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女孩子怎麼跳舞跳出帥氣的感覺
剛開始學動作的人,會覺得視頻中的舞者很容易做出來的動作自己怎麼做也不是那個味道,這就需要練習一些基本功。所謂基本功,無非是使身體各部分沒那麼僵硬,主要包括頭,頸,胸(腔),腰,胯的前後左右移動和劃圈(前左後右或前右後左),還有肩的前上後下移動和劃圈(即rolling),腿部挺直時(大胯)和膝蓋彎曲時(這時扭的是屁股,稱小胯)的擺胯。除rolling外,爵士舞裡面還有一個基本動作叫做wave,顧名思義,即把身體劃出一個波浪來。當初練習wave,學姐教了一個貼牆練習的方法,結果那幾天妖氣見個電線桿就忍不住貼上去練……方法就是,先面對一堵牆站直,身體與牆大概有兩三厘米的距離,先只有額頭貼牆,然後額頭抬起,鼻尖貼牆,然後鼻尖抬起胸部貼牆,然後胸部抬起腹部貼牆,再然後只胯貼牆,繼續只腿貼牆,到這里再反過來,腿貼牆後只胯部貼牆,再只腹部貼牆,依次類推。期間兩手扶牆以控制力度。如此多練幾遍連貫之後就是wave了。
在練習的時候可以選一些節奏感強的曲子,對著鏡子,每兩個重音做一個動作,一個八拍正好做一遍。熟練之後可加快頻率,一個重音做一個動作。這些曲子可以挑些自己喜歡的,一邊卡音樂練習一邊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會感覺自信到爆炸帥氣到飛起。如《My Boyfriend Is A Gay》,《WorkBitch》,《Boy problems》,F(x)的《Danger》等等曲子都是妖氣常用的。從頭到胯做下來算是一套基本功了。練習基本功會使舞蹈動作越來越好看,同時練習最好每天不要間斷,練的越多時間越久,跳舞水平會更高,可以挑戰更難更帥氣的動作。
之後跳舞有時會發現自己做的動作有的太慢有的太快,有的需要爆發力的動作做的不夠乾脆,還有一些難度大的動作做不出來,這是體能不足的原因。體能即力量、控制、柔韌等的能力。基本功是舞蹈動作的基礎,體能是基本功的基礎。手臂的基本功對應手臂的動作,腿部的基本功對應腿部的動作。手臂的體能練習如手臂伸直平舉一首歌的時間,也可以合著節拍有規律地上下揮動,這樣不會太無趣。腿部的體能練習如扎馬步,也是每次一首歌的時間。一首歌大概三分鍾左右。基本功還好,不會太累,體能在一分鍾後就比較累了,會感覺手臂或腿很酸很累,這個時候可以聽著音樂想些開心的事轉移注意力,很快就堅持下來了。體能練習跟學習不一樣,學習有時候方法不對,會事倍功半,但體能不一樣。體能沒有什麼方法技巧可言,能做的只有堅持。痛苦的時候大家一樣痛苦,堅持下去的人第二次會輕松很多,以後會越來越輕松,從而可以繼續挑戰自己。捨不得自己流汗的人永遠無法達到更高的高度。
另外體能練習還有關於腰部腹部的力量練習,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撐,還有躺著做蹬自行車的動作等。還包括一些拉伸等柔韌性練習,簡單的如弓步壓腿,復雜一點的如一些簡單的瑜伽動作。
圖片發自每日瑜伽
總結一下,零基礎女生跳出帥氣或可愛或性感的爵士舞,需要做三種練習:
1.舞蹈動作。即成品舞練習。
2.基本功練習。
3.體能練習。
舞蹈是一種語言,可以說是對音樂的表達,音樂貫穿以上三種練習。舞者十分熟悉舞曲,理解舞曲,舞蹈才會更加動人。街舞比起需要童子功的民舞更加率性瀟灑自由,只要用心,一定會有所得。它會磨練你的意志,塑造更好的身形,雕刻出更加自信迷人的氣質。達到一定境界,舞者不管是什麼音樂都可以跳出舞蹈,即solo,這才真正打開這一文化的大門。
B. 中國舞基本功動作27個
1、1級(4-5歲):行走、音樂反射、手指擴張、手臂運動、彎曲、轉身、前腿壓、雙吸、足位、頭部運動、手臂擺動、跳躍、平步、游戲。
2、2級(5-6歲):行走敬稱、音樂反射、手位、鉤伸、提腰、松腰、側開腿、推、扭、頭動、半蹲、跳蛙、走雞、游戲、模仿、想像。
3、3(6-7歲):吸收跳步和敬禮、音樂反射、波、弓、鉤伸腳、吸伸腿、吸腿、手、松肩、半蹲、重腳走、鴨走、跳走、步走、模仿想像。
4、4級(7-9歲):二拍舞、三拍舞、單手位、揮手、交叉壓身、張開嘴、前提、後提、抱腿、壓腿、前踢、後踢、腳位、斷步、斷臂、小舞、打節拍練習、藏舞、東北秧歌、尾動作。
(2)舞蹈基本功女孩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舞蹈是中國舞蹈藝術的一個范疇,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歷代專業人員提煉、整理、加工、創造,經過長期藝術實踐考驗而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特色舞蹈。
創立於20世紀50年代的古典舞曾被一些人稱為「歌劇舞」,它本身就是歌劇和舞蹈的混合體。中國傳統戲曲和武術是建立中國古典舞訓練的基礎,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本功訓練的技巧和技巧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與其他種類的舞蹈有很大的不同。
中國古典舞已經初步形成了我們自己的訓練體系,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民族的審美特徵和審美規范,以及我們的難度和藝術表現力,是其他訓練體系所無法替代的。
C. 4—5歲幼兒舞蹈基本功有哪些
4—5歲幼兒舞蹈基本功有:
地功:勾綳腳、地面上的壓腿、壓垮、踢腿、下腰、橫豎叉。把上練習:站姿、一位擦地、蹲、畫圈、五位擦地。中間練習:手位、腳位、大踢腿(前旁)、一位、二位、五位上的小跳、中跳。
毯子功:前軟翻、後軟翻。先練橫叉,貼著牆趴胯,然後地面壓腿,然後練腰,從頂胸腰開始練,然後在下小腰,然後就是體能訓練。
不同年齡中國舞的基本功也是不一樣的,小編帶你看看中國舞不同年齡階段學習的基本功有:
1、一級(4-5歲):走步、音樂反映、擴指、手臂動作、彎腰、轉腰、前壓腿、雙吸腳、腳位、頭的動作、擺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戲。
2、二級(5-6歲):走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手位、勾綳腳、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開腿、推指、繞腕、頭的動作、半蹲、蛙跳步、雞走步、游戲、模仿與想像。
3、三級(6-7歲):吸跳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波浪、彎腰、勾綳腳、吸伸腿、後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腳走、鴨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與想像。
4、四級(7-9歲):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單手位、波浪、壓垮、勾綳腳、前抬腿、後抬腿、抱端腿、壓腿、前踢腿、後踢腿、腳位、碎步、掰膀子、小跳、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5、五級(8-10歲):二拍舞步、雙手位、手腳動作、勾綳腳、小彈腿、旁抬腿、後彎腰、壓腿、0前、旁大踢腿、後踢腿、前滾翻、腳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點步轉、小跳(二)、1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D. 昆凌早期練舞照被扒,穿吊帶背心,17歲的臉蛋有多顯嫰
昆凌早期練舞照被扒,穿吊帶背心,17歲的臉蛋有多顯嫰?周傑倫是昆凌的童年和青春,但後來成為昆凌的丈夫,多虧周董保養得當,兩人似乎也只有幾歲的差距。昆凌在沒有成年的時候和周傑倫談戀愛,兩人經過戀愛長跑,在古城舉行了世紀婚禮。很多人認為昆凌年齡不小,因為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事實上,昆凌才27歲。這個年齡娛樂圈的很多女明星還沒有結婚,但昆凌已經開始當媽媽了,進展太快了。
她眉毛精緻,跟現在比起來沒什麼差別。身材苗條,五官更加立體的風格。看了昆凌的老照片後,很多網民不知道周傑倫為什麼會動心,這么精緻的混血玩偶誰能不喜歡呢?也難怪天王級周傑倫毅然決定公開戀愛。娛樂圈有那麼多帥哥,周傑倫也怕被搶走昆凌吧。
昆凌還不到30歲,她的事業才剛剛開始。在家庭中,她可以說周傑倫丈夫寵愛她,還有一對可愛的孩子,真是人生贏家。
E. 跳舞的人怎麼畫
如下:
畫跳舞的步驟畫頭部輪廓,畫身體部分,塗顏色。
步驟一:首先畫出小女孩的頭部輪廓,她說這中分的發型,兩個眼睛笑得眯起來。接著畫出她的身體部分,兩只手伸開,穿著一個漂亮的吊帶裙。
步驟二:畫出小女孩的身體部分,小女孩一隻腿彎曲,一隻腿直立穿著一個漂亮的舞蹈裙,在裙子上面畫出波浪線的裝飾,畫出大大的裙擺處。
步驟三:下面給好好的小女孩穿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好看的跳舞小女孩就畫好了。
舞蹈基本功練習動作:
1、腿的柔韌性
三分壓腿七分踢。每天壓腿,前旁後都要壓到,壓完之後就踢腿,然後再耗腿,耗完之後再踢,時間保持在半小時以上。
2、腰的軟度練習
控腰,躺在一個圓形的器具上面就這樣待著,時間一長就把腰部環節都拉開了,然後反復做幾次下腰,手摸地後手往裡走,盡量摸腳,反復幾次。
3、腰部力量練習
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下腰,摸地就起,反復練習,效果明顯,仰卧起坐,十個一組,一次五組。背肌的練習是趴在地上,手腳同時抬起,越高越好,保持三分鍾,反復三次。
F. 舞蹈基本功都有哪些
舞蹈基本功分為兩部分:
1、把上動作可分:擦地、蹲、劃圈、小踢腿、跨掖蹲(單腿蹲)、腰、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2、把下動作可分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轉、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
學舞蹈的最佳年齡:7-10周歲之間,雖然你12歲了,但是還是適合練舞蹈,畢竟骨骼還沒成型。
(6)舞蹈基本功女孩圖片擴展閱讀: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藝性,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高難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為目的、演員高超的技藝不以反映生活、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內容出發采選取相應的舞蹈動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員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發,那就會使舞蹈作品由於內容和形式的脫節,或是缺乏藝術的完整性,而陷於失敗,舞蹈演員的技藝本身也就淪入了雜技性的技巧表演,而喪失了舞蹈藝術的基本品格。
G. 急求,優美的女生舞蹈姿勢圖片
H. 兒童舞蹈基本功動作16個
一、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沒有縫隙。
二、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三、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撒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四、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
五、下腰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I. 幼兒拉丁舞基本功
幼兒拉丁舞基本功
拉丁舞雖然近年在群眾中越來越受關注,但從學習人數上來說,還是屬於少數。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拉丁舞基本功,希望大家喜歡。
拉丁舞共性
1、體態與握持。伸脖,挺胸,收腹,直腰,縮臀,全身保持自然挺拔的同時,四肢放鬆。握持有單手和雙手兩種。
2、引帶與站位方式。引帶方式有腹部中位和頭部上位兩種。站位方式有伸臂狀態下,閉式(二人相對)、全開(二人平行)、半開(二人90度)三種。
3、動力源。胯部為動力源,上身和四肢所有運作均來自胯部的8字形擺動,即在臀部緊縮前提下,由胯部發力,牽引全身運動。
4、力量傳遞方式。呈輻射狀,即以胯部為發力中心,依次漸進,沿平面方向四處擴散延伸,形成"蛇擺尾"狀的骨諾米牌效應。
5、下身運動。在縮臀前提下胯部發力,力量沿大腿、小腿、腳背(髁關節)傳至腳尖(趾部),並以腳趾實現(表現)胯部的擺動軌跡。以8字形為基礎,不同舞種有不同的軌跡和節奏。
6、上身運動。在縮臀前提下胯部發力,力量沿上身(腹、胸、背)、大臂、小臂、手腕,傳至指尖。以上身扭轉(反身動作)以及臂的擺動方位,實現(表現)胯部的擺動軌跡。
基本功精髓
1、發力與回力。動力源與力量傳遞方式,必須遵循"腳隨身動"原則。身體任何部位、任何狀態的動力源均來自胯部擺動。只有遵循這一原則,才會形成"蛇擺尾"狀的骨諾米牌效應。才會感受到類似楊麗坤孔雀舞效應。由腰挎發力產生腳部和手部的回力(反作用力)是這樣形成的:(倫巴為例)右胯發力傳至腳底--右腳底發力傳至左手腕--左手腕引帶力傳至對方右手腕--對方右手腕回力傳至左胯部--左胯部發力傳至左腳底。瞬間完成引帶與被引帶的動作。
2、下身的保持垂直。胯部擺動效果通過腳的軌跡來實現(表現);為了配合胯部的8字形擺動,在臀部緊縮前提下,腳趾應走內弧線,膝蓋應向內扣,隨動力腿重心移動到任何位置時,下身外側始終與地面垂直,而且最大限度地向里凹,從而達到雙重效果:慢節奏的動作造型美;動作的快節奏得以實現。
3、上身的"反身"運用。"左腳向前(後)身往左(右)轉,右腳向前(後)身往右(左)轉"的反身動作,貫穿在包括扭秧歌在內的,所有行走奔跑的自然協調中。反身動作的這一自然協調,也是力量傳遞的需要,互為因果。胯部發力在上身的力量傳遞,必須通過反身動作來實現。只有通過反身動作的這一自然協調,並沿臂部漸次延伸到手指,才可能達至最協調的效應和最美的效果。
拉丁舞比賽妝容 男女孩子大不同
在少兒拉丁舞比賽中,孩子的妝容及發型方面應該以干凈、可愛、本色、簡單為基本原則,讓孩子在舞蹈時展現童真的美麗。
在《體育舞蹈著裝標准》中關於少兒組妝容規定:不允許化妝,不得佩戴假睫毛、假指甲、亮片、使用人造橄欖油以及指甲油;不得佩戴珠寶首飾;不得使用復雜的高發型、戴假發或者發飾、染發,使用帶閃光質的發膠。
在比賽中,需要嚴格遵循以上規定,女孩的頭發梳一個發髻或者簡單的馬尾即可,男孩盡量留短發,都不塗抹發膠。如果化妝技巧好,可以給女孩化一個好像沒有化妝的「裸妝」,少兒皮膚本身就比較好,甚至可以不塗抹粉底,畫一下眉毛,塗抹一點貼近膚色的眼影,刷上淡淡的腮紅,就看起來很精神了。女孩子切忌粘上大大的假睫毛,畫上很顯眼或者奇特的眼影,貼上會使皮膚過敏的亮片。男孩子完全可以不用化妝。
女孩的發型,也應是最簡單的發髻或馬尾,女孩可以少量佩戴亮亮的頭飾,不用梳很復雜的發型,也不燙發。男孩可以使用少量定型的發膠,將頭發稍微立起來既可。
學習少兒拉丁舞需要打好基礎
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採用一些小竅門,讓學生打下一個好的基礎,盡量向專業選手看齊。在這里,我想談幾點在教學中最簡單同時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要素。
音樂節奏的對錯是比賽評判中最重要的,不管跳得好壞,音樂節奏跳錯就會直接淘汰,可見音樂節奏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小選手對音樂節奏掌握不準確,或者根本踩不對音樂,這迫使教師們不得不冷靜地思考:這到底是孩子們聽不懂音樂還是教學出了問題?答案顯而易見。
很多教師在上課時,邊放音樂邊給學生喊節奏,這樣極易造成學生的依賴性。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數拍子,培養他們跟著音樂數節奏的習慣。對於先天節奏感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訓練他們擊掌打拍子,用心聽音樂,然後抓最重的第一拍「one」,或者認真聽拉丁音樂特有的第四拍「咚咚」。教學時,教師還可以藉助康戈鼓敲出節奏,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拉丁節奏的特點和感覺。
學習少兒拉丁舞前提——形體
上拉丁課前,老師通常都會帶領學生進行20-40分鍾的形體訓練。這個是十分重要的,但還要注意所練習的內容要對拉丁舞有幫助,而不是簡單的踢腿、壓腿、下叉。
芭蕾形體的訓練對拉丁舞的輔助是非常大的,在融合芭蕾的訓練中我會選用幾個非常簡單的動作:比如練習擦地和前旁、後旁,可以找到腳和地板的感覺;比如芭蕾的站姿,一位腳改為小八字站立,又叫拉丁站姿,要求是抬頭挺胸,收腹立背,脖子向上拉,肩膀向下壓,大腿夾緊。
經過長期訓練,學生會建立很好的直立感。另外,芭蕾手位也可以借鑒,但一定要加上呼吸,正如這句話所描述:「沒有呼吸的手就像乾枯的樹枝,而加了呼吸就感覺手像隨風擺動的柳樹,有了生命力。」
學習少兒拉丁舞應掌握基本步
剛開始教學時,我不是很重視基本步的訓練,花在金銀銅牌和花樣套路學習的時間會更多。但是,我慢慢發現一旦學生被花步迷惑,不能靜下心來練習基本步伐,那麼他的水平也就很難再有大的提升。
所以在課堂上,我會安排一個小時的基本步訓練:把音樂速度調慢,從原地庫克拉恰(8字轉胯)、擠壓(換重心)、方形步、4個方向(前後左右)的庫克拉恰的訓練,到紐約步、定點轉、手牽手、前進與後退等。
想你的孩子學習好少兒拉丁舞以上幾點掌握了嗎?
拉丁舞提升你的姿態和氣質
拉丁舞可以改變的你的姿態,聽起來不可思議,不過很多人參加拉丁舞培訓之後真的變得不一樣的,大家知道亞洲人的脖子整體要比白中人短一些,小利參加拉丁舞培訓一年,明顯發現姿態就不一樣了,整體氣質形象有了明顯的變化,這就是拉丁舞的神奇之處。
改變姿態--拉長脖子
後腦勺挺直,從側面看脖子是完全直立的狀態,面部不往前探,肩膀沉下來,從側面看肩膀是薄薄的一條直線,面部下顎抬起,平視前方。白天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晚上睡覺選擇低的枕頭。在拉長脖子時同時背部也會自然挺直,人看起來會精神很多,脖子上的細紋也會顯得少了,堅持幾個月你會發現自己長高了,這是改變姿態帶來的額外好處。
改變姿態--脖子的小運動
時時運動一下脖子,比如繞頭(頭部繞圓:低頭,右側耳朵貼近肩膀、後仰頭、左側耳朵貼近肩膀)、側轉(面部垂直地面,平向轉到側面,目光平視)、前後左右動脖子(和新疆烏中脖子動作一樣)。養成動脖子的好習慣,比如坐在電腦前、在地鐵里,隨時隨地都可以。
這樣簡單的動作或習慣,會增快淋巴循環,增強脖子的肌肉,減少下巴和面頰的肥肉,看起來頭部變小,而脖子變長變粗,並能讓人有很美好的姿態。尤其是女士穿露肩的禮服裙時非常明顯,而穿帶領結襯衫的男士也能突出頭頸的姿態。
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技巧
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竅門一:手臂的局部練習
「手舞足蹈」這個詞最能解釋「手臂」在舞蹈中的地位,它的延伸使得肢體語言更加豐富。塑造手臂的線條拉丁舞非常得法。兩只手臂伸直,從身體兩側慢慢向上抬起,直至頭頂,同時手腕輕輕順時針轉動,然後放下手臂的同時反方向轉動手腕。
直擊要害:松軟的大筆內側以及纖弱無力的小臂。
動作小貼士:始終要保持直臂狀態,舉到頭頂的時候雙臂要靠近耳側,手腕反方向向下停留片刻。
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竅門二:腿部局部練習
連選美比賽都有「美腿小姐」一說。不過你應該清楚,美腿的概念不是纖瘦的「竹竿腿」,更不是令人煩惱的蘿卜腿。從小腿到大腿都要求有緊致的肌肉。
滑步練習時,雙腿微曲,右腳向右側滑出一步,左腿肌肉收緊,綳直腳尖,隨著髖關節向右側搖擺將左腿收回。反之亦然。
直擊要害:缺乏運動的大腿和長期腫脹的小腿。
動作小貼士:綳直腳尖,感覺到大腿內側的壓迫才會有效果。同時也要注意立腰、挺胸。
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竅門三:臀部練習的片斷
襯托出結實的小蜂腰,性感美臀又是關鍵,沒有隻扭腰不動臀的。所以這一錦囊看似與扭動腰肢練習片斷相似。只是動作上要注重收緊臀部的肌肉,用力將髖關節提到最高點,停留片刻,再反方向提到最高處。
直擊要害:扁平下垂的臀部。
動作小貼士:脊柱拉直,臀部後翹,同樣保持挺胸姿態,上身基本不動。
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竅門四:背部肌肉群塑造
拉丁健身舞帶動著身體的每一部分盡情釋放內心感情,背部不是表現力的弱點。當手臂在身體後側做波浪形舞動時,用後背肌肉帶動手臂的動作,慢慢地向上舞動然後放下。
直擊要害:後背堆積的鬆散的肥肉。
動作小貼士:手臂要用背部肌肉的力量以及肩膀的配合而緩緩舞動,節奏緩慢最能感覺到對肌肉的鍛煉。
學習拉丁舞時必知的學習竅門五:扭動腰肢的練習片斷
五月,舞月也。要激活慵懶的身體細胞,不是簡單動動胳膊、腿就搞得定的,需要調動全身的力量。腰部是舞起來的中心,搖擺、扭動、俯仰身體,全看她的風采了。
雙腿並攏,膝蓋微曲,髖關節兩點放鬆。蹲起的同時,以上半身為中心,讓髖部以「8」字形扭擺。髖關節向上提到最高點,再用腰部兩側的力量將另一側髖關節提到最高點。
直擊要害:鬆弛凸起的腹部和整個腰線區域。
動作小貼士:使用腰部力量帶動髖關節的扭擺是關鍵,同時上身要保持穩定,肩膀不要晃動。
拉丁舞節奏的`准確運用
有很多朋友曾經問過偶怎麼去找節奏,或者如何去運用節奏。而在教學中,偶也見到過許多學生,甚至學習拉丁舞3、4年的學生仍然無法分清楚節奏。大家都知道,節奏是舞蹈的基礎,相當於人體的骨架;旋律是舞蹈的表現,相當於人體的血肉。正確的跟隨旋律的舞蹈是漂亮的,這和人長得漂不漂亮一樣。而錯誤的運用節奏,就像人得了軟骨病一樣。
在偶們的拉丁舞中,倫巴恰恰的開始節奏是在4上,而桑巴等則在1上。但是不知道大家都注意到沒有,所有的音樂節奏無非是1、2、3、4或者1、2、3。其實,分辨音樂的節奏是不分什麼舞種的,不管是現代舞、國標舞、芭蕾舞等等,他們的節奏都是上面兩種。所以,我們只需要去聽音樂,把他們的1、2、3、4找到就行了。因為偶學的是拉丁舞,所以偶們主要說一下前者。
如果你打過爵士鼓,你會發現低音大鼓的擊揍時間往往是在音樂的1中。所以,在音樂中偶們會在節奏1時聽到一聲最響,也是最低沉的鼓聲。這就是偶常說的音樂的重拍。如果你能明確的找到這一個聲音,那麼恭喜你,你已經能夠分辨出音樂的節奏了。因為只要你能夠找到1,那麼後邊自然就是2、3、4……了。偶們可以稱它為重音找拍法。它適用於任何有鼓點的音樂。
但是,如果在某些沒有鼓點的音樂,或者在音樂前奏沒有鼓點時我們怎麼去找節奏呢?其實這個也很簡單。首先偶可以告訴你,所有音樂剛開始的第一個拍子就是1,如果你能准確的抓住它,那麼你也可以分辨節奏。但是對於很多的非專業選手來說,這很難。那麼偶可以告訴你另一種方法,偶稱它為旋律找拍法。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下面的圖片。
這是《我的太陽》的簡譜,大家注意到沒有,這首歌的節奏是2/4拍,也就是在兩個|之間是2拍。那麼可以這么表達偶們的節奏|1 2|3 4|。每個空格之間有兩拍,兩個空格加起來是4拍。如果是用歌詞去分辨節奏,那麼「啊」就是1,「多麼」就是2,「輝」就是3,「煌」就是4。這樣剛好完成一句話。所以,當偶們聽到歌手演唱歌詞的時候,那麼他唱的第一個字,一般就是1。而如果聽旋律的話,「05 43 2 1」剛好也是一句。同樣可以說每句旋律的第一個音應是1。當然,不排除有旋律中間的變化,或者歌詞的第一個字會在上一段的4上。所以,這兩種方法需要大家多練習,能夠靈活掌握才能准確的分辨出節奏。
光找到節奏還是不夠的。如何更好的把偶們的節奏運用在舞蹈中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假設節奏1有1米長,它的中心是在50厘米的位置。我們跳舞,腳應該踩在30厘米的位置還是50厘米的位置或者60厘米的位置呢?相信大家都會告訴偶是踩在50厘米的位置。其實如果說踩在30厘米位置或者其他的,並不算錯,但是不能夠說准確,50厘米的位置才是最准確的1。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鼓捶擊打在鼓面上的一剎那,也就是偶們腳踩到地板上的一剎那,這才是准確的節奏。
現在偶們要思考一下,偶們跳舞時,應該是聽到比如「2」時再做動作,還是聽到「1」時就准備做動作呢?偶的答案是後者。因為當偶們的耳朵聽到節奏,再傳輸到大腦分析,再傳輸到四肢開始運動,這個過程大概要1.5秒的時間。如果偶們聽到「2」再做動作,那麼偶們很可能踩在「2」的80厘米位置,反應再慢點的話,就是「3」上了。所以,偶們需要在聽到「1」的時候,能夠准確判斷出「2」的時間。然後讓身體待命,最後准確的踩在「2」的50厘米位置。
倫巴舞中節奏單數是重拍,即每個小節2-3-4-1中,3和1是重拍,重拍時動作延伸,要將動作時間拉長,在身體內部積蓄力量,而在2和4時,迅速爆發出來,這兩拍的實際動作要比音樂要短一些。這樣做是為了讓動作看起來更有韌性,有張有弛。建議呼吸也配合起節奏,在重拍時吸氣,輕拍時呼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