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楷書下面帶心的字怎麼寫
楷書下面帶心的字怎麼寫如下:
1、先畫上半部分心形,從中間往上畫一條彎曲的線,再從中間往下畫一個小曲線,連接兩側。
2、再畫下半部分心形,從中間往下畫一條彎曲的線,再從中間往上畫一個小曲線,連接兩側。
3、最後在心形中間畫一條垂直的線,將兩邊連接起來。這樣就完成了心字的楷書寫法。請注意保持書寫規范和字形的美觀。
心字造句:
1、錦城笙歌,心字尤缺,寂寞空聊人影亂。
2、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11、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12、能忍,心字頭上一把刃啊,只要修養練到家了,能受得了上司的那份鳥氣,只要忍得住,就好比惡言毒葯的刀刃無論插在心窩里幾次,全當成良葯苦口,逆耳忠言。
13、知己哪去了?簡訊把心談。不知你在遠方,是否有寄言?距離遠真情永不變,時間亦不能把感情沖散,簡訊雖小代我心,字數不多表我情。
14、夏日養生訣,心字很重要;心態保持好,適當運動莫忘掉;每日幾顆棗,青春不會容易老;餐餐要營養,葷素搭配胃口好;少吃冷飲多喝水,健康生活跑不了。
㈡ 書法中的使轉是怎麼回事
書法中的使轉指行筆的轉折呼應。
出自孫過庭《書譜》:「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
使轉是個統稱,凡字的轉折處均用之,上筆是使的開始,下筆是轉的結束,中間打接處為轉。至於轉法因人因習慣等各異。
使轉多用於草書,多有兩種說法。一說,把使、轉拆開理解。另一說,把使轉合一理解。但不管如何理解,都是指書法的用筆和運筆特點。
普遍得到認可的是,由於草書的線條特點,需要通過筆畫的靈動轉換才能提高草書的筆畫品質,結合點畫顧盼,才能營造出草書的獨特美感。
(2)舟的空心字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使轉的寫法:
1、變鋒法。通過毛筆與紙張接觸角度的變化,營造出中鋒和側鋒的變化,在變化過程中使轉,營造出飽滿又富於變化的轉折線條。基本操作方法是:側鋒引入——中鋒行筆——側鋒轉折——中鋒收筆。當然,這種變化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根據不同書寫人的習慣靈活變化。
2、捻管法。
古人總結出另外一種寫法,即不改變毛筆和紙張的角度,通過手指捻管,輕微轉動毛筆來完成使轉,使線條更加流麗飽滿的一種寫法,但這種寫法比較少人採用,也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法,只能靠書寫人的心領神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使轉
㈢ 顏體書法萬字的寫法
顏體即顏真卿字體,「萬」字的寫法如下圖:
萬,讀音[ wàn ]
1、數目。十個一千。
2、比喻很多:~眾。~般。
3、副詞。極;很;絕對:~沒想到。~不得已。
組詞:萬年、萬一、萬歲、百萬、萬里、千萬、億萬、萬般、萬古、萬代、萬方、萬能、萬福、萬全
(3)舟的空心字怎麼寫圖片擴展閱讀:
顏體是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創的一種字體,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骨 」的說法。「顏體」是針對顏真卿的楷書而言的,其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庄嚴雄渾。
白沙 《康有為和他的<廣藝舟雙楫>》:「如果說, 魏晉以前『體』這個字是表示書體的話,在魏晉以後就轉向表示個人風格,如『顏體』、『柳體』、『趙體』,並非是三種字體,僅僅表示三種不同風格的書法而已。」呂更榮《中國書法簡史》第八講(三):「 顏真卿的書法,主要得到了張旭的指導,上承王羲之的傳統,又習初唐四家特點,兼收南北朝書法新鮮營養。學習時有選擇,有取捨,是唐朝新書體的創造者,稱為『顏體』。」