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字图片 > 得道成仙文字的图片

得道成仙文字的图片

发布时间:2022-07-15 05:33:56

① 什么叫得道成仙

通过修行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然后到天上做神仙,这是道教的说法,世间的大善人来世也可投生天界,太上曰: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

② 成仙得道的语录

1.关于成仙的诗句
1、及至成仙遂不还 唐 王维 《桃源行》2、仙佛茫茫两未成 清 黄景仁 《杂感》3、及至(一作更闻)成仙遂(一作去)不还 唐 王维 《桃源行》4、功成去作地行仙 宋 张孝祥 《浣溪沙》5、功成仙去 宋 李弥逊 《永遇乐·一水如绳》6、丹成仙去是何时 宋 王以宁 《临江仙·眼看西园红与紫》7、碧壶仙露酝初成 宋 陆游 《好事近·风露九霄寒》8、丹成仙去龙輴远 宋 楼钥 《导引·孝宗纯孝》9、笑谪仙、对影足成三 宋 京镗 《满江红·乘兴西来》10、咽津纳气等成仙 宋 夏元鼎 《西江月·举世沈迷大道》11、成仙未晚 宋 刘辰翁 《沁园春·笑贡生狂》12、见说彭成仙隐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橘记一年景》13、搜斥讵成仙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14、不见鹤成仙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15、搜斥讵成仙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16、不见鹤成仙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17、丹成鸡犬亦登仙 元 元好问 《玉楼春·流光不受长绳系》18、大丹成、天赐仙袍 元 马钰 《满庭芳 赠皇甫先生》19、黄鹤洞中仙道成 元 马钰 《黄鹤洞中仙 继重阳韵 前后各喝马一声》20、黄鹤洞中仙要成 元 马钰 《黄鹤洞中仙 继重阳韵》21、黄鹤沿中仙要成 元 马钰 《黄鹤洞中仙 继重阳韵》22、成仙只是神光 元 马钰 《西江月·卧化胜如坐化》23、成仙质 元 马钰 《*心香 赠王五先生送环墙内饮膳》24、共成仙 元 马钰 《*心香 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25、功成夺起仙俦 元 侯善渊 《声声慢·人心刚硬》26、见说丹成仙去 元 刘元 《木兰花慢 和陈思济 洞霄诗集卷九》27、成何济、枉玷仙材 元 姬翼 《春从天上来·枯木寒灰》28、成仙捷径 元 李道纯 《百字令 示众破惑》29、犹解成仙 宋 无名氏 《沁园春·古往今来》30、丹成遽仙去 宋 白玉蟾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31、药物始可成胎仙 宋 白玉蟾 《快活歌二首》32、丹成云得仙 宋 方回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33、只餐荷气亦成仙 宋 方岳 《山中》34、观棋一局偶成仙 宋 方岳 《山中》35、而今龟鹤尽成仙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36、松老鹤成仙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37、到时凡骨也成仙 宋 释智愚 《颂古一百首》38、旋种仙芝一夜成 宋 宋白 《宫词》39、乐府仙韶奏九成 宋 岳珂 《宫词一百首》。
2.关于成仙的诗句有哪些
1. 山僧道,成仙未晚,救火须忙。——【宋】 刘辰翁《沁园春·笑贡生狂》
释义:山上的高僧说道,想要修炼成仙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救火要紧。
2.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唐】王维《桃源行》
释义:起初是为了躲避这个地方才离开人间,等到修炼成仙之后就不回来了。
3.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宋】苏轼《前赤壁赋》
释义:前行时感觉身体轻的像是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犹如道家羽化成仙。
4. 卧化胜如坐化,修行所贵真常。——【元】马钰《西江月·卧化胜如坐化》
释义:躺着修行远远超过坐着修行,修行最珍贵的在于真实、平常。
5.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清】黄景仁《杂感》
释义:成仙成佛这两件事一样都没成功,只能独自一人在夜晚抒发心中的不平。
6. 见说彭成仙隐,对此庆生辰。——【宋】佚名《水调歌头》
释义:听说彭成仙隐居,对着他来庆祝生辰。
7. 仙书一两卷,树下读喃喃。——【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释义:拿着一两卷关于修炼成仙的书卷,在大树下面朗读。
8. 一跃洞天三十六,到时凡骨也成仙。——【宋】 释智愚《颂古一百首》
释义: 飞跃到三十六层洞天之上,那时凡人也就成了神仙。
9. 庭前顽石,尚能听法,城南老树,犹解成仙。——【宋】无名氏《沁园春·古往今来》
释义:庭院前面的顽石,还能够听懂佛法,城南边的老树,也能够成仙。
10. 碧壶仙露酝初成,香味两奇绝。——【宋】陆游《好事近·风露九霄寒》
释义:酒壶中装着刚刚酿好的玉露琼浆,酒香的味道太绝了。
3.关于成仙的句子
1、吃素若能成佛,牛羊皆可成仙。
2、我欲度你成仙,却被你度成了人。
3、不为成仙,只为在这红尘等你归来。
4、彼岸花开七色天,花落成仙一千年。仙山之门藏因果,斩花之路莫问天。
5、前世,你为我入魔; 今生,我为你成仙。
6、你要成佛成仙,我跟你去,你要下十八层地狱,我也跟你去。你要投胎,我不答应!
7、我若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8、弹指一瞬百万年,不成仙者终黄土。浪花淘尽天下雄,艳冠天下又何用?茫茫天地茫茫道,芸芸众生芸芸路。吾欲今生踏仙路,拨开云雾见青天。红粉佳颜兄弟情,巍巍大义成仙路。自古两者皆难全,巅峰尽头是孤独。弹指遮天又何用?干坤天地一人尔。
9、为师逾百年而未成仙,大约正因为那句“最上忘情 最下不及情”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广饶天地间顺应其心而活,便是最好,又谈何修行。
10、凡人心中多羡仙,登天入门成仙难。七情六欲皆要抛,真仙却羡凡人安。
11、我欲成仙,却思你入骨,便堕仙成魔。
12、若我不成仙,无法救你;若成仙,便无法爱你。
13、一念仙入魔,一念魔成仙,魔与仙本无区别。
14、仙非仙,非常仙。 凡非凡,非常凡。 人人都说神仙好,古来几人能悟道? 千难万险修成仙,到头还觉凡间妙!
15、世人缘说桃花下,君道酒醉易成仙 ——桃花酒酿,醉酒成仙。
4.关于修仙的诗句
1、仙人王子乔 汉 汉无名氏 [只查询汉无名氏的结果] 《古诗十九首》 2、遥见仙人彩云里 唐 李白 [只查询李白的结果]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 明 唐寅 [只查询唐寅的结果] 《桃花庵歌》 4、仙人垂两足 唐 李白 [只查询李白的结果] 《古朗月行》 5、安得仙人九节杖 唐 杜甫 [只查询杜甫的结果] 《望岳》 6、姑射仙人不似伊 宋 苏轼 [只查询苏轼的结果] 《南乡子·冰雪透香肌》 7、仙人萼绿华 宋 苏轼 [只查询苏轼的结果] 《南歌子·海上乘槎侣》 8、锦袍不见谪仙人 宋 苏轼 [只查询苏轼的结果] 《浣溪沙》 9、仍是谪仙人 宋 苏轼 [只查询苏轼的结果] 《临江仙·谁道东阳都瘦损》 10、细酌仙人九酝 宋 向子諲 [只查询向子諲的结果] 《水调歌头·我生六十四》 11、自有仙人九酝觞 宋 向子諲 [只查询向子諲的结果] 《采桑子·霜须七十期同老》 12、上界仙人官府 宋 晁补之 [只查询晁补之的结果] 《满庭芳·闲说秋来》 13、仙人手翳朝阳 宋 毛滂 [只查询毛滂的结果] 《清平乐·镂烟翦雾》 14、有个仙人捧玉卮 宋 朱敦儒 [只查询朱敦儒的结果] 《鹧鸪天·有个仙人捧玉卮》 15、冷澹仙人偏得道 宋 朱敦儒 [只查询朱敦儒的结果] 《清平乐·人间花少》 16、只在仙人碧玉壶 宋 周紫芝 [只查询周紫芝的结果] 《采桑子·跳珠雨罢风初静》 17、须信凤阁仙人 宋 仲并 [只查询仲并的结果] 《念奴娇·金滕事业》 18、仙人跨海 宋 韩元吉 [只查询韩元吉的结果] 《水调歌头·今日俄重九》 19、仙人种玉惭香德 宋 赵彦端 [只查询赵彦端的结果] 《满江红·千种繁春》 20、谪仙人 宋 辛弃疾 [只查询辛弃疾的结果] 《水调歌头·造物故豪纵》 21、谪仙人 宋 辛弃疾 [只查询辛弃疾的结果] 《念奴娇·未须草草》 22、唤起仙人金小小 宋 辛弃疾 [只查询辛弃疾的结果] 《清平乐·东园向晓》 23、仙人琼海上 宋 辛弃疾 [只查询辛弃疾的结果] 《洞仙歌·松关桂岭》 24、仙人云表 宋 姜夔 [只查询姜夔的结果] 《念奴娇·昔游未远》 25、知道仙人丹灶在 宋 葛长庚 [只查询葛长庚的结果] 《贺新郎·醉见千山面》 26、争信仙人玉斧 宋 刘克庄 [只查询刘克庄的结果] 《水调歌头·老年有奇事》 27、种杏仙人 宋 刘克庄 [只查询刘克庄的结果] 《沁园春·畴昔遭逢》 28、仙人太华峰头藕 宋 刘克庄 [只查询刘克庄的结果] 《满江红·见宰官身》 29、谪仙人、白伫乌纱帽 宋 刘克庄 [只查询刘克庄的结果] 《贺新郎·鹏赋年犹少》 30、几千万壑仙人室 宋 李曾伯 [只查询李曾伯的结果] 《满江红·镇日山行》 31、姑射仙人正似伊 宋 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南乡子·把酒对江梅》 32、姑射仙人雪作肌 宋 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采桑子·江南春信梅先赋》 33、姑射仙人标格韵 宋 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临江仙·爱日新添春一线》 34、仙人楼上捧赦书 宋 无名氏 [只查询无名氏的结果] 《六州》 35、紫府仙人号宝灯 唐 李商隐 [只查询李商隐的结果] 《无题》 36、萼绿仙人 元 邵亨贞 [只查询邵亨贞的结果] 《点绛唇·萼绿仙人》 37、罗浮仙人酒兴阑 元 王冕 [只查询王冕的结果] 《梅花 其一》 38、手把仙人绿玉枝 宋 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黄鹤楼》 39、传得仙人服玉方 宋 张道洽 [只查询张道洽的结果] 《梅花》。
5.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人到晚年,常常会回忆青春年少的风华,思索人生途中的得失教训。
一个王朝的兴、盛、衰、亡正与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相仿。对于晚唐诗人来说,开元、天宝盛世正如同青春的美梦,而安史之乱恰似惊破美梦的怪影。
于是这段史事,便成了诗人们反复歌咏的题材,杜牧这首《过华清宫绝句》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一首。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
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诗咏华清宫,却以“长安回望”领起,由望中景色的,导引读者渐入深境。首句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华清全景,“回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
“绣成堆”语意双关,既点明骊山被两旁的东绣岭和西绣岭所簇拥,佳木葱茏,花繁叶茂,又是描绘有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堆锦绣,暗隐开元繁华如花团锦簇。由此,诗人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
正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承上而来,回顾历史。第二句将镜头推进集中于“绣堆”的顶端,露出了那深宫重苑,从中可见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殿门森重,那“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第三句前四字“一骑红尘”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又将读者的视点移向了山路:黄土飞扬,一骑如飞。
人们不禁因这两幅跳跃的景象再生悬念:禁门连开,快马驿传,难道有什么军国大事?然而“妃子笑”三字忽作转折,使人虽然松了口气,却越加不解,甚至因神秘的气氛憋得非要马上知道结果,诗人这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
当她看见“一骑红尘”奔驰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其他人以为这是来传送紧急公文,谁想道马上所载的是来自涪洲的鲜荔枝呢!诗的结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了“安史之乱”的祸根:这繁华世界的奢侈,已到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地步!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而导致了西周的败亡。
诗人咏叹天宝轶事,旨在警醒后来的君主,不要因贪图享乐而延误国事。但是,诗人既未写“安史”乱起、玄宗仓惶出逃、马嵬坡演出悲剧的惨状,也没有罗列玄宗游乐疏政、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突现出来,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
“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个“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杜牧创作本题时共写了三首,组诗的二、三首分写华清宫中杨妃《霓裳羽衣舞》、安禄山《胡旋舞》二事,而以“舞破中原始下来”、“风过重峦下笑声”分别作结,点出结果,启人沉思。
此录以互参: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二)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其三)。
6.关于“修道”的诗词有哪些
1. 《宿仙都观阴王二君修道处》
年代: 唐 作者: 薛莹
十载别仙峰,峰前千古踪。阴王修道处,云雪满高松。
洞口风雷异,池心星汉重。明朝下山去,片月落残钟。
2. 《望蓬莱 道友修庵》
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丘与马,入道绝贪求。欲报师恩常念念,三年守服岂能休。何处好藏头。
旧居址,深谢许同修。但愿我公同我志,同心同德做同流。
3. 《踏莎行·道修真》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道修真,人会叹。中说得终无断。也磨出慧锋开,头自有仙家赞。
动光明,常圆满。清泉莹堪教看。前只是这些儿,心认破山头玩。
4. 《西江月·四十修真学道》
年代: 宋 作者: 夏元鼎
四十修真学道,金鱼要换金丹。龟龄鹤算不知年。行满身冲霄汉。
此事希夷玄奥,功参造化难言。眼前有药耀山川。好把元阳修炼。
5.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年代: 唐 作者: 陆龟蒙
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谒广寒。执盖冒花香寂历,
侍晨交佩响阑珊。将排凤节分阶易,欲校龙书下笔难。
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

③ 张三丰究竟如何得道升仙的

张三丰原名叫张君宝,是南宋着名道士、武学家,武当派祖师爷,传说中他还发明了太极拳。真是一代传奇人物,直到现在他的故事还经常被搬上荧幕。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张三丰往往是五官清秀、鹤发童颜,简直像一个老神仙。然而实际上据记载,张三丰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眼珠子瞪得老圆,饭量惊人,基本上属于张飞、李逵这种形象。

你绝对还有没想到的是,张三丰穿着破衣烂衫,十分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但是古人眼中的仙翁绝不可能是这种形象的,长一脸络腮胡还邋里邋遢的这怎么行呢,所以后来的画像以及传说中的张三丰形象都是一派儒雅,白衣飘飘透着仙气。

传说中张三丰是成仙了,永远不死。明朝嘉靖皇帝爱好修仙吃了一辈子丹药,其最大的心愿就是见到张真人一面,赐予他长生不老之术。嘉靖皇帝常常听说哪里哪里张真人又现身了,于是派人满世界去找。要知道,张三丰可是南宋人士,明嘉靖时居然还传说张三丰活在世上,大概也是为了讨嘉靖的欢心吧。

传说张三丰最后一次“现身”人世间是在清朝道光年间,而且这次是和吕洞宾一起出现在了峨眉山。从此以后便再也没有传言张三丰现身的事了。

既然都传说张三丰后来得道成仙了,是如何修炼才能得以升仙呢?谈及张三丰祖师的太极丹道修炼体系,这个人体科学实践的复杂系统,也是一段文章难说清楚,加上要时间和功夫来验证,所以,只能以我现在的经历、功力和认识来谈这个话题。理论上《张三丰全集》,我们解读有多个层面。有一个人生修道的道德伦理指点体系;一个修炼内丹成仙的操作体系,一个太极功法系列原理体系;这里研究的是太极丹道功法和延伸出的体系。

我尊崇师传把祖师的丹道体系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太极拳动功的部分。一个是静功的而内丹打坐部分。动功也可以说一个是健身、练养功力部分;静功一个是养生、长寿和成仙部分。首先说这两个部分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试图从现代语境中,用当代科学已证实的部分加以解读。多从现在流行的太极拳说开。我们认同流传最能体现祖师思想的这句话:“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击之末尔”。这句话,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大染缸里就把这类“武林秘籍”的功法就隐秘潜藏起来的托词,事实上,技击之术与修养身心和得道成仙的确不在一个层次上,世俗中,人们名利争斗场的技能肯定是俗人们所看重的。所有关于人体高级功力、功法的相关文字于是就有:传法不传诀,传诀不说法,或传功不传法的怪圈江湖。

因此就有千百年来的道家玄学和隐秘的指代语系。这样也让我们失传了好多真正的中国精粹功法。我们针对祖师道论和诗文,结合当流行太极文化学现象,深入分析热门的太极拳术作为道教内丹动功的原理和与内丹修炼的多层关系。(其他关于修道之道德躬行、心理素养、活动规律,以及它类方法和原理等体系虽有关联,但不深究。)

张三丰祖师的内丹道术是一个人体修炼养生、长寿的大系统,太极拳是其中一个子系统(动态的功法系统),静坐功(打坐修炼)是与其共同修持的相配功法(静态的功法系统)。张三丰祖师丹道体系中太极等内家拳术只是内丹功法与内家拳法的一个缩影。我们道教内丹术与武当等为代表的道家武术中的太极拳,不仅有相同的理论渊源(老庄思想,周易原理),相近的操作要求(虚静、放松,沉稳,灵活),相似的内炼法诀(虚极静笃、先天元神),相一致的操练部位(上中下三丹田整而一灵体),极具道家修炼学内涵和文化价值。

我们当代习惯把重于静坐养气,打坐炼丹称为内丹术,通过国术(武术)炼气则可名为内功。尤其是以武术内家拳等为特色的注重内功的拳种,其实它们都是以丹田内精、气、神的运作为主要手段,通过系列有序化锻炼过程达到所追求的一种“炼成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谁能敌”的效果,以及“炼虚合道”、得道成仙之目的。

近些年流行的诸多健身气功,都是内丹术的浅层、分支或者部分功用。虽然这功法过去是修道人士内部口传心授的秘法,专门为得道成仙而操练,只有在明师的指导下,具体细节次第化、阶梯型地循序渐进操作,才能体会太极丹道的妙功益处。《张三丰全集》里全面而具体对修道和练习内丹的系列方法、要求,心态、功法,乃至时间操作,静坐原理及人生修养都有很多提醒。我们现在讨论主要是太极丹道与太极拳理论和方法指导上的精髓。

张三丰太极拳经原文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颉⑥邸⒓贰?础⒉伞??、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颉⑥邸⒓贰?矗?矗ㄏ忍彀素裕┣?⒗ぁ⒖病⒗搿⑺恼?方也;采、??、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盼、顾、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点击关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④ 观音是怎么得道成仙的

观音得道成仙的原因有四种说法:

(1)菩萨的父亲是转轮王,当时他和父亲弟弟一起进入佛教修行,最终三人都是修成了正果,得道成仙。

(2)菩萨原来是庄严王的女儿,但是后来被安排了一桩自己并不喜欢的婚事,为了躲避这件婚事,她就跑到了山中,开始修行,最后得到成仙。

(3)在殷商那个时代,有一位道教中的女子在普陀山修道,但是因为纣王昏庸,导致百姓备受摧残,因此女娲娘娘为了救民于水火就指引她拜师于元始天尊,最终也是修道成仙。

(4)菩萨原来是元始天尊的座下的那十二仙人之一,再后来佛祖认为她有佛缘遂将她带到了西天。

(4)得道成仙文字的图片扩展阅读:

观音的前身

观世音前身早已成就佛果,号“正法明如来”。其后又以菩萨的身份乘愿再来,到普渡众生。正法明如来是古佛中的古佛,他所教化的和菩萨摩诃萨无穷无量从亘古至如今,在法界宇宙无数的银河系中,己培育出数不尽的菩萨摩诃萨成就佛果,是十方如来之师。

“正法明如来”,为了帮助众生脱离苦海,成为了观世音菩萨,一方面化身千百亿,度于一切国土六道,他无刹不现身,是千处祈求千处应的一生补处最后身菩萨,能救度一切苦难,听一切世界声音,没有一点厌倦,不辞奔波,毫无怨言,就连他的眼泪也化成了21度母。

⑤ 得道成仙的

要是没有就不会有去修行的了。神仙传和干宝的搜神传都是

⑥ 人真的可以得道成仙吗

有的!只是要成仙一般都会远离人多的地方,找个地方静修,成仙后是没有寿命限制的,除非犯了天条,不然就会一直永生不死。就跟成佛是一样的但能成佛的人能有几个,能成大罗金仙仙的人能有几个,仙分很多种的,像那种肉身直接成仙的比如吕洞宾那样就是所谓的大罗金仙,就可以永生不死。还有就是可以死后成仙的比较多一些,但大多也只能算阿罗汉级别只是叫法不一样,仙分很多个级别,就跟一样菩萨分八个级别!都是有等级制度的。佛教也同样很少有人能成佛,因为,成佛就跟成仙一样是要吃尽世间疾苦,而且还要花时间修炼法术的!大多都是死后成阿罗汉之类的,成佛之路是非常艰辛的不是我们想的随便念念经做做好事就能成佛!最关键还要看能否断除贪嗔痴,成仙也是如果不能断除贪嗔痴也是如此!中国因为文化差异不同。道教所谓的长生不老意思其实就是永生不死,只是被很多人误导了而已,因为,当时古人喜欢把永生不死,叫作长生不老比较顺口。成仙要是入六道轮回的话!还会有那么多人花几百年时间断除贪嗔痴,修法术,修德(功德阴德)成仙?成佛要是入六道轮回的话,还会有那么多人断除贪嗔痴,修功德阴德法术?就好比我们很多人做好事修功德,念经就能轻松成仙成佛?不一定,你做的好事和读的经典觉悟还没有人家成仙佛的多呢!你们凭什么觉得自己就能脱离轮回,想不入六道轮回就必须做到没有业力,只有能断除所有欲望的人并且,觉悟的人!才能成佛成仙,就算你没有宗教信仰只要达到以上要求的人,死后,同样可以像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一样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一丝业力怎么可能会入六道轮回!就像书中所说真正的仙都是吸风饮露可以不吃人间烟火的,意思是可以不需要香火供养。但神就不一样了,神只是生前做过很多很多好事的人,因为,功德阴德很大而被封神,神是有寿命限制的!仍然在六道中!还有就是生前是好人死后就会上天堂,但也是有寿命限制的也就是佛教说的天人了!还有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最高境界都是脱离六道轮回,希望大家不要再被网络上的误导说成仙有什么了不起还要入六道轮回等等这些话,就像是在说成佛有什么了不起还是一样要入六道轮回是一样的!记住!道教成仙以后就不入六道轮回了!但又有几人能成仙呢!佛教成佛以后也是不入六道轮回了,但又有几人能成佛呢!修道之人如果活着不能成仙,死后也能成仙,去往天界,但不要犯天条。学佛之人如果活着不能成佛,死后也能成佛,去极乐世界,但不要犯戒律。但去往哪里还是要看信仰,因为,信佛的人死后,魂魄如果一直念阿弥陀佛,佛就来接你!去极乐世界,但要看你是不是好人了!如果不是就算念几百遍也不会被接引的。如果,信道的人死后念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就会来接引你去天界。佛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创造的!道教的天界是元始天尊创造的!佛教和道教在地狱里都是非常受尊重的!

⑦ 历史上有哪些传说中得道成仙的人物

得道成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然而古往今来成道者寥寥无几,没有绝对的证据能够证明有人成仙了,但是在传说中仍有老子、妈祖、吕洞宾等人成仙了。

老子不用多说,他为孔子的导师曾教孔子礼,并且开创了道家学派,留下了《道德经》一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论述了世界的本源物质就是道。然而关于老子本人的事迹就知之甚少,古老相传,他出生时带有白发,显老态故叫他为老子。而他的结局也是个迷,有古书记载,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在一片紫气中消失不见了。他所留下的道家在后世演变成了道教,他自己也被尊称为“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不用说也都知晓,他是一位神仙,执掌兜率宫。

妈祖则在东南沿海一代特别出名,她被当做海神,是渔民的守护者。妈祖本来是一介凡人,由于她为人善良,所以在观世音菩萨的指引下最终得道成仙成为一代海洋守护神,保护着东海南海上打鱼的渔民,使其免受天灾人祸之苦。

吕洞宾就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他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的就是吕洞宾他们八仙事迹。本来吕洞宾也是一介凡夫俗子,他也曾中进士,可是后来世道乱了,战乱频发,而他恰好得仙人引路,得其传承,修道成仙。并且在得道后没有忘记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几任,乐善好施,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创建道家的太上老君老子,庇佑航海者的海神妈祖,拯救苍生的八仙之一吕洞宾,他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得道成仙之人。

⑧ 得道成仙是什么意思

道是指途径。仙是人修炼到脱离肉体后的形象。
修道的人心里有了天下苍生,也就选择对了成仙的道路,这就是得道。对人们帮助大,造福人们,实现自我价值,也拥有了一定的能力,这就被人们称作仙;
得道成仙”的现实意义:当今的社会,人们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整日四处奔波,追逐着工业化城市中的微尘,追逐着高楼大厦背后的落日,心态难免浮躁,心性左右摇摆,从而逐渐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由于过激的竞争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甚至使得有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的扭曲。在这种时刻,道法自然渴望认为如何把握自己,如何保持一种自我的安详与心态的宁静,不仅显示着一种自我人格尊严的崇高,也是人生幸福、全家平安的保障。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⑨ 得道成仙

你做不到我也做不到,何必去了解呢?我们是蚂蚁,就算了解了大象的行踪,莫非还想在转弯处伸条细腿绊倒它不?更别想着变大象了。

阅读全文

与得道成仙文字的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女孩烫头发图片 浏览:318
儿童之旅衣服图片 浏览:430
创意环保衣服图片大全 浏览:265
奔驰e300l价格及图片 浏览:401
明星男生图片霸气帅 浏览:591
手炉图片和价格 浏览:918
简单的图片上传 浏览:350
长按图片扫码这个图怎么弄 浏览:551
男士豆豆鞋搭配衣服裤子图片 浏览:927
女生锅盖短发发型图片 浏览:987
男生发型痞帅图片 浏览:433
美女侧脸图片唯美头像短发 浏览:74
红色新娘衣服动画图片 浏览:25
男人靠的是实力图片文字 浏览:58
miko发型图片大全 浏览:540
女孩子蓄发图片 浏览:231
养生朋友圈素材文字图片 浏览:539
学霸是如何做完很多练习册的图片 浏览:64
动漫人物图片女生冷酷 浏览:414
如何让一张很暗的图片变亮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