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赞美80后90后的文字,要求:文笔要好,拒绝脑残,多写一点。很满意的话我会追加悬赏的。
80后,90后
敢于担当的青年一代
一直以来,1980年和1990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是让社会宠爱和疑虑的群体,被人们称作“垮掉的一代”。“80后”“90后”常被贴上个性张扬和强调自我价值的标签。这代人穿着时尚名牌、吃着洋快餐、住着家里的大房子,泡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生活无忧无虑,他们是一群“活得轻松”的人。
但是,在关键的时刻,这群集全家几代人的关爱于一身的“80后”和“90后”,却是“敢于承担的一代”。这些青年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危险之际不退缩,用青春的面容、阳光的微笑理性应对。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年轻的群体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这一代人的“自强宣言”:中华民族永不言败,中国青年大有可为!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有一面震不倒的鲜艳旗帜——中国青年!
⑵ 80后这个词究竟代表了什么
有说80后生活滋润的,有说80后生活惨的,那么? 还记得那几段文字么?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能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不能谈女朋友的时候,人家都是看心的,等我们能找对象了,姑娘们已经看金了…… 但是我还看到了另一种文字: 80后有什么苦的?他们的房子车子是父母送的,他们的学校是父母安排好的,他们毕业了有工作,他们生个孩子父母都帮忙养了,他们只需要好好干那份工作,养活自己就行了,心情好的时候回家看看,心情不好的时候出门旅游,到远处走走看看,80后们才不苦。 我说说我看到的: 凡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时候,大都是公的也有理母的也有理,只是大家看到的不一样罢了。 很多80后就是活着不如死了,但是明显暂时还不能死,又不得不活着。 很多80后眼瞅着奔三了无房无车无伴侣,孤孤单单生活着,寂寂寞寞打拼着,看不到比明天更远的地方,又确定的知道那个更远的地方还死不了。 又确实有一些八零后,他们的房子是父母买的,工作是父母安排的,车子的钱是父母给的,孩子是父母帮着养的,甚至老婆老公都是父母挑的。 前些日子我还说,80后指的是追求自由的一代人,他们的路都被父母铺好了又不愿意走的那么一批人,像我们这一批根本没有路可以走的人不归类于80后这个范畴的,我们只是伪80后而已。 现在我否认一下这个说法,80后这个词代表了多元化,确切点说是两极分化。 80后这个名词,是第一个代表了我民族贫富分配不均的最明确的一个词,很久以前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太长,又太直接,说起来太费劲不说,有些人还可能不允许说。还是用“80后”简简单单三个字来的实在。 我认为不久之后,不公平这个词会被取代,等二十年之后,人们感觉社会不公平不会再说“我感觉这个社会不公平”这样的字眼。 他们会说:我感觉这个社会很80后。 因为这样子讲,不仅仅表示他感觉这个社会不公平,而且还带有了对生存的担忧和恐惧。 正好他们的父母也多是80后,对这样一个词,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个词,将会让两代人彼此之间瞬间没有代沟 总的来说,80后这个词代表的是一个两极分化的年代,穷的很穷,富得很富这样一个词。有人说80后很浮躁,我真正的想知道,他30了无房无车无老婆,老爸老妈催着,亲戚朋友比着看着,左邻右舍说着笑着,他会不会也变得浮躁起来? 有人说80后是自私自利没有道德观念的好吃懒做的不会奋斗的不孝顺的啃老的韩寒说他是80后一个都不沾。 人们都说80后是追赶潮流的一代人,那么我作为一个80后一员,也潮流一把:我感觉我的生活很80后。
⑶ 80后的经典句子有哪些.
1.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2.喝醉了我谁也不服,我就扶墙!
3.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
4.大师兄,你知道吗?二师兄的肉现在比师傅的都贵了
5.如果多吃鱼可以补脑让人变聪明的话,那么你至少得吃一对儿鲸鱼……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7.青春就像卫生纸,看着挺多得,用着用着就不够了
8.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
9.我身边的朋友们啊,你们快点出名吧,这样我的回忆录就可以畅销了
10.同事去见客户,可能是紧张,一开口便是:“刘先生你好,请问你贵姓啊?”汗啊
11.一女同学黑了些,她男友又太白了些,有天宿舍里得毒舌天后突然对她冒出一句:
“你们这样不行,你们会生出斑马来的”
12.老娘一向视帅哥与金钱如粪土,而他们也一直是这样看我的
13.不要和我比懒,我懒得和你比
14.我不是个随便的人 我随便起来不是人
15.上帝说,要有光,我说我反对,从此世界上有了黑暗
16.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
17.做人就要做一个徘徊在牛A和牛C之间的人
18.我的大名叫上帝,小名叫耶稣,英文名God, 法号是如来...
19.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在附近几棵树上多死几次试试
20.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21.农夫三拳有点疼
22.其实我一直很受人欢迎的:小时候的我人见人爱,如今的我人贱人爱
23.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2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走投无路)
25.老鼠扛刀,满街找猫
26.只要功夫深,拉屎也认真
27.中国人谁跑的最快?是曹操(非刘翔)。因为说曹操曹操到
28.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
29.只有在火车站大排长龙时,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龙的传人”。
30.有情人终成家属
31.春天来了,一群大雁正向北飞,一会儿排成B字型,一会儿排成T字型..
32.在哪里跌倒 就在哪里躺下
33.老虎不发威 你当我是HELLO KITTY!
34.驴是的念来过倒~
36.丢失...
37.没有钱,没有权,再不对你好点,你能跟我?
38.拿份报纸上厕所,俺是读书人。
39.上Google上网络一下。
40 女人,一定对自己好一点。
41.你的丑和你的脸没有关系…
42.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
43.老天,你让夏天和冬天同居了吗?!生出这种鬼天气!
44.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45.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46.夏天就是不好,穷的时候我连西北风都没得喝……
47.随你大小便!
48.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
49.没什么事就不要找我,有事了更不要找我。
50.你以为我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去送死?我会闭上眼睛的。
51.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
52.我想早恋,可是已经晚了……
53.请你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了,OK?
54.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
55.好久没有人把牛皮吹的这么清新脱俗了!
56.老板,钱对你来说真的就那么重要吗?讲了三个多小时了一分钱都不降?
57.一觉醒来,天都黑了。
58.我要是做了人事部经理,第一件事就是提拔自己做老总。
59.我每天除了吃饭的时间全在减肥,你还说我没有毅力?
60.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61.买了电脑不上宽带,就好比酒肉都准备好了却在吃饭前当了和尚。
62.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能在XX校园里看到美女的人会长生不老
63.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64.打死你我也不会说。
65.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66.念了十几年书,想起来还是幼儿园比较好混!
67.连广告也信,读书读傻了吧?
68.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
69.睡眠是一门艺术--谁也不能阻挡我追求艺术的脚步。
70.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虫被鸟吃。
71.天哪,我的衣服又瘦了!
72.我在女友手机里的名字是“他”,分手后,我就变成了“它”。
73.我和你不一样,因为我是人。
7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75.我喝水只喝纯净水,牛奶只喝纯牛奶,所以我很单纯
76 上天赐予我们青春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青春痘。
77 出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一便秘就怪地球没引力。
78 虽然我长的不是很帅,但小时候也有人夸我左边鼻孔很偶像派。
79 老妈的规劝:闺女,要适当吃一点才有劲减肥啊!
80 春天是感冒和感情高发的季节,有人不小心感冒了,有人不小心恋爱了,我属于前者。
81 我当年也是个痴情的种子,结果下了场雨~~~~~~~~~~~~~~~淹死啦。
82 钞票不是万能的,有时还需要信用卡。
83 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决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84 我希望有一天能用鼠标双击我的钱包,然后选中一张百元大钞,按下“CTRL+C”.接着不停地“CTRL+V”.
85 我是一棵孤独的树,千百年来矗立在路旁,寂寞的等待,只为有一天你从我身边
走过时为你倾倒,砸不扁你就算我白活了。
86 爱我的请举手,不爱我的请倒立。
87 人怕出名猪怕壮,男怕没钱女怕胖。
88 如果有钱也是一种错,我情愿一错再错.
89 如果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我期待有一个人把我埋了。
90 千万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到周围的树上都试几次。
91 不要把银行卡密码设成女朋友的生日,不然总要换多麻烦。
92 最幸福的事: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最悲哀的事:睡觉睡到手抽筋,数钱数到自然醒。 93 钱可以买房子但买不到家,可以买婚姻但买不到爱情,可以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
,钱不是一切,反而是痛苦的根源。把你的钱给我,让我一个人承担痛苦把!
94 男孩穷着养,不然不晓得奋斗,女孩富着养,不然人家一块蛋糕就哄走了。
95 士为知己者装死,女为悦己者整容。
96 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97 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冲着镜子做鬼脸,年老的时候,镜子算是扯平了。
98 我以后生个儿子名字要叫“好帅”,那别人看到我就会说’好帅的爸爸“。
99 爱人是种无奈,被爱是种姿态,等爱是种期待,无爱是种能耐。
100 女人之美,在于蠢的无怨无悔,男人之美,在于说谎说的白日见鬼。
10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室友,不知隔壁帅哥,可有女朋友?
102 武功在高,也怕菜刀。
103 每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104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105 爱情就像二个拉着橡皮筋的人,受伤的总是不愿意放手的那一个!
106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107 大脑是最高贵的器官--因为是大脑告诉你的。
108 珍惜生活--上帝还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
109 工作,退一步海阔天空,爱情,退一步人去楼空。
110 我们产生了一点小分歧:她希望我把粪土 黄金,我希望她视黄金为粪土。
111 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看着别人上班,领着别人的工资
⑷ 各个年代人的不同
你描述的就是时下网络流行 的80后 、90后问题 吧 ?
当80后的青年们还在指责父辈的时候,90后的小子们已经不知不觉的抄了我们的后路。我们曾经感受不到父辈们的忆苦思甜,体味不到他们见到知青好友的激动与热情,而现在的我们不是也一样在网上为那些曾有过的美好回忆感伤吗,橡皮糖,无花果,我们渐渐在90后的眼中成了老人家。十年,真的差距就这么大吗?
80后的站在父母的存折上吃喝享乐,物质生活富足,精神世界空虚。90后的孩子们站在更厚实的存折上,去享受连80后都没有机会得到丰富童年,所以他们的精神世界,更早的空虚了。拜金的年代里,80后们像他们的父辈指责他们一样指责着那些玩非主流的90后,而90后的也不疼不痒的继续粉饰着他们的庸俗。其实人和人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没有吃什么苦,都是独生子女,都这样接受着外来文化的侵蚀,还得意洋洋的认为自己才是新潮。80后的文字,90后的图片,无一不透露这那种自以为是的幼稚。无病呻吟的文字和混乱的思路点缀着几个动人的字眼,这就是好文章。45度斜拍,瞪大眼睛撅着嘴,固定的手势摆在固定的位置,磨完皮再加上花花绿绿背景和与80后一样动人字眼就成了非主流。这样的美,都太过简单,太过庸俗了吧。
我也写过这样的文字,我也PS过那样的图片,但是我只当作那是一种潮流来玩玩,潮流是要玩一玩,但是当那些固守阵地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坚持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笑他们傻了。我在这里不想讲什么民族大义,中国崛起之类的,估计小资的80后和非主流的90后都听不进去,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是什么祖国的栋梁。玩着日本人玩剩下视觉系(而且是好几个层次之下的)长大的孩子,不要对他们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他们尚且没有辨别事物本质的能力。而80后似乎成为了问题人群以后,长辈们也在讨论着能不能把中国交给我们,至少80后的一些人在努力做着,努力获得着这个社会的认可,90后的孩子,还太小,和他们较真也不必要,只是三岁看老这句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在这里不需要举什么例子了,网上每天都充斥着这些东西。冷眼的观者不用我讲什么就心知肚明,点头认同,而局中人们,即使我说的再多也只是众多废话中的一个,所以我又何必浪费口舌,只是想在这个用来发泄兽欲网络世界里发泄一下我的忧虑:
一代和一代充满着矛盾,人们总是用“代沟”这个词一带而过,来粉饰其对寻求本质的怯懦,但是80后和90后这十年的代沟真的就那么深吗?我看到56网上居然把80后和90后的论战做成专辑让大家看笑话,真的是笑话。想想这几年,多少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是媒体蓄意推波助澜而产生的,有多少人是脑子一热就跳进去跟着骂战的。我想冷眼旁观,因为我的焦虑已经让我没有兴趣跳进这个庸俗的娱乐大潮中了。2008是中国的关键一年,来自内部的危机和外部的压力在考验着中国人和我们的政府。而看着那些所谓的祖国的希望——80后们依然在爱谁谁,90后的孩子们还在专心的玩着手中的PSP,闲暇之余彼此骂战,指责父辈,让我十分迷惘,我真的想看看将来80后的人群执掌着国务院的情景,但愿那时的中国还是人们期望的那个中国。最后我只能说:都闭嘴吧,都歇歇吧,谁也别骂谁,谁的脑子也不富余,干点该干的吧。
2008年,以北京奥运会青年志愿者为代表的“80后”,令外国媒体惊呼中国出现“鸟巢一代”。2008年也是“90后”成人的元年。出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这两代独生子女,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对于我们的社会更是有着巨大的标本意义。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不久前完成了《“90后”文化检测零点报告》。对“90后”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提出了拟成人化、松圈主义、激情体验、一心多用等特点。零点董事长袁岳认为,中国的“90后”是比“80后”更有特色的一代,也将比“80后”更容易与其他各代兼容。
“80后”和“90后”谁将影响未来社会?以他们为主力军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将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80后”、“90后”更突出的特征是网络一代,是跨文化收集信息的一代,不再是主要师承父母和传统的一代。网络塑造了全世界年轻人共同的社区感和交往模式,中国年轻一代在这个方面比其他国家一点不逊色。
美国人不会受韩剧影响,欧洲人也不会哈日。而中国的年轻人,不管日本的、韩国的、法国的,什么玩意儿都接受。美国人看上去很开放,其实接纳东西选择性很强。中国的“80后”和“90后”好象没有一个过滤机制,只要新鲜没见过的都行。经历越多,越不知道选什么,没有定见,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他们更追求新鲜的东西,对坚持什么、守住什么的认识和积极性并不强。
全世界有一个新的竞争,就是未来工具竞争。将来能对年轻人发挥影响力的,一定是可以告诉他们未来的东西。其实“80后”自己已经往未知处摸索了不少,也包括瞎摸。比如,对星相、命理的兴趣和相信,他们远超前几代人。这说明什么?说明“80后”普遍关心未来!没有其他工具,所以他们摸到星相那儿去了。我认为,代表未来学的思潮、模式、方法才能够真正掌握“80后”。恰恰我们今天的学界、思想界不提供这个,在这方面没有竞争力。
无论90还是80,都是祖国的未来,中国的希望~~~~
⑸ 应该如何形容现在的80后大神们帮帮忙
80后定义 80后字面意思是指在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群,但其实包含着一种文化现象,其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文学等简单字面含义。 由于80后所经历的特殊历史背景,他们在人们眼中一直没有很好的印象,早些年网络等媒体上到处是“歧视”80后的现象,包含攻击的字眼处处可寻,如被称“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味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人们对80后的一些看法和偏见亦在逐渐改变,尤其是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以及奥运圣火护卫战中,这一群年轻人的血性表现,作为有力的中坚力量点燃了国人又一次的爱国热潮,充满活力地宣传了爱国、思辨、正义、人性的积极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看法,至此各种媒体对80后进行的积极报道和正式宣传开始进入主流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80后是一直亲眼鉴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新一代,20年左右的人生历程中目睹到的多是整个民族的自强不息奋起拼搏史。 与90后不同,他们存有从小到大眼见祖国由相对困难落后直至今天的成就的完整记忆,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在今天看来珍贵特别的童年时代,以及率先跨入中国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的少年时代,最终成为了现今这群开始思考民族荣誉国家前途、日渐成熟进入社会有所担当的青年一代。 80后年龄正处在18岁到28岁之间。现在很多年青写手都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85,86往后来的小伙子们,小姑娘,大器早成,不是写书出了名,就是演戏,唱歌出了名的叫“80后现象”、“80后写作”。 狭义80后:指80-89年出生的人 广义80后:指80年后出生的人 另外,还有一种在80后内部细分出85后(85-89年出生的人)的说法,用意大概是旨在强调80-84年出生的这代人身上的过渡特质和宣告85后新时代个性的正式成型,不很普遍。 80后代表人物 80后作家是当今文坛最具冲击力、最有激情的一股文学力量。原先的80后概念就是指80后作家,只是后来概念被宽泛化了。80后作家人物:韩寒、郭敬明,张悦然、陆缄、春树、甘世佳、小饭、李海洋、韩晗、苏德、周嘉宁、郑小琼、胡坚、李傻傻等。 80后不仅仅包括了文学的范围,明星,运动员还有普通的80后出生的人都称为80后。其中运动员中代表为:姚明,易建联,刘翔,丁俊晖,何雯娜等等。另外,值得骄傲的是现中国大陆首富杨惠妍也是80后的着名代表人物,在娱乐圈中有从超女脱颖而出的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 , 何洁 等,还有词曲作家申宝峰,乐队花儿,马天宇等. 学术界的80后也逐渐兴起,甚至吸引了部分搞文学创作的作家,譬如在国内文学评论界风头正劲的韩晗,本人就曾是80后代表作家之一,1984年出生的龚哲轩,现在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最年轻的访问学者,主攻量子物理学,1980年出生的复旦大学博士金理,荣膺“华语传媒年度批评家奖”,1981年出生的张鸿巍是德国柏林大学的法学博士,现在是广西大学法律系的副主任,并具备教授职称,而另一位1981年出生的北京大学美学博士胡鹏林,则是湖北师范大学最年轻的文科教授。他们共同承担起了80后在国内学术界继往开来、更新换代、全面构建年轻化学术梯队的历史责任。 80后还包括正在兴起的以‘泡泡网:李想’和‘我是80后:谁知果’为代表的IT和传媒精英。 最新的80后解释:80后字面意思就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但是从网络文学的发展来看,80后是特指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这部分人具有各个行业的专业水平,但是社会并没有发展到能够接受他(她)们的地步,是一个早到的阶层。这个阶层在几年内处在失业或者准失业状态。 另一种说法:80后本质是指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产生的一代人。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护和潜在竞争而产生的,较前代人更自我膨胀,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人。在中国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时,这一代人的出现让中国有了新的家庭结构。 社会学家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每10年分成一个阶段加以研究,80后就是1980年-1989年出生的人。美国也把这一代叫做“Y一代”。 80后的文学 八零后在出现时是一个文学词汇 “所谓八十后作家,就是出生于80年代,以网络为主要创作媒介,以商业利益为主要目的,作品意境与内涵以城市为背景、青春为主题的青年作者群。” ——青年学者、八十后作家 韩晗 目前绝大多数80后作家依然处在学艺期,生活积淀的增多、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文学修养的提高,是写作升华的关键。虽然80后文学正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到主流文坛的确认,《花城》、《上海文学》《人民文学》等主流刊物已发表他们的大量作品。但文学毕竟应有其特殊的质地和要求,不能降低对他们这一代的评价标准。这时,对80后来说,文学自上的演练与高下之分,需要的既有才力,更有定力,而沉寂、思考、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以为,对传统历史文化、时代精神、当下社会心理、基本的理论等等的了解与掌握是必要的,因为这些是促使有效的写作资源形成的重要因素。在诱惑丛生的当下,谁能保持必要的独立和清醒,能够不断地超越、否定自己,维系内心的一份纯净,将文学创作进行到底,谁便能真正地傲立文坛. “80后”不是一个文学概念,是一个市场与商业炒做出来的概念。自己被不被笼络到这个概念之下无所谓。真正的文学不是以年代划分的。一个作家,他不乐意自己被划入任何一个流派,因为作家追求艺术性的独一无二。划分流派,圈定概念是评论家或者出版商愿意做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对他们都有利。前者是学术上的方便,后者则是经济上的利益趋势。、 “80后”主要文本:韩寒《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郭敬明代表作《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 张悦然 《樱桃之远》。 泽婴 《荼縻》、孙睿《草样年华》、春树 《北京娃娃》。 马教授认为,80后现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市场化、文化化的一种表现,是适应青少年阅读需求,在外部商业资本(传媒、出版)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学创作现象,是借助小读者和小作者的互动进行偶像化市场造势和炒作的文化现象。80后创作,可以上溯到上海《萌芽》杂志创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他们一方面适应新的环境下小读者对于文学创作、欣赏的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用中学生的高考情结和教育弊端,与一些着名高校达成协议,在大赛中表现优异的小作者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录取,从而极大地吸引了中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引起传媒、家长以至社会的普遍关注。 新概念作文大赛也确实涌现出一些有天分、有个性、有创造力的小作家。由于他们的作品率真、原态地记录了部分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情感特征,适应了他们的阅读需求和心理,个性十足,抒发了他们自己的心声,例如高考的压力、青春的困惑等等,说出了自己心里话,在阅读中得到宣泄,受到广泛的推崇和喜爱。一些敏锐的出版社和书商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市场和商机,全力打造这样一批青春写手、作家,导致80后创作大量出现,一些小说的销量竟逾百万册。由于新概念作文大赛、80后创作在社会上掀起的巨大影响,媒体也热烈地关注、参与其中,不断为80后创作造势、炒作。通过对此的运作,许多涉猎其中的传媒影响力剧增,而他们的宣传、造势,又为80后文学的创作、作家的名誉提高、作品的销售推波助澜,相得益彰。 对于80后创作,马相武的评价中肯而客观。他认为,从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发行量来看,80后创作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是,这种巨大的影响与其说是因为其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不如说是抓住了青少年读者们的阅读心理。80后作品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主要反映在语言层面上富有艺术性,个性十足,同时其细腻、逼真的心理、情感变化,也有十分可取之处。千百万青少年需要在自己的成长期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期有自己最喜欢最合适的“青春读本”,80后小说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个需求。当然,其价值取向还是有很大争议的,也许争议并未充分展开。现在是大家都愿意表现宽容的年代。 马相武肯定80后创作的积极一面,同时也指出了80后创作的一些弊端。一方面由于书商、出版集团要在短时间内出书、获取利润,所以会要求作家在短时间内交稿,有很有限的工作期限;另外,在版税、稿费以及创作名望的推动下,作者们有时候也希望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创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质量有时难以保证,部分作品的创作立意源于出版集团的策划,容易造成作者个体写作行为失范。另一方面,由于小作家、小作者们并没有受到专业的写作训练,结构上不免松散;同时,由于年龄、经历,其社会阅历、文化积淀不深,也难以写出较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情节、人物塑造上稍显单薄,而且有雷同的现象。同时,标榜率真很好,但率真、抒情多了,难免沦为矫情,真实便失真了。语言上追求自由纵情,但是有的也很粗糙草率。 青年读者对于80后创作的喜爱与推崇,也反映了一代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文化以及生存状态。马相武形象地指出,80后创作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是“我们写我们”,后一个“我们”是指8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也就是青少年群体;前一个我们则是指80后作家们,也就是用青年的手,来写青年的事。这是区别于“他们写我们”的,这里的他们,是指那些先一代的专业作家们。相对于“他们写我们”,“我们写我们”显然更加容易为“我们”所接受,受“我们”的推崇。 然而,“我们写我们”,与“他们写我们”相比,尽管的确更加率真、更加贴近青年生活,也更能反映青少年呼声,但是由于这些“我们”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并不丰厚充实,往往显得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作品的深度有限,难以对青少年青春时期的心理、情感变化作一客观、理智的分析,题材的筛选上难免良莠不齐,某些作品过于暴露、夸大青春期的困惑、迷惘,甚至还有一些赤裸裸的性描写,很容易对身心尚不成熟、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不利的引导和指向,这也是马相武所深感忧虑的。 沉湎于文字的赤裸狂欢,在安静的夜晚异常亢奋,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过黎明!在熙攘嘈杂的环境中,无法真正宁静地写作;在虚热、浮躁和追捧中…… 这一群人,闹哄哄地走向了文学的殿堂,但是活在尴尬里,活在阴影里,活在文学丧失它纯粹性的危机中!这就是所谓的“80后”。 80后代表作电视剧<奋斗>这是一部描述大学毕业生闯荡社会的作品,讲述三对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面对社会现实与校园...面对人生的挣扎与奋斗。
⑹ 80后与90后的区别
一、年代不同
1、80后:就是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有时也泛指出生于1970年代末期,即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年轻一代。
2、90后:90后就是指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
二、特点不同
1、80后:是计划生育后的一代,童年度过了美好的一段时间,学历也较上代人高些。但相对较低的就业率和房价是该群体面临的主要困难,当然还包括与“70后”争夺女友的竞争。
2、90后:对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所以90后也是新一代的接班人。
三、成长环境不同
1、80后:没有电脑游戏陪伴的童年大多是和很多很多的经典动画片和影视剧一起度过的。
2、90后:90后不仅拥有自由奔放的想法、总是站在科技的前沿,而且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这使他们成为未来世界中最“可怕”的一代中国人。
⑺ 80后的童年是什么样的
如今的孩子们,早已不屑于玩耍如此朴素的游戏,他们的手飞速地在IPAD上滑动着,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快乐,但是我知道,我的小时候没有IPAD,可是我们依然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