http://ke..com/view/2261239.htm 补充: 只能贴一张图,这里还有一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D6%D6%D7%D3%C3%C8%B7%A2%B9%FD%B3%CC 补充: 还有 补充: 最后一张
Ⅳ 种子萌发的过程以及图片
种子萌发的过程是吸水、发根、发芽。
吸水是干燥的种子迅速吸水,其原生质吸水后膨胀,种子体积变大。
发根是当种子吸水达到饱和状态后即开始进行萌动、发芽。发芽过程首先是胚根的伸长,逐渐从种脐处露出。发芽是种子随着胚根的继续伸长,种肧的胚轴也开始伸长。
长成幼苗以后长出根、茎、叶,形成幼苗。有的种子的下胚轴不伸长,子叶留在土中,只由上胚轴和胚芽长出土面生成幼苗。
(5)记录种子萌发过程图片和文字扩展阅读
1、不同种子需要时间不等的浸种时间,种子浸泡时间过短、吸水不足,发芽率低。
2、种子吸水、发芽率与温度环境密切相关,浸种和催芽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也都会使种子不能饱和吸水、发芽温度不适,造成发芽率不高
3、在播种先要在苗床上浇足水,等到水全部渗入土壤之后才可播种。
Ⅵ 急需种子萌发的过程(有文字记录)如题 谢谢了
1.吸胀阶段 吸胀是种子萌发的起始阶段。一般成熟种子在贮藏阶段的水分在8%-14%的范围内,各部组织比较坚实紧密,细胞内含物呈干燥的凝胶状态。当种子与水分直接接触或在湿度较高的空气中,则很快吸水而膨胀(少数种子例外),直到细胞内部的水分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细胞壁呈紧张状态,种子外部的保护组织趋向软化,才逐渐停止。 2、萌动阶段 萌动是种子萌发的第二阶段。当种胚细胞体积扩大伸展到一定程度,胚根尖端就突破种皮外伸,这一现象称为种子萌动。种子萌动在农业生产上俗称为露白,表明胚部组织从种皮裂缝中开始显现出来的状况。 3、发芽阶段 种子萌动后,种胚细胞开始或加速分裂和分化,生长速度显着加快,当胚根、胚芽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就称为发芽。 4、成苗阶段
Ⅶ 种子发芽五个过程图片加说明
种子萌发的先后顺序:种子吸水膨胀, 子叶 或 胚乳 提供营养,胚根 先发育,突破种皮,
形成根, 胚轴 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最后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Ⅷ 种子的萌发过程。 最好图片和文字都有。
种子就像人类一样可以自己自足,它主要由胚、胚乳,或是胚、子叶
所组成。
有些种子发芽前会有一段休眠期,短则几天,
长则数年,过了这阶段后,
只要遇到适合的环境,它就开始活跃起来,迫不及待的想冒芽,请跟着我来看看"山毛榉"种子萌发的过程吧!
具体的请看这里,图文并茂:http://cindy.cis.nctu.e.tw/EC99/biology/life/sprout.htm
Ⅸ 种子发芽过程记录
人教版第十册《种子的萌发》一课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会到自然变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材中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把用水浸泡过的成熟的种子放在盘子里的湿布上,在种子上盖几层湿布,把盘子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往湿布上洒些水使布保持湿润。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用简单文字和图画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这是种子萌发试验常用的培养皿法。我认为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反映种子萌发时的自然水平。因为种根、种芽的生长受到一定限制,不能自然地生长,种根弯曲,不利于进一步测量其长度,而且可视性差,不便于观察,记录。
在前面学生对种子的构造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胚乳、胚构成的;胚是由胚根、胚芽、子叶构成的。还知道胚是有生命的,能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但是对于得到萌发条件的种子是怎样萌发成一棵幼苗的这一生命现象,学生感到很好奇。他们想知道弱小的的幼苗是怎样破土而出的?胚根是怎样发育成植物根的?胚芽是怎样发育成植物茎和叶的?子叶,胚乳在种子萌发时起什么作用?种皮在种子萌发后怎么样了?胚根向什么方向生长?学生的众多疑问,使我认为这个实验应设计成一个近似于自然界中种子萌发时的情景。
为了能较准确地反映种子萌发时的自然水平,又便于学生的观察,我对这一试验进行了改进,具体做法如下:
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或塑料杯(无色透明的饮料瓶去掉上半部分也可以)中放上滤纸或其他吸水纸,使纸从杯底到杯口紧贴杯壁。在杯中装入锯末或土壤,使土壤或锯末略低于杯口滤纸上沿。把浸泡过的种子“种”在杯壁和滤纸之间约2厘米深的位置。在杯内浇上水,转动杯子,使滤纸完全湿透,注意杯内的水不能淹没种子。把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注意观察并将结果记录下来,缺水时及时补充,这样就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出种子萌发时的自然水平了,也便于观察者通过透明的杯壁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要让每位学生都“种”一粒种子,最好是不同的植物种子。通过长期认真细致的观察记录,最后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下面我用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进行说明:(如附图所示)
(1)2天后菜豆种子吸收水分后,逐渐膨大起来,长出细小的根。
(2)4天后种皮胀破,子叶储藏的营养物质不断输送给根,根渐渐伸长。
(3)7天后根长得更长,形成了主根和侧根,根不断向下伸长的同时,子叶以下的部分也在伸长、弯曲着准备拱出“地面”。
(4)10天后主根和侧根已很发达了,把子叶和胚芽托出“地面”,种皮脱落。
(5)14天后,胚芽已发育成两片嫩叶,见光后胚芽、子叶变绿,根系更发达了。
(6)18天后,胚芽逐渐发育成茎和叶,形成了一棵绿色的幼苗,子叶萎缩,根系更大了。
通过以上的观察可以使学生知道菜豆种子发育成幼苗的整个过程。让他们清楚地看到胚根是怎样发育成植物根的,胚芽是怎样发育成植物茎和叶的,看到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了丰富营养的子叶把营养物质输送给胚根、胚芽后渐渐萎缩的过程,看到了种皮在完成保护任务后脱落的过程。
豌豆种子的萌发和菜豆稍有不同,它的子叶不伸出地面(见附图)。蚕豆、花生等种子的萌发状况和豌豆相似。
玉米种子的整个萌发过程中看不到子叶,它留在种皮里,吸收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输送给胚根、胚芽供它们发育利用(见附图)。其他单子叶植物如小麦、高梁的种子萌发状况和玉米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