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字图片 > 残酷战争图片文字

残酷战争图片文字

发布时间:2022-03-04 22:40:21

① 急求战争手抄报的内容!!!!!!!!!!!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② 请问有没有有关战争罪恶的文字和图片急用

你可以去查下往期的北京青年报,在2000年新年时他们做了一个“百年系列”其中有一个“百年战争”有你要的一切,另外每年的国外大新闻社比如法新美联路透等等的最佳图片中50%都和战争有关,可去参考

③ 说一说在柏林这篇文章的哪里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④ 21世纪战争,文字、图片

第二次阿富汗战争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同时标志世界反恐战争的开始。与阿富汗作战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以及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为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援并在战后派遣军队驻扎阿富汗(驻阿韩军在2007年发生韩国人质被绑架事件后撤离阿富汗)。
兵力: 塔利班:活跃兵力约25,000人(2009年) 阿富汗国民军:100,000人 美军(非多国部队):约48,000人 北约:约64,000人 伤亡 : 超过20,000人死 阿富汗保安部队:约5,000人死 北方联盟:约200人死 联军: 1,479人死,包括美国906人、英国224人、加拿大132人、德国39人、法国53人、丹麦27人、澳大利亚11人 超过4,000人受伤 平民伤亡约11,000人至31,000人或更多

伊拉克战争
战争开始阶段。美英联军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起向伊
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收尾阶段
战争收尾阶段。美军2003年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据美国官方公布,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美军人数为128人,其中110人阵亡,18人死于事故。英军士兵死亡31人。战争消耗了美国大约200亿美元。

⑤ 搜集现代战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继续在国际范围激烈争夺势力范围。英、法、俄等国结成了同盟,史称“协约国”;德国和奥匈帝国结成了另一个同盟,史称“同盟国”。

1914年7月,这两个国家集团之间爆发了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一直打到1918年11月结束,历时4年多时间。这场战争的规模大,战争双方动员的总兵力超过7000万人,直接或间接被卷入战争的国家和地区有33个,人数达15亿,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3/4。这场战争的战场大,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亚洲和非洲。双方海军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地中海还开辟了诸多海战场。这场战争中军人伤亡约3750万人。双方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多达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具有机械化战争的特点:战争力量生成与动员依赖国家强大的工业基础,许多大型军舰和潜艇用于海战,坦克在这次战争中首次亮相,飞机被用于作战保障。大工业的生产力已经在战争能量上充分反映出来。双方的战略和战役指挥都没有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双方军队在长时间的战略相持中大量消耗,有人曾用“绞肉机”形容当时攻防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但这次战争最大的获利者,不是英国和法国,而是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历时6年。这场战争是德、日、意轴心国与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战争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人民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1937年7月,日本侵略中国,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端。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战争全面爆发。接着,轴心国军队横扫欧洲,兵临莫斯科城下。与此同时,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将美国拖入战争。1942年11月前后,盟军在3个战场上先后进行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莱曼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均取得胜利。战局从此转折。1944年后,同盟国转入战略进攻。盟军从东西两线快速推进,迫使德国于1945年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太平洋战场上,为迫使日本投降,美国于1945年8月6日、9日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也于9日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的关东军。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全世界有5000多万人死于战争,直接军费开支1117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4万亿美元。但在同时,社会主义力量得到进一步发展。民族解放运动壮大,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打破……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军事上看,这场战争是一场非常典型的机械化战争,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大工业特征:总体战理论得到充分运用,借助空中火力支援和依赖坦克集群高速大纵深突击的闪击战法充分展示,出现了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母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首次使用雷达、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提出并完善了有关同盟战略、战略突袭、战争初期、诸军兵种协同、游击战等战略战役理论。这次战争创下许多世界之最。卷入战争的国家和地区80多个(其中参战国61个),人口约20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80%以上。在这次战争中,还进行了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和海战史上规模最大的莱特湾海战。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历时近4年,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余人,解放了除西藏及台、澎、金、马、西沙、南沙等少数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

这场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国民党军队有美国支持,装备精良,是 “飞机加大炮”,而我军则是“小米加步枪”。我军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在战略决战阶段,我军及时抓住决战时机,组织三大战役,并且着眼战争全局,统揽各战区的力量和作战进程,歼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在战略追击阶段,我百万雄师渡过长江,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迅速扫除了国民党军残余势力。在这场战争中,人民群众的力量得到了充分体现,人民战争理论得到了全面运用。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占世界1/4的人民获得了新生,使一个强大的中国开始崛起,极大地改变当时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世界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了全面内战。美国出于维护其世界霸权的目的,进行全面干涉。同时,美国悍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并派遣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为了保家卫国,并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邀请,我志愿军部队于10月19 日入朝参战,连续组织5次战役,将美韩军队击退,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两年多时间里,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7月2 7日,美国政府终于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敌约109万人,击退了敌人的侵略,稳定了东亚地区的战略格局。这是一场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朝军队以劣势装备迎击世界头号强敌,并迫使这个强敌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协定书上签字。这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军队取得了现代战争的经验,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

越南战争

50年代后期,美国为了推行其全球战略,粗暴干涉东南亚国家的内部事务。 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其军舰在公海遭到攻击,出动飞机轰炸了越南北方港口,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次年3月,美国直接派兵,全面介入越南战争。但是,美国并没有在战争中捞到好处,反而遭到越南军民更猛烈的反抗,损失了10多万人和 3300多架飞机。美国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其国内反战情绪越发高涨。在这种情况下,1969年1月上台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推出战争“越南化”政策,宣布美军将逐步撤出越南。1975年,印度支那三国四方(越南南方、越南北方、柬埔寨、老挝)联合抗美统一战线统一了越南,解放了金边,建立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取得了战争最后胜利。

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印度支那人民灵活运用以游击战为主的战法,使拥有优势装备的美军付出了伤亡36万人、损失8612架飞机和耗费2000多亿美元的代价。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是指以色列同周边阿拉伯国家在1948年至1973年期间所发生的4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48年5月15日。结果巴勒斯坦领土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56年10月29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以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为由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阿拉伯国家丧失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集中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的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后来,以色列在美国紧急援助下,调集兵力,转入反攻,逐步夺取了战场主动权。最后,双方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签署了停战协定。

中东战争是现代化战争。战争双方使用了美国或苏联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武装直升机、电视制导炸弹、“萨姆”型防空导弹等。战争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电子对抗。双方飞机损失约60%、舰艇损失80%以上,大部分坦克为各种导弹所击毁。

中东战争爆发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从表面上看,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拼杀,实际上却是两个超级大国的间接较量。

英阿马岛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位于南美洲阿根廷东南。围绕该岛归属,英阿之间存在争议。两国于1982年4月2日爆发战争,历时74天。

马岛战争是二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岛屿争夺战,英国派出特混舰队,远征万里,在马岛周围海空战场上与阿军展开激烈的封锁与反封锁作战。双方参战兵力10 余万人,参战各型舰船140余艘、各型飞机数百架。战争最后以英军两栖登陆、夺占马岛而告终。

这场战争展现了现代岛屿战争许多新特点,诸如:远洋奔袭,海、空、陆战协同,海上封锁与反封锁,岛屿登陆与抗登陆以及在海战、空战和陆战中广泛进行电子对抗等。这次战争,一改过去那种“大炮巨舰”近距对阵的传统战法,显露出新的海战模式。阿军使用“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在距英舰48公里处施放一枚 “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军最新式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两伊战争

1980年至1988年,在两个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就是伊拉克与伊朗之间进行的“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动上千辆坦克和大批飞机,兵分3路,向伊朗发起进攻。伊朗于1982年7月集中兵力发起“斋月”战役,将战争推向伊拉克境内,数年间攻占了伊拉克许多重镇和盛产石油地区。双方还使用导弹展开了“袭船战” 。这种作战方式,损害了一些大国的利益,引起国际社会干预。美、苏、法等国曾出动80多艘军舰在海湾为油轮护航。1988年上半年开始,战场形势又向有利于伊拉克的方向转化。伊拉克转守为攻,并又占领了伊朗的许多领土。8月20日,双方在联合国军事观察团监督下实现停火。

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双方付出了惨重代价。这场战争虽然在现代化程度上并不突出,但却反映出现代局部战争一些明显的“国际化”、“经济性”、“民族性”、“宗教性”等特征。

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全境,引发震动世界的海湾战争。

1991年1月17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军发动猛烈进攻。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空中战役,代号为“沙漠风暴”。在历时38天时间里,多国部队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投弹9万多吨,发射各类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数百枚,使伊军丧失了70%的作战能力。第二阶段是实施地面进攻,代号为“沙漠军刀”。多国部队成功组织了战役欺骗和战役机动,出其不意,仅用100个小时便收复科威特。萨达姆宣布接受停火条件。战争于2月28日结束。

这次战争初步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出现了独立的空中战役、导弹精确打击、大规模信息压制等新的作战样式。尽管伊拉克拥有大量的飞机和坦克,但在综合实力和技术先进性方面,与多国部队存在巨大差距。战争双方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对抗,多国部队仅有400多人阵亡。

科索沃战争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对南斯拉夫这个主权国家发动了空中突袭,挑起了科索沃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北约共派遣1000多架飞机和40多艘舰艇,对南斯拉夫的军事目标乃至民用经济目标狂轰滥炸。北约共出动飞机3.6 万架次,投掷和发射了2.3万余枚炸弹和导弹,造成南斯拉夫1800多名平民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超过了这个国家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损失的总和。

科索沃战争,绝不是一场偶然和简单的地区冲突,而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精心策划的。美国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推行北约东扩战略,保持其在巴尔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场战争,是美国推行其“塑造、反应、准备”全球战略的前奏。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主要使用空中力量对南联盟实施打击。这表明,现代化的空中力量,能够成为一支有效的战略力量,直接地达成战略目的。空中打击,有利于发挥美国的军事优势,减少人员伤亡,并且给予美国在战略上很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按美国人的看法,空中打击,能够全面摧毁敌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目标,迫使对方因无法承受巨大损失而屈服。今后,空中打击,很可能是美国发动战争的一个主要方式。

⑥ 求近期各地爆发战争的地区的图片和文字,死伤多少人

“用6年的照片回顾吞噬了47万条生命的战争”,你去搜索这个新闻吧,是叙利亚战争,里面有你需要的数据和图片

⑦ 求关于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的图片及文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http://hi..com/007cn/blog/category/%D5%BD%D5%F9%D5%BD%D2%DB
参考资料:http://hi..com/007cn/blog/item/2a760ad1dac0d4d3572c84f8.html

⑧ 你能为这幅战争题材的摄影作品加一段饱含情感的文字(画外音),让每一个看过的照片、画外音的人怦然心动

人最美好的那一段时光,就是在童年。在这个童年,我们可以放任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事实总是那么残酷,战争的硝烟给这段美好留下了太多的瑕疵。这让孩子们的童真被战争扼杀的无影无踪,看看这双眼睛吧,在这双眼睛里,有悲伤,有绝望,更多的,还是无奈。面对战争,谁也无能为力,不是吗。。。

⑨ 海湾战争的图片及文字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word=%D2%C1%C0%CA%D5%BD%D5%F9&z=0

伊朗战争爆发!!世界人文改变

伊朗战争爆发!世界因此改变了目前的政治格局,人类文明进程与人文现状将会产生空前的巨大的变化.
人们早已认识到上一次“十字军东征”的真相:借宗教信仰为名,行扩张掠夺之实。前后长达数百年,并一直影响人类两大文明之间的复杂关系至今。

自从二战以来,中东地区不断的冲突、对抗,真枪实弹的打了50多年。内在的原因只有两个:宗教信仰和战略资源。而前者多在表面闪现,后者才是真正的根源,得资源者得天下。这是目前公认的,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在萨达姆挥手命令百万共和国卫队入侵科威特那天起,基督教势力似乎给中东伊斯兰世界的“解放”带来了一丝“帮助”。“打败暴君”、“解放科威特”、“给中东人民带来民主和文明”,这些口号好像在一瞬间为中东人民所接受。感觉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面对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萨达姆暴君前,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于是有了阿拉伯国家帮助联军的景象出现,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没钱没力的喊口号支持,尽管其中存在利益角逐、借刀杀人、阳奉阴违的现象,但总体上讲,因为入侵科威特,使阿拉伯世界暂时出现了共同对抗萨达姆,短暂结束窝里斗的局面。除了一个有个性、有水平、有胆量、令人钦佩的约旦国王侯赛因之外,中东人都把联军当成了中东危局的挽救者,另一个“摩西”。一心等待联军打倒了萨达姆后,建立新的中东新秩序。只可惜,与虎谋皮,换来的是引狼入室,一个更为强大的敌人,比萨达姆还要善于搅局的“暴君”又出现了。与此前相比,我想现在一定有不少人在“怀念”过去的“中东秩序”。

海湾战争前的中东,大家就像一群为了几口草料咬来咬去的羊,谁也咬不死谁,顶多就是象萨达姆这样的疯羊在打败了其它羊后成为老大,但老大念在都是同族弟兄,也不会让小弟饿死,多少会分点儿给手下。而目前的中东,疯羊已经被羊群请来的大灰狼打败了,让大灰狼成了老大。它当老大后,不仅不管小弟的生计,而且开始霸占小弟的资产,大有一个接一个吃掉整个羊群的趋势。当伊朗具有成为羊群首领的能力时,美国必将其先除之而后快。

在许多人的眼中,伊朗是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一个象征。它是伊斯兰革命的发源地,曾经是世界动荡的中心,上个世纪70、80年代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国际大事件,其中的影响残留至今。它的境况相对伊拉克好得多,睦邻关系远比伊拉克好。社会矛盾冲突虽有,但由于是政教合一国家,因此政局相对稳定。尽管属于宗教国家,但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相对开放,人民生活比较安定,不像塔利班的极端教旨主义那样扼杀限制人民的需要。伊朗与世界保持一定的沟通,拥有很多的支持者和同情者。它的政府不像伊拉克那样长期被独裁者所控制,又被国际禁运十几年而导致民不聊生。自从80年代两伊战争后,霍梅尼伊斯兰革命的结束至今将近20年时间里,伊朗始终将心思放在国内生产发展方面,虽然改革的成绩、国家的发展程度很不理想,但事实上伊朗仍在不断的努力摆脱过去激进的伊斯兰革命输出理论带给自身的不利影响,重新建立国际形象,逐渐离开世界动荡的中心,默默地走自己发展之路。即便是在爆发的海湾战争期间,除了伊拉克飞行员为躲避攻击将战机成群的飞往伊朗外,基本上在整个战争中不见伊朗的身影。

伊朗与伊拉克这两个冤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纷扰不清,时而刀光剑影,时而相互依存,可以用休戚相关、唇亡齿寒来形容。与今天的伊拉克相比,伊朗在许多方面占有优势。地域广大,国土面积165万平方公里,是伊拉克的4倍;人口7000万,战争潜力巨大,且拥有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再加上忽隐忽现的核武器身影,也许这些就是伊朗口气强硬的资本。它就像是水,外部压强越大,内部压力越高,一旦出现迸发的机会,将产生巨大的射流,即便是自身不保,也会对外部世界产生不可想象的破坏力。

⑩ 白洋淀纪事中作者为何用如此诗意的笔触去描绘残忍的战争景象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篇。

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内容简介

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 《山地回忆》 《王香菊》。

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创作背景

从1939年到1950年,作者在抗日时期同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写下了这些小说散文性质的文集。

作品评价

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茅盾

他那种寂寞冷清的状态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他所期盼的,他是现代社会的一位“大隐”。他后半生恪守文人的清高和清贫。这是文坛上的一声绝响,让我们后来人高山仰止。

——莫言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画,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作书时的自在。孙犁一生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是一个儒,一个大儒。

——贾平凹

孙犁"不以急功近利的一时效应,来代替文学特有的使命"。

——铁凝

编辑推荐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白洋淀纪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为背景,用乐观从容的态度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以亲切轻柔的笔调表现战争的严酷和生活的艰难,以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人物,尤其是女性们勤劳、善良、聪明、勇敢的美好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作品影响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作品特点熔写景、抒情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作“诗体小说”。产生极大影响,形成数量可观的“河北作家群——白洋淀派(菏花淀派)”。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散文集《津门小记》、论文集《文学短评》。1958年将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作者孙犁

阅读全文

与残酷战争图片文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蜂蜜小女孩的图片 浏览:784
学校众男生货图片 浏览:509
青年男生楼梯图片 浏览:126
word两张图片重叠都能显示 浏览:853
个人简历男生图片 浏览:745
电脑端如何快速提取图片文字 浏览:554
男生头像图片帅气可爱 浏览:28
男生自己的头像图片 浏览:313
gucci对戒价格及图片 浏览:555
五岁小女孩学生的图片 浏览:368
word分栏后怎么居中图片 浏览:305
简单熏衣草唯美图片 浏览:719
微信垃圾图片怎么删除 浏览:821
图片合成一体word 浏览:793
可爱捂脸害羞猫图片 浏览:335
怎么把word里面图片导出 浏览:403
乔丹11岁高清图片 浏览:506
电脑图片变大如何设置 浏览:942
好看的秋冬衣服款式图片 浏览:192
3d怎么导出图片 浏览: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