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乳酪棒哪個牌子好
1,百吉福 MILKANA,品牌介紹:誕生於1952年,擁有傳承悠久的法國乳酪製作工藝。百吉福是Savencia Fromage Dairy旗下品牌,用傳承的乳酪製作工藝,精選安全純凈的奶源,造就令人信賴的產品品質,銷售網路遍布歐洲,中東和亞州,並於1988年進入中國零售渠道。
2,妙可藍多 MILKGROUND,品牌介紹: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乳酪品牌,總部位於上海。妙可藍多秉承「成為滿足國人需求的乳酪專家」理念,致力於整合全球資源,為國人提供乳酪產品,研發產品聘請了一批資深專家加盟,並與來自歐洲,澳洲的乳酪公司展開合作,引進了生產設備和技術,從根本上保證產品品質,現已出產棒棒乳酪,成長乳酪,三角乳酪,小粒乳酪,新鮮乳酪,慕斯乳酪和辮子乳酪,雪球乳酪等特色產品系列。
3,納寶帝nabati,品牌介紹:印度尼西亞美味威化餅品牌,成立於2002年。納寶帝主要產品線有芝士威化餅干,巧克力夾心餅乾和巧克力威化餅安,產品美味,遠銷世界各地。
4.,伊利 yili,品牌介紹:國內外知名的乳製品品牌,成立於1993年,總部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伊利是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主打品牌,起源於1956年,並於1993年在內蒙成立。其產業規模、產品品類穩居全國乃至亞洲市場前列。伊利產品線涵蓋純牛奶,乳飲料,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酸奶,乳酪等多品類。
5. 雪原,品牌介紹:雪原隸屬烏蘭察布市集寧雪原乳業有限公司旗下,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經營酸奶,鮮牛奶和乳飲料三大系列30多個品種。
2. 十一歲女孩手背和眼皮水腫二個多月了,什麼檢查都做了,沒有做出來,但是還是腫,可愁死我了,大家有見過
有圖片嗎?
3. 重慶游記——乘船游三峽
文 / 林艾
重慶 旅遊 一定不要缺少乘船暢游長江這個環節。那天晚上尋找遊船破費周折。由於我們報的是散團,就是由全國各地的遊客組成的團隊,一整天參觀了洪崖洞、白公館、渣滓洞、磁器口等景點。到了下午五點多鍾,導游又組織大家參加了一個自費項目,在重慶最高的大樓上俯瞰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景觀。上樓前導游安頓我們,下了樓以後有一輛大巴車直接去朝天門碼頭,並告訴我們該車的車號。誰知道上了「賊」車,磨磨蹭蹭又進了兩個購物點才去朝天門碼頭。
我按照行程單找到了第六碼頭,順著幾十節台階找到了登船地點,這里根本就沒有我們所乘坐那艘游輪。向一位保安打聽,他說我們這里是嘉陵江碼頭,你們要去的地方可能是長江的第六碼頭,離這里五六里路呢?我慌忙給重慶的遊客中心打電話問明情況,不一會兒接到了他們的回話,說是行程單寫錯了,不是第六碼頭是第三碼頭。我和老伴匆匆忙忙趕往另一個碼頭,漫長的嘉陵江碼頭沒有任何交通工具,邁開兩雙老腿終於找到了第三碼頭。江邊有一個女孩手舉著一尺多長的三角旗上邊是寫著維多利亞號。我們便急急忙忙登上了游輪, 離開船的時間所剩不多。游輪的負責人說 旅遊 公司不把你們的電話號碼給我們,也沒法通知你們。
他們把行程單寫錯了不說,又沒有及時把我們的信息通知給游輪,如果耽誤了行程,後邊的一系列問題該誰負責。出行選擇正規的 旅遊 公司很重要,但你能知道哪個是正規的公司,尤其是散客出遊,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這就又聯想到我們登機時遇到的麻煩,那天下午,我們按照導游通知出行時間早早到達了烏蘭察布機場。行程單寫的是十九點三十分起飛,但機場電子顯示屏卻是二十一點三十分,飛機因為種種原因延誤也正常,晚走幾個小時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登機前半個小時用身份證領取機票,辦理好了相關事宜開始通過安檢,一個女工作人員看了我們的機票和身份證說是姓名不對。我拿到手中仔細瞧瞧沒錯呀,白紙黑字上邊寫的就是我們的姓名啊!人家說下邊的拼音字母錯了,薛應該是這個XUE字母,你看看寫成什麼啦?我問這該怎麼辦呢?女工作人員說,誰給你們買的機票找誰去,要不今天你們走不了。
我便急急忙忙給 旅遊 公司的小張打電話,小張說李叔我給問問到底怎麼回事兒。這時候機大廳響起了督促我們登機的廣播。我想起以前在杭州蕭山機場出現過類似的問題,當時老伴機票上的風寫成了鳳,安檢處的工作人員讓我去一個工作台更正一下,再加蓋一個公章就可以了。我便急忙向發放機票處的工作台跑去,這里卻連一個值班的人員都沒有。
安檢女工作人員說沒找誰也沒用,這事兒就得找給你們買機票的。我又給導游小張打電話,小張那頭回答正在給我們找人辦理。這時大廳里又響起了如果我們再不登機,飛機就要馬上起飛了的聲音。我真有些急了,就對安檢處那個女工作人員說,人家大機場這么點小事兒,不就加蓋一個公章嗎?可這里就你說了算,你們領導哪兒去了?如果耽誤了行程我要起訴你們。女工作人員一臉無奈。
就在這時一個男工作人員從里邊喊我們趕快登機。我和老伴慌亂地通過了安檢,跑下樓梯出了候機大廳。飛機還在幾百米開外,地勤人員大聲呼喊,你們還磨磨蹭蹭干甚,起飛時間早過啦!我和老伴背著大包,提著小包向停機處百米沖刺,氣喘吁吁地爬上懸梯後,老伴嘴唇發紫,累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真就像國民黨逃離大陸一樣狼狽不堪。
飛機平穩地在星光閃爍的天空上翱翔,我長長吐了一口氣說,不管怎麼說我們總算上了飛機。老伴卻嗔怒地回了一句,沒把命丟了……再也不跟你出門啦!
我一路上苦思冥想是機組人員決定拉我們走的 ,還是機場大廳不停播放督促我們登機的話音感動了「上帝」?身份證與本人無誤,就是差了那麼幾個拼音字母,為什麼就不能更正呢?如果我們不能按時飛往重慶,後面的行程全部耽誤,損失又該由誰負責?這么點兒事情去法院打官事,不是人為的製造矛盾嗎?你按原則辦事沒錯,但偌大的候機廳起碼應該有個值班領導呀?我們地區的硬體設施上去了,但人的素質遠遠落後於飛速發展的經濟,但願今後不要發生類似的事情為好。
遊船經過一夜的航行第二天凌晨到達了豐都,這里的 旅遊 景點叫玉皇聖地。這個離豐都不遠的地方,名叫五魚山的宗教文化之地,以中國道教為核心,以善良為基礎,展現了「佛心」「道骨」「儒表」的傳統文化價值觀,也是對名山景區文化的重要的補充和生華。
像我這樣既不燒香又不拜佛的無神論者只能是走馬觀花,但這里的風光一點兒不遜色於長江流域的其它地方,三角梅等亞熱帶花卉開的艷麗和高大,各種樹木被雨水沖刷的嫩綠碧透。不像我們家鄉的春風大,就連桃花、杏花都是灰頭污面的,沒等全部綻放,花瓣便隨大風四處飄盪。長江流域是我國植物品種齊全,花卉開放十分艷麗的地區之一,也是遊人最最流連忘返的地方之一。
如果去了重慶沒乘遊船游覽三峽,那就等於沒來。遊船從重慶順流而下,沿江兩岸有豐都、白帝城、神農峽、三峽大壩等著名景點。乘坐遊船重慶至三峽要行兩天三晚的時間,遊船又分為豪華和普通等級別,船行駛速度每小時二三十公里,遇有規定的景點或者自費的景點便停靠在碼頭,遊人上岸有大巴車負責接送往返行程。總得來說遊船的服務態度、用餐質量都比較好,自費項目也不強迫,完全出於自身意願。
重慶至三峽的規定景區有豐都的《玉皇聖地》、巫山的《神農峽》簡稱《小山峽》,還有宜昌的《三峽大壩》;自費項目包括《豐都鬼城》、《風煙三國》、《白帝城》等景點,自費項目價格不菲,每位二百九十元,我們一個也沒有參加。遊船早、午為自助餐,晚飯是團桌,飯菜魚鴨蔬菜齊全且豐盛,房間干凈舒適。每天還有包括船長見面會、歌舞表演、酒吧聯誼等活動。夜間行船雖然發動機有點兒噪音,但由於三峽大壩的作用,長江成為了真正的高峽出平湖,行船十分平穩。兩天三夜的遊船生活,讓人覺得有點兒「樂不思蜀」的感覺。
到達重慶的頭兩天烏雲密布,細雨蒙蒙,覺得這里真是名副其實的霧都。當上了遊船以後,天氣逐漸晴朗,第二天早上,幾乎可以望見幾十里以外的地方。兩岸青山連綿,遊船猶如在畫中穿行,過了一景又一景,每一處風景又大不相同,長江三峽是我見過最壯觀的峽谷。大家游覽三峽切記一定要坐五星級的游輪,多花費幾百塊錢,但服務質量和用餐標准都比較高。出門在外該花的錢必須花,該節省的摳門一些,省下那些沒有意義的自費景點再次出行。
三峽除了是長江的重要峽谷,也是各個 歷史 時期兵家的必爭之地,有巫峽古代的鐵鎖鏈為證。冷兵器時代一條鐵索便將大江攔腰截斷,戰船失去了應有的威風。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古代的軍事設施逐漸喪失了防禦的功能。特別是三峽大壩建成以後,兩岸青山夾一條碧水,早已成為 旅遊 者的嚮往之地。今天,當地少見的陽光與和煦的微風,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巫峽前方的神女峰彷彿面帶笑容迎接我們的到來。游輪停靠在一個碼頭邊,三艘游輪並成一排,船上的遊客魚貫而出,其中外國遊客佔有相當的比例。大家乘坐著小遊艇前往神女溪,神女溪沒有建成大壩前,只是一條膝蓋深的小河,當地的老百姓們淌水過河,上山采葯、摘蘑菇、種土豆和玉米來維持生計,老鄉們的生活比較艱辛。三峽大壩猶如一條巨龍,由南向北將大河攔腰切斷,除了防洪、發電、通航等功能外,江水還將神女溪變成了一條清澈盪漾的河流。這里的山峰巍延旖旎,植被茂盛,河水綠波盪漾,清澈見底。當地的老百姓隨著遊客的增加,除了能把各種農副產品賣出去,做點兒小買賣也增加了一些收入,生活大為改觀。
導游土家族姑娘說,這里最美的景色應該是初冬,山峰呈現出四種顏色,頂峰是白色的,半山腰是黃色的,底層紅色與綠色渾然一體。不同的地形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大自然巧奪天工把山嵐裝扮的奼紫嫣紅。
小遊艇曲轉迴旋經過畫廊般的山水,並排停靠在一個臨時搭建的小碼頭邊,十幾名男女導游為大家唱歌跳舞,最後邀請大家一塊兒參與。中外遊客歡聲笑語,翩翩起舞。如果說兩天的遊船生活猶如一場夢,這夢已經接近了尾聲。明天就要看到日想夜盼的三峽大壩了。這一跨世紀工程便是夢的最高潮,但願這樣的夢永遠做下去,美夢成真難道不是人生追求的最終目標嗎。
遊船黃昏時分從西陵峽出發,到達三斗坪已是午夜時分,遊船悄然地停靠在了長江的碼頭邊。這里江面寬敞,遠處的燈光與星光匯集在一塊兒,天水相連似乎像大海上航行一般。由於不再前行,遊船的發動機聲音很低,像一首安眠曲催人入睡。第二天清晨天空呈現出朦朦朧朧的樣子,我爬起來往船窗外一看,只見東方朝霞滿天,預示著太陽馬上就要升起。我急忙打開手機等候日出東方,好把不同的景色收入囊中。這時正好有一膄小機船向遠處駛去,平靜的湖面濺起陣陣漣漪,火紅的朝陽像一個羞澀的臉龐探出了湖面。我急忙把這一鏡頭拍了下來。
在游輪用過早餐全體遊客魚貫而出,此處是秭歸碼頭,這里也是古代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鄉。老縣城在建設三峽大壩時已被淹沒,在地形高處又蓋了不少造型新穎的高樓大廈。
前方的三斗坪鎮就是三峽大壩處,大巴車行駛了十幾公里停下。導游讓遊客們把酒品和管制刀具之類的物品全部上交,庫區實行軍事化管理,任何危化物品都不能帶入。遊客們又是一陣忙乎……車輛終於進入了庫區,我們隨著導游所指的方向望去,可能是距離比較遠的緣故,眼前的大壩沒有想像的那樣高大雄渾。就在我的遐想中耳邊又傳來了導游的話音:建壩時這里有一萬多名技術和施工人員, 體育 館、酒店等實施比較齊全,就是沒有學校,工程完工建壩人員全部撤離。目前只剩下一千多名技術人員,用以維修和檢查大壩的安全以及發電機組的正常運行。
三峽大壩是在上個世紀一九九四年興建的,當時搬遷了一百四十多萬人口,大壩累計花費了一千四百億人民幣。二零一三年收支平衡,二零一四年開始盈利,現在每天僅發電收入就是七千萬人民幣。建造這一跨世紀工程主要用於防洪,千百年來洪水給長江中下游地區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三峽大壩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洪水。每年春季壩區泄洪,騰出庫容好把雨季多餘的洪水存入庫區,用以調節洪峰。在圖片中所看到河面上沒有植物的部分,便是庫區放水後裸露的山崖。
如今的三峽大壩除了防洪、發電、航運等功能外,每天前來參觀游覽的就有上萬人,節假日遊客流量在三萬以上。參觀大壩不收門票,遊客們所交的三十五元只是壩區通往宜賓市區的交通費。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來到三峽大壩最高處,俯瞰翻壩船閘,大小不一的輪船進入船閘先放水,等和下游的水面齊了,然後船舶行出船閘。相反下游就是先注水與上游水面一樣平整,然後再出閘繼續前行。
這里還有截留長江時投入江中的巨大三角石,導游說最大的達十幾噸重,三角水泥石不容易被水沖走,投擲了眾多大小不一的水泥石塊才將這條巨龍鎖住。我們站在大壩附近,望著遠處天水相連的庫區心情特別激動。
為什麼要把壩區建在三斗坪附近呢?經過多年的考察論證,三斗坪的地質結構最為穩定,地形也比較寬廣,能夠存放大量的洪水。早在民國初期國人就有建設大壩的意願,但在舊中國軍閥割據,後又進行了八年的抗日戰爭,難已實現這一夢想。如今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才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讓我們再一次為祖國喝彩,並向參加三峽大壩建設的每一位人員致敬。
4. 老捨去內蒙古的資料
日前去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見到了當年專門為老舍先生當翻譯的水晶花女士。她給我講述了40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內蒙古的故事——
老舍在草原上
□ 特•賽音巴雅爾(蒙古族)
徐平羽(左)、老舍(中)與水晶花(右)
老舍(左)和內蒙古詩人琶傑(右)交談甚歡
訪問團觀看牧民表演,右三為老舍
1961年8月,水晶花從歌舞團臨時抽調到接待中央文化訪問團辦公室。中央文化訪問團是受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主席烏蘭夫的邀請而來的,訪問團團長是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徐平羽,成員有葉聖陶、老舍、曹禺、梁思成、吳組緗、林風眠、謝稚柳、端木蕻良、陸柱國等著名作家和藝術家。
如果老舍先生不在,就缺個風景,少個熱鬧
那時老舍先生60多歲,戴一副黑邊眼鏡,臉上總是露出慈祥的笑容,溫文爾雅,給人十分親切的感覺。他在訪問團里雖然只是一名普通成員,但他是中心人物,安排各種活動時,不論是團內同志,還是當地幹部和群眾,甚至牧民,都願意聽聽他的意見,請他講話,請他代表演說。他講話像是寫文章,主題明確,思路清楚,層次分明,語言幽默、生動而形象,有時講話時,在每句話的後面用什麼標點符號也說出來,逗得大家直笑。他知識淵博,歷史、地理、文化、教育什麼都懂,不少人有不懂的事總要問他。但他願意走動,愛看這看那,問這問那,對各種人和事發表自己的看法。有時一些話說得也很尖銳,但能掌握分寸,使人聽後覺得有理有據,毫無逆耳之感。
早晨,他起得很早,在賓館走廊里拄著手杖踱步。離喝早茶還有一個多小時,他就把各屋的同伴都吵醒,誰也甭想睡懶覺。就是這樣,大家仍然喜歡他。不論組織什麼活動,在什麼場合,如果老舍先生不在,就缺個風景,少個熱鬧。在訪問團里有這么一個可敬可愛的人,給這個團增添了不少光彩和活力。根據這種情況,接待辦公室研究,下牧區時除原安排給團長徐平羽配專門翻譯外,還決定讓水晶花專門為老舍先生服務,當翻譯。
他對草原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對蒙古族人民充滿深情
一天,中央文化訪問團全體成員乘車去陳巴爾虎旗莫爾格勒河夏營地參觀游覽。8月的草原十分美麗,火紅的太陽,晴朗的天空,遼闊的牧場,鮮艷的花朵,從車窗放眼望去,滿眼綠色,充滿生機。從遠處傳來牧馬小夥子和牧羊姑娘對唱的歌聲。
牧馬小夥子唱: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
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
我等待著美麗的姑娘喲,
你為什麼還不到來呀!」
牧羊姑娘唱:
「如果沒有天上的雨水,
海棠花兒不會自己開;
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
喲,
你心上的人兒就會自己跑
過來呀!」
汽車在草原公路上,向前疾駛著。
水晶花坐在老舍先生身邊。老舍問她:「叫什麼名字?」
她說:「水晶花。」
「水晶花,水晶花!」老舍先生反復念著她的名字,說道:「多麼富有詩意的名字,誰給你起的這么好的名字?」
「我阿爸。」
「你阿爸是做什麼的?」
「是放羊的,是個普通牧民。」
「牧民的女兒,草原的花朵!」老舍先生又問:「你做什麼工作?」
「在歌舞團當演員。唱歌,但有時還跳舞。」
「為什麼還跳舞?」
「因為團里人少,要求每個演員必須一專多能。所以,我既能唱歌又能跳舞。」
「這好!」老舍先生又問:「你是哪個旗的人?」
「就是我們今天要去的陳巴爾虎旗。」
「我們去陳巴爾虎旗的什麼地方?」
莫爾格勒河夏營地。
「夏營地,什麼叫夏營地?」
「就是夏天放牧的地方。」
「那麼,冬天放牧的地方叫冬營地,秋天放牧的地方叫秋營地,春天放牧的地方叫春營地,對吧?」
「對。」
「春夏秋冬這四個字蒙古語怎麼說?」
「哈布爾、珠那、那木日、額波樂。」
老舍先生拿出筆記本,一一記了下來。
這時,他們乘坐的汽車已經離莫爾格勒河夏營地不太遠了。夏營地指揮部組織的迎接貴賓的馬隊向他們飛馳而來。姑娘和小夥子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從馬背上向他們頻頻招手,表示熱烈歡迎。老舍先生看到這種情景後,非常激動,對水晶花說:「你們蒙古民族是個馬背民族,你們的祖先用智慧和駿馬的四蹄,對中國的統一,東西方文化交流和世界歷史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做出過重大貢獻。」他還問水晶花:「會騎馬嗎?」
水晶花答:「會。」
「那成,到了夏營地,你騎馬給我看看。」
「行。」
眨眼間,到了夏營地。
清流透明的莫爾格勒河,像一條細長的玉帶曲曲彎彎地向前流淌著。河兩岸是一望無邊的翠綠的大草原,一座座潔白的蒙古包像是在翠綠的大草原上盛開的一朵朵蓮花。這里人歡馬躍,一片節日景象。夏營地指揮部的領導同志和廣大牧民,按蒙古民族的傳統習慣迎接貴賓,給訪問團的團長和每一位成員都敬了醇香的奶酒,獻了潔白的哈達,歌手們還唱了歡樂動聽的迎賓歌曲。
老舍先生用手指著莫爾格勒河,驚奇地問:「這條河為什麼這么多曲曲彎彎呀?」
「傳說,因為這片草原太美麗太富饒了,這條河捨不得離開這里,向前流一步,又回頭流一步,所以,曲曲彎彎就多了。」水晶花自豪地說。
老舍先生點頭稱贊,然後又指著草叢中盛開的一朵花問:「這叫什麼花?」
水晶花想了一會兒,也沒說出它的名字來,便不好意思地說:「我不知道。」
老舍先生笑了起來,「你不知道它的名字,可我知道它叫什麼花呀!」
「叫什麼?」
「水晶花!」
他們就這么說著,笑著,走進了一座蒙古包。這是五個哈那①的蒙古包,靠東哈那放著雙人床;靠北哈那放著精製的紅木箱,上面供著佛爺,佛像前還放著一本蒙文版的毛主席著作;地上鋪的是嶄新的氈子。陽光從套腦②射進來,照在氈子上。蒙古包雖然不大,但顯得整齊、干凈而敞亮。男主人道爾吉40多歲,是牧馬員,身材魁梧,像勝過一千個摔跤手的好漢,似馴過一萬匹烈馬的勇士;女主人多日娜三十七八歲,是擠奶員,大眼睛,紅臉盤,像十五的月亮般豐滿漂亮,似初夏的鮮花般婀娜多姿。老舍小聲問水晶花:「為什麼讓我坐在佛像前呀?」
「這是最尊貴的客人坐的地方,讓您坐,這表明對您的尊重。」
男主人以蒙古民族的風俗習慣,先是敬茶,然後敬酒,唱祝酒歌,最後上全羊,請客人吃手扒肉。
老舍先生興奮地喝了茶,飲了酒,吃了手扒肉,還詳細問了他們的生活、勞動和收入情況,問了家裡幾口人,幾個孩子,孩子上學沒有,學校是用蒙古語授課還是用漢語授課。當他得知這里的學校全是用蒙古語授課的情況後很高興,語重心長地說:「700多年前,你們蒙古民族的祖先,建立元朝,治理中國100多年,但沒有忘記自己民族的語言和文字,沿用至今;300多年前,我們滿族的祖先,建立清朝,統治中國300年,卻把自己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全忘掉了。」
吃完飯後,我們走出蒙古包。
這時,聽到中央文化訪問團來的喜訊的牧民們,騎著馬,坐著勒勒車,從四面八方趕來,在夏營地指揮部門前的草場上,主動為客人們進行摔跤、賽馬、射箭和歌舞表演。老舍先生看著他們的精彩表演,非常高興,不斷喝彩,連聲稱贊。他走到一位騎馬的小夥子跟前,說:「請你把馬借給她,我讓她騎馬看看。」
那位小夥子高興地把馬借給了水晶花,並說:「這是剛剛馴過的烈馬,騎時要注意!」
「沒事兒!」水晶花邊說著邊跨上了馬背,然後在馬屁股上兒狠狠抽了一鞭,馬像是脫了弦的箭一樣,飛馳而去。她跑了一圈回來。
「你什麼時候學會騎馬?」老舍先生問。
「5歲就會騎馬。」
「牧民的女兒,草原的花朵,真勇敢,真勇敢!」老舍先生親切地拍著水晶花的肩膀,接著說:「你們蒙古民族不僅能歌善舞,而且勤勞善良,是個英雄的民族,偉大的民族。」
送客的人和馬隊雖然遠遠留在後面,但老舍先生從車窗不斷地回頭望著他們……
東邊一串勒勒車像一條長蛇陣,跟著西斜的太陽緩慢走過來。老舍先生問我:「這是干什麼的車?」
水晶花答:「這是轉場的車。」
「為什麼轉場?」
「原來的草場不行了,草被牲畜吃光了,沒吃的了,必須轉到新的草場。你看,車上裝的是蒙古包的哈那、套腦、烏尼③、門、窗、氈子以及鍋、碗、瓢、盆等日常生活用品。那位趕車的婦女是這家的主婦。」
「看去恰像一列火車,司機還是女的呢!」老舍先生很幽默地說道,又問:「男主人呢?」
水晶花指著跟著那串勒勒車邊吃草邊走過來的一群羊,說:「趕著那群羊的男人可能是她的丈夫。」
「我懂了!」老舍先生久久地望著他們,深情地說:「我親愛的蒙古族兄弟,你們祖祖輩輩沿著一條河,或逆水而上,或順流而下,按季節的變化而搬家,依水草的豐美而轉場,譜寫著自己的光輝歷史,創造著自己的燦爛文化。我相信,在社會主義社會的今天,你們所走的路會越來越寬廣,你們的未來會更幸福、美滿而吉祥!」
為此,水晶花激動得掉下了眼淚。
回賓館的路上,送客的人和馬隊雖然遠遠留在後面,但老舍先生從車窗不斷地回頭望著他們,望著那人歡馬躍的莫爾格勒河夏營地。水晶花問:「為什麼?」
他動情地說:「傳說,因為這片草原太美麗,太富饒了,莫爾格勒河捨不得離開這里,向前流一步,又回頭流一步。我呢,覺得這里不僅草美水美,而且人更美,人更勤勞、善良和熱情,所以,想多看看,多留下些永遠難忘的美好印象。」
水晶花情不自禁地唱了一首當年在草原上廣泛傳唱的歌: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
白雲下面馬兒跑;
揮動鞭兒響四方,
百鳥齊飛翔。
……」
水晶花唱完,老舍先生說:「這歌也好,你唱得也好,這首歌不僅唱出了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的心聲,而且也唱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心願。我們一定要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自己的民族,熱愛和平,熱愛新生活,只有愛自己家鄉愛自己民族的人,才會愛自己的祖國愛全人類,不愛自己的家鄉不愛自己民族的人,是不會愛自己的祖國不會愛全人類的。」
他說到這兒,看了水晶花一眼,又語重心長地接著說:「我們寫歌也好,唱歌也好,其目的是什麼,讓人得到啟迪、鼓舞和力量。我希望你今後多唱此類贊美家鄉頌揚和平歌唱新生活的歌曲。」
……
水晶花講完這段真實而生動的故事,對筆者說:「老舍先生是人民藝術家、文學大師,我這個牧民的女兒,普普通通的歌唱演員,為有幸給這樣的人服務而高興,給這樣的人當過翻譯而驕傲。老舍先生逝世雖然37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高大形象和音容笑貌,仍然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他老人家的幽默語言和親切教導,仍然回響在我的耳邊,我永遠懷念他!草原人民永遠懷念他!」
註:①哈那:蒙古語,即蒙古包的牆。
②套腦:蒙古語,即蒙古包的天窗。
③烏尼:蒙古語,即蒙古包的椽子。 (圖片由舒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