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泰山幾點開始售票
泰山24小時開放及售票,可以通過泰山風景名勝區微信公眾號或現場售票處購票。廣大遊客不僅可以現場購票,還可以通過「泰山景區」微信公眾號平台,按照0:00至8:00、8:00至16:00、16:00至24:00三個時段進行分時網路預約購票,預約成功後必須按照預約時間進山,提前或錯過預訂時間無法進山游覽。
而且,「泰山景區」官方網站及「慧游泰山」等第三方平台分時段網路預約售票渠道每天24小時保持開放。各進山口檢票通道每天24小時保持開放。
泰山中路游覽線,是泰山上人文和自然景觀最集中的經典登山線路,是泰山的精華所在,全程9.5公里,盤道7000餘級,其間幾無平路。
因為歷朝皇帝也從這條道登山,又稱泰山御道。登山沿途樹蔭夾道,石階盤旋,峰巒競秀,泉溪爭流,自然景觀雄奇秀美。沿途古跡眾多,共計有古寺廟8處,碑碣200多塊,摩崖刻石300多處,傳統文化韻味濃郁。
如果您是乘坐火車到泰安的,可直接在火車站乘坐3路公交車(2元)或乘坐計程車到紅門(車費在10元左右);若是由泰安高鐵站下車,可乘37路公交車至紅門,也可選擇乘坐計程車從高鐵站至紅門,約需40分鍾,車費大約在35元左右。
㈡ 智慧旅遊是什麼景區怎麼才能做到智慧旅遊啊
智慧旅遊+智慧文旅(文創)是以物聯網、AI量子計算、5G+信息處理、智能數據挖掘等技術在旅遊體驗、產業發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應用,使旅遊物理資源和信息資源得到高度系統化整合和深度開發激活,並服務於公眾、企業、政府等的面向未來的全新的智慧旅遊形態。
根據多年在園林、市政工程方面的多年經驗,近年來在智慧文旅+文創方面主要著眼於智慧旅遊景區的提升。從通訊網路、景區綜合管理、電子門票、AR數字虛擬景區與VR全景虛擬旅遊、遊客服務與互動體驗、旅遊故事及游戲軟體這幾方面助力客戶的整體需求。
智慧旅遊+智慧文旅(文創)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VR智慧旅遊+VR智慧文旅(文創)是運用雲計算、物聯網、AR/VR、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與裝備,通過分准確及時感知和使用各類旅遊信息,從而實現旅遊服務、旅遊管理、旅遊營銷、旅遊體驗的智能化。
VR智慧旅遊的旅遊場景:
一、AR導覽+AR導視 遊客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該景區或目的地的旅遊策略、個性化游記、特色文化項目,隨時隨地都有方式體驗場景和到達後即時預訂;除了在游前預定車位、門票、酒店,還可以提前知道園區動態、公園人數、實時動態;當你到達景點的入口時,你可以自動引導到預定的停車位。
進入景區,可以刷卡或手機進入公園,無需換票;進入景區後,可以隨時打開手機聽電子導游解說。可以隨時租用景區內的自行車和游樂設施。隨時隨地都能找到自己想玩的地方。在景區看到合適的文化創意產品也可以通過智能支付;旅遊結束後,移動終端可以支付停車費,車輛可以自動進出停車場,一鍵生成游記,分享所有的旅行體驗。
二、景區智慧管理。景區可以隨時查看和了解門票預訂、遊客入場、停車場飽和度、景區舒適度、現場運營、大型團隊接待、重點活動等情況,並及時處理相應計劃。
三、景區營銷的智能化。各級旅遊局可以及時了解和公布區域景區的經營情況,旅行社、導游、車輛、旅遊相關企業和景區的認證、投訴和評價情況,及時進行決策分析和目的地營銷。
㈢ 傳說中的泰山主要景點
岱廟 舊稱東岳廟,因泰山別名為岱,故今稱岱廟,它是歷代帝王封禪時駐蹕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廟創建於漢,拓於唐宋,後經歷代重修,成為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總面積為96637.2平方米,整座建築規模宏偉,結構嚴謹,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儼然一座帝都神府。主要名勝有:宋天貺殿、壁畫、東御座、漢柏、銅亭等。這里古柏蔥郁,銀杏參天,碑刻林立,文物薈萃。 普照寺 位於泰山南麓漢峰下,由梵語「佛光普照」取名,傳為六朝古剎。該寺前臨小溪,後靠青山,依山勢組成四進式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大雄寶殿、摩松樓;軸線左右是禪院、石堂院、花圃和菊林院,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意。院內「六朝松」歷經1600餘年,是泰山著名景觀之一。1932年,愛國將領馮玉祥曾在此隱居,現寺內收藏他寫的「丘八詩」碑48塊和1941年周恩來寫的「壽馮煥章先生六十大壽」碑一塊。 桃花峪 位於市區西北約15公里,泰山西路,為泮河源頭,峪上段有「桃花源」,因古時桃林滿谷而得名。從桃花峪山口沿山溪溯流而上,但見兩岸群峰聳秀,重巒疊嶂。溪水潺潺,一路歡歌,奔入桃花峪中。這里人跡罕至,水豐草美,樹茂花繁,冬無奇寒,夏無酷署,構成了獨特的小氣候,令人神往。現已開辟為新的游覽景點。 後石塢 後石塢位於岱陰,處玉皇頂、九龍崗、堯觀頂之間的深谷當中。這里山險、廟幽、洞奇、水秀、松古,奇麗多姿,幽奧無窮。「危崖掛怪松,青翠萬山迷」。後石塢處處生長著千姿百態的古松,有的側身絕壁,有的屈居深壑,有的直刺雲天,有的橫空欲飛。山風勁吹,松濤陣陣,山巒回響,使岱陰越發險而奧,幽而奇。 靈岩寺 位於泰城西北20公里處,因依靈岩山而名。靈岩山西口有石坊。額曰「靈岩勝境」,此為靈岩寺的山門,自山門順谷東行,經綠蔭如蓋的「十里松」便是靈岩寺。其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偉。東晉高僧朗公創建,北魏法定禪師重建。今寺為唐貞觀年間慧崇高僧所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望。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登封泰山時曾駐蹕於北,德宗時,宰相、史學家李吉甫將靈岩寺與浙江天台國清寺、江蘇南京棲霞寺、湖北江陵玉泉寺譽為「域中四絕」,而靈岩寺欣然享有「四絕第一」的盛名而著稱於世。 扇子崖 位於泰山西路,經無始天尊盤旋而上,就到了扇子崖,因它高聳峻峭,形如扇面,故名。扇子崖之西是傲徠峰,又名芙蓉峰。因巍峨突起,有與岱峰爭勝之勢而名。峰雖高不過泰山主峰之半,但犀利崢嶸,傲然不向泰山低頭。 登山索道 中天門索道 於1983年8月5日建成通車,是中國第一條大型三線往復式客運索道。它南起中天門,北止南天,全長2078米,相對高差603米,單向客運量為每小時240人,運行速度每秒7米。 桃花源索道 於1993年8月28日建成通車,是單線循環吊廂式客運索道。它下起桃花源景區,上止南天門北端,全長2196米,相對高差671米,每小時客運量為1000人,運行速度為每秒5米,整個線路有49個吊廂,每吊廂乘座6人。 後石塢索道 於1993年8月28日建成通車,是單線循環雙人吊椅式游覽索道。它下起岱陰後石塢景區入口處,上止岱頂北天門,全長518米,相對高差172米。每小時額運量為500人,運行速度每秒3.5米,整個線路有24個吊椅,每椅乘座兩人。
㈣ 景區怎麼做智慧旅遊
2015年9月,國家旅遊局發布「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明確到2018年,全國所有5A級景區都將提升為「智慧旅遊景區」;到2020年,將在國內實行所有4A級景區全面推廣免費WIFI、智慧導游、電子解說、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
在這個智慧管理平台上,還建立了一個720全景系統,覆蓋了主要公共服務設施和景點的全貌。遊客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台進入系統,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景區最美麗的風景,如智慧民宿、屋頂白雪、掛滿新年味道的紅燈籠。獨一無二的向雪夜晚更美,讓遊客身臨其境,真實感和體驗感遠遠超過傳統畫面。
據了解,2018年以來,各地景區本著「智慧第一、開放互聯」的建設理念,遵循統一規劃、統一平台、統一標准、資源共享、安全可靠、實用實用的建設原則,建設了智慧景區。綜合管理系統將傳統的景區管理轉變為智能化管理,將分散管理轉變為協同管理,將多層次管理轉變為扁平化管理,將粗放管理轉變為精細管理,實現了
建設「智慧景區」不僅是中國景區未來發展之路,也是新形勢下中國景區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相信隨著「旅遊+智能管理」的日益升溫,景區將真正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同時也會為普通人帶來更好的遊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